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人說毛主席能活一百四十多歲,可他還不是八十二歲就死了,想不死可不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
[以前我們的大師釋迦牟尼佛,雖多劫修集二種資糧獲得如金剛般的身體,也顯現出涅槃相。][二種資糧]就是福慧二資糧。宇宙間凡是有爲法都是生、住、異、滅,沒有長住不變的。有出生就有成長,有成長就有衰落,有衰落就有滅亡,任何事物都是如此。鐵路修得再好也會損壞;飛機設計得在好也會出事故,沒有什麼是絕對可靠的。
釋迦牟尼佛示現涅槃相,就是要大家不要執常。世界上不存在常邊,就是我們最寶貴的身體,也要不由自主的舍棄。佛示現涅槃,是告訴我們任何事都沒有常邊。宇宙間不存在常有,證空性就是要斷除常斷二邊。既然人都要死未必我就不會死?既然我要死就要趕緊去做該做的事。修佛法要靠這種死無常的心爲動力,沒有死無常的心不會努力修法。所以修佛法的人要知道死無常,任何人都是說死就死,這樣才能激發自己即時修佛法的心。
[後來印度、西藏的智者、成就師、譯師、班智達等也全都已示現涅槃相,只剩下一個名字“某某時代有某某大師在世”。][班智達]就是善巧者。大家想想這句話是不是說得很現實?我們現在學帕繃喀大師的教授,是不是只剩下他的名字還在,他本人也早已示現涅槃相了?
[總之,我們現在在任何地方都無法指著某個人說:“此人(從很久以來)一直未死而活到了現在,也不該有這樣的指望,”這樣的話,我怎麼會成爲唯一的例外呢?]你們能不能找到一個秦始皇那時出生,一直活到現在的人呢?沒有嘛!你不能說:“我就不同。”因爲你還是在衆生的範圍之內,衆生有什麼你就有什麼,怎麼會有[我不同]呢?除非你成了佛了,就有了[我不同]。我們現在是在追求這個[我不同],那就是要盡快修成佛。每個人都不能例外,都不能不死,誰也不能說自己有一定的壽命以後再死。在北俱盧洲可以說壽命有定,在南瞻部洲則是壽命無定,尤其在此五濁惡世中,生命更是無定。因爲死緣多、生緣少、生命脆弱,這些條件現在就更顯得突出。
不僅像這樣死是決定的,而且死期還是不定的。我們中沒有人能肯定明年這個時候我們是否還穿著法衣安住在人群中。明年這個時候,我們或許已經投生在畜生中,身上披著長長的毛,頭上長著豎起的角;也許已經投生在餓鬼中,連一滴水都得不到;也許已經投生在地獄中,正受著寒、熱、燒、煮的痛苦,這一切都難保不會發生。
因爲帕繃喀大師是出家人,他的對境往往是聽法的出家人,所以他舉的例子也都是針對出家人的。這段話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要記住死期不定,絕不要想等自己以後有了空閑再來修佛法,這是萬萬想不得的。我們學佛法的人既要知道死無常,又要知道叁惡道的苦,還要知道業果和皈依的道理,這樣才生得起向法的心,才生得起皈依與出離心、菩提心。皈依就是尋求叁寶救護,而不是 “今天我皈依了佛,我就是佛門弟子了”。皈依是我們向叁寶求救,由于我們過去所造的業、今生所造的業可能墮入叁惡道,所以我們求佛來救護自己。因爲我們怕墮入叁惡道受苦,而由于業果的關系又必墮,只有佛才能救護我們,所以我們皈依就是求叁寶救護。
死後心相續是不會就此中止結束的,我們必須再一次地受生,而所生之地不外乎樂趣與惡趣二種。倘若我們生在無間地獄,那麼我們的身體與火將沒有區別。即便是生在地獄中痛苦最輕的等活地獄,每天也要受死一百次又活一百次等等的苦。現在我們把手放入火中一小會兒都無法忍受,又怎能忍那樣的大苦呢?而且地獄中所受的苦與現在這個身體上所受的苦一樣,不要認爲會有所不同而變得輕一些。如果生在餓鬼中,多年之中連一滴水都難得到,我們現在視齋戒等爲畏途,又怎能忍受受生在餓鬼中呢?假如生在畜生中,以狗爲例,仔細研究一下它的住所,它是如何覓食的,通常它能獲得怎樣的食物等等,一旦我們受生爲狗,我們又該如何忍受?
