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尿療抉」評析▪P2

  ..續本文上一頁效,這不是自己「掌嘴」嗎?

  五、暍尿會有「副作用」

  尿中毒

  再如書中提到的「好轉反應」,也相當荒謬。作者指出暍了一陣子尿之後,身上若有起疹子、長疤、紅腫,以及嘿心的現象出現時,不要著慌起疑,反而須忍耐並持續喝下去,因爲這是表示有效的「好轉反應」。稍有點常識的人必可看得出,這哪一畏是好轉的反應呢?這分明是「尿中毒」嘛!中尾先生說:「有些患者會于治療期問疼痛或增強、皮膚出現尋麻疹等等的副作用。」這時中尾以很堅定的語氣勸說:「如果遇到這種狀況,各位千萬要保持鎮靜,以破斧沈舟的決心來持續進行這種尿療法,即使出現各種突發症狀也不要擔心,切勿以爲這種尿療法有誤而使意志薄弱。」偉哉斯言!真像臺北華西街晚上在地攤上賣藥膏及賣「虎骨補氣強腎感冒丸」者的說詞。充其量也只像是軍中「莒光日」的精神講話,鼓舞「革命軍人的戰鬥士氣」,或日本軍官鼓舞日本「紅巾敢死隊」的精神講話,哪像是醫生之言?關于「好轉反應」,作者又說:「有些人會出現全身性的尋麻疹,甚至發癢、 發燒、下痢、頭痛等,但對于這些症狀無須擔心,只要持續進行尿療法,那麼叁天之後,症狀即會逐漸消失,但慢的話,則要經過兩個月以上才會減輕症狀。」的確不錯,抽煙或吸毒的人,開始時也是要有一段「適應期」,等身體組織適應該毒素以後,也就上瘾了,喝尿中毒,亦複如是。

  六、暍尿的根本精神― 反科學、反理性其次,再看書中目錄的子題如:「科學于大自然中乃爲無力者」、「醫療只是自然治愈力之後盾」、「藥物能治療疾病乃一大誤解」、「對于疑難雜症依然束手無策」:等等,在在可見其反科學、反醫藥,如此豈不成了「野蠻主義」的推銷者?書中雖提及以往原始民族因無醫藥而暍尿治病人類學」的破綻。,卻又舉不出究竟是那一個原始民族,更暴露其「僞

  七、尿療依靠催眠與洗腦除此之外,書中又充斥著廉價的「催眠法」,且看其予題如:「尿絕非汙物」,「尿本身即是血液」, ( ― 真的嗎?這是什麼妄言?若如此,我們每天排小便,豈不是在排血?而且,尿液果真即是血液,那麼需要輸血的病患,便輸尿給他就可以了,不用輸血。)「必須摒除『 尿爲汙物』 的觀念」,「尿液較血液更爲清潔」!諸如此類,如廣告般,一再反複申說,提醒讀者「尿是好東西,絕不是汙物」,一如廠商在促銷産品時,對消費對象進行「洗腦」。同時還教人暍尿的方法,應「如喝啤酒般地一飲而盡」,絕不能一口一口慢慢喝,「如此則可避免聞到尿味」,且飲畢不能用鼻子呼吸而得用口呼吸,其腥臭如何自可想見,不過中尾說:「但是尿的味道其實不難聞,類似于中藥的味道」!他自己又沒暍過,他怎麼知道?― 更何況他自己只用鼻子去聞而已,這跟病患用口暍進去所聞到的味道,其問相差不可以道裏計!他又諄諄善誘地說:「只要想到它是『 生命之水』 ,那麼你就會毫無顧忌地付諸行動了。」真虧他!最滑稽的是他甚至告訴讀者:若想讓尿好喝些,「可以攙點蜂蜜」!這種自欺欺人的說法,真是可笑得令人不堪― 何以沒想到再加點味精、麻油、或者蔥花兒?

