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 卷第二▪P14

  ..續本文上一頁而現其前,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金剛藏,乃能入是菩薩大智慧光明叁昧。善男子,此時十方各十億佛刹微塵數諸佛,共加于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力故,威神力故。亦是汝勝智力故,欲令汝爲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故……爾時十方諸佛與金剛藏菩薩無能暎(“暎”,yìng,古同“映”)奪身,與無礙樂說辯,與善分別清淨智,與善憶念不忘力,與善決定明了慧,與至一切處開悟智,與成道自在力,與如來無所謂,與一切智人觀察分別諸法門辯才智,與一切如來上妙身語意具足莊嚴。何以故?得此叁昧法如是故,本願所起故,善淨身心故。”(以上引《華嚴經》卷叁十四,十地品)金剛藏菩薩受諸佛如是加持後,方開始說十地品。因爲此處對于一切修習菩薩大行者,非常重要,因此特地全引經文,以俾參考;亦是以經證經故。

  “及余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薩摩诃薩”:“余”,其余,其他。謂及其余得如是妙相、功德成就之菩薩摩诃薩,亦是如是受佛神力加持,而得其諸智慧功德,說示正法,教化衆生。舉個例子,遠的不必說,即本經之當機,大慧菩薩,在經首一開始,即以偈贊佛之功德,那便是佛力所加,方得作如是說,否則如來境界,除佛與佛,無人能了,更何況能贊?古語雲:惟佛能贊佛,即是此義。又,除此以外,本經全經中,大慧菩薩一再“承佛威神”而請問各問題,乃至問百八句,都是蒙佛力加持。

  “于百千劫積習善根之所成就”:謂此乃爲菩薩摩诃薩,于百千劫積習善根成就,方得諸佛如是護念加持。

  【義貫】

  “大慧,菩薩摩诃薩”于“初菩薩地”,歡喜地中,以得“住”諸“佛”所加持之“神力”,而得入勝叁昧,“所謂入菩薩大乘照明叁昧”,“入是叁昧已”,以是叁昧力故,感得“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悉“以神通力”,“爲”其“現一切身、面、言說”而加持之,令其亦得現一切身面言說;“如”華嚴會上“金剛藏菩薩摩诃薩”即是如是受佛加持,而得開演菩薩十地品。“及”其“余”得“如是”妙“相”、“功德成就”之“菩薩摩诃薩”,亦是如是受佛神力加持,而得具諸智慧功德辯才,方能演示正法,教化衆生。“大慧”,是名”住于“初菩薩地”之“菩薩摩诃薩”,“得”諸佛加持此“菩薩”之“叁昧正受神力”。此亦是菩薩摩诃薩“于百千劫”中“積”聚修“習善根之所成就”,方得諸佛如是護念加持。

  【次第諸地,對治所治相,通達究竟,至法雲地,住大蓮華微妙宮殿,坐大蓮華寶師子座,同類菩薩摩诃薩眷屬圍繞,衆寶璎珞莊嚴其身,如黃金薝蔔日月光明,諸最勝子從十方來,就大蓮華宮殿座上,而灌其頂,譬如自在轉輪聖王,及天帝釋太子灌頂,是名菩薩手灌頂神力。大慧,是名菩薩摩诃薩二種神力。若菩薩摩诃薩住二種神力,面見諸佛如來,若不如是,則不能見。】

  【注釋】

  “次第諸地”:于是次第由初地漸次入于諸地。

  “對治所治相,通達究竟”:“對治”,能對治。“所治”,所對治。謂于諸能對治之法門,及所對治之惑結之法相,皆通達,至于究竟。

  “如黃金薝蔔日月光明”:“薝蔔(“蔔”,bo)”,花名。亦作瞻博、瞻匐(匐fú)、瞻波等。《玄應音義》:“瞻博花,或作瞻波花,亦作瞻蔔;此雲金色花。《大論》雲:“黃花樹也”;樹形高大,花亦甚香,逐風彌遠也。”此謂菩薩之身如黃金色之瞻蔔花之色,現出如日月一般的光明。

  【義貫】

  此菩薩摩诃薩于是由初地“次第”漸入“諸地”,于諸能“對治”之法門,及“所”對“治”之惑結等法“相”,皆悉“通達”,至于“究竟”;如是“至”于第十“法雲地”,住”于“大蓮華微妙宮殿”之中,“坐”于“大蓮華寶師子座”上,“同類”同行之諸“菩薩摩诃薩”而爲“眷屬”所共“圍繞”,“衆寶璎珞莊嚴其身”,身“如黃金”色之“薝蔔”花的色澤,放出“日月”一般的“光明”。爾時十方“諸最勝子”(諸佛)“從十方來”,“就”其所坐之“大蓮華宮殿座上”,“而”親手“灌其頂”。“譬如”于四天下得“自在”之“轉輪聖王”之太子受王灌頂,而紹王位,“及天帝釋”之“太子”受“灌頂”已,而于叁十叁天得自在。此菩薩摩诃薩受諸佛灌頂,獲佛職位,而于法得自在,亦複如是。“是名”諸佛如來爲“菩薩”親“手灌頂”之“神力”加持。

  “大慧”,“是名菩薩摩诃薩”所受于諸佛之“二種神力”加持。“若菩薩摩诃薩住”如來如是“二種神力”加持,即得“面見諸佛如來”,親承教益;“若不如是”,“則不能見”。

