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九▪P15

  ..續本文上一頁輕清”:“輕清”,輕安清淨之境。

  “自謂滿足”:自謂功行福慧已經完全圓滿具足。

  “多作無聞比丘”:“作”,來世生于。“無聞比丘”,不求多聞,無聞慧之比丘,指生于無想天,不求多聞、上進、得少爲足之劣智(鈍根)比丘。

  “疑誤衆生”:以其得少爲足,未證言證,因此令衆生于究竟法生疑惑,而誤導衆生。

  【義貫】

  “又彼”精修禅“定中”之“諸善男子,見色陰”已“消”泯,且“受陰”已“明白”顯露,即“于”自識“精”元“明中,圓悟” 至“精”之“理”體(親見本淨心),而“得大隨順”(一切隨心順意),“其心忽生無量輕安” 之覺受,于是誤以爲自己已經證得如來法身,便自“已”對人宣“言”他已“成聖”道,並且于法“得大自在”。

  “此名因”見精明、悟理所成之“慧”,而令“獲諸輕”安“清”淨的現象,若能如實覺“悟”還依本修,“則無”大“咎,非爲聖證” 境界。

  “若作”已得“聖”證之“解,則有一分好” 尚“輕”安“清”淨之“魔”趁虛而“入其心腑”,持其神識,令其“自謂”功行福慧已經“滿足,更不” 再“求”增“進;此等” 行人來世“多”生“作”無想天中之“無聞”慧、愚闇之“比丘”,以其未證言證,而“疑”惑“誤”導“衆生”,令衆生“墮阿鼻”地“獄”;彼人今世以大妄語,便“失于”叁昧“正受”而起邪受,來世“當從”妄業而長劫“淪墜”惡趣。

  ⑼著空毀戒——空魔入心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于明悟中得虛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悟則無咎,非爲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持戒名爲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飲酒啖肉,廣行淫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一種俱空,破佛律儀,誤入人罪,失于正受,當從淪墜。】

  【注釋】

  “于明悟中得虛明性”:“于明悟中”,因受陰顯露,十方洞開,故得明見領悟自心。“虛明性”,空虛明朗之性,以受陰實無自體,故言“虛”;以其體空虛,故雖不能實際破之,然視之朗然,此即受陰之虛明性;望之廓然若無,然仍能覺其有物,並覺知其有作用。

  “其中忽然歸向永滅”:“其中”,其心中,指此行者之心中。“永滅”,永沈斷滅。

  “撥無因果”:“撥”,挑,挑動,挑撥,亦即是提倡之義。“無因果”,即計執“上無佛道可成,下無衆生可度”,“一切法無因、無果”。以此人正入于“中隳之地”,故下不見因,上不見果,從而起此邪見。

  “一向入空”:“一向”,專心一意。“入空”,入于斷滅空。

  “空心現前”:“空心”,計斷滅空之心。

  “乃至心生長斷滅解”:“長”,永遠。乃至其心生起“一切法皆歸永遠斷滅”;亦即“衆生此生壽終之後,一了百了,不受果報,無複因果,一切皆歸空無”,是爲彼所執之斷滅邪見。

  “乃謗持戒名爲小乘”:此行者若見人持戒,或具戒謹嚴,他就毀謗那人是小乘人。

  “菩薩悟空,有何持犯”:而他自己則以大乘自居,妄說“菩薩既然已悟了諸法本空,則持犯之相亦空;因此對(像我這樣的)菩薩而言,有何持犯之相可得?”

  “常于信心檀越飲酒啖肉”:“檀越”,即信衆。此等破佛律儀之人,常發妄言曰:“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如是妄論。又,曾有人問一修學邪密之人:“請問您是佛教徒,又是法師,爲什麼吃肉?”答:“哦,不妨事的;當我吃羊肉時,我一念咒,就把那只羊給超度了。”如是自欺欺人之談,居然也有人信,還趨之若鹜,崇拜得不得了。何以故?以彼信受者自心邪曲貪愛,故與邪法相應,一拍即合。若是有善根、心正直之人,聞如是合理化之妄言,只覺其甚爲可鄙可憐。

  “廣行淫穢”:正如佛于本經中所言,當今之世,又有邪密之人,廣行淫穢之行,而謂:“淫怒癡皆是戒定慧。”故“男女之事即是佛事;佛事、男女事,平等平等,本是一空性故”。如是淆亂邪正之言,于此末法,大爲昌盛。何以故?信受者皆其心貪染故,心中若謂:“既然能以淫欲而修無上菩提,同時又能大樂,何樂不爲?我爲何要像那些沒有大福報、沒有根器因緣的愚夫,爲了菩提,無量劫苦苦修行?那不是太笨了嗎?”邪法于末世,對這種心性貪染熾盛,又無正知見之人,正投其所好,是故特別昌盛。

