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偷不走。换句话说,如果你心里起的是不好的意业因,那么谁都救不了你,佛菩萨也救不了你,因为一切都种在你自己的识田里。我们现在能够自主的就是一定不种恶因,只种善因,种好的因。
修学佛法应该不温不火、循序渐进,什么事情都一步步来。为什么呢?因为每人都有烦恼和过去的业力,还要看各人的因缘如何,这是自己做不了主的,唯有今生的勤奋是自己做得了主的。每天抓紧自修是第一重要的,就是再忙我们都要把自修的时间挪出来。天天认真想这么一遍就是修,天天思维佛法的道理就是修,只念仪轨没有思维就不是修。有些人不上座则已,一上座就打瞌睡,那就不得了,那就永远修不成了!这一点大家要注意。我们应该把一天中最好的时间,脑筋最清醒的时间用来上座。万一工作忙了实在没有空,上座之前就先休息一会,睡得着更好,睡不着就闭目养神,把世间的事丢开,身上的一切细胞得以放松之后再上座,就不容易打瞌睡。
我还要强调一下:大家在修的时候一定不能有一上座瞌睡就来的坏习惯,如果有这种上座就打瞌睡的习惯,还修什么呢?这辈子也别想修成了!所以大家开始修时要养成好习惯。修法中有两种障碍,就是昏沉和掉举。习惯养好了,不打瞌睡,头脑清楚,才能去除修法中的昏沉,不然昏沉就去不了。要以定的力量去掉举,心不缘念正法就永远得不了定,能够心住于正法,自己的潜伏意识就不容易现起。掉举是潜伏意识现起,不是我们在座上修法时还看得到什么,而是自己的潜伏意识现起。在佛法上叫习气种子,用现在的语言就是潜伏意识,潜伏意识现起就是掉举。大家在修佛法时一定要注意两样,一是不能打瞌睡,免得有昏沉;二是要学会丢开掉举。方法很简单,来了恕不招待,什么叫恕不招待?就是掉举来了不要接着继续想下去。这就像客人来了你不让座,他就不好意思坐在那里。头一次你不让座,他还好意思坐一坐。第二次他来了你仍不让座,他怎么再好意思坐下?用世间的语言说这就叫恕不招待。
[如今值此获得清净暇满身之际,我们必须要取得一些有坚实价值的东西。]什么叫坚实价值?就是真正能够止恶生善。我们今生要坚决只行善、只缘念善、只想善;不缘念恶、不做、不想坏事情;过去造的恶业今生我们赶紧将其忏悔了;过去、现在所有的善业我们都回向成佛,这些就是有坚实价值的。因为这样我们生生都可以得好处,一直到成佛都可以得好处,所以称其为有坚实价值。我们现在要做这些事情,简单的概括为一句话:我们现在得人身要修三世,恶业要忏净,善业要回向成佛。要修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这些才是真正的爱自己。其他爱自己的方法都是有毛病的,都会将自己引到不好的地方,只有这些才是对自己完全好。
我们在不作观察的时候,对获得这样的妙身一点也感觉不到特别的快乐,还不如得到一二两银子感到更高兴些;对于浪费我们的暇满,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还不如失去一二两银子感到更可惜些。然而,我们所得的这个身体其价值要胜过如意宝十万倍!如果将如意宝洗三次擦三次使之干净后,置于幢顶而作供养,那么衣食等现世的快乐都能不劳而获,但是即便获得这样的如意宝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甚至十万个,也无法使我们后世不入恶趣,而这还只是此身所能办到的最小利益。
[对获得这样妙身一点也感觉不到特别的快乐,还不如得到一二两银子感到更高兴些]通常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只是知道爱惜自己身体,却没有觉得这个身体难得。大家是不是都没有想过?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只觉得自己比天天抡锄头的农夫要高明的多,但是自己的身子是不是难得却不曾感觉得到。世间就是这样,已经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知道其宝贵。人身极为难得,可是人们却不知道喜欢,还不如得到一些财物感到高兴。现在的社会进步是各种物质享受好,过去享受不到。反过来说现在人的心很苦,过去则没有那么苦,不像现在的心苦极了。你看现在哪个人每天都能心平气和、无忧无虑的?没有嘛。所以说尽管物质文明发达了,可是现在的人心比过去更苦。
[对于浪费我们的暇满,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还不如失去一二两银子感到更可惜些。]这句话说得很重要,说得很沉痛。过一天我们就少了一天寿命,福报也就短了一节,可我们却不觉得痛惜,因为没有这个心。不仅不痛惜,甚至想都没想过。什么时候才会想?要到我这个岁数就知道了,当身上各处的功能都和年轻时不同了、衰落了,就知道活不了多少年了,在五十岁以前大家不会有这种感受。你们大家都是该抓紧正修的时候了,从二十几岁到五十岁是一切事业发展的时候,也就是知识不断的丰富,能力不断的加强,但是大家有没有想到要抓紧时间来学修佛法?那是需要过去有多么大的善业,过去也曾经用过功,身语意三业都用过功的人才会在这个时间不休息来学修佛法。其他人这时候不是在吃喝,就是在玩耍游乐,再不就在度假村里胡闹。大家今天能来学佛法,过去生中都是曾经好好修学,积了很大的善业才有今天。我们今天汇聚在这里学习的不过二三十人,这是很不容易的啊!难、难、就这么汇聚一次都难啊!
