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果你與不同傳統有緣份的話,該怎麼辦?記住,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區別,把一個傳統與另一個傳統並合在一起,不是過失。開始時,視根本上師爲真正的佛,也許是非常表面、不自然的。即使起初做作與費力,但最終就會變得自然與不花力氣。
對其他衆生生起淨觀的結果是,當你實證佛果時,他們就會成爲你的好弟子。觀想他們跟著你一起念誦咒語,事實上,觀想地水火風的聲音,都是咒語的聲音。
智力不夠無法清楚觀想者,應確認自己即是大慈悲觀音,身白、一面四臂、衣冠莊嚴。心中月輪上想像六字真言,右旋一白色“合瑞”字。它發光至十方,向所有諸佛菩薩獻供養。他們皆轉成大慈悲主,想像他們如雨點降臨融入你身。再次,所有被你放光照耀的衆生,轉成大悲觀音身。想像他們低聲念誦六字真言。不時的觀察、做此觀修。
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完全沒有受過教育的人,以及沒有花時間思考這些教法的人,也許無法無法從事整個禅修,但他們不應該完全忽略這個修法。針對這些人,噶瑪恰美建議一個比較簡單的觀想。觀想從心中的“合瑞”種子字,射出光芒到所有方向,向十方諸佛菩薩獻供養。他們欣喜于你的供養,並轉成偉大慈悲主形象。他們有各種大小,有一些很大、有一些很小,都融入你的自身。然後,就像落下雨點般,六字真言以及手持的法器也融入你身。
《喜金剛本續》說:沒有禅修及禅修者。沒有本尊、也無咒語。在離念營造的自性中,所有的聖尊與咒語,完善具足的現前。聖尊是:毘盧遮那佛、不動佛、不空成就佛、寶生佛,以及阿彌陀佛。
真正禅修的人不會有“我”在禅修和禅修的活動,不會有本尊和本尊的品質這些感覺。但也不是只有虛無、完全空洞的感覺。反之,所有諸佛的不可思議與無法表達的身語意品質,都包括在這個唯一覺識裏。
以上這一段,提到的五方佛,包含佛的叁身與五身,以及所有息災、增益、威攝和凶猛的形象。佛心意的品質是兩種智,如所有智與盡所有智。佛的聲音有六十種品質,他的身體有證悟的叁十二吉祥相及八十種好。不只是釋迦牟尼佛有這些,所有的佛都是如此。
當我們試著幫助他人時,有時,我們也許會有利他的動機,但事實上,很難有效的幫助。雖然我們希望幫助他人,但除非我們已帶出真正的行菩提心---我執已完全去除與純淨利他心已生起,否則我們無法完全做到。以聞思修叁學的方法,我們會漸漸靈修成熟。當我們淨化過失時,我們自心的純淨會像陽光般照射出來。但是,要達到一絲自我利益都沒有的境界是很難的。通常即使我們試著服務他人,我們還是有自我利益混雜在內。
《離四耽著教導》這本短論說,如果你還是渴望達到自利的目的,你就是還沒有生起菩提心。以聞思修來對治這個傾向。如果在我們還沒有精進修行時,就很著急要去服務他人,我們不會成功的。我們只有在丟棄自我利益的執著後,才會有純淨的利他心,這時,我們才能全心全意的幫助他人。
我們觀察自己的行爲。例如,如果我們爲別人倒一杯茶,這個人優雅的接受了,我們會
很歡喜;但是這個人如果沒有我們所想像得回應,我們會不高興,並感到被得罪。這種態度是從什麼而來的?是從“我執”而來。有一些佛法上師,盡責的教導弟子,但是弟子如果不照他們所教導的去修,上師就會生氣。爲什麼?再次是因爲我執。
當有人告訴敦珠法王他們做了一些善行時,他通常會愉快的說:“呀,呀,呀!”如果他們告訴他一些壞的事情時,他也是同樣這麼回答。最初我覺得很奇怪,好象他不在乎別人是否在行善,但當我再繼續想下去時,我發現這是因爲他已沒有執著的關系。也許,這是因爲他了悟整個輪回的幻化本性---他視輪回中每一樣事物都缺乏實質,一切都是假相和妄想。一旦我執除去,無自利的純淨、利他之門就會打開。
很多年前,當我從西藏逃亡到印度時,我看到一些比丘過得像乞丐一樣。他們一點財産也沒有,但是他們整天都很愉快。你從來不會聽到他們談論世欲事物。他們的語言永遠是與佛法有關,而且白天都在從事佛法事業。相反的,在市場外面,商人都不太開心。他們沈醉在嫉妒心裏,試著得到這個、避免那個,沒有這些比丘單純愉快。甚至某些上師,他們雖然大聲說要保存佛法與服務衆生,但是都沒有感受到這種單純的快樂。這些比丘的佛法修行,實際上已經有效的對治了他們的五毒。以聽聞與思考這些法,治愈了五毒這個病,了悟苦谛的根源與寂滅。
不管你想利已或利他,你必須先吸收知識。但是你如果不把它用于修行上,你的知識就像舊衣服的補綴;如果你不把它好好的縫到衣服上,它很容易掉落。首先,你應該有正確的了解,然後把它用于修法上。一旦實修,了悟會生起,而且從了悟中堅信會生起。只有在此時,你才能夠有效的利己與利他。
當你坐飛機時,空中服務員會示範緊急狀況發生該做的事。他們告訴你要把氧氣罩,先罩在自己的鼻子上,然後再把氧氣罩放在小孩子年輕子上。這個不是因爲你自私,而是如果你昏倒了,你就無法把它罩在任何人的鼻子上了。所以你看,重點是我們應該首先降伏自心,才能夠有效的利他。
如果你沒有降伏自心,即使有一千位佛環繞著你,還是沒有益處。因此,如果你想要降伏敵人,首先就要降伏自心。如果你想爲世界和平而努力,也應先降伏自心。降伏的心就是空行母、本尊與佛。降伏的心就是淨土。你已經擁有佛性,這個就是你的自性。你從自心精要的自性中得到什麼利益?
《五重修習主論集》說:假如國王的保壘---自身爲本尊身---未被堅守,空行母衆將不會聚集。因此要勤奮的視己身爲本尊身。
這裏結束了生起次第的教導。
皇帝有信心與自豪,是因爲在他堅固堡壘保衛下,他感到不會被傷害。如果你把他的堡壘拿走,他就只能靠自己了。這裏的“堡壘”是指持淨觀、視自身爲本尊身。不如此做的話,空行母衆不會聚集。這個修法是要你視自己的身語意,爲本尊的身語意;同時,也以此爲淨觀,視其他人的身語意。
這套觀自在菩薩的教法,即使你沒有得到口傳、灌頂與教導,你還是可以修習,而且能從修行中得到大益處,特別是在死亡的時候。這是與觀自在菩薩殊勝品質有關的教導。再者,這套教法不是只屬于某個西藏寺廟或派系,所有西藏密宗傳統,都同樣對觀自在菩薩虔敬、並修持。
功德圓滿!
《解脫大道 大手印與大圓滿雙融實修教導 第二章 生起次第教導》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