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出現了許多大護持力和極爲稀奇的神幻景象。北面菩提發心殿中的主奠神像大日如來像飛上了天空,大星頂殿中各奠泥塑像全部走出殿門。國王見此大爲驚異,心想這些神像再不會回到殿中去了,正想到這裏,所有神像都返回了殿內,並安住在各自原先的座位上。四道石碑上的四雙銅製母狗也向四方跳下,並且各自吼叫了3次,然後返回石碑之上。這象征不必按常規在輪回轉生,就可以即身證得佛果。叁界銅殿中主尊神像的脖子上還長出了一株蓮花樹。這些神幻景象使國王和堪布、大師十分歡喜,所有臣民都大爲驚異,進而生起敬信。大衆爲此寺起名爲桑耶不變吉祥自成佛殿,赤松德贊唱了國王歡歌13首,各位大臣唱了幸福吉祥歌9首,參加了開光儀式的人每人都唱了一首吉祥歌。接著,在13年之中,在劄瑪措莫古蓮花自動生長的地方歡樂歌舞,舉行盛大慶祝典禮。
在人頭頂可留下杵印的護法
當赤松德贊王新修桑耶寺時,阿閣黎(教師)蓮花生大師對護法“五髻龍神””吩咐說:“負起保護桑耶的責任吧!”龍神回答說:“我不能勝任。薩霍爾國土中,有一擁有奇寶,其大如針,能現形迹可達鵬飛十八日路程的牟族龍孫名爲嘉補呼的大神,可請他來作桑耶寺的護法神。”並召請毗沙門及其侍眷八大將等來臨,神靈齊入于畫有彼等神像的軍旗上,同時也就在康區野瑪圹建立了軍營。阿閣黎蓮花生運用定力召請白哈爾大明王一度來藏。當時此神極爲凶猛。後來,堪布菩提薩埵、蓮花生、法王赤松德贊叁人共同派遣使者去到薩霍爾迎請達瑪巴那王,同時迎來由綠松石天然長成的釋迦佛像及犀皮神像面具、水晶獅子坐騎等。那時白哈爾大明王也跨上諸寶鑲製的木鳥,人神一起來到西藏。蓮花生大師以金剛杵置于自哈爾頂上而令其做出願作護法的誓言。此事至今仍有迹象。如果確定是此明王護法作祟,則被祟者頭頂上即發現金剛杵迹印的奇事。
騎光而去
蓮花生大師共在吐蕃地方居住了54年,將所有凶猛的天龍八部收服,又在各地爲山川土地加持,埋藏無數的法藏和寶藏。蓮花生大師在吐蕃弘傳密法之後,前去西南方的拂塵洲,臨別時以贊普爲首的吐蕃衆多臣民爲他送行到芒域貢塘的山口。蓮花生大師在山上對吐蕃王臣和僧俗大衆講了具有深意的有益教誡,這些教誡被稱爲《蓮花遺訓》。然後蓮花生大師騎著太陽光,如同騎著駿馬,前往銅色吉祥山上的無量宮。至今,蓮花生大師還在那裏鎮壓妖魔,修煉著不死智慧。
一拜裂塑像
桑耶寺修建完畢,赤松德贊派遣5名吐蕃比丘前去印度尋求今世獲得大手印成就的教法。但只有毗盧遮那取回了經典。又按照堪布和娘·定埃增桑布的預言,爲了一生聽受佛陀的教法,派遣噶、覺兩位譯師和瑪·仁欽卻前去克什米爾,迎請恩紮波底王供養的上師畢瑪米劄。他們拜見上師後,說明緣由,上師連說叁次“博底薩達巴塔特”。他們叁人各自聽成是上師說一定要去。上師在四根黃響銅小柱子中取了其中一根刻有7個印度字的,帶著前往桑耶寺。上師爲了調伏漢地和吐蕃的邪見,見到桑耶寺後不向佛像和國王敬禮。國王心中犯疑,想:“他莫非是一個外道
”就向大師問:“大師爲何不向佛像禮拜
”大師問:“你懂得禮拜的道理嗎