  【诠論】

  以上叁節明示初地及十地菩薩,各受佛神力加持,而得具足叁昧、辯才,乃至畢竟成佛,亦是要籍諸佛慈悲神力加持。可見,叁無漏學中之定與慧,皆須仗佛力加持,方得成就。既然連地上菩薩,乃至十地菩薩,都得依佛力加持,方得成就,更何況吾輩薄地凡夫?尤其是末法時期,去聖時遙,魔強法弱,衆生善根微弱,苟不憑聖力冥加,而能有所修證、說示,乃至速出魔網,頓斷一切疑網者,可說是不可能的事。竊以爲,不管正法、像法、末法,一切修行人,若有少修行,乃至證解、說示,皆是佛神力所加;舉要言之,若無佛力加持,是沒有人能修行的,茲引《金剛手經》(《佛說如來不思議金剛手經》)爲據:“爾時金剛手菩薩白佛言:“世尊,諸如來心,真是決定。我于如來所說深法,或有知解,皆是如來勝智,在我身中,此非我有士夫力用。”佛言:“秘密主,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所以者何?一切衆生皆有如來勝智在于身中……若不容受如來加持之力,而能隨順如來法性者,無有是處。又複于彼如來所說秘密深法,若聞、若有知解,皆是如來加持力故。”除此之外,其他諸經,如《大般若經》《華嚴經》等,亦一再贊佛神力加持菩薩,令獲成就。當然,依經而言,能蒙佛力加持而得修行、證解、說示,亦是行者久遠劫來積習善根,故能感得諸佛來加持之。希有心者,善思念之。

  【複次大慧,菩薩摩诃薩,凡所分別、叁昧、神足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來二種神力。大慧,若菩薩摩诃薩離佛神力,能辯說者,一切凡夫亦應能說;所以者何?謂不住神力故。】

  【注釋】

  “凡所分別、叁昧、神足說法之行”:“分別”,以智分別,指能辯說。謂凡其所能以智分別而辯說,及得叁昧、神足等諸神通諸法之行。

  “謂不住神力故”:謂以諸凡夫皆不住如來神力加持故。

  【義貫】

  “複次大慧”,諸“菩薩摩诃薩”,“凡”其“所”能以智“分別”而辯說,及得“叁昧”、“神足”等“諸”神通妙“法之行”,如“是等一切”成就自他之事,“悉”由“住如來二種神力”加持,乃得成辦。

  “大慧”,“若菩薩摩诃薩離佛”之“神力”加持,而自“能”論“辯說”法“者”,則“一切凡夫亦應能說”法;“所以者何”?“謂”以諸凡夫皆“不住”如來“神力”加持“故”。

  【大慧,山石樹木、及諸樂器、城郭宮殿,以如來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樂之聲,何況有心者?聾盲喑啞,無量衆苦,皆得解脫。如來有如是等無量神力,利安衆生。】

  【注釋】

  “城郭”:“郭”,同“廓”,外城也,城郭即城牆。

  “以如來入城威神力故”:以如來入城之威神力所加故。

  “何況有心者”:何況有心之有情,蒙佛神力加持,而不能說法?

  “利安”:利益安樂。

  【義貫】

  “大慧”,甚至連“山石樹木”、“及諸樂器”、“城郭宮殿”等諸無情物,都能“以”蒙“如來入城”之“威神力”所加“故”,而“皆”能“自然”演“出音樂之聲”,“何況有心”之有情“者”,蒙佛神力加持,而不能說法?蒙佛神力加持,不但能說法,且“聾盲喑啞”等“無量衆苦”,“皆得”一時“解脫”。如佛“如來有如是等無量神力”,可“利”益“安”樂諸“衆生”。

  【诠論】

  前面佛曾說:斷善根人,蒙佛力加被,或時善根生。這也是如來無量神力,令苦衆生得安穩樂之一例。

  【大慧菩薩複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應供等正覺,菩薩摩诃薩住叁昧正受時,及勝進地灌頂時,加其神力?佛告大慧:爲離魔業、煩惱故,及不墮聲聞地禅故;爲得如來自覺地故,及增進所得法故;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鹹以神力建立諸菩薩摩诃薩。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則墮外道惡見妄想,及諸聲聞,衆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以是故,諸佛如來鹹以神力攝受諸菩薩摩诃薩。】

  【注釋】

  “住叁昧正受時”:此指于初地將住叁昧正受時。

  “及勝進地灌頂時”:“勝進地”,指十地。

  “爲離魔業、煩惱故”:爲令其遠離魔業及諸煩惱故。“魔業”,指爲魔所壞,而墮于邪途,不能再于菩提道增進。“煩惱”,指散亂等煩惱。因初地菩薩,道力未充,若不假如來神力加持,不但不能增進至如來地,且易爲內外魔所壞,內魔即“煩惱”,外魔即天魔,亦即“魔業”。若爲內魔所壞,即墮于凡夫;若爲外魔所壞,即墮于邪、小(外道、聲聞緣覺)。因此可見,如來慈悲攝受之意,可謂深矣。

  “爲得如來自覺地故”:爲令其速得如來自覺地故。這是指菩薩摩诃薩,在十地滿心時,金剛喻定中,猶有最極微細的惑障習氣,緣影所覆,不能勝進得如來地,而蒙諸佛灌頂成等覺。今因承佛力加持,故能一念相應,而得淨除微細妄想,因而證得佛自覺境界。

  “及增進所得法故”:及令其增長趣進所證得之法故。

  【義貫】

  “大慧菩薩複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應供等正覺”,爲“菩薩摩诃薩”于初地欲“住叁昧正受時”,“及”殊“勝”增“進”之十“地灌頂時”,“加”持“其”以“神力”?

  “佛告大慧”:一者,“爲”令其遠“離魔業”所壞、及諸“煩惱”纏繞所阻“故”,“及”令“不墮”于“聲聞地”所行“禅故”;二者,“爲”令速“得如來自覺地…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 卷第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