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上擺著一個巴掌大小的銅鏡,然後教了二些看銅鏡的程序和方法,便讓小紮巴們輪流觀看。看不見什麼東西的孩子都一個一個地出去。最後剩下兩個人,其中一個叫拉瑪嘉,他說從銅鏡中看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輪到阿旺嘉措時,開始,他覺得這個銅鏡在閃閃發光,慢慢地在銅鏡中間出現了一個洞,這個洞漸漸地變成紅色,這時出現了彎彎曲曲的文字,類似梵文,阿旺嘉措看不懂。後來,他看見了3O多個身著盔甲的騎士在奔跑,最後只剩下了3個人。這時旁邊出現了河流,有一匹馬,馬上坐著一位骁勇的戰將。耳朵裏又仿佛聽到了異常悅耳的聲音,好像是那位戰將在歌唱。這時一位喇嘛問他:“是否看見了
”他回答說:“看見了,還聽到了歌聲。”旁邊一位觀看的僧人用手捅了阿旺嘉措一下說:“你不要吹牛,看清楚再說!”頓時,他跟前的一切都消失了,銅鏡依然變成了初時只是發出一片光亮的鏡子。3位上師不禁動怒了,斥責那個僧人說:“你不要這樣!”同時,又再次耐心地給阿旺嘉措講解了看銅鏡的要領,並叫他再仔細觀察。不久,銅鏡中的景物再次出現了,然而那悅耳的聲音卻再沒有出現過,直到現在。當時,阿旺嘉措心裏很害怕,不知是怎麼回事。然而寺院裏的大喇嘛們卻對他倍加器重和關懷,給他穿上整齊的衣服,供給他好的飯食。第二天,又讓他重新觀看銅鏡,與前一天一樣,銅鏡中首先出現了梵文,接著出現了象雄文,最後出現的是藏文烏堅體。景物也同時再現了,其中有大大小小的人,好像在很遠很遠的地方。第叁天繼續看,上師們不停地向他提出問題,他都一一作了回答,旁邊的人便不停地記錄下來。觀看銅鏡的第叁天以後,阿旺嘉措的眼前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神。白天坐在那裏,眼前的神像也會像走馬燈一樣不斷地出現。晚上即使蒙上被子也睡不著覺,那些神總是浮現在眼前。別人都以爲他瘋了,小小的阿旺嘉措也有點害怕了。上師們卻安慰他說:“沒有關系,你慢慢就會好起來的。”就這樣,人們發現他具有特殊才能,可以看出銅鏡裏的東西。其實,這樣的幻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曾出現過。6歲時,他在野外玩耍,因迷路而走失了3天。家裏人都以爲他死了。其實,阿旺嘉措是因疲倦在草灘上睡著了。在夢幻中他走進了一座神山,山中有一座大的經堂,他悄悄地走進去,只見裏面坐著許多人,有的人在念經,有的人在念《格薩爾王傳》的書,有的人正在忙忙碌碌地寫著什麼。這時一個人朝他走了過來,绐了他一個曼荼羅。曼荼羅的頂端是一尊金光閃閃的佛像,好似蓮花生大師。大師下面是戴著仲夏(說唱藝人帽)釣格薩爾王。只見他身上穿著铠甲,披著喇嘛平時穿的鬥篷,铠甲的每個片上都刻有一個小佛像,看上去十分莊嚴威武。正當他聚精會神地看著、聽著的時候,一個人把手伸了過來,他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朦胧地聽到那人說:“你可以回去了!”便昏了過去。當阿旺嘉措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野地裏,夢中的一切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的原野。于是,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蹒跚著走回家去。回到家裏,他眼前的幻覺總是連綿不斷地出現。一次,阿媽在擠奶,他仿佛看見在她身後有一個人總在跟著她,便問:“阿媽,你身後的人是誰
