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開示 5 修解脫道▪P4

  ..續本文上一頁這不是好事。多收一個弟子,多一條線把你拉住,是不是啊?比如說你走了,他們呢?皈依你了,等你度了。

  我們昨天念《地藏經》,我跟大家道友講,弘一法師聽到第十叁品放聲大哭。別人問他:“法師!爲什麼要哭?”他說:“你念念第十叁品,你看看釋迦牟尼佛的大悲心。”釋迦牟尼佛臨走了,囑托他的下一代,他想到末法衆生,很怕衆生墮地獄,他一而再、再而叁的囑托地藏王菩薩:“衆生只要對佛教有一點善根,一絲一毫,一毛一帝,一沙一塵,你都把他們度了,千萬不讓他們墮地獄去。”地藏王菩薩痛哭流涕。菩薩已經沒和情感了,他怎麼還哭啊?示現跟衆生一樣的悲苦。所以他就發願了:“只要末法衆生能對佛法有一絲一點,我都把地獄壞了,不讓他墮地獄。”所以我們要報佛恩。

  就像我們老爺爺最愛他的孫子,囑咐他的兒子:“你應該怎麼照顧這個孩子啊!”跟那種情況一樣的,大家想一想。但是佛的囑托可不是一個人、兩個人、他是指:“我的末法一切弟子,在彌勒菩薩沒出世、沒度他的時候,出世的名字都聞不到了。”佛是這樣對我們。

  一位法師,或一位老和尚,他收了許多弟子,收完了就不負責任了嗎?每個弟子在受叁皈依,不管多少,平等平等,都是給師父紅包,幹什麼的啊?求你救度。我們大小是平等平等,你把他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拿去花了,不負責任啊?世間上動人一點錢,都得要還債的,你還得起嗎?怎麼辦呢?我還不起,我就打地藏菩薩替我退,我找觀世音菩薩替我還。我念經的進修說:“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你們慈悲,我還不起,替我還,都把他們度了。”

  不有一種特殊情況,他也沒見著我,他也沒聽到過我,他會夢見我。在臺灣、各地都有這種情況,他就東找西找:“有這麼個人嗎?”“有!”他找到電話了,打給我。我也不知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不認識他啊。我說:“你找的不是我。“他說:“是你。”我說:“不是我,真不是我。”我是請地藏菩薩這樣度從生。這類事,我們每位道友都見過,或者你發菩薩心,你說我要度人,你的朋友,不論親友,他會夢見你了,他打電話:“我夢見你了。”夢見你幹什麼?想把你所知道的、學的佛法給他一點,他又有苦難了。大家懂得這個,就多發菩提心。

  我講講菩提心,大家聽到也很多了,各地方講解的不同,我是根據密宗、顯宗。你要問我是什麼宗,我沒有宗,我是釋迦牟尼佛那一宗;如果要我分的話,我是釋迦牟尼佛宗。我最初學的是華嚴五教,突然間又學天臺學四教。學完四教了,又學戒律;學五教的時候,帶著學戒律。後來跟弘一法師學了,戒律,又學戒律,就只有大義。然後學密宗,我不是真正想學密宗,想即生成佛,我是想了解這是什麼回事。我這個人有點鑽牛角尖,我跟哪一個老和尚學,跟誰學,我想就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學佛法,我要親身來試驗一下。

  學了密宗,我才知道叫即生成佛,什麼叫受灌頂。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啊,那是我們設立的。我們叫人家“活佛”,西藏沒有“活佛”這一說,他是叫“祖別古”(藏語),“祖別古”就是轉世再來度衆生。人家沒有說“我是活佛”,沒有這種說法;說:“我就是釋迦牟尼佛!”“我就是佛再來了!”沒有啊。我解除很多疑惑,到了西藏我才知道。

  所謂密宗,西藏教義,跟我們一樣的。不過西藏的教義有系統,有顯宗的次第,就是菩提道次弟,有密宗次第,最後還有圓滿次第,圓滿次第到究竟,就是你現前一念心。現在你跟大家說,他信嗎?他不信啊!只要你把現前一念心掌握明白了,時時對治煩惱,時時消滅煩惱,降伏煩惱,斷煩惱,你就成佛了,很簡單幾句話。啰嗦起來,寫本書,叁藏十二部,你去學嗎,你越學越糊塗,鑽進去了就出不來了。

  你必得一步一步的,不要要求很高深。你要把你現前一念心時時觀照,別走錯路。若在禅宗,畫了一個空的大圓,然後畫一頭牛,一個小牧童牽著那頭牛,時時的注意牽著那頭牛,要你的現前一念心時時注視,不要走樣,不要傷及禾苗,跟法性相違背的事一點都不做,很簡單。圓滿次第是什麼,心心向著叁寶,心心都是壇城。

  那多人說,佛教越秘密越靈,越有人信,越有人拜,越有人給錢,給了錢修大廟,修了大廟,想做的事業就完成了。釋迦牟尼又沒這樣做,釋迦牟尼修了幾個大廟?辦了好多修學院?講《金剛經》的時候,就是一坐,圍攏來,這就說了,說完了就說完了,我們還要講說一、兩個月。釋迦牟尼佛吃頓飯,吃完飯了,大家談談天,談完了就完了,就去做了。

  佛說法的時候,是由阿難結集,因此,阿難完整聽聞了佛所說的法。其他的人,有的是半途來,佛講經,他不知道,在其他地方行化,趕來聽佛講經的時候,佛差不多說完了。怎麼辦?佛于是造偈頌給他說一遍,長行重頌。所以佛經上很多偈頌,是給後來的人說的。他說了一會就是一會。