[然而,我们所得的这个身体其价值要胜过如意宝十万倍!如果将如意宝洗三次擦三次使之干净后,置于幢顶而作供养,那么衣食等现世的快乐都能不劳而获,但是即便获得这样的如意宝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甚至十万个,也无法使我们后世不入恶趣,而这还只是此身所能办到的最小利益。]这段话非常重要!我们到哪里去找如意宝?如意宝就是世间圆满,可世间再圆满也不能保证下一世不堕恶趣。为了能够世间圆满现在都有了百亿富翁,可是为此多少人吃了苦、受了害?大商家为了自己的世间圆满,把多少小商家挤垮了,他们就吃了大商家的苦;大官僚为了自己的世间圆满,把多少同事挤垮了,不然他怎么爬得上去?这些都有损人的成分,损人就是恶业。你如意了,享受得比任何人好了,是你过去生中的福报,可今生你欠下的恶业帐总是要还的,那怎么得了!
现在还有这样的情形,做了错事的人还会自鸣得意。按照因果关系来说,这就叫不见为罪谓功德,这是海公上师的教授。所以,暂时的快乐没有多少意义,究竟的快乐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相比成佛来说,现世的快乐算什么呢!大家想一想,我们要想解脱生死,就要舍世间贪,现世所贪的都是世间的安乐,正是我们求解脱生死的人所要丢弃的糟粕,有什么重要、有什么好处呢?世间的安乐无非是引起我们造恶业的,不能令我们不堕恶趣。所以,求解脱就要舍世间的安乐。
这里我要告诫大家:不是要你们自己故意去找苦来吃,这点千万要记住。我们要的是不执著去求安乐的心,哪怕如国王一样福报多得涌起来,只要心里不执著就没有关系;身无分文乞丐,将手里一根打狗棍抓得死死的,也还是执著。这部书里帕绷喀大师就说道:我们要的是不执著,并不是要大家去当乞丐。
现在做事情要跟烦恼作斗争的确很不容易,但还是要学着做。如何学着做呢?就是要在心里天天想佛法的道理,天天想,想久了心就变过来了。思和修都要不断的天天想,搞懂了道理之后就要把书本放下去思和修,光是看书没有什么作用。看书的当时心生感动是得了加持:“真是觉得这么做很正确、这么做很好,我以后要一定这么做。”但这只是一时的感动。要天天不断地这么做、心不生疲厌的这么做,才能够变心。不经常洗涤,衣服不能干净,心也是一样,善念、恶念都在心里,多生积累的烦恼哪会那么容易就去除干净了?不然佛菩萨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悲心,再困难也要来救度众生。正是因为众生不好度,所以观音菩萨才流泪,才变成了千手观音。观音菩萨在修菩萨道时发了誓愿普渡众生,可是又觉得众生难度,他的心一退,头就裂成了千块,他的上师阿弥陀佛加持他成了千手观音。这是示现给我们众生确实难度。
如果我们依赖此身,想要不入恶趣,它就能为我们办到。同样,如果我们想成就梵天、帝释等身,它也能为我们办到。不仅如此,我们不能获得解脱与一切智位,仅仅是因为我们不去修,事实上,依靠此身同样也能办到。尤其是别人要修三大阿僧祗劫才能获得的双运金刚持位,依靠此身在浊世的短暂一生中就能办到。
[如果我们依赖此身,想要不入恶趣,它就能为我们办到。]这是我们做得到的,只要我们将业果搞清楚,决不做恶业,尽做善业,就能不入恶趣,因为没有堕恶趣的因了。这就是依人身能够办得到的。
[同样,如果我们想成就梵天、帝释等身,它也能为我们办到。]我们的人身可以积累成就帝释、梵天的条件。耶稣说众生是上帝用泥巴做的,可上帝是由谁来做的呢?他总不能说是无因生嘛!这些说法都是不究竟、不彻底。
[不仅如此,我们不能获得解脱与一切智位,仅仅是因为我们不去修,事实上,依靠此身同样也能办到。]这句话大家要很重视。不是我们得不到解脱;得不到一切智位(一切智位就是佛位),我们得不到这两样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自己不去修、不去做。只要我们肯去做,就一定能得解脱,为众生成佛,这些都能办得到。为什么现在办不到?就是因为自己不肯做。众生有个共同的心理:“成佛好不容易哦!”大家是不是都有这个心理?帕绷喀大师的教授就是说:我们的心量一定要大,学佛的目标一定要定在成佛上。不要认为佛道难就不学、不修,我们就是一定要成佛。成佛是有方法的,有道次第、有次序的。只要我们依道次第都可以成佛。盲目听从外面人所说的:最高的是无上密、最高的是明心见性、最高的是大圆满胜慧,就赶紧去修那些高的,那就浪费了我们的人身。
我们所发之愿是要为众生成佛,用功却要在下士道,先把人身保住,保证生生世世都得人身,才能不断地修…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