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改正動機與觀察所修之法▪P12

  ..續本文上一頁對于解脫惡趣的方法業果取舍應當如理地進退。” 作這樣的思維,便是根據共下士道次第來改正我們的動機。

  [進退]就是止做。我們如果想得到解脫,就應觀察業果取舍,並如理地止做。解脫是要靠自力和佛的加持力的,如果我們按佛所說的去做,就會得到佛的加持。我們既有佛慈悲的力量加被,又有他老人家智慧的力量來引導,做起來就容易有效,而單靠自力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得到佛的加持所起的作用就猶如翻牆,假如我們扳著牆頭就那麼挂著,不努力向上爬,佛是沒辦法把我們硬托過牆去的;如果我們扳著牆頭自己努力往上爬,佛再同時幫我們一把,我們就可以翻過牆去。這就是說我們得佛加持的力量只是有了完成解脫的助力,主要的力量還要靠自己精進修學,要靠我們自己去求解脫。做這樣的皈依思維之後,我們的心力就不同了,已經開始有下士道的心情了。

  那麼,單從惡趣中解脫出來就行嗎?不行!即使我們能逃脫惡趣,獲得一二次樂趣身,最終又會值遇某種惡業而墮入惡趣。所以這種結局是不穩固和不可靠的。過去我們也曾多次得到過樂趣身,但又都墮入惡趣,現在也肯定會墮入。

  這段話告訴我們:只想從惡趣中解脫出來是不夠的,一旦遇到某種惡業的因緣,我們又會墮入惡趣。世上一切法都是無常的,哪有可靠的呢?我們修學佛法就像逆著水流劃船一樣,如果你不用力向前劃,船就會倒退。

  過去生中無論什麼轉輪勝王,什麼大梵天王,我們都曾做過;無論什麼樣的地獄我們也都曾受生過,輪回中任何好的、壞的處所,我們都住過。現在我們就是因爲沒有得到解脫的方法,所以始終在苦趣之中輪回。過去我們曾經墮入過惡趣,今天同樣會墮入惡趣。

  在前生中,我們曾多次受生爲大梵天王或帝釋,住在天宮內,而死後又不得不許多次地墮入地獄,在熾燃的鐵地上翻騰、打滾。同樣地,我們在天界長時間地受用天之甘露,而死後又必須得去喝地獄裏的烊銅;與天子天女一起娛樂,然後又被地獄中可畏的獄卒所包圍。我們也曾受生爲轉輪王,爲十萬戶臣民之主,然後又受生爲世上最下賤的奴仆,如驢倌、牧童等。亦曾受生爲日月天子,以自身的光明照耀四大部洲,然後又受生在洲與洲之間黑暗的地方,連我們的手是伸是蜷都看不見,如是等等,不管我們得到多少輪回的快樂,沒有一樣是靠得住的,有堅實價值的。

  [帝釋]指的是忉利天主。[烊銅]就是燒化的銅水。[在熾燃的鐵地上翻騰、打滾]是因爲燙得受不了嘛。[受生在洲與洲之間黑暗的地方]就比如海底的生物,它們從來沒到岸邊來過,生在海底,也死在海底,在那漆黑的地方自然什麼也看不見。

  這一段話告訴我們:就是得到再大的樂也不是不變的,最後都要變壞,崇高就必墮落、有聚就一定有散。大家自己想一想就會知道:我們就是掙了再多的錢,可錢最終到那裏去了?還不是用掉了,不可能總在自己腰包裏。只有培福培慧才能在我們的身上不會跑,這是難得的。假如我們生起了智慧,那麼生生世世都能帶得走,是不會失掉的。除此之外一切都是不穩固的,都會有生、住、異、滅,都會有變化的。

  我們以前已受過那麼多的苦,如果現在還不從輪回中解脫的話,將來要受的苦比這還多。假如把我們過去受生爲豬狗等畜生時吃過的髒東西、糞便等放置在一起的話,將比須彌山還要高。除非我們解脫輪回,否則還必須吃更多這樣的東西;假如把我們過去被冤敵砍落下來的頭堆聚在一起的話,恐怕也超過梵天世界。如果還不斬斷輪回使其結束,那麼被敵人砍下來的頭將會更多;假如把我們過去在地獄裏喝過的烊銅累聚在一起的話,那要比大海裏的水還要多。除非我們從輪回中解脫出來,否則還要喝更多的烊銅。所以,如能好好地想一想我們以後無止盡地漂流在輪回中的情形,便足以在我們的心中引生恐懼。

  [我們以前已受過那麼多的苦,如果現在還不從輪回中解脫的話,將來要受的苦比這還多。]這一點我們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老實說今天在座的各位都算是人群中最好的、最殊勝的,還沒到人群中那種最苦的地步:一手拿根竹子棍、一手拿著碗,不知道下一頓飯在那裏吃。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止惡修善的話,我們將來所受的苦就更多。