”阿媽吃驚地回頭看,卻沒有任何人。從此,家裏人都以爲阿旺嘉措生了病,而且是生了一種怪病。通過這次看銅鏡的考察,人們發現了他與衆不同的特異功能。但也有人將信將疑,認爲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看銅鏡而知道一切
一次,阿旺嘉措的叔叔爲了探個究竟,便跑來故意問他:“你說說,我家裏都擺著什麼東西了阿旺嘉措便拿銅鏡來看了看,然後有板有眼地把他看到的東西說了出來:床上有個水盆,盆裏放著曼荼羅、寶瓶和串珠等物品。竟然一絲不差,叔叔終于相信了。不久阿旺嘉措看銅鏡能知過去、未來的事傳遍了昌都地區。當時的昌都地方政府派宗本嘎察巴把珂旺嘉措叫去,檢驗一下他是否真有看銅鏡的本領。宗本問他:“我的家鄉在哪裏
我寺院裏的師傅是什麼樣子
”阿旺嘉措便照著銅鏡上出現的文字和形象作了回答。嘎察巴聽罷十分滿意。從此,阿旺嘉措的名聲大振。此後,他可以從方寸大小的銅鏡中預示人的前途和命運,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哪個人生了病,誰家丟了牲畜和什物,誰要預知未來,都要畢恭畢敬地來找阿旺嘉措,向他獻上哈達,送上酥油和肉,經濟條件好的還要送些錢,請他占蔔吉凶、治病或尋找失物。而他則透過銅鏡一一作答。怪就怪在他竟然十說九中,令人折服。這樣一來,在當地一傳十、十傳百,名聲大振。後來連昌都舊地方政府的官員們也十分器重他,他便以銅鏡占蔔而出了名。銅鏡占蔔在藏語中叫“圓光”。久而久之,人們把他的真實名字阿旺, 嘉措忘記了,而卡察紮巴(卡察圓光者)的名字卻傳遍了多康地區。阿旺嘉措圓光時,先在面前桌子的正中放置一個直徑約爲10公分的凸面圓形銅鏡。鏡面擦拭得閃閃發光,凸面向前方,面對圓光者。銅鏡前插立一塊長方棱形水晶石,青稞圓盤四周圍以哈達。青稞盤前正中置一盞酥油燈,左右再各擺一個盛滿茶水的高腳銅杯。在燈和茶之前,再均勻地放好一排7只盛滿淨水的小銅碗。最後,將一根燃香插在青稞盤中。這樣,圓光的道場便算准備完畢。阿旺嘉措在有條不紊地做這一切時,口中念念有詞。道場就緒後,又念大約20分鍾左右的經文,這時,銅鏡上便開始顯現圖像和文字了。當然,這些圖像和文字一般人是看不見的。阿旺嘉措曾說,在這種情況下,他所看見的是傭珠瑪(女護法)首先出現在銅鏡中進行教誨。文字的出現是有順序的,首先出現的是梵文,其次是象雄文,最後才是藏文。文字的出現與隱去是和圓光者的閱讀速度相一致的。當你看完抄完一段後,那段文字自然會消失,而新的文字立即顯現。據他說文字存留時間充裕得使你有時間校對抄下的文字。在圓光時,圓光者要請被蔔者手中握10多粒青稞,放在嘴邊吹氣,同時心中要專一思念自己要蔔算的事,然後把青稞粒放在圓光者的手中,由圓光者將青稞撒向銅鏡,此後便開始等待鏡中顯現文字與圖像了。在藏區,一個功夫好的圓光者,不借助銅鏡也可以看到圖像,一碗水或者是什麼反光的東西都可以。同時也並非什麼時候都可以看到。按照藏族傳統的說法,當掃帚星出現的時候。是絕對不能看銅鏡的。其余時間,一般在上午爲佳,顯像比較清楚。並認爲,當一個人受到了晦氣汙染後,便使其眼睛受到了損傷,影響看銅鏡的效果,甚至從此再也看不到什麼圖像。這晦氣包括見到麻風病及被殺死的人的屍體,遇到剛結婚的新娘、殺人者及女人的經血等等。因爲這些人和物中攜有孽障,所以影響看銅鏡,少則一天,多則五六天,甚至從此再也看不見銅鏡中的東西了。
