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P26

  ..續本文上一頁西的潼關,一個鄉下旅店裏,一進去坐下,因爲走的疲勞了,就用功打坐修行。第二天那個店老板看這和尚沒有動靜,又等了一天到他房裏看看,好像鼻息也沒了,想人死了,占著我們這個房子怎麼辦?就把他燒了,埋了。這下店裏就鬧鬼了,和尚每天都回來要他的身子,“我到那兒去了?我到那兒去了?”這個地方鬧鬼,誰還敢住?山裏的道友已經感覺到他是過了劫了,就按著人家的謠傳來找他,也找到這個店裏。那道友就問店主,“以前有個和尚住你這,怎麼死的?”店主說:“坐著就死了。”如實說了。那道友說,“我幫你收這個鬼好不好?”他說:“好啊!”那道友說,“但你得搬來一大缸水,再砍些木柴堆起來。”這都辦了。到時候就把火點著。果然過兩個鍾頭,這個過世老和尚又來鬧了,“我到那兒去了?把我擱到那裏去了?”他這個道友就說:“在水裏頭呢!”他到水裏去找說:“沒有啊!”那道友又說,“在火裏頭呢!”又到火裏去找還是沒有。道友就說,“你入水不淹,入火不焚,還要我做什麼?”這死後的和尚經道友一指引,他也明白了。這就是心不被一切法轉的時候。肉體是假相,帶著這個肉體也能達到這種境界。如果開悟了,就能達到。有肉體不明白,沒肉體也還是執著。

  “所言真者,謂心體本相,如如不異,清淨圓滿,無障無礙,微密難見。以遍一切處常恒不壞,建立生長一切法故。

  如如就是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清淨圓滿、無障無礙,這都是說佛境界清淨了,垢全沒了。有障礙是因爲心裏不明白,心裏所緣念的,觀想的盡是貪、嗔、癡、愛,看問題的看法總是不夠正確,總是有偏差,這樣子就永遠有障有礙,這種是微密難見,很不容易看到的。這個見是指知說的,不要做爲眼睛看得見的見,見是指心說的,就是對問題的認識,不論在什麼地點時空都沒差異。空間就是處所,時間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什麼處所都如是。這個心體的變化,一切諸法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就是心經上所說的六法,就是真如。一切法遍及一切地方,一法一切法,這叫事事無礙,遍于人、遍于有情,這叫性體。立一切法就叫法性。有個名詞上的區別。一切都如是。這究竟真如相是什麼樣呢?就是生滅,就是現在。一切諸法一切相,他的本體爲清淨圓滿,微密難見,常恒不堪,建立生長一切法故,一切法都是真如法,法法皆真,人也真。隨便拈一法,沒有妄的,皆是真的,遍一切處。既然妄妄皆真,這一切物相在轉換之時,體不動,以佛眼觀之即是真如。經常如是,就是常樂我淨四德。這種意思很不容易懂,圓滿真如的密意說個樣你去觀。生長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性的量。真就如是,妄呢?

  “所言妄者,謂起念分別覺知緣慮憶想等事。雖複相續,能生一切種種境界。而內虛僞,無有真實,不可見故。

  這個妄叫不覺意。妄者就是不覺一切,一切皆妄。起是從本覺而起,本覺有兩種義,有種覺意,有種不覺意。俱足的,因爲不覺了,背覺合塵。因爲覺了,那就是最初開始叫始覺,最後成佛就叫究竟覺。信佛發心皈依叁寶叫始覺。始覺是從不覺來的,不明白叫不覺,不覺從本覺來的。覺知的覺就是明白不明白。不明白就是不覺,明白了就是覺。明白的不多就是才開始覺悟。現在我們信佛、我們皈依叁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究竟覺就開始覺了,漸漸覺了,覺好久呢?隨分覺,漸漸的覺到和佛一樣,就是究竟覺,達到什麼地方呢?因覺本來就是覺,所以金剛經上講佛實在沒有什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可得,那不是斷滅不要修了嗎?這就是“妄”和“真”的界限很難分,就像一只手,手背是“妄”,手心是“真”,返妄歸真,從真起妄,一也。

  這就是本覺,一個不覺,一個始覺,起念分別,覺知憶念等,無論你是思惟憶念,想的、分別的、明白的,就像前面我和大家說,有覺覺痛,無痛、痛覺。你覺到痛了,那個痛沒痛到你的覺。大家都知道二祖立雪斷臂的故事,他把胳膊砍下來求法的時候,感覺到痛苦極了。去找達摩祖師給他安心,祖師說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他找啊找,找不到,沒有心了,覓心不可得,達摩祖師說:“吾于汝安心已竟。”他就開悟了,明白了。他就不痛了。無痛痛覺,當他覺的時候,痛就沒有了。這個是法,不是心體。證得心體一切諸法都是妄的。懂得這些妄境,他就不痛了。像我們有時候身心不愉快,起了障礙,靜坐一下,不論念那一部經,把心靜下來,等念完一部經,受用就得到了。

