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梦参老和尚开示 2 皈依的因缘▪P4

  ..续本文上一页这儿做什么的。你的烦恼、妄想、昏睡,就给你撵跑了。“有些道友突然间喊两声,别人吓一跳,以为他发疯了。不是的,他自己内心里头不清净,他克服不了,就大声念。一大声念,他又克服得了。这是一个我经常用的方法,但是集体的法会不能用。大家在一块,你这样喊一声,把别人吓到了,又造了业了,所以要走到一边去喊。这是常念三宝的好处。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你有好多毛病,不降你的罪就是好的,还想找感应,还想讲感应啊。为什么没有石油呢?你在皈依三宝的过程犯了很多的错误,把念经的功德都抵消了,只留个善根,有待发现,你还怎么能得到感应。他不检讨过患,只埋怨诸佛菩萨不慈悲,“他又没照顾我了。”你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还会害病啊?”你怎么会不害病啊!

  我们大家知道,写戒律书的妙因法师,我们没有同班,他是跟慈舟法师学习的。弘一法师有很多的著作,是由他整理起来的,他在美国住,八十多了。现在他也害了喉癌,不能吃中药。我跟他说:“好好念念吧!还有这个病,你走的时候业障就消了,你以后到了净佛国土,你这个肉体随便它怎么害。”所以全看你怎么想。我们有些道友得了癌症应该高兴:“得癌症了,快收我回去,业障也快消尽了。”这样想了,癌症不但不能发展,而且还能消失。如果你真正命到寿尽了,你就生净佛国土去这时候正好念,病都是痛苦的,为了减轻痛苦,你试试念佛。

  我们上次提到的苏护士长,她教很多病人念地藏菩萨。一念,病人的痛就减轻了,好多人是这样子生起信心。我看苏护士长真是菩萨,就是这样。到那个时候,病患虽然不信佛,为了减轻痛苦,他念念试试,试试看。试试也好,但是那样的念,就灵了,很怪。

  像我们信佛很久的人,你念,就不灵。为什么呢?因为你已成了老皮禅了,念皮了,半信半疑刚信的那些人,他认为人家告诉他的方法一定灵,半信半疑就不灵。你必须得全心,一点不疑,菩萨确实能加持我们、救度我们。真的皈依三宝,这就叫修行。你怎么样用心想,这就是修行。

  还有,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你信了佛之后,你的父母、六亲、眷属,无穷无尽,盼望你救度,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得到好处。如果你念《地藏经》,或者随便哪部经,我的观念是这样子,说都念地藏菩萨好了。不!你跟哪部经典有缘就念哪部经,你念《弥陀经》(普门品),不必再改念《地藏经》

  我感觉到众生都有这个毛病,我信什么,你们也都跟我信什么。“我念法《地藏经》,为什你念《华严经》啊?”这个是绝对错误的,要是这样,法就灭了,法是要我们大家弘扬啊。大家都不念经,就念我这一部经好了,那么其余的经都断了,可以吗?这是很通常的道理。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唉啊!地藏王菩萨是菩萨,不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比地藏菩萨功德大。”“你怎么念文殊菩萨,持文殊菩萨咒啊?你念佛嘛,佛不是比文殊菩萨大啊。”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地藏菩萨在第一品上头就跟文殊菩萨说。翻译《地藏经》的宝叉难陀尊者,也翻译了《华严经》,看看《地藏经》是什么境界。有些人说《地藏经》是小乘,我不这么认为。

  《地藏经》第一品,就是佛问文殊菩萨,《华严经》第一品也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以信为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参就是参文殊菩萨,乃至于参到等觉菩萨、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还要他回来参文菩萨,文殊菩萨才介结他参普贤菩萨。如果说哪个是大,哪个是小,这是凡夫的思想,不是圣人的思想。

  第二品是佛跟地藏王菩萨本身说的。第三品是佛跟佛母说的,摩耶夫人是未来千佛之母,是大权示现。第四品是跟定自在王菩萨说。你看看《地藏经》十三品,当机众是谁,没有一个不是菩萨摩诃萨。你在《地藏经》里找阿罗汉、常随众,一位也没有。有人跟我说,那些鬼王都在那我,一念经就害怕那些鬼,其实,那些鬼都是大菩萨,鬼能到忉利天去?鬼在鬼道,人道都到不了,它能到忉利天去?而且佛在说《地藏经》,阿罗汉的神通都到不了,那些鬼能去啊?你看看《地藏经》,有没有我们常随众,像五十阿罗汉?都没有啊。从第一品到十三品,特别是在第十二品,释迦牟尼佛嘱托观世音菩萨弘扬《地藏经》,大家可以看一看。

  不要分别诸佛菩萨的圣典,你跟哪部经有缘,能你机,对你机就是好,不要把它们拉扯在一起。佛在这个会上说的法,你要拉扯到那个会上去,那个会上根本就不是这个机啊。人家是学商务管理的,你要是让他去学科技发展原子能的功能,他做得了吗?他根本没学过。我们不会学的道友,往往在到这个地方造了很多的罪。佛在这个会上说,他搬到那个会上,你把那个会搬到这家,之后,还做评论。佛法不是那么神秘的,我不晓得大家怎么理解,我说的是真实的,如果我说错了,下地狱。

