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樣,你問問他。不論他是格魯巴、甯瑪巴、薩迦巴、噶舉巴,不論哪一家,不修四加行,你得不到成就。
在漢地,每個上師教給我們灌頂,這叫結緣灌頂,結個緣吧。結了緣,你也沒修,受過頂之後,你們離開壇場就還給上師,留在壇場,你並沒帶走,一樣也沒帶走。
你經常這樣子提起正念,經常在智慧光明之中。當你觀想光明照耀你的周身,注入你的身心,有時候你觀想從頂門注入的你身心,你的身心排出去的大概都是黑氣,你業障消失了。經常這樣觀,經常這樣想,這後你就開始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是最好了。
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或者不論修什麼法門,如果不忘你本師的因德,事先應該稱叁聲“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之後再修法,我修哪法都可以,念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念地藏王菩薩也可能,念阿彌陀佛也可以;但是你不要忘了釋迦牟尼佛,沒有釋迦牟尼佛,你什麼法也不知道,這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
你受了叁皈依,也知道這樣修行,還要經常的護持叁寶。我們一直護持叁寶是幹什麼?我們道友都理解錯了,以爲就是拿錢、給紅包,拿錢供養廟,或是幫助師父修廟,這才是護持叁寶,但是這不是決定的。護持叁寶,第一個你得有堅定的信心,這就是護持叁寶。有的道友對叁寶的信還沒立的,信心還沒有産生力量。沒有産生力量,有引起什麼過患呢?沒有産生力量,你不能常念叁寶。你這個念心,不是念到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去了,就是念到貪、嗔、癡,不能念念不舍離叁寶。能夠達到念念不舍叁寶,才叫做真正護念叁寶。
護念,護你的念頭。念念都不忘佛、法、僧叁寶,想到佛的恩德,想到法的加持力,使我能聞未能了。就像我有很多病,我吃了這些藥,藥到病除,可以幫助我修行,做我的伴侶。例如我到哪裏去拜忏,大家跟著我拜忏或者我們到哪裏一定打個七,或者念念《藥師經》,念念《地藏經》,或念念《法華經》,我們在溫哥華就念《法華經》、《藥師經》,在紐約在時候念念《華嚴經》,念念《楞嚴經》。一起念都可以做你們的伴侶,什麼是伴侶?就是跟我們共同修行。念哪部經,就知道一點那部經的大意,這就是殊勝修行因緣。
大家道友聚會在一起,乃至跟師父一起閑聊天,把很好的光陰都聊過去了。最好是見了面就修行。起碼一個月之中,二十幾天聊天可以,拿七天修行修行也好啊。現在的道友,你不跟他聊聊天,只到那裏去念經,他聽不下去,他受不了。怎麼辦呢?都要,天要聊,經也要念。世間事你也要做,叁寶你也不要忘了哦。二十四小時中,你用四小時念叁形容詞可以吧,二十個小時你做別的事。
現在我們的道友,說自己不違背自己,不欺騙自己。你檢查檢查,一天二十四小時,你做了好多的叁寶事兒?你用錢來供養叁寶,就把你的罪消掉了?消不掉的,只有自己修。如果你供養師父,那一位師父道心很堅定,他就把你這個錢趕緊轉移,不轉移他受不了,壓力他受不了。他在替你修福,替你念經,或者幹什麼,替你做功德。得舍啊,懂了這種道理就好了。得常時要念心,只有念心也不行,還要精進。
財、色、名、食、睡,你一定要設法對治。皈依叁寶了,你還很愛財,很好色,色有深有淺;空的衣服要什麼顔色的,什麼樣名牌的,總而言之,是包括一切貪欲。吃的飲食要吃什麼好飲食,要怎麼樣的。雖然是現在吃素了,吃得很講究,要吃這個、那個的,還有什麼素雞、素鴨、素什麼,全都上來了。現在這個不比食鋪,做得非常象形,我說你吃了,跟吃動物的身體是一樣的罪,因爲你心裏在吃。爲什麼要這樣做呢?
