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 卷之五▪P4

  ..續本文上一頁)謂若思惟墮此苦海者,則心生厭離,遮止傲慢。

  及見苦是不善之果,于其罪惡深生羞恥。由不欲苦而希安樂。又見樂爲善果,喜修

  諸善。複自觀察,據己爲量,隨于他所發起悲心。于流轉中,心生厭離,而求解脫

  。又以怖苦故,則能殷重皈依等事,爲衆多修行心要之大總聚也。」

  ~P 327

  欲斷惡趣因即須先思惡趣苦,乃能生起怖畏,由怖畏乃能斷除惡業,故思叁途

  苦最爲重要。

  「彼苦之功德,入行論中雖就自身已有之苦而說,然于未來當受之苦,亦應如

  是思。」

  彼論雲:「無苦不思離。」又雲:「複須苦功德,厭離除傲慢。」蓋必由苦乃

  能生起出離心,遮止傲慢。雲何爲傲,即自認爲圓滿是。雲何爲慢,即認他不及我

  是。能思苦趣,則畏墮落,對于區區現世之圓滿,毫無可恃,自不致于驕人而傲物

  。且因此獲知惡業所生之果,而生忏悔心,及因此獲知善業所生之果,而生歡喜心

  。入行論雲:「思苦乃出離。」又雲:「思苦之功德,由厭而離垢,憎惡而喜善,

  悲憫輪回者。」複次,以己爲量,乃能及人,如不思苦,于己不生出離心,即不能

  生大悲心。且因怖苦故,對于皈依,乃能生起殷重求救之心。可見由皈依起,直至

  菩提心衆多修法中,思惟苦趣,實爲重要樞紐。思惟現在自身諸苦,與思惟後世所

  有諸苦,其效相等,所得功德,悉如入行論所說。

  ~P 328

  此中分叁 壬初、思地獄苦 壬二、思旁生苦 壬叁、思餓鬼苦

  壬初、思地獄苦又分四 癸初、大有情地獄 癸二、近邊地獄 癸叁、寒冰地獄

  癸四、孤獨地獄

  癸初、大有情地獄

  「由此地下越叁萬二千逾繕那下,有等活獄,彼下每隔四千逾繕那,遞次複有

  余七也。如是八中:初,等活獄者,謂彼有情,多共聚集。業增上故,種種苦具,

  次第而起,更相殘害,悶絕□地。次、虛空中發大聲曰,汝諸有情可還等活。彼諸

  有情□然複起,複由如前所說苦具更相殘害。由此因緣,長時受苦。二、黑繩獄者

  ,謂彼有情,多分爲諸所攝獄卒,以黑繩拼之,作四方等多種文像,即于其上以鋸

  解之。叁、衆合獄者,謂彼有情,同處集時,爲諸所攝獄卒,驅逼令入如□頭等兩

  鐵山間,彼既入已,兩山迫之,既被迫已,一切竅門血便流注。四、號叫獄者,謂

  彼有情,尋求舍宅,便入大鐵室中,彼才入已,即便火起,由此燒然。五、大號叫

  獄者,與前相同,其差別者,此爲二層鐵室也。六、燒熱獄者,謂彼所攝獄卒,以

  諸有情,置極熱燒然多逾繕那大鐵●上,猶如炙魚,複以熾然鐵串從下貫之,徹頂

  而出,由口目鼻耳兩兩孔中,及一切毛孔,胥皆□起。複以有情或俯或仰,置于熾

  ~P 329

  然大鐵地上,以極熾然大鐵椎棒,或爲擊打,或築□之。七、極燒熱獄者,謂以叁

