..續本文上一頁嫉,這就像你把幹草做的屋子,用火柴點燃一樣:它會爆發成火焰。只要一刹那的嗔恨心或憤怒,就能把心流裏所儲存的善業燒毀。相反的,假如你放一滴水于汪洋裏,除非汪洋整個幹枯,否則你無法說這一滴水已經蒸發掉了。直到那時爲止,那一滴水已經與汪洋融合在一起,並安全的儲存在裏面。同樣的,當你爲自己的行爲回向功德時,你保存與保護著已儲蓄的美德之根。
《薩迦噶熱瑪帝問句經》說:就如掉到汪洋裏的一滴水不會蒸發掉,直到汪洋蒸發,回向的功德不會用盡,直到證悟已達。
《文殊淨土榮耀》說:所有的佛法,都是依賴祈願的條件而成全。結果是依據祈禱而出現。
爲了成全自己佛法修行的意願而回向功德,會對自己修行的結果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例如,當我們從事佛法修行時,假如我們心裏最深處是,期望得到強大能量,來殺毀任何我們不喜歡的事物,針對此,這個禱文會有效。但這就是問題。假如,我們是以如此的發心來修法,它會把我們帶往那個方向。因此,帶出不受世間八法汙染的純淨發心,是最重要的,不要只爲自己的孩子或財富和影響力等目的而修法。一旦你修完法或從事美德善行時,爲自己和所有衆生的證悟,回向那個靈修之力,也以一般回向方法祈禱:“一如過去諸佛功德盡回向,願我修行之功德,如諸佛般皆回向。”
聖天說:已被回向的不會用盡,只會大量增加。
甚至最小的美德也不要忽視。就算只是念一遍“嗡瑪尼呗美吽”或者做了一個大禮拜,你都可以回向功德。同樣的,不要忽視你所做的微小不善行。那個過失就像忘了回向小的美德一樣。所以,要以極大謹慎與良心來細心注意最小的惡行,並回避去做它。就如一支火柴能夠燒毀一整座森林,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惡行,會引起非常大的問題。
回向的結束是直到證悟爲止,甚至連一個小的功德都不會用盡,每一天它都會成長與增加。因此,本來是小的,就會變成大的,最終它會轉成佛果;所以這非常重要。
如果回向時不離心的自性,它就成爲一個真正的(沒有)行動者、(沒有)行動和(沒有)行者對象的回向,這會帶來非常大的益處。
這是一種非常高超的回向。在大圓滿了悟裏,回向是以不執著于主、客與行動來完成。這是無對象的回向,是最高的回向。即使我們沒有那種程度的了悟,而且無法做到最崇高的回向,沒有事物阻擋我們,依照過去所有佛一般的回向修行之力。
《現觀莊嚴論》說:卓越回向即是那個的(不離心的自性)無上回向。它無對象,而且特質是,有確切的效力。
做任何善業後,以回向來封印,就如向一顆如意寶祈求一樣,因爲它能夠使你成全意願。
假如你不回向,就像一個人的屋子裏有一個如意寶,但沒有把它擦亮、向它供養與祈求所要的。你只是把它擱在那兒。如果你沒有如意寶,就沒有必要向它祈請。同樣的,如果你沒有善行,就沒有什麼可以回向。你能夠念誦咒語幾個鍾頭,但假如你的心被五毒所盤據,你的語活動未被善發心滲透,在那個狀況下,念誦是無意義的。再者,你沒有什麼可以回向。這樣你也不會有結果,而且你只是在浪費時間。因此,發心最爲重要。
再次,一開始就應該審查你自己的發心。是發心使得修法美好與純真。我們從早到晚都把自己奉獻給五毒。我們很積極的增強嗔恨、妒嫉等。既然我們花費如此多的時間來侍候這些毒主,你難道不覺得,花一個鍾頭以好的發心來真正修行,是可以做到的嗎?假如我們忽略發心與回向,而只是表面在修行,我們連自利都沒有成全到。那麼幹嘛 修行?不管你是
一位上師、出家衆、密乘行者、男人或女人,你也許會覺得自己很特別。你也許會認爲自己是一位化身、佛或蓮花生大士的轉世。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你應該測驗自己。看看你自己的身語意、看看你的發心。這些行爲舉止與發心,是證悟者的行爲舉止與發心嗎?只有當你在此生證悟時,你才有資格如此宣稱。否則的話,你自認爲很特殊的想法,其實什麼都不是。
《五重修習主論集》說:如果二資糧的如意寶,未被祈禱擦亮,你不會成全願望之果。所以在結尾時,回向功德。
因此,以殊勝的菩提心願來行善,想著:“我將爲所有衆生,行此善業。”在主要修法時,憶起暇滿人身難得、死亡與無常、行爲與業果和輪回的過失。在每一節課時,集中在皈依、菩提心、金剛薩垛、壇城供養與上師相應法上。然後觀想自己爲觀自在菩薩,並觀想所有佛法上師的總持阿彌陀佛,在頭頂上。觀想邀請所有佛法上師,而且他們融入阿彌陀佛,他就成爲他們的總持。觀想邀請所有本尊融入己身,你就變成他們的總持。在你心中的月輪上觀想“合瑞”種子字,被六字大明咒圍繞,向右旋轉,它是所有密咒、明咒與總持咒(陀羅尼)的總集。那些是以一位本尊來成就所有本尊的甚深實修法。
不管你在西藏密宗是屬于哪個派系,不管你與哪些本尊有緣,觀想他們融入你身,以觀自在形象生起,你即是所有本尊的綜合。觀想心中有“合瑞”種子字,以“嗡瑪尼呗美吽”環繞向右旋轉。這就像一個如意寶,或一支可以開啓所有門的萬能鑰匙。