”國王回答:“不懂。”大師說:“我已做了與神佛沒有區別的禮拜,若做這種像的禮拜,佛像會受不住。”國王心想:“此人不像是一個佛教的上師。”上師說:“假如大王不相信我的話,我就向佛像禮拜。”于是上師畢瑪拉穿上袈裟,先做了神幻禮拜,然後走到大日如來塑像前,口中念道:“畢瑪拉智慧神之禮。向你做世俗之禮拜。”隨著,上師做出禮拜的樣子,只見大日如來的塑像從頭頂一直到像座位以上都裂爲兩半。國王見此,心想:“此人千真萬確是個外道!”氣得臉色鐵青。上師說:“大王不要因此不高興。”說著把手放到大日如來塑像的頭頂,口中念道:“大日如來智慧神中神,我畢瑪拉以俗世之身,爲你具五種智慧之神像灌頂。”說畢,大日如來像又恢複成剛剛塑成的那樣,殿內殿外都充滿了光明。然後,上師說:“你是吐蕃之王,我向你敬禮。”當上師作准備之時,國王所穿的袈裟已成片地焦爛,所以國王立即向上師拜禮,恭請上師坐于叁層獅子寶座之上。父王母後及大臣平民們都向上師請教衆多教法。此後,又從印度迎請了堪布菩提薩埵的弟子噶瑪拉錫拉。當噶瑪拉錫拉前來桑耶還在雅魯藏布江中時,通過做手勢,了解到漢人和尚可以調伏。噶瑪拉錫拉到達桑耶之後,由國王赤松德贊坐上座,噶瑪拉錫拉與和尚進行辯論。噶瑪拉錫拉使衆人懂得了佛法深意,對和尚的見解産生了疑問。和尚辯論失敗,返回漢地。臨走時留下了一只靴子,並預言說:“未來之時,在吐蕃仍然會有一些持我的見解的人。”
害不死的聖人
毗盧遮那系赤松德贊最初受命出家的“預試七人”之一,約八世紀人。桑耶寺建成後,赤松德贊繼續派人到印度去迎請佛教名僧,同時也派出一批人到印度去留學。從印度請來的僧人中有大乘佛教的無垢友、法稱和克什米爾的阿難陀等。派到印度留學的第一批人中即有毗盧遮那。毗盧遮那到印度後,看到當時大乘佛教密宗尚盛,而顯宗已日益衰落,于是他拜了一些密宗名僧爲師,學到了印度佛教密宗中的許多教法,密宗知識相當淵博。毗盧遮那從印度回到桑耶寺後,就遭到兩派人的反對。一派是印度的僧人,因爲住在桑耶寺的印僧主要是學顯宗的,蓮花生大師也是先學顯宗,以後才兼通密宗的。另一派是吐蕃傳統的本教徒及其代表勢力,他們給毗盧遮那加上罪名,說他在印度學到的一切,將要給整個吐蕃王朝帶來災難,要求將毗盧遮那處以死刑。相傳,毗盧遮那大師被流放到阿壩一帶時,開始當地嘉絨王和本教勢力同樣對他進行過精神和肉體上的各種折磨和摧殘。曾將他投入裝滿青蛙的地牢裏,企圖以傳說青蛙聚會能放出一種毒素將人毒死的方法治他,但他安然無恙。又放進許多虱蚤和蚊蟲去咬他。但由于他修法已深,洞中仍念經不止,說教不息,所以用什麼辦法也奈何不了他。他過人的膽識毅力和對佛的虔誠之心終于感化了嘉絨王,放他出牢,並積極支持他在阿壩一帶建寺收徒,譯經傳法。當地的佛教即從此時由他傳播開來。他的學識和功績,在阿壩藏區至今傳頌,民間譽稱他爲“點燃東方佛教明燈的聖人”。毗盧遮那大師在阿壩住過多年,人們用他的法號命名的地名、寺名、山名不少。如在阿壩地區的馬爾康卓克基鄉的峰壁峽谷中有一座曲徑通幽、雅致秀麗的山洞,名叫“毗盧雜普”,意爲“毗盧岩洞”。洞內留有他修行時的面壁身影、掌迹、講經說法時留下的腳印及靠頭臥睡的痕迹,洞口建有古亭廟宇樓閣。這座他當年修行、住宿過的岩洞,至今香火不絕。