  [假如把我們過去受生爲豬狗等畜生時吃過的髒東西、糞便等放置在一起的話,將比須彌山還要高。除非我們解脫輪回,否則還必須吃更多這樣的東西;][解脫輪回]就是不在輪回中受生,可是我們不在輪回中受生,又到那裏去受生呢?我們需要的是不隨業力在輪回中受生,而是將來可以隨願力在輪回中受生,這兩者是有區別的,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不自主,業力決定著我們受生何處。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將不自主變爲自主,將來一切都可以隨自己的願力。我們要利益有情,要積福慧二資糧。如果沒有有情,我們到哪裏去利益他們?到哪裏去積資糧?沒有有情,我們去救度誰呢?因此我們還是要到世間來。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我們希望以後再來是隨願力而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受業力所驅使。我們來世間的目的是什麼?一是爲報一切如母有情的恩,要來救度他們;二是我們究竟成佛的福慧二資糧積累的還不夠,需要依靠他們才能生起福慧二資糧,因此我們發願還要來。以後再來或許比現在的因緣更不好,在物質享受更好的同時心卻更苦,但是學佛之人不怕苦,我們還是要來,再苦還是要來的。衆生畏苦,一有苦就感覺不得了;發了菩提心的人不畏苦,認爲苦來了是消業的,他們希望重報輕受,受點果早些將業力清除幹淨。因爲業力清除幹淨,心才是幹幹淨淨的,才能證法身。菩薩不怕受苦,但是怕種惡因,所做的事一定不要有損人、損己的惡因。大家將來都要成菩薩的,苦來了我們不怕,但是做事要仔細,不要做損人、損己的事,這樣才不會有苦果。沒有苦果,盡是善業,才有福氣生悲慧,才生得起悲慧。總之,大家要記住,學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變不自主爲自主,變隨業力往生爲隨願力往生。

  [假如把我們過去被冤敵砍落下來的頭堆聚在一起的話,恐怕也超過梵天世界。如果還不斬斷輪回使其結束,那麼被敵人砍下來的頭將會更多;]這是說我們曾受過無量次的生,被冤敵砍落下來的頭堆聚在一起比梵天還要高大,更不用說須彌山了。所謂 [無量次] 就是說過去生中我們受生的次數無法說清楚。未來生中我們學佛之人一定要自主,不要隨業流轉,因爲隨業流轉的苦我們夠受的了。雖然隨業流轉中有好的地方,比如得到人生,可萬一如果墮入地獄怎麼得了?地獄裏可不是什麼關一個星期、叁個月就能放出來。人間五十年才相當于四天王天上的一天,四天王天上的五百年才相當于等活地獄裏的一天,況且要在地獄裏受五百年的苦,你說要多麼長時間?恐怕賢劫千佛都過完了,我們還要在地獄裏受苦!因此我們無論如何要發願,起碼不墮叁惡道,繼續得人身。這就需要我們好好地把業果弄清楚,決定如法地取舍業果,這樣才不會去叁惡道。否則就算你把所有的經書都讀完了,把叁藏十二部的法寶都讀完了,你還是個廢紙簍簍,沒有用處。舉個例子,如果你只是將佛法拿來做研究,做研究所用的資料能起什麼作用?不知道修行的方法,你研究得再明白也不過是懂些道理罷了,只懂道理有什麼用處呢?所以還要懂修行。學修佛法重要的是修,要思維,思維就是修,並不是天天只念儀軌就是修,要一邊念一邊思維,結合著自身想,自己有哪些缺點需要改,有哪些不足需要補,天天將自己結合進去思維,才能起到變心的作用,這才是修。

  [假如把我們過去在地獄裏喝過的烊銅累聚在一起的話,那要比大海裏的水還要多。除非我們從輪回中解脫出來,否則還要喝更多的烊銅。]過去生中我們已經受過這樣的苦了,難道就不怕未來再嘗這個苦的味道?這當然是我們應該避免的。但是信不信由你,它必然還是要來的,因爲是因果決定了的。不要說:“我今生生活過得這麼好,將來未必會去地獄。”這個心起不得啊!起了這樣的心,可要給你“道喜”了:你已經買好了地獄的門票,以後必定要進去。所以,進一步來說我們需要求解脫了,前面我們說的是要把叁惡道斷了,進一步就是要求解脫了。

  即便天人之身也不外乎純系痛苦的自性。生于人中,有生、老、病、死之苦,與所愛的人分離之苦,與怨家遭遇之苦,得不到想求的東西之苦等等;生于非天中,有在戰爭時身體被割裂之苦,長時間因嫉妒而憂愁之苦等;生于天中,有死相籠罩之苦。上界諸天雖然沒有明顯的痛苦,但仍具周遍行苦的自性,對于安住本位不得自在,最終必須下墮等苦。

  這樣的心理大家一定要有。在下士道我們怕的是叁惡道的苦,在這裏則要生起害怕輪回之苦的心。無論我們隨業力受生到人、天、色界天、乃至到無色界天都是可怕的。

  生于非天的嫉妒心最大,看到天人在享受他就生嫉妒心。人世間這樣的嫉妒心反映得很多,比如說單位上選模範,沒有選上自己卻選上別人便心裏氣不過,卻又說不出那人的短處,嘴上說不出所以然,心裏的嫉妒心就生起來了:“嘿,他都要選爲模範!”這樣的情形很多嘛!阿修羅就是看到天人在享受就生嫉妒心,都是同樣的心理。

  什麼叫[周遍行苦]呢?簡單說就是行苦。行苦就是我們做的一切事,都由煩惱心而感招的果,這就是說我們做不了自己的主。說穿了,說得很究竟的就是:佛教我們解脫的是什麼呢?就是解脫煩惱,我們由煩惱而造的業,都要感受其苦的,會感一個一切不由自己作主的果,無論是苦受還是樂受自己都做不了主。

  [對于安住本位不得自在,最終必須下墮等苦。]天上就有這樣的情形:因爲這些人的處境使其自認爲是得以解脫的,但當他的定力和功力消失以後就只能出定回到現…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改正動機與觀察所修之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