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大,爲什麼?因爲你力量不夠,你必須得修。
我們每位道友,你想幫助人家,你自己必須做。你做了,才教人家做,聽的人分外信得進去。如果你自己沒做,你老叫人家做,那個人就起懷疑:“靈嗎?靈,爲什麼你不做?那一定有不靈,不靈你還告訴幹什麼。”這裏頭含著很多問題。所以你聞到哪一法,你一定要體會、要做,並不是你做了一定成功,你要是做得不成功,只要在路上走,它也産生力量,這樣子你才能利益自己、利益他人,自他兩利。
若是聞了法,你不去做,沒作用。那種作用只是聞的功德,沒有做的功德。要是修了,你說出來就不同,因爲你親身體悟過。如果你說這本水是熱的,別人不相信,“不然你喝喝。”他一喝是熱的。人家就相信了。爲什麼?摸索這水究竟是熱的、是冷的、你沒喝過,你也揣想大概是冷的;“大概”,一“大概”就不行了。自己雖然不能親自完全證得究竟,你必須有個相似的覺悟,你跟人解說,告訴人家,人家才相信。
因此,你信了叁寶之後,念佛、念法、念僧,勸人家念佛、念法、念僧。之後,你自己也得到利益了,人家也得到利益了,一直能達到究竟成佛。受你度者,一定跟你作爲好道友,共同修行。這就是你信了叁寶、受持叁寶。乃至修行,所得到的效果。
從效果上,再驗證你的初心。有了效果,你想:“這條路,我走對了,我最初的發心,一定是正確的。”之後,你再檢查;“我的心哪裏還有不正確的,是精進心不夠嗎?我不夠精進嗎?我正知正見不夠嗎?我觀心的方法不對嗎?”這個時候你有了智慧,你可以修正,那樣子你就更准確了。這就是信叁寶、皈依叁寶,修行的效果。
只是這樣子還不夠,我們必須得到解脫,解脫了就是無挂無礙。《心經》上大家都念過:“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怎麼才能心無挂礙呢?你要把你的心清淨一下。心裏清淨,就沒有雜染了。要觀你的心,觀看你這個心是不是清淨?觀看你這個心跟佛教導我們的方法是不是對?跟佛所給我們製定的,要我們去做的,我做了沒做?這樣子來做,你就漸漸進入了修行解脫的道路,你就是修解脫的一位修行者。
你就漸漸進入了修行解脫的道路,你就是修解脫的一位修行者。
這一點,我跟大家說清楚。凡是學佛的人,都是都解脫的,不會到這裏找煩惱的。到這裏是學解脫的,本來在欲家的繩索已經很多了,沒法解脫,一信佛,又增加了很多繩索。在俗家沒解脫,信了佛,又增加很多佛教的繩索,這樣子不合處佛所教導的。
我們現在聽到好多的道友,指責別人衣服沒穿整齊啦,掌沒合好啦,磕頭沒磕對啦,一到寺廟,老師姐或是老師兄對你說:“哎!你竟然沒做對啊,這樣子不如法啊。”這也不如法,那也不如法,要是初信佛的道友進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不曉得怎麼才對。這個師兄這樣說,那個師兄那樣說,念佛就念了好多種聲音。這是不是解脫道?你念佛,“南無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念佛、眼觀鼻、鼻觀心,能夠心口全一就對了,管他什麼聲調。“這個不合乎梵音”,你也不是印度人,要合乎梵音幹什麼?你念的梵音對嗎?早變了,都已經過了一千多年了。佛在世時候的音調,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民族,語言都變了,印度會沒變嗎?非得梵音,或是哪一個地方的才是真的,別地方的都是假的,這樣的觀念對嗎?我想你們會有智慧才對。但是也有些有智慧的人,他就要這樣做。今天這個師父這樣說,明天那個師父那樣說,讓初信佛的人無所適從,究竟誰的對啊?
