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假如不幸墮入地獄,一去就是多少萬萬年,賢劫千佛都過完了自己還在裏面,那怎麼得了呢?真正學佛之人,不管是在家菩薩還是出家菩薩,都要像這裏所說的,要生起堅實的功能才行。每個人都要認真想想,自己缺什麼就補什麼,這個其實很容易做到。
不僅佛法是如此,世間法也是如此:你的專業哪裏不圓滿,就要把哪裏學圓滿。社會在發展,你要趕緊跟上,不要老是在一個水平上,那就落後了。我曾看到這樣一個事實,某化工廠有個日本人在管理,下班後他一有空就在學習。別人問他何必要這麼辛苦,他說:“我在這裏工作期滿了回去要失業的嘛,我怎麼敢不學習?”別人都在快速發展,你不能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這種精神很好,我們學佛的人就應該這樣:你們回去自己分析檢查一下,自己缺什麼就補什麼,那樣功能沒生起,就多用功盡快讓它生起。怎麼才能生功能呢?一個法修到熟極了之後才能生功能。真正修到熟極了,先從心上生暖,然後遍及全身。這種感覺是修了之後才能有,光講道理則沒有。我們修《菩提道次第》,真正修好了就會生暖。如果還沒生暖,就說明這個法在你心裏還不夠熟,要修到熟極了才生得起。我說的是重在實修,不是一味地求知,光是求知而不實修沒有好大的用處。一味求知好比是看報,看完了就丟了,能有什麼用處?
[尤其是別人要修叁大阿僧祗劫才能獲得的雙運金剛持位,依靠此身在濁世的短暫一生中就能辦到。]你們看人身有多寶貴啊!金剛持位就是由修密法而成佛的,密法中將佛稱爲金剛大持,在顯教就稱爲佛。我們是修顯又修密,也就是我前面所說過的:密依顯而生,顯依密而速成。大家要清楚,這裏所說的依人身就能辦得到,不是說得了人身就辦得到,而是可能辦得到,不是說包括在座的各位和我自己在內今生就能做到即身成佛。這裏的含義是說人身具有此堪能性,不要將其浪費了。
我們最重要的是從現在起就要積累成佛的福、慧二資糧,福、慧二資糧可不是光懂成佛道理就能得到,而是必須修到佛法在身心上生起功能,使心裏具有了潛伏意識,這才是種下成佛的種子。單是聽懂了道理自己沒有實修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修和行。人們一般將修行合在一起說,其實應該將它們區分開:在座上思維與座下思維都屬于修;在座下的待人接物與任何一個有情接觸叫行。修是生功能,行是種因。我們應重在于行,這是很重要的,但還必須重視因果。知道自己所行是否正確,才判別得出善與惡。按照正確的方向去做,所行才是善因;做那些不正確的害人害己之事,所行就是惡因。所有在家修行之人和出家修行的菩薩都要如是修和行,因爲心裏只要一起心動念,因果就跟在後頭:說話有因果,做事有因果,起心動念還是有因果,因爲是意業在活動。我們不僅要重視因果,要依因果而行,還要害怕因果,不要亂種因。有一句話說:衆生畏果,菩薩畏因。菩薩最怕種惡因,衆生最怕受苦果,大家只會說這樣惱火、那樣惱火,就是不想想這些惱火是從哪裏來的,惱火過後照舊還是做,結果當然還是繼續惱火。學修佛法之人的目標就是要將不自主修成自主,止惡修善要能夠自主,那麼就永遠是大仙道,永遠不墮叁惡道。我感覺解脫生死、成佛最主要、最基本的就是要將因果掌握好,同時再抽出時間來修定。在正見基礎上定力如果生得起來就能離開欲界,這兩個就是前面所說的一般的小有成就,這是修學佛法之人最起碼的追求。更大的追求則是將菩提心生起來,再證了空性,那就是大成就。就像清定上師、大吉活佛那些了不起的大德,他們都屬于大成就者。他們所做的事我們做不到,因爲我們沒有他們那種魄力,也沒有他們那種力量,或者說因爲我們沒有本錢,簡單的說是沒有內證。沒有內證,報身沒有變,依報怎麼能變?我們努力將正報變了,依報會跟著就來,這點大家不要操心。如果不改變我們的世間心,善業不回向,福報大到了那個時候,依報反過來要和我們打岔,會像潮水般湧起地來,你如果心裏有貪念,則又是此世貪著。
我們現在的人身遠勝于十萬俱胝個摩尼寶,所以如果將這樣的妙身得到後又白白浪費的話,那要比白白扔掉十萬俱胝個摩尼寶更爲可惜,再沒有比這個更虧損、更愚癡、更自欺的事了。