觀想光華從自心中射出,把外在宇宙,轉化爲極樂淨土,把所有衆生轉化爲觀自在菩薩相。這是把顯相轉化爲聖身。想像他們中間帶頭念誦的人站起來,大家都在念誦六字大明咒。這是把聲音轉化爲聖音;所以這是可在一刹那間念誦幾億咒語的教導。任何好的或壞的思惟從心中生起時,不拒絕也不接受的觀察它們,把心留在無修飾狀態中。這是把思惟轉化爲聖意;這就是大手印以及“立斷”至大圓滿之基的修法。不加諸任何事物于這叁者上,它們就是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雙運的無上修法。至少,你應該永遠不離開這叁者。
在心裏轉化你的家、城市、州,以及這個地球爲極樂淨土,並且所有衆生爲觀自在菩薩。想像所有這些人一起在大聲念誦六字大明咒。現在觀察自心中所生起的任何思惟本性。不要拒絕、也不要肯定,只要把心無修飾的留在那兒。把所有形象轉化爲聖身、所有音聲與所有思惟爲聖意。此外,不要分段似的修行,好象它們每一個是一個分開的階段。不分的修持,認清它們是同一本質。把你對大圓滿法所了解的一切用上,目前正是時候。整體的視一切形象爲聖身、一切音聲爲聖音,與一切心內涵爲證悟心,就是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雙運。
日出日落時,修大圓滿“頓超”明光的含義。黎明與黃昏時,不誤的修習“通蘭”(施受法)---吸入衆生的苦痛,而將自己一切福報、功德給予衆生。睡覺時,想著:“願我今天的善行能夠利益衆生成就佛果。爲此,我將顯化爲佛;並爲了能夠無礙的迅速成佛,一旦我從此生離去時,願我能夠誕生在極樂淨土中。”如果你會“極樂禱文”與“普賢行願品”,可以爲自己轉世入極樂淨土,念誦這個回向文。如果不會持誦的話,只要說:“願我誕生在極樂淨土中。”就夠了。
日出與日落時修大圓滿“頓超”的注視。黎明與黃昏時,不誤的修一禅課“通蘭”,以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配合著修。睡覺時,爲自己和所有衆生能早日證悟佛果,而回向善行的功德。
在西藏,人們以白色或黑色的小石頭,測量自己的修行進展。白天當你行喜時,就加一
塊白石頭到白石堆中。相反的,如果犯的惡行,就加一塊黑石頭到黑石頭堆中。晚上,數數累了多少白石頭。然後,欣喜于自己的善行,並回向功德。再下來,數數有多少黑石頭,並忏悔自己的惡行來淨化。通常,在這種修行一開始時,你可能會發現黑石堆體積比較大。但是,當你修行進步時,白石堆會增加,黑石堆會減少。當你修行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你是自己的上師、是自己修行的指導。如此,當你爲自己的修行負責任時,你將會知道沒有別人在告訴你行善,也沒有人值得抱怨。
以我們目前的狀況來說,我們必須知道,即使我們希望幫助衆生,但目前,我們無法有效得做到。在了解這個弱點後,我們祈願達到佛果。你也許只要說:“願我誕生在極樂淨土。然後,願我證悟,並在證覺後,願我服務衆生,直至每一位都得解脫。”但是,只要有善的發心,並說:“願我轉世在極樂淨土。”就夠了。
對自己死時會誕生極樂淨土,要有完全的確信。除了犯五無間立墮重罪,或離棄佛法,能誕生極樂淨土的確實性,是因爲佛的祈願之力。殺死自己的父親、母親、主要上師或金剛上師、一位聖者阿羅漢,和試圖殺死一位佛,是無間立墮的重罪。你們之中沒有一個人犯過這種罪,有沒有?假如你丟棄佛法,你不會誕生在那兒,但你們算是那些沒有離棄佛法、努力在修行的人。懷疑自己會不會誕生在那兒是錯誤的,據說假如你懷疑的話,即使你誕生在那個淨土中,你誕生的蓮花,會有很長的時間不會開啓;這會耽誤你與佛的會面。因此,不要懷疑你是否會在那兒誕生。
我們一定要有不動搖的信心。以這個堅定的信念,以及阿彌陀佛祈願之力,你一定會誕生在極樂淨土。實際上,在西藏,有很多人有這種信心,所以他們就會往生極樂淨土。但是,記住只有這種確信是不夠的。它一定要與善行配合。假如你精進于善行、向阿彌陀佛祈願、未犯五無間罪中的任何一種,以及有完全信心轉世極樂淨土,你就一定會往生極樂淨土。如果你有疑心,即使你誕生在那個淨土,你所轉世的那朵蓮花,很長一段時間不會開啓。這樣,你與佛的見面就會耽誤。單只是爲了這個理由,就值得放下所有的疑惑。
在那兒誕生有什麼好處?在淨土誕生不會有痛苦,因爲你的身體立即奇迹的誕生在一朵花中。每一個誕生在那兒的人,都有一個具大小印記相好的金色身體,並擁有無量神通與特異能力。在那個淨土中,你從來不會聽到疾病、惡靈、敵人、饑荒等等的苦痛。任何誕生在那兒的人,…
《解脫大道 大手印與大圓滿雙融實修教導 第九章 以回向來密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