  我最初講經是在長春般若寺,二十四歲。大家看《影塵回憶錄》,就可以知道。講經的臺子很高,我花很長的時間才升上座。八個小和尚,端香爐的,端香盤的,兩個坐上去升揖的,事情非常多,拿提杖的,拿香爐的,之後升上座了,維那師唱香贊,最少二十幾分鍾,就唱:“法筵龍象衆,當視第一義,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有的唱“爐香乍熱”的香贊。這一香贊,維那師要顯示他的喉嚨,梵音嘹亮,就在左一個彎、右一個彎,把你的思想升華到天上去了,之後才下來。這個時候座上的師父心裏頭靜得不得了,才開始講經。下了座,一座起碼叁個鍾頭,前面跟後面就去了差不多快兩個鍾頭,真正說法的時間不長。

  你一定要從淨心、觀心,來修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許你認爲誰都知道這親,不見得如此,我看好多人還不知道。你要怎麼修呢?你就一步一步修。最初你實在觀想不起來,你可以這麼念誦。觀想起來了,觀想釋迦牟尼佛的白光,注入你的身心;觀想佛像,觀想佛的光明。修藥師佛的,觀想藍光;修阿彌陀佛的,觀想紅光。這當中夾雜觀想法,是要靠道友自己的觀想力。如果你不夾難,只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心裏就想到佛、法、僧。如果你不想佛、法、僧,你能念嗎?當你念佛、法、僧的時候,還有什麼貪、嗔、癡煩惱介入進來呢?哪果有煩惱的進候,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好好淨心一下,境界相馬上就變了。這就是淨心、觀心的最初方法。

  如果再深入解釋佛像,解釋這些佛教的名詞術語,你的心就亂了,你觀想不到,治服不了煩惱,你就多觀想心。若你修那一個法門,就要另外學習,不是我這一座。一定要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對治你現行的煩惱,你很容易做到。你如果要想夾難這些功力,多做做觀想,觀佛的人明加入你的身心,最後觀想阿彌陀佛進入你的身心,或者釋迦牟尼進入的你的身心,你把自己變成佛了。法叉是你的性體,就是法性;僧,就是你現前的身體。你這樣觀想也可以。這是功力強的,功力不強的,越簡單越好。

  今天有位道友跟我談,談了很多《楞嚴經》、密宗的問題,他的理解力很不錯的,他的學習也很深,但是他要用的時候用不上。原因是什麼呢?經論的道理要經過幾十年的磨練,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的。西藏佛教是從最初的祖師一代一代傳下來的,蓮花生大士有蓮花部的四加行,噶魯巴有噶魯巴的四加行,噶舉巴、薩迦巴、甯瑪巴,各有各的四加行,都得修啊。不論你學西藏的哪一派、哪一教義,都必須學顯教。如果你沒有學過五大論,就修密宗,上師要跟你講清楚的。

  我在西藏的時候,在叁大寺學顯教,要二十年。叁大寺分成四個分院,依規定一個分院是一知人。一個分院有幾十個“康村”,“康村”就是小院,看你是哪個地方來的,就安排住在同一個小院。例如“假容康村”、“卓馬康村”、“紮上康村”,有蒙古來的,有青海來的,有西康來的,有漢地來的;因爲你們是同一個家庭來的,大家語言也通,互相障礙少。小分院,就叫“康村”。

  從你入了“康村”,入級度起,我們就挂了名了,屬于叁大寺的人了。這叫“級度”。級度是年紀大的不收,不得超過十歲。我是特殊的,我沒有修幾個月就退出了。我那一班都是小孩,年紀大的跟你搗蛋,一直跟你開玩笑,你得用語言溝通。學顯教,一年一班,進到第二十班,畢業了,考格西,就像我們要考大學文憑,之後,堪布批准了,每天露天上課的時候,一班五十個人,分爲好多堆,向十人圍攏一堆,下雨也在那兒聽,不過,西藏下雨的時候很少,一年升一班,一共有二十班。

  你在“劄倉”、“中院”裏頭,考上格西了,“中院”許可你畢業。按照規定,色拉寺是五千位喇嘛,哲蚌寺是七千位喇嘛,噶當寺是叁千位喇嘛,但是後來都超出這個數位了,人非常多了。之後再考試的時候,全寺都向你辯論,你一人坐在高座,大家提問題,那種問題不容易答覆啊。

  我舉個例子,他們問你:“釋迦牟尼佛是不是佛?”“是佛,他成了佛,就是現在所知道的釋迦牟尼佛。”“十法界,有沒有又是佛,又是人,你怎麼分辨不行,十法界,人是人,佛是佛,你怎麼盡分呢?”你怎麼答覆?口說不行,辯不行,你得引經論,《阿含經》怎麼說,《俱舍論》怎麼說,《大乘莊嚴經論》怎麼說,《現觀莊嚴論》怎麼說,《瑜伽師地論》怎麼說,你必須舉出來哪一哪一頁、多少行。

  在西藏,不是我們講你們聽,他們是從小孩起就背,背完了上課了,沒有老師給你講。一個學生站在中間,大家就提出問題來辯論。你要是記錯了,那是多少頁、多少頁,之後,他們來羞你,大家就說你腦殼“地裏呢可樂松”(即增加他智慧),你太愚癡了,爲了增長你的智慧,回去好好念。在西藏,大家都是用背誦的,你要是問他,他答覆如流,哪部經、多少行、多少頁。你問我們漢僧,我們只講大義,根本不背,他們是全部背起來。

  二十…

《夢參老和尚開示 5 修解脫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