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寶,這就是皈依叁寶的因緣、因由。爲什麼一定要皈依叁寶?如果你什麼苦都沒有了,可以不皈依。你要是還有苦難在,我們就說求不得苦,任何人都有求不得苦。
我剛要來講經之前,有個弟子到我那裏去她從溫哥華來的,她這一個月來回飛了四次,飛來飛去。我說:“苦不苦啊?”她說:“很苦。”我說:“爲什麼要受這個苦?”她也說不出。她到這兒,她先生到廣州。她先生又從廣州飛到香港,她在這個地方,之後,明天又飛因溫哥華,倆夫婦就這麼滿天飛。爲什麼?
我想我們這裏有住在溫哥華的道友,一會兒回來了,一會兒回去了,又回來了,因爲孩子在那裏念書,要照顧啊。這裏頭有很多不如你想像的事情多得很。這還是生活什麼都過得去。生意做了大了也苦,生意做小了也苦。怕把本賠了,賠了就沒辦法了。至于搞政治工作的,搞科技工作的,把頭發都研究得脫光了,還在那邊轉,始終解脫不了。你不是求解脫嗎?所以你得學啊。
還有,我們都得死,一個也留不下來,時間長短。活了一百年,現在有一百多一點的人,那也活不到好多。像過去的寶掌禅師,他是印度人,活了一千我歲,最後還是得圓寂。我們知道中國的丘祖,他是壽命很長的,後來還是死了。還有一個彭祖,比他更長了。彭祖是八百歲,曆史的人物;八百歲之後呢?還是死了。
生死是必然的,什麼人不死啊?不生就不死了,要是生了,就必須得死,這叫做規律。我們想不想生死苦呢?每個人都知道,“唉啊!我還有點事沒做無,做完了再死吧!”永遠有個沒做完的事兒。我遇到好多人,到臨終咽氣的時候問他:“可以走了,放下吧!”我所遇見的都是老和尚,他說:“唉啊!我還有點事挂心。”那就挂著吧!
業不由已,死是決定的。不論誰,死都是決定的。你說有什麼辦法能抗拒死?不信紙你有好大權力,有好大的財富,你想過這一關,過不了。你去行賄,沒地方行,跟誰行啊?要向閻王爺行,你根本見不到閻王爺,連閻王爺都要死,你向他行賄,他也照樣的死啊,沒有不死的。
怎麼樣不死呢?學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脫道,就不死了。死了到什麼地方去呢?這是個謎。我們說死了、死了,那又很便宜你了,死了,了不了?越死越不了,你死的次數越多,你越了不了。爲什麼呢?你死一次,你這一段生死又有好多的業、好多的事纏著你;下一段生死又增加這一段,越增加越多,也就是懲罰你,你就解脫不了。要想真正得解脫,得解脫道,必須皈依叁寶。這是我講皈依叁寶的因緣,你不皈依叁寶,你永遠解脫不了。
還有,我們都怕苦,怕苦都想求快東,人人都想求快樂。什麼是最快樂的?在家想想看,哪件事最快樂?有了智慧最快樂。有了智慧,他才無挂無礙;有了智慧,才能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有了智慧之後,他才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就沒有痛苦了,這才是最快樂的。
所以你想求快樂,你就得有智慧。智慧怎麼呢?是從修來的,把障惑擦幹淨,你的智慧也就來了。
另外一種修練的方法,好多人都是這樣修練,但對這個方法還沒有清楚。若你遇見一切事,不要執著,看開一點,一切法有生就有滅,沒有一切是永久的。
還有,不要什麼事情都把自己擺在前頭。凡事當前,先想到自己,沒想到別人,這個人自私心非常強。凡是自弘心強的人,得不到快樂。我執重的人,你的痛苦消失不了,就經常觀想“無我”。
無始劫來的時候,有很長的時間,在我們自己的言語當中,也知道“無我”,但是你沒有認識,沒有這個體會,雖然知道,但是認識不了。像是說“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我的鼻子,我的身體”,“我的”不是我。想想看,“我的桌子”,“我的板凳”,“我的”什麼,這不是“我的”享受嗎?“我的”身體也是這樣子啊,是屬于“我的”,他不屬于我,你做不了主。
警察要來抓你,你說:“我沒犯法。”他說:“我給你一點犯法的證據,你就犯法了。”這種事過去很多,我也曾經曆過這種事,很多人都有經驗。只要是這個世界上的人,不論哪國的法律都如是,沒一個法律,沒一個法院,沒一個地方,說沒有冤枉人的。你說冤枉,其實是你的命中帶來的,你現在雖然石油到冤枉,是你覺得,法律認爲你不冤枉,其實是你的命中帶來的,你現在雖然感覺到冤枉,是你覺得,法律認爲不冤枉,逮捕你是對的。就像說:“我沒病”,沒病找醫生,只要你了他的藥,你就有病了。越病越多,病越多,你越看,越看越吃藥,越吃藥病越多。這好像是個惡性循環似的,就是因爲你沒有智慧,我執特深。
你平常就這樣觀,“我的”不是我。就像打你,你很痛,或者砍你一刀,你很痛,因爲你把它看成是“我”。你沒看成是“我的”,如果砍桌子、砍板凳,你那個“我的”你不痛。而這個“我的”就痛啦,這都是你修行的地方,你去觀想。
我們佛教有兩句話:“有覺覺痛”,有這個知覺的時候你覺得痛了;“無痛痛覺”,那個痛痛不到你知覺。
