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脱大道 大手印与大圆满双融实修教导 第二章 生起次第教导▪P4

  ..续本文上一页如果你与不同传统有缘份的话,该怎么办?记住,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区别,把一个传统与另一个传统并合在一起,不是过失。开始时,视根本上师为真正的佛,也许是非常表面、不自然的。即使起初做作与费力,但最终就会变得自然与不花力气。

  对其他众生生起净观的结果是,当你实证佛果时,他们就会成为你的好弟子。观想他们跟著你一起念诵咒语,事实上,观想地水火风的声音,都是咒语的声音。

  智力不够无法清楚观想者,应确认自己即是大慈悲观音,身白、一面四臂、衣冠庄严。心中月轮上想像六字真言,右旋一白色“合瑞”字。它发光至十方,向所有诸佛菩萨献供养。他们皆转成大慈悲主,想像他们如雨点降临融入你身。再次,所有被你放光照耀的众生,转成大悲观音身。想像他们低声念诵六字真言。不时的观察、做此观修。

  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以及没有花时间思考这些教法的人,也许无法无法从事整个禅修,但他们不应该完全忽略这个修法。针对这些人,噶玛恰美建议一个比较简单的观想。观想从心中的“合瑞”种子字,射出光芒到所有方向,向十方诸佛菩萨献供养。他们欣喜于你的供养,并转成伟大慈悲主形象。他们有各种大小,有一些很大、有一些很小,都融入你的自身。然后,就像落下雨点般,六字真言以及手持的法器也融入你身。

  《喜金刚本续》说:没有禅修及禅修者。没有本尊、也无咒语。在离念营造的自性中,所有的圣尊与咒语,完善具足的现前。圣尊是:毘卢遮那佛、不动佛、不空成就佛、宝生佛,以及阿弥陀佛。

  真正禅修的人不会有“我”在禅修和禅修的活动,不会有本尊和本尊的品质这些感觉。但也不是只有虚无、完全空洞的感觉。反之,所有诸佛的不可思议与无法表达的身语意品质,都包括在这个唯一觉识里。

  以上这一段,提到的五方佛,包含佛的三身与五身,以及所有息灾、增益、威摄和凶猛的形象。佛心意的品质是两种智,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佛的声音有六十种品质,他的身体有证悟的三十二吉祥相及八十种好。不只是释迦牟尼佛有这些,所有的佛都是如此。

  当我们试著帮助他人时,有时,我们也许会有利他的动机,但事实上,很难有效的帮助。虽然我们希望帮助他人,但除非我们已带出真正的行菩提心---我执已完全去除与纯净利他心已生起,否则我们无法完全做到。以闻思修三学的方法,我们会渐渐灵修成熟。当我们净化过失时,我们自心的纯净会像阳光般照射出来。但是,要达到一丝自我利益都没有的境界是很难的。通常即使我们试著服务他人,我们还是有自我利益混杂在内。

  《离四耽著教导》这本短论说,如果你还是渴望达到自利的目的,你就是还没有生起菩提心。以闻思修来对治这个倾向。如果在我们还没有精进修行时,就很著急要去服务他人,我们不会成功的。我们只有在丢弃自我利益的执著后,才会有纯净的利他心,这时,我们才能全心全意的帮助他人。

  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例如,如果我们为别人倒一杯茶,这个人优雅的接受了,我们会

  很欢喜;但是这个人如果没有我们所想像得回应,我们会不高兴,并感到被得罪。这种态度是从什么而来的?是从“我执”而来。有一些佛法上师,尽责的教导弟子,但是弟子如果不照他们所教导的去修,上师就会生气。为什么?再次是因为我执。

  当有人告诉敦珠法王他们做了一些善行时,他通常会愉快的说:“呀,呀,呀!”如果他们告诉他一些坏的事情时,他也是同样这么回答。最初我觉得很奇怪,好象他不在乎别人是否在行善,但当我再继续想下去时,我发现这是因为他已没有执著的关系。也许,这是因为他了悟整个轮回的幻化本性---他视轮回中每一样事物都缺乏实质,一切都是假相和妄想。一旦我执除去,无自利的纯净、利他之门就会打开。

  很多年前,当我从西藏逃亡到印度时,我看到一些比丘过得像乞丐一样。他们一点财产也没有,但是他们整天都很愉快。你从来不会听到他们谈论世欲事物。他们的语言永远是与佛法有关,而且白天都在从事佛法事业。相反的,在市场外面,商人都不太开心。他们沉醉在嫉妒心里,试著得到这个、避免那个,没有这些比丘单纯愉快。甚至某些上师,他们虽然大声说要保存佛法与服务众生,但是都没有感受到这种单纯的快乐。这些比丘的佛法修行,实际上已经有效的对治了他们的五毒。以听闻与思考这些法,治愈了五毒这个病,了悟苦谛的根源与寂灭。

  不管你想利已或利他,你必须先吸收知识。但是你如果不把它用于修行上,你的知识就像旧衣服的补缀;如果你不把它好好的缝到衣服上,它很容易掉落。首先,你应该有正确的了解,然后把它用于修法上。一旦实修,了悟会生起,而且从了悟中坚信会生起。只有在此时,你才能够有效的利己与利他。

  当你坐飞机时,空中服务员会示范紧急状况发生该做的事。他们告诉你要把氧气罩,先罩在自己的鼻子上,然后再把氧气罩放在小孩子年轻子上。这个不是因为你自私,而是如果你昏倒了,你就无法把它罩在任何人的鼻子上了。所以你看,重点是我们应该首先降伏自心,才能够有效的利他。

  如果你没有降伏自心,即使有一千位佛环绕著你,还是没有益处。因此,如果你想要降伏敌人,首先就要降伏自心。如果你想为世界和平而努力,也应先降伏自心。降伏的心就是空行母、本尊与佛。降伏的心就是净土。你已经拥有佛性,这个就是你的自性。你从自心精要的自性中得到什么利益?

  《五重修习主论集》说:假如国王的保垒---自身为本尊身---未被坚守,空行母众将不会聚集。因此要勤奋的视己身为本尊身。

  这里结束了生起次第的教导。

  皇帝有信心与自豪,是因为在他坚固堡垒保卫下,他感到不会被伤害。如果你把他的堡垒拿走,他就只能靠自己了。这里的“堡垒”是指持净观、视自身为本尊身。不如此做的话,空行母众不会聚集。这个修法是要你视自己的身语意,为本尊的身语意;同时,也以此为净观,视其他人的身语意。

  这套观自在菩萨的教法,即使你没有得到口传、灌顶与教导,你还是可以修习,而且能从修行中得到大益处,特别是在死亡的时候。这是与观自在菩萨殊胜品质有关的教导。再者,这套教法不是只属于某个西藏寺庙或派系,所有西藏密宗传统,都同样对观自在菩萨虔敬、并修持。

  功德圆满!

  

  

《解脱大道 大手印与大圆满双融实修教导 第二章 生起次第教导》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