能役使鬼神的大成就者
朗氏大成就者香曲哲果誕生後就崇信佛法。年屆4歲時獲得舊密咒的悉地(成果、成就之義)。5歲時于正月十五日親見廣袤虛空中彩虹內八獅交錯捧擡的寶座上的世尊釋迦牟尼,請得密咒之諸教法。年屆8歲,他化身爲阿閣黎蓮花生前往西方烏仗那,委派具誓(守誓言者)護法神,擔任調伏羅刹的首領。其後,在春季十五日之時前往崗底斯雪山,參拜了金剛手菩薩。該月十五日前往天竺金剛座谒見怙主觀世音。他返回時,于下月初八日抵達尼泊爾的帕巴辛衮寺,供養無數財物,祈禱後在禅定狀態中入睡,夢見他本人前往上界天堂,膜拜彌勒,這時天母奉獻了供品。旭日高照時,他夢剛醒就聽到有聲音說:“應把那已死亡的瑜伽(觀行之意,卻用淨罪、調身等諸種方法以求神我一體的修行)師在尼泊爾荼毗(火化)。”他站起來,認識到這是尼泊爾人請求傳授彌勒賜予的慈氏五論之兆,于是他興建了講習慈氏五論的大經院。其後前往布讓拉瓦地方,藏地十二尊永甯地母(地方護法神)前來迎迓。康嘎地母啓請說:“我等藏地永甯地母十二尊早已是阿閣黎您的具誓,現在願效命。”複次,他前往前藏拉薩時,衆空行母來迎接。當智慧空行母用一個外白內紅的顱器給他呈獻悉地時,彭域人達瑪旺秋說道:“您是不講究清潔的瑜伽師,這些麻風病患者斷了炊,便宰食拉薩所有的死屍。顱器盛過人血,所以呈紅色。不能以這些人充任眷屬。”達瑪旺秋說了這些話遭到智慧空行母的懲罰,鼻子流血,死在北方。香曲哲果又前往念青唐古拉山神的頸部——納木措湖畔。世間的所有鬼神雲集在那裏迎接他,被役使爲具誓,圍繞著他前往康區的索雪地方,並駐錫于那裏。、當他興建研習密咒的經院時,龍王傑瓦蛻噶前來求法,同意做他的具誓護法神。香曲哲果說道:“對確系我家族的人,您雖非守護神,但不得加害!”其後前往達雪地方的謝、烈、普叁座神殿之中普神殿,那裏駐錫著竹敦·達瑪斯底。達瑪斯底根據佛語教法解說密咒諸法後,說:“您在密咒方面得道,親見諸佛,供養叁寶,奴役所有鬼神,名號就叫香曲哲果吧(意爲菩提役鬼),這是蜚聲藏區的得道者之名號。”以後香曲哲果考慮前往南方工布地方時,空行母授記道:“得道大德您的所化在東方,前往東方將會得成就。”
收攝格薩爾
香曲哲果前往東方,在到達格爾措山山腰時,嶺王格薩爾奉獻了羅刹的黑色避雷大氅、羅刹的花花寶劍、羅刹的烏骓馬,請求授給長生不死的灌頂,說:“在我降伏凶殘的鬼神時,請您守護我的身體。”香曲哲果答道:“當您的死期降臨之際,我縱然勉力,豈可作憑依,瑜伽師我做您的守護神,保證您不發生磨難。88歲是您的壽期。”這時,以積石山神爲首的多康地區所有鬼神前來迎接,香曲哲果遂前往漢地五臺山,膜拜聖者文殊菩薩,空行母呈獻悉地。複次,香曲哲果前往特嘉地區的烈渠,即漢地的洮州楊烈地方,平定了漢人的全部宮殿,露布道相之後留住該地,建寺修行。全體空行母齊聚那裏,頻頻奉獻悉地。他親見諸佛後住于…
《聖行與妙果(才旺瑙乳 編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