  佛当初说法的时候,不是说我有意今天要说什么,而是有什么机他就说什么法。《金刚经》说得很清楚,到了吃饭的时候,他洗洗钵子,化缘托钵回来,吃完饭了,洗完了,饭碗一搁,他这么一坐,敷座而坐,大家围过来,须菩提就是提出他的问题说“佛您善护念诸菩萨……”,佛说:“你说得很好啊!……”,这样子就谈起来了;谈完了《金刚经》,这一会就说完了。当我们讲一个月、讲两个月,越讲越多,这个注解,那个注解,跟佛当初的意思全透了。佛每一法会,不是拖了好久还在说。般若不是说二十二年?不是只有一部,都是这一类范畴的,般苦经典很多,大爱可以看看般苦部。像《金刚经》那一会也算般若,那是一切般苦的心,说说就完了。到后来越来越神秘,升法座得升多高多高,要空法衣,做什么什么,这叫佛教的形式。佛当实忍痛法的时候,我想对这个会就说这个法。佛制戒也是这样子,因为今天有人犯了,大家讥嫌,佛就制条戒,“这事儿以后不能再做了,以前就算了,我没制戒不算犯,以后再做就是犯戒。”是这样子的。

  所以要知道当时的形势,当时的说法情况,我们就知道每部经的涵义。释迦牟尼佛他自己不会跟自己打官司的,不会跟自己打嘴仗的,这个样子说,那个那样说,一会儿说“有”,一会儿说“无”。释迦牟尼佛给他说“有”,他高兴啊,他就开悟道了;至于对另一人,释迦牟尼佛说“无”,他才能进入啊。你非得把“有”“无”拉在一块儿,他不是那个机。对什么机说什么法,不要起分别心。

  受了三皈依之后,要不要有观想呢?也应该有。因为我们皈依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本师,我们皈依就是观想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每位师父传授三皈依的时候,都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右边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左边就是普贤菩萨、在势至菩萨,一般是这样观想。

  你并不没有专门学过这几尊菩萨,你可以大体这样想。你面前皈依的恩师就是释迦牟尼佛,乃至于文殊、观音、普贤、大势至,这样观想都可以。但是,你要诚心诚意的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过西藏密宗,先说皈依上师,而后皈依佛、法、僧,因为没有上师你不知道三宝,没有上师给你传,你不会皈依佛、法、僧,是这样涵义。但在显教,这样皈依就可能了,僧宝只是谁代传,就是这样子。

  接著,你至诚恳切的这样想、这样观而已。但是你要修这个法的时候,专心观想一尊,观想的时候专注一境,修定的时候就是专注一境,专心致志的不改变。观想释迦牟尼佛放出光明来,这些菩萨也都放出光明,光明就照在我的身上。你平日在这里这样坐的时候,你可以开灯,灯光一照,“佛菩萨光照过我的身上了”。你这样去观想,就能得到;观想久了,你就能得到光明。“光明照到我身上来了”,经常这样想。不过你修药师法的,就观想是蓝光;修弥勒法的,就观想是红光;一般观想释迦尼佛的,就观想白光。观想恩师放光,光明照在我的身上。光明一照在你的身上,业障就消失,业障消失,智慧就增长。每次念的时候,就这样观想。

  临睡前,除了能念十声之外,如果你还能抽出一点时间来,得发心啊,你观想佛的光明加诸我身上。同时也观想左边是父亲、右边是母亲,乃至于历劫的父母,就是光明加诸他们。如果已经往生的,就增长他们的福慧,送他们到极乐世界,送到净佛国土。如果他们还在三途,或者还在天上,在天上增长他们的福慧,能够闻到佛法;如果在三途,马上超生,生到天上。你这样观想的时候,你的福慧增长,又报佛恩,都具足了。这就是受三皈依的修行,这就够你修了。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我给大家略略说密宗次第。如果你想受灌顶,没有先修四加行,这灌顶不成立。还有,我请的上师是喇嘛,喇嘛上师说的是藏话,他不会说普通话,你藏语不懂,当然经过翻译,一翻走了样子,你的灌顶也得不到。还有就是说,在你求上师、求灌顶的时候,你修过四加行没有?十万大头你有没有磕?四加行的一种:磕十万大头。然后念十万百字明咒。如果你修旧的法门,得念莲花部的百字明咒;你修金刚部的,得念金刚部的百字明咒,并不是一样的。磕十万大头,恐怕我们受灌顶的道友们,小头都没磕十万,何况大头。大头得通身趴下去磕十万大头。

  还得念十万皈依诵,皈依诵是第一个念的,皈依是一切的根本,必须念完十万皈依诵;之后修供养,供养十万曼达,曼达供完了得要磕大头忏悔过去的业障;之后就修持,念十万百字明咒,就加持你一切魔障消失,完了你再修。你修哪个灌顶,修长寿佛灌顶一下得长寿,就消灾免难如果你要弘法,你要开智慧,次第的。

  在西藏修学密宗的时候,没有二十年的时间,你想受灌顶是不可能的,必须学二十年显教,教理通达,你才能学密法,你可以去问问任何一位大喇嘛,说有个和尚他这样说,西藏是不是真的这…

《梦参老和尚开示 2 皈依的因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