腦海中的伏藏
藏語稱“德爾仲”的,即爲發掘出來的伏藏故事。“掘藏”是藏傳佛教甯瑪派的術語。甯瑪派尊奉蓮花生所傳的舊密法,將其經典稱爲吐蕃時期傳承下來的經藏,或發掘出來的前人埋藏的伏藏,于是産生了不少有名的掘藏師。據說凡是能夠發掘伏藏的人都具有銳根,他們的前世曾聆聽過蓮花生講經或受過他的加持。因此。他們便與衆不同,可以感覺到別人感覺不到的東西,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物藏。甯瑪扼把格薩爾看作是蓮花生和叁寶的集中化身,認爲可以通過《格薩爾王傳》故事來教化調伏群衆,因此,他們信仰並喜愛格薩爾,于是出現了發掘《格薩爾王傳)故事的掘藏師。而發掘出來的《格薩爾王傳》即稱爲伏藏故事。這種藝人爲數不多,主要居住在甯瑪派廣泛傳播的地區。四川甘孜州色達縣的根桑尼瑪就是一位甯瑪派世襲的大掘藏師。他所發掘並執筆寫下的史詩故事,在甘孜州、果洛州被人們傳抄,倍受喜愛。果洛州諾爾德搜集到的一部史詩抄本《貢太讓山羊宗》,據說就是這位德爾仲根桑尼瑪在瑪卿雪山朝佛時,在一塊石頭裏發現的。後根據這一啓示將故事寫出,以抄本形式在民間流傳。這是掘藏的一種,稱作“物藏”,即《格薩爾王傳》埋藏在物質之中,由人們去發掘。還有一種稱爲“意藏”,屬于埋人意識深處的伏藏,然後把它發掘書寫出來。果洛的年輕藝人格日堅參就屬于這一類。他曾開出了一個共有l20部的《格薩爾王傳》目錄,稱自己可以將這120部全部書寫出來。在那以後短短的5年中,他已寫完了7部。他認爲,蓮花生大師或其高徒爲後人留下的《格薩爾王傳》故事,是藏在宇宙和靈魂世界中的,唯有掘藏藝人才可以領悟並將其挖掘出來。格日堅參曾在瑪卿雪山朝佛時,遇到了一位從四川來的活佛,活佛送給他一張小紙條,說他是阿旺西熱嘉措的轉世。而這位阿旺西熱嘉措,全名叫德爾威·阿旺西熱嘉措,是果洛藝人昂日活佛的父親。他的家鄉在柯曲草原,那裏正是《格薩爾王傳》流傳最爲廣泛的地區。人們傳說他們的家族德爾威部落原有肋個弟兄,他們就是嶺國80位英雄的轉世。今天生活在這裏的德爾威部落的人就是史詩《格薩爾王傳》中80位英雄的後裔。這位阿旺西熱嘉措是一位在當地極有名望的大伏藏師,同時又是一位咒師和《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寫得一手好字。據說他曾寫過1000多頁的《姜嶺之戰》等史詩章部,同時還撰寫過有關《格薩爾王傳》的祈禱、祭祀的詩文。掘藏藝人來源于藏族本教及甯瑪派的掘藏傳統,這種傳統至今已有八九百年的曆史,曾分爲南、北伏藏派。至于這種傳統何時影響到史詩《格薩爾王傳》的流傳,尚不得知。目前據調查只了解到以上提到的3位掘藏藝人。這類藝人除在果洛及康區被發現以外,其他地方尚未發現。出于掘藏藝人之手的史詩寫本有這樣幾個特點:首先他們與說唱藝人不同,他們是靠手中的筆來書寫史詩的。有的人寫出來之後,才能照著本子說唱。其次是書寫形式與普通抄本不同。其形式與伏藏經典相似,其中有“[0)0]”符號(讀音爲“察…
《聖行與妙果(才旺瑙乳 編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