這段話告誡我們如果不知道愛惜自身,那就恰恰是最大的虧損、是愚癡;不知自愛,是自欺欺人,也就是自己騙自己,或者是將自己福報、壽命隨意浪費了。人都要衰老,體衰是自然規律,等到人老體衰時再想用人身來修行就惱火了。我就有這樣的親身體會,看起來自己身體在好轉,但做什麼事都不能持久。你們現在做事能持久是最有錢的富翁了,我現在窮了,上座坐個點把鍾我就來不起了,不是昏沈來幹擾,就是掉舉頻生,同時還有身心不堪忍。我覺得五十歲以前是大家的壯年,正是修學佛法的時候;五十歲到七十歲這二十年就是盡量使自己所學不減少、不減弱,能夠把正修的一天天培養壯大;七十歲以後能維持就已經是了不起了,這是自然規律,是人身衰老的自然規律,也是我的親身體會。你們大家要趁著還年輕,還是小夥子,正是得力的時候抓緊時間修。等到以後你諸事學好的時候,就老了,就和我一樣,要說懂是比以前懂得多了,做卻不如從前做得好了,因爲做不起了。你們要及時的去修,而且修的時候不要求多,求多是障礙。先在一兩樣法上專門修,要修得達到身體生熱的水平,那個法就是你們自己的了;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水平以前,都是書本本上的。大家千萬不要貪多,貪多就是自己的障礙。貪多是怎麼來的?這個活佛來了你把腦殼伸過去,那個活佛來了你也把腦殼伸過去,到處都去聽講法,聽了法之後又不能不修,因此就弄得自己一天到晚修都修不過來。修每個法都要分一點精力和時間,修的多了就將你的精力和時間都分散了,還生得起什麼功能呢?多得法當然也有好處,可以多得點加持。得加持的好處是這輩子修不起,下一次得人身再修。與其這樣爲什麼現在不將一兩個法修起功能呢?初業有情開始修法時不要求多,要求簡單,要求專修,當成一天叁頓飯一樣丟不得,就是要這樣做。還要就是我勸大家無論如何都要修定,修定是個很艱難的事情,頭一關就是找所緣,初想都還現得起,再想卻又沒有了。但是大家不要因此而害怕,堅持一次次把所緣想明顯就好了。每天堅持這樣做上幾遍,雖不是專修定,也是隨順修定。能把所緣現得起了之後,你再念儀軌等就有不同的情形,就不是現在修時所緣現不起的樣子。
怙主寂天曾說:“既得此閑暇,我若不修善,自欺莫勝此,亦無過此愚。”
[怙主] 就是救護我們的佛菩薩。人們通常都覺得自己很聰明,覺得自己看問題就是與別人不同一些,各位是不是有這樣的心態?得此暇滿人生如果不知道修善、修佛法,就是最大的自欺!別人騙你或許還騙不了,可自己欺騙自己總是能騙。別人騙了你,你還有明白的時候,可是自己騙自己就永遠沒有明白的時候。這是屬于“五蓋”裏的事情,就如太空罩著我們,可是我們卻不覺得有太空,這是很自然的。自認爲很聰明的人,哪裏知道自己才是愚蠢的人!得了殊勝人身卻不知道止惡修善,那樣的人可稱得上是宇宙間第一大笨蛋!他們一點都不愛自己,沒有一絲一毫愛自己。真正愛自己的人就應該知道要離苦得樂,就應該知道自己現在做的每件事是不是真的愛自己。舉個例子:有些人一天到晚吃吃喝喝,吃的時候自然高興極了,回家拉了肚子該咋辦?不見得每次吃了都是舒服的吧?癡人才做這種事,因爲他不知道真正愛惜自己。
如果我們想取心要,必須從現在就開始。這有兩個原因:死決定與死時不定。舉例來說,我們現在參加法會的這些人,一百年後恐怕一個也剩不下。以前我們的大師釋迦牟尼佛,雖多劫修集二種資糧獲得如金剛般的身體,也顯現出涅槃相。後來印度、西藏的智者、成就師、譯師、班智達等也全都已示現涅槃相,只剩下一個名字“某某時代有某某大師在世”。總之,我們現在在任何地方都無法指著某個人說:“此人(從很久以來)一直未死而活到了現在,也不該有這樣的指望。”這樣的話,我怎麼會成爲唯一的例外呢?
[如果我們想取心要,必須從現在就開始。這有兩個原因:死決定與死時不定。]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修佛法不要等,要從現在就開始修。因爲人是死無常,並不是依歲數的大小安排死的時間,死緣一到年輕人也會死,小孩子也會死,乃至于每一個人隨時都會有死的危險。我來舉個例子:坐飛機很快,可誰能保證飛機不失事?一旦飛機失事,乘客的骨頭都找不到了!火車跑得快吧?現在十個小時就到重慶,可萬一火車出軌了怎麼得了?固然這不是常有的事,但總不是不會有的吧?還有這樣的事情:某人在街邊上走,路邊蓋房子掉下一根木料砸到他的頭上,他就死了。這樣的事防是防不到的,所以在佛經上說死緣衆多。另一方面,人的身體是很脆弱的,練武之人看起來身體都很強壯吧?他們的身體再強壯經不住一鐵錘真砸呀!就是因爲死緣很多,所以我們學修佛法要從現在就開始。
每一個人都會死,不管他活了多大的歲數,就以龍樹菩薩來說,他活了二百多歲,可還是要死。死不定期就是說死的時候不論歲數大小,也不分體質強弱。那些體質弱的人,由于他善于保養,不到處亂動,反而活得長壽;那些身強力壯的,成天到處跑來蹦去,不一定哪天他會蹦出問題。所以說不論人的身體強弱、歲數大小,要死的時候沒人通知你:“喂,你要死了,快做准備哦!”沒有這種事嘛!死因都是突然而來,很多人都是還在盤算自己要怎樣發財、怎樣保健的時候就死了,這種例子很多得很嘛。
[舉例來說,我們現在參加法會的這些人,一百年後恐怕一個也剩不下。]這話是真的。一百年後在座的各位還有幾個在世?只有龍樹菩薩活了二百多歲…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改正動機與觀察所修之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