  “所言心外相者,謂一切諸法種種境界等。隨有所念,境界現前。故知有內心及內心差別。

  心外相是心裏緣念自己的自證分而起的,起的什麼?起了相分。這裏所說的妄心和所作相,這兩個都是心內的。一個心內相,一個心外相,都不離心。先把這個掌握住,不然一會兒就糊塗了。名詞反覆來說,看到下面就找不到頭緒了。找到什麼頭緒?一個真,一個妄,真妄在自己的心體上,這個心體也分真妄。這是內相具足的。由這個心內相而起的一些差別就叫做心外相。怎麼知道這些妄想所念的境界,以前面所分別的意念覺知所起的。這些差別見分緣所緣的外境界相分,形成見分和相分,都不離心。業相就是見分,現相就是現境界相,叫相分。中間有意念分別,叁相同時顯現,沒有前後次第,這個相很細,叫無明系相,不是我們攀緣得到的。我們現在斷攀緣心想達到這種境界,是絕對得不到的。我們這個妄還在枝節上呢!我們這是什麼?都是業系苦者,現在我們受這個報第,痛啊!不如意啊!都在業系苦上,被這個業給系住了。爲什麼呢?什麼樣的業?怎麼業?因爲起惑造業,業因就産生效力,使你受苦就受苦,受樂就多樂,樂也是苦因。這個地方所說的業系苦,包括天、人、地獄、修羅、餓鬼、畜生六道都被業系住了。就因爲在最初的時候起惑造業。都是心內妄想的部份而起的,內心的差別現出來就是心外相。

  “如是當知,內妄相者,爲因爲體。外妄相者,爲果爲用。依如此等義,是故我說一切諸法悉名爲心。

  因果體用而和合起來同爲一心。地藏菩薩跟堅淨信菩薩說,“因爲這樣,我說一切諸法爲心,悉名爲心”。地藏菩薩跟堅淨信菩薩說是因爲堅淨信菩薩請的法,對我們還不會說這樣呢!對我們怎麼說呢?啊!你的業報太深了!占察占察輪相好了。他對堅淨信菩薩說:“你要發菩提心成佛,發大菩提心你就照這樣子多觀想觀想,順者線索引發根本。”。我們凡夫能做到的是前面講的五品位。我們的解說,解可與佛齊,凡夫說的道理能夠與佛齊等,但要說自證斷妄證真那遠了。那差的太遠了,就一步一步來,明白到什麼地步,斷什麼惑,能證什麼道理。惑業我們自己清楚,有人不清楚,前面地藏菩薩告訴你了,用占察輪相。我今生怎麼會這麼苦?都是人,人跟人不一樣。有人活都活不成,一個受種種迫害,光自己連飯都沒得吃,衣服也沒得穿,和那一擲萬金的大富豪相比,能比嗎?他有那個因緣,爲什麼我有這個因緣?因果體用,我們就從這上面找原因,完了就查效果,不知道就請地藏菩薩幫著我們查。知道了怎麼辦?就念地藏菩薩聖號能解決。大家看占察善惡業報經最後,像這些境界一時也達不到,怎麼辦呢?就稱我名號,可以得到。這是在地藏菩薩占察善惡業報經最後說的,使我們大家有了目標,有個信仰,有個歸宿。假使我是想生極樂淨土的,修地藏菩薩行嗎?他說要生那個佛淨土都可以。你得占察業報,念佛的名號即得生。如果你是念阿彌陀佛生西方極樂世界,念地藏菩薩幫助一下,念得有把握,決定往生西方淨土。

  “又複當知,心外相者,如夢所見種種境界,唯心想作。無實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無明識夢所見,妄想作故。複次,應知內心念念不住故,所見所緣一切境界,亦隨心念念不住。所謂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是生滅相,但有名字,實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來至于心。如鏡中像,無來無去。是故一切法,求生滅定相,了不可得。所謂一切法畢竟無體,本來常空,實不生滅故。

  這一段就是心外相。心外相會是生滅法。念念不往,刹那不停。我們可以用我們自身來證實一下。例如我要是回顧我這七十七年當中,從生下來就不斷的這樣變化,我內心裏卻沒感覺到。這個七十七比七十六是不是老了?沒感覺。七十六比七十五老好多?是不是老了?沒有!好像都沒有。但七十七歲絕不是二十歲的樣子,自己已經不認識自己了。把自己和十年前一對照,這一對照不認識了。要把小孩時候的照片拿來對照,更不認識了。七十七歲的老頭子和叁兩歲的小孩當然不一樣。是不是念念生滅呢?但是這個“心”變了沒有?自己並不知道變化這樣快。過去幾十年看的好像道沒變,這個見改變,但這個見也是妄,不是真實的。心外的“相”像夢似的,夢裏見到很多境界。大家做夢有沒有做幾十年的夢呀?我說幾十年在夢中只有兩、叁個鍾頭。我們知道古典文學中的紅樓夢,我們不說紅樓,就說蒸饅頭、烤面包那麼一點時間,夢就醒了。這個人也做過縣官,不得志,愛喝酒,後來遇到漢鍾離給他一個枕頭,在枕頭上一倒下就做夢了。夢到進京趕考,中了狀元又逐漸的當了宰相,活到八九十歲,孫子給他惹禍,滿門抄斬就醒悟了,正醒悟的時候,漢鍾離把他搖醒了,看那老板還在蒸糕呢!這是他走到邯鄲路上,在邯鄲市裏住店的時候做的一個夢,一夢就夢了六、七十年,糕還沒蒸熟呢!我們每個人夜間睡覺,做夢時候兩叁個小時,有時候夢特別長,一天做不完,第二天再接著做。

  我們所看到的外相都是騙我們的,爲什麼?做生意做的很不錯,很高興或者很倒楣都是騙你的,從根本說空的、假的。其實整個天空盡遨遊,除妄之後,無處不自在。我經常的在佛恩寺,正覺寺路上兩邊走,在路中間休息處有些個凳子在轉角的地方,一些人坐在那兒樂呵呵的…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