[死後心相續是不會就此中止結束的,我們必須再一次受生,而所生之地不外乎樂趣與惡趣二種。]這句話很重要。什麼是心相續呢?我們的心念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而不是一個整體。只有將定修好了之後,我們的心念才能變成一個不准插隊的心。現在我們的心念都是可以插隊的,總是前念滅亡後念生,這樣不斷地來,正是因爲如此,潛伏意識才會插進來幹擾。比如大家在排隊的時候,無論怎樣都會有人插隊,但是如果隊伍排得像一根繩子一樣沒有間隙,想插隊的就插不進來。正是因爲我們的心念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是刹那生起的,所以惡念、潛伏意識才能現起。
有人說:人死如燈滅。這是不懂佛法的人所認爲的,其實此生這個身子丟了,下一個身子必定要受取。我們人最愛惜的莫過于自己的身體,當我們死的時候身子丟了,心識就要忙著去找自己的身子,取後有就是這樣來的。人死之後和此生之人的一切緣都斷了。道家所說的什麼魂起來了,什麼地上撒一些灰能留下腳印,甚至說某人回來身上帶著鐵鏈子,還有鐵鏈子的聲音等等,這些都是臆想而說的,是他們想當然而已,其實世上沒有這種事。人死了之後,今生的緣就盡了,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身子失掉了要盡快去找個身子。此生的緣既然已經斷盡,什麼過奈何橋、喝孟婆湯等等都是人們編出來的,哪有這種事呢?緣盡才散,緣不盡就不會散。緣不盡時,兩個人就是把頭都打破了也要在一起;緣盡了以後,再好的朋友想在一起多一秒鍾都做不到,大家互相形同陌路,什麼關系都沒有了。道家所說的那些無非是爲了神道設教,勸人爲善,爲的是讓大家生作善之心。可是久而久之民間將佛教與道教的信仰混到了一起,再加上一些民間的誤會,就變成叁者合一的了,而且搞得道也不是道、佛也不是佛、世間法也不是世間法,現在流行的就是這些東西。
我們要求的正見,就是要把一切都認識清楚,搞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人死了還要忙著去找身子,就好像自己把什麼東西丟了一樣。從前有這樣一個笑話:解差押著一個戴枷的和尚上路,晚上解差睡著了,和尚把枷打開給解差枷上,並將其頭發剃光之後跑了。解差醒了之後說:“枷有,和尚有,我呢?”他認爲枷在,和尚也在,就是“我”不在了,于是就忙著到處找“我”。這雖然是個笑話,但卻說明人的愚癡,很多事情沒有看清楚,都是糊裏糊塗的。人死了就是這樣,心識要忙著去找個身子,其他的事都不會想了。下一世的身子生在何處取決于自己的善惡業:善業強大就能取個好身子,乃至于取個人天的身子;惡業強大就只有到叁惡道去了。有人會這樣問:“畜生道不好,我能不能不去啊?”這可不是你自己去不去的問題,畜生道、叁惡道是你這一生最恨的境,可是受生時你見到一生最愛的境,于是貪心一起說:“哎呀,這是我一輩子都沒找到的,今天可找到了!”就撲了進去就變成豬了,這不是你願意受生爲豬而是自己的貪心所致。又好比你受生時見到境中一個叁世的冤孽,立刻就想追過去將其殺掉,卻不知這一去就進了地獄。墮叁惡道都是由貪和瞋而去的,假使我們能夠去掉貪和瞋,叁惡道就與我們無緣,因爲沒有那個因了。一個人是否墮叁惡道是不是由判官小鬼做主呢?不是的,是我們自己的欲心所爲,不去爭名利自己心中就過不去,那就必定是墮入叁惡道後才心安理得了。嚴格說這是愚癡,佛看我們衆生都是愚癡的,就是這個原因。那麼苦的地方還有人非要跳進去,擋都擋不住,拉都拉不住,你說有什麼辦法?我們隨業力流轉就是這樣的情景。因此我們要趁得人身的時候,把善惡業搞清楚,不種一點墮叁惡道的因。
我曾在金沙庵給大家講過,我們應該從現在就開始修自他相換。我們不能保證自己過去的業中沒有墮地獄的因,就算自己今生是善人,萬一過去生中造下要感幾世果的墮地獄的因,那就不能不去地獄。我們要學釋迦佛,他在地獄裏被鐵鑽子將腦髓鑽得痛極了,于是他就修自他相換,自他相換的念頭一生,他就從地獄裏出來了,並且立刻受生進入叁十叁天,這就是釋迦佛給我們示範的極好例子。我們現在開始就要做好准備,假如自己感到身上哪裏不舒服,哪怕是輕微的,就要想到與我同樣苦受的衆生,我要盡代他們受苦。我們初業有情正修自他相換時不是籠統地修衆生有什麼苦我們都可以代受,而是需要有具體的對境,由此想到與自己有同樣苦痛的衆生,自己願意代他們承受痛苦。現在我們把這種方法練習慣了,萬一將來不幸墮入地獄,我們才能想得到要代爲衆生受苦。不然那時候各種苦、痛一來,自己會什麼都忘了,只知道苦啊、痛啊,哪裏還生得起代爲衆生受苦的心呢?只有我們抓緊時候不斷地天天修,才能有這種力量。這就是所緣,所緣一現起,我們心裏立刻就會想起自他相換,馬上就想到了代爲衆生受苦。這種念頭一生起,就能像釋迦佛爲我們示範的那樣,馬上就可以離開地獄。這就是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教授,是我們佛教徒要實際修的,我們大家都要修。換句話說,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防衛的本事。就好比你帶根鐵棒走黑路,心裏才不怕遇壞人;要是你手無寸鐵,壞人拿出一把刀你就沒法了。我們需要能夠自己保護自己,我覺得這很重要。平時自己身上不舒服,哪怕是腳趾丫丫不舒服,你也想代爲衆生受;哪怕手有點痛,也想到代爲衆生受。當然我要說明一點:有了病痛該怎麼治療還是要怎麼治療,不要只是傻乎乎地修自他相換,而是借這個自他相換爲所緣,修自他相換的心。這種機會不是我們自己找來的,沒有病痛卻要修自他相換,那就是空談。真正有機會了,我們就趕緊修,修了多次之後自己才可以生起功能。這種功能生起之後,就有了萬一墮入地獄也可以快快脫離的保險。這是釋迦佛給我們做了榜樣的,不是空談。我們將自他相換修好之…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改正動機與觀察所修之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