  支鐵串從下貫之,徹其兩膊及頂而出。由此因緣,于口等諸門猛□流出。又以燒然

  極熱鐵□遍裹其身,倒擲于熾然灰水滿鐵镬中而煎煮之,上下漂轉,湧沸而行,待

  皮肉血皆銷爛已,唯留骨瑣存在之時,尋複漉之,置鐵地上,令其皮肉血脈複生,

  還置镬中,余如燒熱獄說。八、無間獄者,謂從東方多百逾繕那,周遍燒然大鐵地

  上,有猛熾火,騰□而來,于彼有情,皮血筋骨,如次壞已,以徹其髓,燒如脂燭

  ,一切身分,遍成猛□。所余叁方,亦複無所間缺。如是四方火來,和雜聚集,領

  受是苦。惟以發叫受苦之聲,乃知彼猛火中,尚有有情存在而已,又于鐵箕盛滿最

  極燒然鐵炭而簸□之,複置熱鐵地上,令登大熱鐵山,逼其上下。從其口中,拔出

  其舌,以百鐵釘,釘而張之,令無皺褶,如張牛皮,複更仰置熱鐵地上,以大鐵鉗

  而開其口,以熱鐵丸置其口中,灌以烊銅,燒口及喉,徹于腑髒,從下流出。其余

  苦況,如極熱說。」

  總上大有情地獄有八,由印度金剛地而下,約叁萬二千由旬,有等活地獄;再

  ~P 330

  下每隔四千由旬一獄,層遞而下,曰黑繩地獄,曰衆合地獄,曰叫號地獄,曰大叫

  號地獄,曰熱燒地獄,曰極熱燒地獄,曰無間地獄。此無著菩薩五地品所說。有釋

  無間獄居中,余七獄環繞成平列者,實非如是。據世親菩薩俱舍說,大地基下二萬

  逾繕那,上有無間獄。彼二說不同之原因,因俱舍所指,爲從大地基起,自下而上

  ,層遞計算,二萬由旬。五地品所說,乃由金剛地基自上而下,叁萬二千由旬。故

  由大自在地上至金剛地,共八萬由旬。俱舍謂二萬逾繕那,爲無間獄之上頂,既爲

  上頂,則頂以下尚不知有若幹逾繕那。

  八月十六日講

  一、等活獄。此獄起算,有謂從昆侖山腳計算,然依師授,應從金剛地基爲起

  點。此獄中之有情,以冤仇共聚,均各自他仇視,以諸苦具,互相撕殺。悶絕後,

  有業風一線從空中發聲,令其還生,複鬥。一日之間百死百生,如是反複不已。此

  獄之業因,依藏德解俱舍,則謂一由猛利鎮心,二由殺害生命。此獄之壽命,經雲

  :「五百年爲期。」彼之一日,等人間九百萬年,其每年亦以叁十日爲一月,十二

  月爲一年。

  ~P 331

  二、黑繩獄。地獄有情,多屬化生,此獄地基,與等活均屬熾然紅鐵,其獄卒

  頭如蛇如牛。對被捕之有情,以鐵繩如大匠之用繩墨,縱橫彈墨其身,作諸形紋,

  複依其紋而鋸解之。各有情被鋸者,以業力故,上解而下複合,下解而上複合,非

  如世間一解不能複合,又非如世間痛劇則死。此獄之業因,一爲對叁寶、父母、阿

  羅漢,生猛利鎮心,二爲于諸有情勸受惡法,而兩舌及诳語業,亦可感此。

  叁、衆合獄。此獄有情化生之後,與同業有情共處,被獰惡獄卒驅入如犬羊頭

  形諸山間,各山拍合,如油榨榨油然。其所現之山形,又各依其在生之業力而分:

  如殺犬者,見山形如犬頭;殺羊者,見山形如羊頭。山與基地,亦均屬赤鐵。各有

  情經其榨壓,亦如世人以兩拇指掐蚤□相似,不過蚤□所受之苦,不如此獄有情之

  甚耳。受榨後,悉變成血淤,流入赤熱地基,立成沸湯,還煎其身,痛苦益增。甫

  得逃出,獄卒又捕回投入,非業盡不止。此獄之業因,屬于殺盜淫之重者。

  四、叫號獄。此獄有情化生之後,見諸獄卒猙獰,或如前之牛頭狗頭等形之鐵

  ~P 332

  山逼至,起大恐怖,避入鐵室。入後鐵便熾然,惟有叫號。待受苦將間,見室門忽

  啓,逃出,獄卒複逼使入。如此反複,受苦不僅一次。

  五、大叫號獄。此獄有情與前獄相同,不過室有內外夾層,外室痛苦將間,複

  入內室,苦益加甚。此獄業因,爲猛利貪心,如圖財害命、殺生飲血、及惡見等。

  藏德謂,漢地聞以鐵籠鐵●燒燃,置鵝鴨其中,鵝鴨痛苦難勝時,從籠孔伸頭而號

  ,殺者乘間從其口中灌以香料調和之品,迨其周身毛脫皮焦,而後殺之。此恰相似

  。凡作是業者,必成此報。

  六、燒熱獄。此獄有情化生之後,被獄卒捕置極熱熾燃●上,●廣多百由旬,

  如人烹魚,以熾燃鐵叉自下貫上,徹頂而出,時俯時仰,令眼耳毛竅悉出火□,肉

  焦骨碎。複以熾燃鐵錘擊之,或□之如箔,或碎之如粉,但各有情以業力故,錘畢

  複活。此獄業因,爲對叁寶、父母、及多數有情作諸殘害。

  七、極燒熱獄。此獄較前獄受苦尤重,即以上諸獄所受之苦,均皆受之。此獄

  以熾燃鐵串,自下穿上,貫于兩肩,口耳諸門熾燃火起。又以熾燃鐵片裹身,倒置

  熾燃灰水鍋中煎煮,或沈或浮,迨皮肉消爛,濾其骨于鐵地上。複被閻摩王以鐵鈎

  ~P 333

  鈎之,頓然複活,又複受苦。化生有情固無屍首,血肉雖爛,骨骸尚存,識性仍在

  ,故能複活。余如燒燃獄說。此獄業因,爲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等。

  八、無間獄。此獄謂先從東方多百由旬,熾燃地上猛火撲來,有情骨肉悉被焚

  毀,如燭燃脂,遍成猛□,其余叁方,亦複如是。至是有情已不能見其形,但有號

  聲而已,然有大神通者,仍能見之。余則由聞號而比知此中尚有有情存在耳。所受

  甫間,又捕入熾燃鐵箕內,雜諸熱灰而簸揚之。複捕有情置熱地上,拔出其舌,以

  鐵牛熾犁犁之。複如繃牛皮狀,釘而張之,不使稍有皺褶,令牛馬角觸蹄踐之。複

  仰置其身于熱鐵地上,以鐵鉗張開其口,灌以熱鐵丸及烊銅汁,髒腑悉焦,余諸苦

  狀,如極燃燒獄。總之,一切獄苦,以此爲極。此獄之業因,一爲非法謂法,法謂

  非法。二爲對上師及佛、大菩薩等,生鎮恨心。叁爲不承認有前後身根本邪見。此

  獄時間無間,極爲長遠。但此獄業因又極易墮。凡稍涉邪見者,即已種就,應即今

  生力爲忏盡。

  「如是受彼諸苦,經幾許量。如親友書雲:『如是最極劇烈苦,縱然經百俱胝

  歲,倘其惡業猶未盡,彼于諸苦不能離。』又于人中五十年,爲四天王衆之一日,

  ~P 334

  此叁十日爲月,此十二月爲年之五百年,是四天王衆之壽量。以此全量爲一日,此

  叁十日爲月,此十二月爲年之五百年,乃等活地獄之壽量也。如是人中百年、二百

  年、四百年、八百年、千六百年者,如其次第,是叁十叁天至他化自在天之一日也

  。其壽量者,天之千年、二千年、四千年、八千年、萬六千年也。彼等如其次第,

  是從黑繩至燒熱各各之一日。能至其各各自年之從千至萬六千年也。極燒熱者,半

  中劫、無間者,能至一中劫。此如俱舍及本地分中詳說也。」

  以上八獄,爲大熱地獄,其苦相,佛亦不能盡說,此不過略示大概,就中以無

  間爲最,總上七獄之苦,皆不能逮。無著雲:「一切樂,無過佛之究竟涅槃,一切

  苦,無過無間地獄。」佛雲:「佛功德不可思議,業力不可思議。」例如各獄有情

  ,皮肉已爛,僅存灰燼,…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 卷之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