  八、暍尿須依r 愚信J 與r 迷信」再由理則學的觀點來看,尿療法也有站不住腳的地方:綜觀全書的要旨,多半是以「治病」爲主,不論是風濕、坐骨神經痛… … 乃至肝炎、膽結石:甚至憂郁症!但是忽然問,中尾由提倡尿療法可以用來「治病」,搖身一變而說:尿療法也可以用來「強身」,而建議一般人:與其生病時才開始暍尿,不如平時就多暍尿,以資預防:「爲了預防疾病的發生,最好在身體稍感異常,或是平常即使用尿療法,將其視爲『 健康飲料』 ,每日飲用五十」。我們都知道,醫藥大體可分爲兩類:治病的和強身的。治病的藥物通常只能用來治病,並不能轉爲預防之用,尤其是西藥。比方說,某藥治感冒很好,卻不能沒事就先吃些感冒藥來預防感冒。同樣的道理,「倘若」尿療法真的證實可以治病,便該歸屬于治病一類,而不可能用來強身。所以說,在邏輯上尿療法也是大有疑問的。倒是把某些讀者弄得“頭霧水,被他蒙混過去了。至于大衆爲何那麼容易受其擺布、愚弄呢?最主要的還是由于「貪著」(貪著色身),尤其是爲了「保健」而飲用者爲然。其次,由于貪圖便宜、好走快捷方式、抄小路,因此便很容易上「金光黨」的當了。在此有個笑話:假設尿療法真的如其所說能治好心髒病、高血壓、風濕、 糖尿病以及癌症!則此中每一項都可令中尾先生各贏得一項「諾貝爾獎」,而名利雙收,揚名後世。作者甚至還建議「艾滋病」的患者「亦可嘗試使用尿療法」〔 挫相注意「亦可嘗試」四字― 十分暧昧〕 ,當然,這也是「並不保證」可以治好的!總而言之,要想行尿療法,中尾一再強調:「信心最重要,切忌焦躁」,「要有堅定『 信念』 」,以及「要有實行的勇氣」,作者如是說)

  九、漢譯編者妄想攀緣中藥理論以爲依據以上是僅就那本書的內容所做的評析,現在再來看看編譯者所續貂的「附錄」。在附錄中,編者特別摘錄「本草從新」中,以人的大小便加工處理後可以入藥的幾味:「人中黃」、「人中白」、「糞清」、「童便」、 和「秋石」究其編者之用意,想必在爲尿療法征信與張目。這點也頗令人感慨,因爲尿療法雖在日本發源,卻「在臺灣發揚光大」,此問奉行者的努力推行,「功不可沒」。日本因爲地小人多,金錢挂帥,競爭激烈,人人都絞盡腦汁、出奇致勝,所以點予特別多。例如叁十年前的「飲水健康法」便是其中之一,我當時是高中生,也曾經照著做,每天早晨未進早餐之前,先暍下叁大杯水,後來也不了了之,只是至少這個方法並沒有什麼大害處。另如「吃大蒜健康法」也是,報紙稱揚了好一陣予。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都是源自日本,而目前則是這個「尿療法」最叫座。現在一譏我們來看一看,由推波助斓者從中醫書籍裹,找出來的這幾味藥,企圖爲尿療法找到「理論依據」第一種稱「人中黃」,其性甘寒,能「清痰火、消食積,大解五髒實熱,治陽毒熱狂,痘瘡血熱,黑陷不起」。但是若「傷寒非陽明實熱,痘瘡非紫黑幹枯」者,一律禁用。至于製作的方法和過程,是「用竹筒括去青皮,納甘草末于中,緊塞其孔,冬月浸糞缸中,至春取出,洗懸風處陰幹取末。」

  第二種爲「糞清」:「主治同人中黃」。作法爲:「用棕皮棉紙,上鋪黃土,淋糞濾汁,入新甕碗覆,埋土中一年」。如此便能「全無穢氣,勝于人中黃,年久彌佳。」(越久越陳越香?)

