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P19

  ..續本文上一頁心多半不長,要能夠堅信長了,會能夠成就的。例如我個人,我到鼓山去經常跟大家講,我是小學沒畢業,以後進軍事學校,跟文學、宗教都不相幹的。後來出家考試一篇文章也沒寫下來。老和尚看了就笑說,學佛中學程度都沒有,怎麼能學佛教大學呢?我一再要求,他才答應我旁聽。我們那時候講課,把每個人的名字都放在簽筒裏,但裏面沒有我的名字。他講的我完全不懂!他是湖北口音,我是東北才出來,第一個語言不懂,第二個華嚴經要我自己念,我連一句都念不斷呢!真是天書!每一句話都好長好長。在世間品裏盡是些鬼神,沒辦法入!後來求老法師有什麼方便法門沒有?消業障拜那個菩薩啊?他說普賢行願品好了。我問還有其他的方法嗎?他說供佛。我說拿什麼東西供呢?我那時候一出家就持銀錢戒,到了福建身無分文。就拿身體供。我們北方受戒不燒腦殼。我從頭頂上供,燒十二個疤,第二個從兩臂上供,一盞香燃涎燈,用幾根燈草綁上,等燈草燒盡了才起來,這些我都做過了。

  我們這兒講攝意堅精成就勇猛的心,有時候道友弟子們問我,爲什麼一直還能講經?我是求來的,經過苦功夫的。第二年就變了,拜了不到半年,我就要求簽筒裏擱上我一個名字。老法師笑說:“怎麼?還不服氣?還想精進精進?”我說是,我想測驗一下。他說好,今天你就講吧!講完了,我那些同學都很詫異?後來老法師到福州去講課,他開了頭,就叫我去講。我第一部講的是阿彌陀經。是不是開慧了呢?沒有!世智辨聰是開了。反正老法師講的我能講,他沒講的我也能講,這個時候我已經有二十歲了,從此開始講,以後生出那麼種辯慧吧!我請弘一老法師,他不去我就跟他辯,後來請慈舟老法師到北方去,圓瑛法師不答應,我就請圓瑛法師到上海去,大家看影塵回憶錄就知道了。佛菩薩加被,下一番功夫就得一番收獲。但是報應也跟著來了!什麼報應呢?年輕的時候出頭過早了,好爲人師者戒!想當人家老師得小心點!後來就住了叁十叁年監獄,這些都是自找的。如果那時候我再多學十年,誰也不知道我,鑽到深山裏再修行,那成就比現在要大得多了。所以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幫助人家,我不後悔,我做任何事做錯了也不後悔,悟自己沒智慧。要求智慧要忏悔,後悔絕對不行的,因此攝意專精,勇猛相應的“至心”得下點苦功。

  我們還有很多弟子還沒有忌葷呢!好吃。吃慣了不吃不行,凡是推客觀條件任何人都有理由,或者人家請客,我不吃一點,嫌我太固執了。你如果是修道的人,一端酒杯,魔就入體了,摸一摸都一樣。我們鼓山一個老和尚早晨起來散步,走到天王殿裏頭,看到伽藍殿的臘燭讓耗子吃了,老和尚就跟菩薩說,你還護法啊!連自己的蠟燭都護不了,還護法呢!說說就回去了。第二天早上香燈師就給他送來兩只耗子(老鼠)說伽藍菩薩顯靈了。老和尚一看就冒火了,跑到伽藍殿說,才說你幾句,你就受不了!殺生了!你走吧!伽藍菩薩就被遷單了。伽藍菩薩也不服氣,就托夢給太守,說我被鼓山老和尚給遷單了,你得幫幫我。太守說,我怎麼做得到呢?你是伽藍神都做不到,我怎能做到?他說我告訴你一個方法,你就做到了。你到廟裏去,因爲你是地方長官,出家人隨順世法招待你吃飯,你說沒酒吃不下飯,他會讓你吃的。你就要求“主不斟,客不飲”。他一舉酒杯我就進去了。太守一醒原是一個夢,或覺奇怪,就試驗一下,去了鼓山。擺了桌,擺了酒,他就要求老和尚:“說主不斟,客不飲。”老和尚:“說我要一斟酒,他就進了伽藍殿了。要喝自己喝吧!”這太守趕緊給老和尚磕頭。

  因此我們說第二種至心,大家擲占察輪,我要求大家要有耐心,不然就不要擲,也得不到,得到又如何呢?例如問病能好。怎麼好並未說明,根據我的理解,就念地藏菩薩聖號,能讓你好。真正求至誠了,他會治的,但是必須得具足勇猛心。第二個至心裏頭分叁品,下、中、上叁種差別。

