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改正動機與觀察所修之法▪P5

  ..續本文上一頁後,心裏就有了證量,就不怕墮入地獄,因爲自己有了墮了地獄之後也能快快脫離出來的本事。

  我們這生壽命完結了,是自己的壽命盡了,自己的福報也盡了,與衆人的關系也盡了。這裏我要附帶說一下,人的壽命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必須同時有福和壽這兩樣:壽盡有福也要死;有壽無福也要死,兩者同時都有人才能繼續活下去。因此我們要想多活幾年,就要培壽培福。

  培福大家都知道,怎麼培壽呢?如果我們不損害他人的生命,我們的壽命就能長;如果自己非要殺生,那麼壽命就會短,這是自種因、自受果。我們要愛惜一切有生命的有情,看到他們生命有危險時要盡量的救護。比如看到一個蟲子掉入水裏,我們要趕緊把它救出來,這在布施中叫無畏施,也就是在一切有生命的有情感到恐懼、害怕時,我們讓它不畏懼。同時我們要愛惜一切有生命的生命體,這些都是增壽的。壽命的大部分是前生注定了的,今生自己所種的因也還是要起作用的,我們今生所做的就是有資本了之後再添一些資本,這是有可能性的。如果今生只管前生業,不管現生業,那豈不是業果不起作用了?要如何讓今生種的因起作用呢?那就是心力猛和長期地做、長期地想,這樣就可以感得現生受果。由這個道理來說,我們就可以使自己的壽命延長,同時我們再培自己的福報,這樣我們的壽命不要說像傳說中的彭祖活八百歲那麼長,起碼比一般人通常活的歲數要長些。

  這一點龍樹菩薩就給我們示現了的。他在生下來之後,家裏經人算命認爲他的壽命不會超過二十歲,父母認爲他壽命不長就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去各處遊曆。他來到一個寺廟,坐在廟的外面,因爲他過去生中有過修學,無意之中就哼起一種調子,這就屬于五明之一的聲明學,也就是現在的音樂。廟裏的大師聽到外面在念經的聲音,就覺得奇怪:是誰會念這種經?于是就叫侍者出來看。侍者看後向大師彙報說是一個十幾歲的娃娃,大師十分驚異,就讓侍者將他叫了進來。大師問起他的經曆,他就將自己出遊的原因細說了一遍。大師問他:“你願不願意長壽?”他說:“我當然願意。”大師就說:“那你出家吧,我教你長壽之法。” 他爲了救命就出了家,後來就得到了長壽法。因此,龍樹菩薩活了二百四十多歲。這個例子說明:雖然人的壽命是自己過去生中業力決定,但是今生還是有緣起和方法使壽命延長。我們當然沒有龍樹菩薩那種本事,但是如果我們愛護一切有生命的有情,再加上自己多多培福,這樣就會福壽雙惠,我們照樣能延長壽命。如果平時再注意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注意加強身體的活動與鍛煉,積累長壽的因素,我們也能長壽。雖然看起來這是世間法,但具有很大的意義,如果我們沒有身體,拿什麼來修佛法?我們修學佛法的時候必須有身體,所以要注意愛護自己的身體。此外,修密的人要注意,修密不愛護身體可是要犯一條密戒的喲!

  還要說明一點:自殺同樣是犯殺戒的,並不是殺自己就不犯殺戒,殺自己同樣犯有殺戒罪。有人想不開就自殺,那是不懂佛法的所爲,懂佛法的人絕不可以自殺。不要以爲自殺你就可以脫離現生的痛苦了,哪裏知道你殺了自己又種下了殺業的因,還有更苦的果報在等著你。學佛的人要懂這個道理,再苦,也不能自殺。

  [倘若我們生在無間地獄,那麼我們的身體與火將沒有區別。]這裏所說的身體與火沒有區別,是指身體被燒得和火一樣,但心識還是會有感受,所以才感到痛苦。柴禾被燒成火炭並不會有什麼感受,而地獄中的有情就會有感受,當他們的身體被燒成火炭,是會感到火燒的痛苦。