好多的事兒,引導你走上錯誤的道路。“我在吃素啊”,吃素又如何?人家吃肉但是沒吃肉,沒吃肉的反而看著人家在吃肉。像濟顛禅師吃狗肉,你看他吃狗肉,他沒有吃狗肉啊。還有我們一個老和尚吃補鴿,他一天要吃一只補鴿。“你這個老和尚真造罪?”有一天他的徒弟把補鴿的一條腿拔了吃了。那師父懷疑:“這只補鴿怎麼少一條腿啊?”他的徒弟他:“師父!你天天吃啊,我吃條腿嘗一嘗嘛,不可以嗎?”師父就沒有多說什麼,等一會兒,“我把骨頭吐出來了。”這位師父也要求他的徒弟:“把腿吐出來,吐不出來你怎麼吃呀”
這雖然是個笑話,涵義很深啊。我們既然是吃素,爲什麼要做素魚、素蝦?當然是有人願點那個菜,素食館才做。如果它的菜,每個弟子看了,從本不要這樣這道菜,它就不會做了。
以前在北京有間功德林,不定期有香頤園,老板也是研究做素魚、素蝦,我說:“你研究了,你還不如拿葷的來吃。一樣的嘛,素食還沒有葷食營養。罪是一樣的,何必呢?不要造那個業。”大家想想看,象形的素食有葷食的罪過,沒有葷食的營養,這個問題可太大了。大家想想看,說只是象形,不是葷食,當時你心裏做何感想?爲什麼要象形?懂得就行了。還有,現在很多的素食,添加許多致癌的東西,很不好消化。
你要是有智慧,自己去觀想,在欠自己內心産生修道殊勝因緣,外面自然就會有叁寶加持力。就是內有因,外有緣結合,因緣和合,你想求什麼善果,立時得到。大家把我昨天說的那兩句話記得,若是定業可轉的話,善惡因果就沒有了;如果定業不可轉的話,成佛的人就沒有了。人家不能成佛了,他永遠轉不了那定業,他的業怎麼消得清淨,他怎麼能成佛呢?這兩者之間觀想久了,你自然就會開智慧。
順因果,不違背因果,加上叁昧的加持力,兩者相結合,你的業就轉了,業就消失了,業就空了。如果你不順因果、昧因果,叁昧加持力就加持不到了,當然加持不到,因爲跟叁昧力不合。是因爲你的心,跟叁昧加持力的心,兩個合在一起,你的業就沒有了。大家要經常觀想不象,放光明就是對治恐怖,人在黑暗中才會恐怖,在光明之中他不恐怖,想想看大家是不是這樣?如果你很害怕,把燈全打亮,電燈一照,這光明就可以把黑暗破除,你就不恐怖了。
在紐約,有一個小孩跟我講,他一睡覺就叫。我說:“你試試看,隔一間屋給你,電燈不要關,看你還叫不叫?”開燈之後,他就不叫了,好睡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我說:“這會兒把再燈産了。他也不叫了。人見到黑暗就害怕。我們好多人都是這樣,在因地學中,特別是大家作夢,凡是恐懼的夢都是害怕,只要一亮、一光,恐懼的夢沒有了;你那時候還能念佛、念法、念僧,你一念,什麼都沒有了,光明現前了。要經常這樣想,這樣練習。
你念經要有精進心。精是純一,一點沒災難,純淨了。精進了就不退,勇猛向前,直心是道場,正念真如,直證菩提,所以在《大乘起信論》叫直心。當然最初的階段你達不到,但是你這個勇猛心、精進,而且中夾著妄念,不夾著思想,當你精純了,你可以把你好多劫罪的一情超度出去《地藏經》說“是人超越叁十劫罪”,聞到哪一個佛的名字,度多少大劫、幾百大劫就是你的心純了,一念純淨心超過了。
我們過去的祖師這種故事,他一坐上去參禅就會打瞌睡,昏沈特別重,他沒法對治,就坐在懸崖上,把自己擱到必死的地點,沖下去就死。久了還是不行啊,他就沖下去了,一沖就下去了。下去時,有人把他施上來。“和尚護法,護法術他”,他也高興了,他說:“在南贍部洲娑婆世界上,像我這樣情形的很少啦。”心裏很高興,不自覺就流了我慢心來,“我比人家強。”韋陀菩薩說:“你這個驕心、慢心,南贍部洲像你這樣修行的人多得多了。從你這一念驕慢心,我十劫不護法你。”護法沒有了,他就坐那兒想:“我最初修,也沒修哪能個護法,你不護法算了,我照樣的修。”他又在這進而修,修一修還是支援不了,以沖下去。韋陀菩薩又把他拖上來了。“你不是不護法,怎麼又來了?”韋陀菩薩說:“你這一念超過十劫。”
大家理解一下,我說這個故事,是注重在精進,一念超過十劫。所以你有無量劫的罪,你多念念,夜的來念,二十四小時,這一念啊,你開了智慧,你所有罪,你早把它壓回去了。一念豈止十劫,他還說得少呢,只是對他說。
大家知道,六祖大師聞到有人讀誦《金剛經》的句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就那一念的開悟,他超多少劫?無量劫的生死,一下子頓斷了,希望大家都是一念頓超無量劫。過去人家講:“禅門一炷香,頓子頓斷了,希望大家都是一念頓超無量劫。過去人家講“禅門一炷香,頓超直入,立證菩提。”這裏也講:“初發心成等正覺”,初發心、正覺心這兩個心哪個難啊?像《華嚴經》講:“如是二心,初心難。”菩提心難發,發了一定成佛。“因地具果,果徹因源”,這都是《華嚴經》的意義。