有人問到我說:“師父啊!你們誰說得對?”我說:“你看一看佛說的。你想學什麼,把那部經拿來,佛說的才對,其余說的都不對。”我再說:“你問他們,他們要是有有一位出家人說:“佛說的不對,我說拜他爲師,佛不要了。”無論哪個人,只要是佛弟子,“佛說的不對,我說的才對”。沒人敢這麼說,事實上,他可是這麼做的,把佛所教導的擱到一邊去了。
師心自用,我的心就是我的老師,也就是你們的老師。“你照我的做就好了”,這類人很多。我們學佛的人,是求解脫的,一定要記住這句話,不是來找煩惱的。懂得這個原理,你就照這樣子去。師父教我什麼?解脫就好。
我就怕條條款款的加了很多。佛是製很多戒,你只要是殺、盜、淫、妄、酒,根本戒不犯,我認爲就很好了。有些戒條的條文,對你不適合。所以我說比丘、比丘尼戒、八關齋戒、都沒有什麼大出入,因爲那幾條戒,大家都可以做得到,東方、西方都一樣的。
剛才有道友問我吃肉的問題,這也是個問題,現在有些人就是爭這問題,沒必要爭。若我不是爲了口味,也不是爲了享受,也不是爲了保持身體健康,這樣吃葷的話,不犯戒。我吃肉,我沒有肉味,不是吃肉的,我吃肉的時候不做衆生想,我也沒有看見啥,也沒有聞見啥,也沒有聽見啥,它也不是爲我殺的,我不負責任,你要知道佛在世的時候是怎麼個事情,佛在世時在家都托缽乞食,佛不准自己做,你托缽乞食就是到人家去要飯,你說:“我不吃這個,我不吃那個,你得給我做。”誰給你做啊?你高興你吃,不高興,不吃算了,你走開。是這樣子的。
還有,佛說得很清楚,在《涅槃經》上說:“這是我化現的。”佛的神力化現的。“所有比丘吃的都是我身上化現的,有災的,我都消災了。但是我死了之後,涅槃之後,不行了,不能再吃了。”這是明訓,佛的教導。南傳佛教不信《涅槃經》,那是他的事情。大乘的佛弟子也不信《阿含經》。這都是錯誤的,大小乘都一樣,佛的教導都是共通的。但是我們現在自己做吃的,你要去殺,要吃海鮮、吃什麼;我說于心不忍,你是個佛教徒。這個道理不要人家判斷,你自己可以清楚。
我在西藏過了好多年,不吃葷也可以活,沒問題。有些喇嘛吃葷,我問他們說:你既然吃葷,就什麼都吃過嗎?爲什麼這個也不吃,那個也不吃?”雞、鴨、魚,他們都不吃。他說:“那個吃了,我還不起啊!”我說:“還啊?”“怎麼不還啊!你吃了人家肉不還人家啊?那條牛,一條牛好幾百斤啊,不是我一個人吃的,大家吃啊,我還它幾口就行了,我也不要還它的命。”他知道因果,他吃的時候他沒有貪欲心,沒有說這口味好。像我們煎、炒、煮、炸、味道不對,還要發脾氣,你在理上明白了,在事上可以自己處理。
例如說,在溫哥華、在美國,都有這種情況,太太很信佛,先生不信佛。小孩子剛成長的時候,小孩子不知道媽媽做什麼、吃什麼。因爲媽媽盡做素的,小孩子老是有意見,或者先生也發脾氣,她怎麼辦?“你應該給人做著吃啊,你不殺就好了,你在那邊買別人殺的,你給你們吃,你沒有吃。你給他們吃的時候,你不是佛弟子嘛,你念念往生咒,念念六字大明咒,念念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念給這些吃的東西,跟它結個緣:“你別再生畜生了。”你把它給度了,你活的人也不煩惱嘛,死的動物都得到你的超度了,都能結個緣,這不很好嘛。“她說:”絕對不行,我是佛弟子,我不能。”這樣太固執了,這是找束縛,你信佛也信不成,你先生、小孩子給搗蛋,你怎麼信,蹩蹩扭扭,對不對!要有智慧啊。有智慧的人,學法學什麼的他是解脫的;沒有智慧的,越學越糟糕,越學毛病越多,越學越束縛。