  “攝其前人不生疑谛”:“攝”,攝持。“前人”,現前之人。謂攝持此人之神識,而控製之。

  “不生疑謗”:謂令他對于邪穢之行,心中不生起疑謗之念。

  “鬼心久入”:“鬼心”,魔鬼之心。“久入”,因久入其心,熏染即深。

  “或食屎尿與酒肉等”:“等”,平等。由于魔力驅使,令他喝尿吃屎,而說喝尿吃屎,實與喝酒吃肉、乃至飲用甘露,平等無別。此節經文所述,正與某些邪密者所言行相吻合:彼等常言,若于證量上已突破“淨穢之差別”,便可轉其屎尿唾成“清淨甘露”而給信徒、弟子受用,令其“增長白法”,兼可消業治病。又,這與日本邪教“奧姆真理教”狂人麻願彰晃所作者如出一轍(麻原的傳記中言:麻原每天的屎尿,都賣給信徒服用,而且還賣得很貴。但是仍然供不應求!)——唉,末世衆生爲何這麼愚癡虛妄呢?!吃人屎尿而自以爲在修聖道!實令人浩歎。又按:當世曾昌行一時之“尿療法”,謂飲尿可治病、保健、強身,佛教中僧俗亦有效行者,亦與此魔事相類也欤?(關于尿療法之研討,可參見拙著“尿療法評析”,載于《北美化痕》第二冊。)

  “一種俱空”:“一種”,種者,性也,一種即一性。謂淨穢之相,其性唯一,都是空,故究竟沒有什麼淨穢之別。

  “誤入人罪”:“誤”,誤導。謂以邪見誤導之言,而入人于罪(令人造罪)。

  【義貫】

  “又彼”精修禅“定中”之“諸善男子,見色陰”已“消”泯,“受陰”正“明白”顯露,十方洞開,而“于明”見領“悟”自心“中,得”見受陰之體空“虛、明”朗之“性”廓然顯現,故覺無實法可得;接著,于“其”心“中忽然歸向永” 遠斷“滅”之見,遂挑“撥”提倡一切皆“無因”無“果”,因而計執上無佛道可成,下無衆生可度,並且一切全無善惡果報,“一”心趣“向入”于斷滅“空”,此斷“空”之“心現前,乃至” 其“心生”起一切法皆恒“長斷滅”之謬“解”。彼人若能覺“悟”此斷空乃違佛所說,有極大過咎,因而回心,仍依本修,“則無”大過“咎”;須知此“非爲聖證”真空之境界。

  “若”以斷空“作”爲“聖”證之“解,則有”著“空”之“魔”,趁虛“入其心腑”,持其神識,“乃”令之毀“謗持戒”比丘“名爲小乘”“之人;而自以菩薩自居,謂“菩薩”既已“悟”了諸法本“空,有何持犯”之相可得?“其人常于” 對叁寶具“信心”之“檀越”(信衆)之前,公然地“飲酒啖肉”,且“廣行淫穢”之行,“因魔力”所加“故,攝”持“其”現“前”之“人”(信衆),令他們對其邪穢之行“不生”起“疑謗”之念;魔“鬼”之“心久入”其心之後,熏染既深,“或”驅使令自他“食屎尿”而謂食尿屎“與”吃“酒肉”佳馔,性質平“等”,淨法穢法乃“一種”無二性相,其性質畢竟“俱”歸于“空”,因而“破佛”所製之“律儀”,以邪見“誤”導之言“入人”于“罪”(令人造罪),此人即“失于”叁昧“正受”而起邪受,來世“當從”斷滅空見、邪行破法,而長劫“淪墜”惡道。

  ⑽著有恣淫——淫魔入心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味其虛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爲貪欲。

  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慧自持,誤入諸欲,悟則無咎,非爲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爲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鬼神力故,于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千萬,魔心生厭,離其身體,威德既無,陷于王難,疑誤衆生入無間獄,失于正受,當從淪墜。】

  【注釋】

  “味其虛明”:“味”,味著。“其”,受陰。謂味著于受陰的虛明之性。

  “深入心骨”:其味著深入于心骨之中。

  “無限愛生”:“愛”,愛戀。

  “愛極發狂”:愛戀之情達于極點,情動不已,而令心發狂。

  “便爲貪欲”:“爲”,行,做。謂便去作貪欲之事。此“欲”者,尤指淫欲而言。

  “此名定境安順入心”:這就是在禅定中,安順之樂入于心骨。

  “一向說欲爲菩提道”:“一向”,從來,從頭至尾。“欲”,淫欲,乃至五欲。“爲菩提道”,就是菩提道。謂始終說“行淫欲本身即是菩提道”,或“行淫欲的目的,是爲了它能成菩提道”。即如前所說的“雙身法”或“男女雙修法”。

  “化諸白衣平等行欲”:“白衣”,在家人。“平等”,無分別義:即不分別尊卑、親疏、身分、已婚未婚等,皆悉平等共同行淫,即形同雜交。

  “其行淫者名持法子”:修此雙身法之行者,即美名之爲“持法子”。如某邪密則名男爲“佛父”,女爲“佛母”;而其佛父與佛母並非“一對一”對應,蓋可交叉、複合施行,實在可怕。

  “其數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千萬”:佛真是一切智人,如今末法時期,這種現象,竟完完全全被佛說得分毫不差,真是如此;衆生癡狂,以邪爲正,乃至于斯。不但其數數以萬計,而且很多是國際性的規模。

  “魔心生厭”:指日久之後,其人再無利用價值,魔即對他生厭。

  “威德既無,陷于王難”:此謂,魔離此禅者之身而去之後,此人本來即無真實威德,現在又無魔力所持,再加上宣淫不止,因此便被國法製裁。如前在某國有白衣自稱活佛金剛上師者,即因淫事爆發而被人提出告訴。又,叁十多年前美國科羅拉多州亦有一邪密自謂…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禅之甘露 目次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