  “何等爲叁?一者一心。所謂系想不亂,心住了了。

  心住了了就是念南無地藏菩薩一聲跟一聲,心裏了了分明,這叫心系念一心不亂。

  “二者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

  絕不懈怠,一個鍾頭、兩個鍾頭不現,叁個鍾頭,反正今天不現相絕不起來。這是跟地藏菩薩較量功夫呢!看至心不至心,較量地藏菩薩應不應?誠懇不誠懇,你不賜,我就緊著求,直到賜了爲止。學佛的人要想成道,要沒有這種精神,求不到!我就這樣想過,我在監獄裏被折磨的受不了,就想我活著幹嘛?可以離開人間了,我就准備走了,可不是世界上那種自殺行爲。這個心發了,晚上就做夢,人家請我講經,人很多,座很高,上了一半,怎麼也上不去了!這個時候大家都盯著我,我就差這一步上不去座,怎麼也上不去。那時候在夢中急的一身汗。過來一位老和尚,摃我一把,我就上去了。我想不能死啦!把我摃上去還讓我說法講經。平反之後到法源寺,第一次講經,國務院宗教向副局長問我能講不能講?我說試試看叫我講戒律。五十年前我在法源寺講戒律是在大殿上講,也是講四分律。這回原該正果法師講,不曉得怎麼他腿摔斷了,就請我去講。那時候一上座,我很感慨,這還算是我的感應吧!一九叁六到一九八二年好多年,因爲那個夢使我信心堅定,沒有走半途而廢的道路,勇猛心容易,能做到持久心就難了。不死不活天天磨煉,就這麼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的叁十多年,佛菩薩加被,否則早沒有了。而且四肢體內沒什麼損傷,七十七歲的老頭到現在還能講,我自己感覺是佛菩薩加被,這就是我的神通了,六根運用都是神通。我是這樣看,不曉得諸位大菩薩怎樣看?

  第二種的至心,就要不顧身命,無所畏懼,所要求的一定達到,這就是不顧生命。甯舍生命求法忘軀。爲神光斷臂,唐時玄奘法師到西天求經,求經還不止他一人,還有比他晚一點的義淨叁藏法師,那也是不得了,九部律,好多的論,都是義淨叁藏法師翻的。有一首詩說,晉宋齊梁唐代間(這是時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去一百個人,十個人也回不來),後者焉知前者難(後來的人怎麼知道前人的困難?),路遠碧天唯冷結(上頭那個天,碧天就是看到高處很小的那個天,冷結是因爲經過沙漠,一落日寒風刮得穿皮襖都難得禦寒,這個時候只有“冷”結合到一起了。)沙河遮日力疲憚(走的路都是在沙碛河灘裏,很困難,筋疲力盡),後賢爲末○斯旨(後來學法的這些賢人、菩薩不懂得這個道理)。往往將經輕易看(拿起法寶來,認爲很容易,一印就出來了,那時候可不是這麼容易了!)假使沒有那些大德取經,那些大德的都去了,現在再到印度,印度沒經了,一本經都沒有了。那個時候傳到中國,又遭到叁武之禍,斷斷續續的,禅宗是怎麼興起來的?經書沒有了,也不能讀誦大乘了,“頓超直入,立證菩提”吧!觀心參禅,禅宗不立文字。後來經書又有了!從日本再翻回來的很多,有位楊仁山老居士,功德不可思議,南京金陵刻經處,好多經書都是他(印刻)的。我們的南山叁大部,有好多本沒有了,弘一法師也是在日本請回來的,他自己圈點,自己宏揚。到宋朝時候,道宣律師的著作也都沒有了,但在日本有。現在好多經書都燒光了,再從海外往回請。

  我們只要有至心,第一個至心學習求願,發願佛法永久住世,有一份力量,出一份力量。你們諸位菩薩要把自己育成是菩薩,使佛法住世,就從你起,會一句佛法,念一句阿彌陀佛也好。佛法都滅了,阿彌陀經還要住世一百年,最後阿彌陀經才沒有。

  “叁者深心。

  深心就不容易了。

  “所謂與法相應,究竟不退。

  這是觀相應了,一實境界,二種觀行,這個我們後面要講。

  “若人修習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終不能獲清淨善相,是名說占第二輪法。

  占第二輪法,必須得至心,如果最下的至心都沒有,得不到清淨輪相。就是心裏不幹淨,不能清淨,叁業也不能清淨,第二輪也不相應,就是善相不容易得的意思。

  “善男子!若欲占察叁世中受報差別者,當複刻木爲六輪。

  六輪數字可以配成一百八十九種。

  “于此六輪,以一二叁、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叁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數,書字記之。一數主一面,各書叁面,令數次第不錯不亂。

  一個輪爲叁面,有一面不現。但是數的次序不得混亂,必須得六個輪,一、二、叁,一面空的;一輪四、五、六,空一個;七、八、九,一個面空……。這六個輪有兩個數字最難得,一個是一百八十九,一個是一。擲叁次兩以都是空白的,一個數不現,只現一個一,這是修大乘法得成就。一百八十九也是修大乘得成就,能速入大乘法。其他像二、叁這些數字,如果不是地藏王菩薩化身現場,得不出來的。是不是小數難就是好呢?不一定。小數字也有壞的。大數字裏也有好的。所以爲什麼要念地藏菩薩,就是請地藏菩薩來主持。這可不是打卦,要當打卦就不行了。首先念一千聲地藏菩薩,如果是第一、二輪,還得拜忏。因爲有業,拜忏後保證不墮叁途。地藏經上如是說,占察善惡經也如是說。要不堅淨信呢,還是得不到,照樣下地獄,因爲不信,他的功德跟你結不上緣。

  “當知如此諸數,皆從一數而起,以一爲本。如是數相者,顯示一切衆生六根之聚,皆從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一實境界而起。依一實境界,以之爲本。所謂依一實境界故,有彼無明。

  爲什麼要十八個積聚?成了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之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叁個六加起來十八個。所以這個數字是十八。因爲這十八個聚在一起,善業也是這十八個,惡業也是這十八個,不離開這十八種。雖然怎麼變化不離開這十八種。爲什麼從一起呢?以一爲根本,從一加到一千,一萬萬,乃至多…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