  第叁種是「人中白」:「其性堿涼,能「降火散瘀,治肺瘀鼻蛆(即瘀血),勞熱消渴,痘瘡倒陷,牙疳口瘡」。若是「陽虛無火、 食不消、腸不實者,忌之」。它的作法是:「以蒙館童子便桶,及山中老僧溺器,刮下者尤佳,新瓦火煅過」。

  再看第四種,「童便」,這好像和尿療法有點關系了。我們看書上記載的:「童便其性堿寒」,功用是:「能引肺火下行從膀胱出,乃其舊路,降火滋陰甚速,潤肺清瘀。治肺痿失音,吐蛆損傷,凡跌打損傷血悶欲死者,以熱尿灌之下,即醒。胞胎不下。凡産後血暈,敗血入肺,陰虛火嗽,火熱如燎者,惟此可以治之」。它的「禁忌」與人中白同。至于作法則是:「取十二歲以前童便,不食葷腥,去頭尾,取中問一段,清徹如水者。」服用時當「熱飲,熱則真氣尚存,其行自速,冷則爲有堿寒之性。或人姜汁、韭汁,冬月用湯溫之。」以上這段,被尿療法推行者當作實行時的「條律」他如「秋石」取自童便… … 等等,茲不再贅述。但是僅由上面四種,就可以歸納出這些中藥的幾個共通之處:一、都是治病用,而非用來保健強身的;

  二、都得「經過處理」,而非原物使用;

  叁、都得經過一段時問後才得使用,除了童尿之外格的限製,而且也不是用自己的尿;

  四、都不是直接服用 ,但童尿的選取,亦有嚴

  五、都有禁忌,並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服用。所以,若從醫學上來看,「尿療法」書後的這個「附錄」,實在不能支持該法,反而反襯出「尿療法」的幼稚與無稽。複次,倡行尿療法者中,有喜好佛法的,更以佛法中的「四依法」以爲支持,因爲這牽涉到佛怯與修行,所以一定得

  仔細地加以分析討論:

  十、若幹暍尿人妄想攀緣佛法以爲依據

  佛法中有「四依法」,所謂四依法,即是依四種法來修道,換句話說,就是佛對佛弟子修苦行者之衣、食、住、 行的規定。根據佛法,大修行者(修苦行者)

  1、 居住方面應在「樹下住」,不住房屋;

  2 .衣則著「糞掃衣」,「糞」是指他人不要的,丟棄的;「掃」的意思是將之洗幹淨,合言之即是:把別人丟棄不要的舊衣裳拿來洗淨、染色、 拼補而成的「百納衣」,因其價值低賤,與「糞土」無二,故稱「糞掃衣」,實與「糞便」(大便)無關(「糞」字在此爲「價賤」之比喻詞)。

  3 .至于大修行者,食則必須「乞食」

  4 .藥則用「陳棄藥」。「陳」者,舊也;「棄」者,舍棄也。「陳棄藥」即陳藥或棄藥,顧名思義即是舊的或別人丟掉的藥,因爲以前印度與中國一樣,都是服用草藥治病的,而名貴或一般的藥材通常可以熬二到四次,但稍富裕的人家,常只熬一次或兩次,便嫌其味淡而丟棄。但大修行的人,于世問不生貪愛,不求好求多,便撿取他人棄置的藥來用。佛說修行人若依此四法便得速成聖道,這也是頭陀十一一行中的四項。也是我們平常四事供養的「飲食

   衣服、臥具

   醫藥」四方面。基本上而言,「四依法」即是頭陀苦行的要目,其修行寡欲之徹底,乃至將人生最根本的需要,減至最簡單,不可再少的地步,藉以離五欲,去世問之貪愛,而後得成清淨法身,證得聖道。問題是,當今有些好事者卻妄以此爲據,振振有詞道:…

《「尿療抉」評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菩提根本、福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