每部經、每件事,乃至于叁皈依,都含著華嚴義。什麼叫《華嚴經》啊?因華嚴果德。隨便你一舉一按的這個因,主嚴了果德,這就是華嚴。你如果時時的這樣不退心,華藏叁昧,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果你們大家都在這兒學《華嚴經》的,應當懂得這個原理。說什麼大小,什麼方圓,什麼長短,這都是屬于分別;到了究竟果德的時候,圓滿了還有什麼?
問:佛弟子應如何堅定信心?
師:這句話本來是堅淨信菩薩請問佛,在《占察善惡業報經》裏,他說“世尊啊!末法衆生,他的清淨信心堅定不了,有什麼善巧方便,能使他信心堅定呢?”佛跟他說:“善哉善哉,你的問題太好了。但是我們會中有地藏菩薩摩诃薩,他會告訴你。”你問這句話,《占察善惡業報經》已經答覆了,也是堅淨信菩薩替你代問,我要是答覆解釋就很多了。
你認爲怎麼樣堅定信心呢?多念叁寶吧,消業障,信心就堅定了。你問你自己,你要是精進一點,你就堅定了。是誰不堅定?你自己不堅定,對不對?“我自己的業障重,我沒法堅定。”那麼你找地藏王菩薩幫忙,地藏王菩薩會加持你的,你看看《占察善惡業報經〉,怎樣才能堅定,你用用占察輪會有用的。
問:如何從苦、空、無我入手修行?
師:我剛才就是就講怎麼樣修行苦、空、無我。人有生必有死,這是空的,生死沒有,因爲有生了生有死。怎麼樣空呢?你得想分析空,或者體空,當體即空,這問題很多。苦、空、無常、無我,四聖谛,講起來有很多,《俱舍論》、《阿含經》都講這個。
問:如何以智慧照破我執、我慢心,清除煩惱?
師:你問這話,都是抄自經上的話。我們講的就是你所問的涵義。如果你皈依叁寶,你經常這樣念,你念一聲叁寶的時候,就是你的智慧。在你念叁寶的時候,你經常這樣念,你念一聲叁寶的時候,就是你的智慧。在你念叁寶的時候,你沒有我執;等你正念叁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了,我執、我慢心都降伏了。你念念念,念念降伏了,你煩惱就生不起來。你就正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人家罵你,說你在這兒胡說八道幹什麼,你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就是智慧,這就是降伏。或者你正在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媽媽或者叫你做什麼,我不支,就罵你了,你就生煩惱了,你不念了,那變糟了;她怎麼煩惱,你照樣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就是用智慧破煩惱,很簡單,你不用,你就煩惱了。
但是煩惱力量強,你就念不起來了。到那時候,你心裏一障礙,煩惱不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能所雙亡,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也不是我們這個進間所能夠給你解決得了的。能所雙亡、心佛一片的境界,怎麼樣修才能達到?你就修觀吧!觀光明吧!都可以的。你就觀“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怎麼樣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問題都解決了。你平常就這樣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現在就回向一下,“願以此功德,在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叁塗苦,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大家都願生極樂世界嗎?我們就回向極樂世界吧!
《夢參老和尚開示 2 皈依的因緣》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