我曾經看過一些麻瘋病人,他自己把自己的手指這樣嚼,對自己刺激的手指頭,他沒有痛啊。麻瘋就瘋了,他的神經系統失掉作用了,他一點也不感覺到痛,不過他這樣不是成道的。禅宗二祖慧可參禅的時候,斷了一個膀臂,他感覺到心痛得不安啊,他希望達摩祖師給他安心。達摩祖師講:“將心拿來,我給你安。”慧可覓心不可得,達摩說:“我安心已競,就在那不可得處才是你的真心。”他就不痛了。是他有痛,能痛到他的覺,沒有痛,痛到他的知覺。能消滅你的肉體,不能消滅你的知覺;它能使它肉體受折磨,卻不能轉變你的思想,你要自己轉變。
像我們說這個人很固執,或者用一個好的名詞,很剛強。像我們出家人一講持戒,甯可持戒而死,不做犯戒偷生,他也是剛強;你怎麼折磨他的肉體,他不改變他的思想,他的意志就是他的思想,有一點點“無我”的味道,但是他不能放下,忠孝節義也都有這個涵義。
因此我們想要消除我執,必須得到解脫,這就叫智慧。“無我”得有智慧,沒有智慧,處處把我擺在第一位,沒想得到解脫,這就叫智慧。“無我”得有智慧,沒有智慧,處處把我擺在第一位,沒想到別人。菩薩不是這樣,而是“一切衆生就是我,我就是一切衆生”,所以他度一切衆生,乃至曉得所有一切衆生都是如夢如幻。有人問說:“地藏菩薩如果是“地镞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菩薩恐怕成不了佛了?“我說根本沒有衆生,地藏菩薩眼裏沒有衆生,他終日度衆生不見到衆生相。《金剛經》說得很清楚“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如果菩薩要有衆生相的話,他就不是菩薩了。
不過這種道理,我又說得深了一點,大家在這裏就要參一參啦。佛教啓示的方法,會提出很多問題,你自己要用你的思想去會,等你會得了,這叫開悟,但不是叫我們一下子開悟了。現在大家皈依叁寶之後,大家開悟的程度不同,今天明日這樣了,明天明日那樣了,積累多了,小悟變大悟,你就真悟了,真明白了。到真明白了,你就真正快樂了,你的身、口、意叁業絕不是造惡業,也絕不泯滅因果,絕不做一點點壞事。
要是做了壞事,一定受惡報,如果能達到一切因果泯滅的時候,到什麼時候一切因果泯滅了?就是“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但是你的心能夠沒有一切事物,真能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那就成功了。在你沒達到這種境界之前,你造的善業、善緣,順著你的法性;能使你很快的開悟。你要是做惡業、惡緣,它是違背法性的,越走越遠,跟你的性體越走越遠。
這是第一個,爲了要得到“無我”的智慧,要皈依叁寶。這就是皈依叁寶的因緣。因此要皈依叁寶,皈依叁寶後,這些就具足了,這是對自己來說。要是對他來說,我們最關心的就是父母,或者你自己的子女。一切有情衆生,在大乘經典裏頭說都是我們的父母,你不能傷害一切父母的有情衆生都能離苦得樂,你得皈依叁寶。我自己必須解脫,你有了解脫的智慧,你才能引導別人去解脫;如果你沒有這個智慧,你怎麼勸別人解脫呢!你必須自己先解脫了,先要有了這種智慧,才能夠利益別人,這就要有大悲心。
大悲心裏頭包括很多涵義,大悲心只是你內部所具足的存在,你還要發在外表上,你口裏頭要說,口裏言語就有方便善巧的大悲智慧。我們認爲大悲智慧必須得是笑臉的,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子。觀觀音世菩薩在我們漢地裏頭示現的都是慈悲,誰看見觀世音菩薩像、彌勒菩薩像都會很高興,因爲他有慈悲的關系,誰看見了,心裏就清涼了。現世音菩薩在西藏現的像,就不是這樣子,那那現的護法神,他手裏拿很多兵器,“你不聽我,我打死你。”如此樣治剛強的衆生,他就老實了。他對應一切衆生的機,就示現一切菩薩相。
像我們漢地有一位普庵祖師,他是念普庵咒的,普庵咒是很凶猛的,古來一般的出家人用這個咒來降魔降鬼。要是惱害衆生的魔鬼,普庵祖師一念這個咒,可以讓魔鬼頭裂八瓣。一般人很少持這個咒,因爲這個咒相當厲害。這也叫大悲。大悲,你不要體會錯了,只要能有利于衆生就叫大悲。這個衆生要是造惡了,你勸都勸不了他,菩薩就把他殺掉,或者想法子害死,這是大悲心。但是,你害死他,你要還報,菩薩也要還報。我害死你。我來報;我救了這麼多人,這就是我大悲心發的願。和尚殺惡人即善願,涵義就在這兒。不過,受絲丘戒就不能殺人,我說的是專指菩薩。
要利益一切衆生而發大悲心的人,一定是菩薩,要說善巧方便的話,要有慈悲的心利益求生衆生。大悲心拔衆生的苦難,既能救了自己,也能救了他人。這叫做真正的皈依,這才是受了叁皈依,得到利益了,就是沒有白受皈依,這是照著佛所說的、法所說的、僧所教導的去做了…
《夢參老和尚開示 2 皈依的因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