有的人跟你講幾個老和尚,這個和尚是我師父,那個和尚差一點,那個和尚好像沒有我師父道德高的。你的功德還沒修好,罪已經造成了。你在叁寶裏面這樣分別,哪個道德高?哪個道德不高?叁寶平等的,不是你所能了解的。因爲你的福德只能這樣子,你就求菩薩加持你好了,不要起分別心。
我們經常說:“我怎麼沒感應?”因爲你對叁寶不恭敬,拿著佛經甩甩搭搭,對叁寶要本不恭敬,你能得到法加持?能開智慧?不可能!前天我跟在家講了,佛經來得不容易,如果恭恭敬敬,誠則靈。有些弟子就是對著佛像也是這麼甩甩搭搭的,把觀世音菩薩,或是哪個立像,都供到客廳去來到客廳的人也有燒煙的,也有幹啥的,對著佛像二郎腿一翹,佛可還在那兒站著。就是你的老父親在那兒站著,你坐那兒跟別人閑聊天,叨個煙卷,你感覺過意得去嗎?所以你怎麼辦呢?立像,請到你磕頭的地方;坐像,你要靖到佛堂,客廳不要擱,這是我的建議,你們自己參考。不過我認爲,你好多福德丟掉了,你怎麼能求感應,佛陀怎麼加持你。佛菩薩是平等的,這就是好的啦,你還要求加持得吉祥啊!
你對叁寶一定得恭敬,對僧人我不說,對佛、法兩寶,要恭恭敬敬。現在有二寶弟子,在大陸有很多二寶弟子,信佛信法不信僧。這樣一來,你也沒信佛也沒信法,爲什麼呢?佛說的叁寶,短了一寶,誰來傳法啊?若是沒有那些老和尚傳下來,法早沒有了。有些老和尚用他的生命來認法,用生命來換取法的存在,你爲什麼不尊敬他?這樣子想修解脫道,很難。想修解脫道,只請一個扳依佛、皈依法,你就解脫了嗎?
皈依佛、皈依法、扳依贈,你皈依好了,以真正的淨心、精選的心來觀想,你會産生明淨的智慧,確實能解脫,這就夠了,如果你再加誦大乘經典,不管哪部經,跟哪部經有緣,最初你遇見哪部經,這是引你入佛門最有緣的,一切經典中,你最初聽到哪部經,這是你入佛門的因緣,我初學就是從《華嚴經》入的。有的意思包容一切,盡管你任何法,你只要知道“心,佛與衆生,是叁無差別”,這就是《華嚴經》的意義。你不管講哪部經,心、佛與衆生,是叁無差別,就行了。這就是《華嚴經》第四會夜摩天官覺林菩薩贊歎佛的最後偈子:“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圓盂受法,無法不圓。”若你用圓的器皿,你倒什麼東西,這個東西感覺都是圓的;如果你用方的器皿,你倒什麼都是方的;你把圓融的大菩薩心、法界心,什麼道理不是圓的?有什麼小乘、大乘?什麼叫顯?什麼叫密啊?
《華嚴經》有很多咒,密宗因《華嚴》,法相宗因《華嚴》,都是很根據的。你看看各個的教,它依據什麼經,你就知道了,那部經說的是什麼義理,不就很顯然了。
要看個人有好大的智慧,你不得到好多的解脫;沒有智慧,你就束縛。誰束縛你啊?你自己束縛你自己,你會自己找些繩索給自己帶上,那是你自己的事兒。佛教導我們的,都是解脫的。
所以戒不是束縛,戒是把那些擾亂你道業的,用戒把它都排除的,你就解脫了,你就成道了。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裏吧!我們回向一下。“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法界有情衆,同生極樂國”。這首回向偈裏頭有一句“若有見聞者,同生極樂國”,我感覺“見聞者”容易産生誤解,以爲沒見到的,有沒聞到的衆生,我們就不要他見、不要他聞了,現在改爲“法界有情衆”,反正法界之內一切有情衆生都要生極樂國,這是大家希望的。
《夢參老和尚開示 3 生起決定的信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