  [即便是生在地獄中痛苦最輕的等活地獄,每天也要受死一百次又活一百次等等的苦。]等活地獄是八層地獄裏最輕的一層。等活地獄是什麼情形呢?在那裏大家各自拿著武器互相追殺,自己被同類有情殺,自己也在殺別的有情。這裏我附帶說一下,爲什麼會生在等活地獄呢?這是由生氣感得的果報,是愛發瞋心感得的果報,所以我奉勸各位喜歡發脾氣的人今後不要發脾氣了。愛動瞋言、愛發脾氣的人要提高警惕,否則就等于是在等活地獄那裏挂了號,這是我們大家要特別注意的。

  帕繃喀大師這裏所說的 [每天也要受死一百次又活一百次] 可不是嚇唬我們,實實在在應是萬死萬生。等活地獄裏的一天相當于人間九百萬年,你說一天要死、活多少次?佛經上說的是萬死萬生,就是因爲這個數字無法計,才用萬死萬生來代替。帕繃喀大師慈悲,怕嚇倒衆生,才用死一百次、活一百次這樣的數字。

  [現在我們把手放入火中一小會兒都無法忍受,又怎能忍那樣的大苦呢?而且地獄中所受的苦與現在這個身體上所受的苦一樣,不要認爲會有所不同而變得輕一些。]還不要說我們將自己的手放進火裏,就是將木炭燒紅了,誰都不願意用手撚它一下,還別說將手放進火裏去!

  [如果生在餓鬼中,多年之中連一滴水都難得到,我們現在視齋戒等爲畏途,又怎能忍受受生在餓鬼中呢?]大家想想那種過午不食的齋戒是不是餓的有點惱火?不要說太長時間,一個星期不吃就會把你餓垮了。餓鬼的壽命不是很短,而是很長的時間。在那麼長的時間裏,不要說沒有飲食、沒有飲料,就連食物的名字也聽不到。因爲沒有食物,所以會感到很餓,並且無法解決。大家吃飯晚了一些是不是就感到餓了?餓是什麼滋味?假使餓一天你受得了麼?大都受不了嘛。餓鬼不但是若幹萬年都得不到食物、得不到飲水,就是連食物的名字都聽不到,你說有多痛苦!

  這裏我附帶說一下,我們臨終的時候出什麼現象可要小心些。臨死的時候什麼都不想吃、什麼都不想喝,就謹防到餓鬼道去;臨終時貪涼就有可能要到寒冰地獄去;貪熱就有可能要到炎熱地獄去。我說的是一些現象,大家要遠離地獄,就要把貪、瞋丟幹淨。

  [假如生在畜生中,以狗爲例,仔細研究一下它的住所,它是如何覓食的,通常它能獲得怎樣的食物等等,一旦我們受生爲狗,我們又該如何忍受?]我住的那個地方有條狗,它非常聰明,隨便你怎麼捆它,它都能將繩子解得脫。無論它再怎麼解得脫繩子,畢竟還是畜生。有一次我對它說:“你不要咬人嘛。”旁人說:“不咬人它就不是狗了。”我們大家可要仔細,千萬不要咬人,一但咬人自己就變成狗了。我們咬了別人就是傷害了他,傷害了他就好比狗在咬他。我們千萬不要傷害他人,用瞋心傷害別人,就夠條件變狗了。

  我們總喜歡把惡趣想成是在極遙遠的地方,但是惡趣與我們之間的間隔僅在此呼吸之間。在不作觀察的情況下,我們似乎不大會擔心自己將墮入惡趣,我們常對自己說:“畢竟平時我還能持戒,也能念念經。至于罪嘛,我從未作過殺人打罵這樣的大惡。”然而這只是不善觀察的過失。如果認真加以思考,我們可以發現入不入惡趣是不能由我們自己決定的,這取決于我們所造的業。在我們的相續中有很多的業,善與不善混在一起,哪種業力量大,臨死前就會被愛取潤發。如果我們檢查一下我們相續中哪種業力大的話,我們會發現多半是不善業力大。

  [我們總喜歡把惡趣想成是在極遙遠的地方,但是惡趣與我們之間的間隔僅在此呼吸之間。]有人可能這樣想:“雖然是會墮叁惡道,但是我活的歲數還長,還不至于馬上就墮。”人們通常會有這樣的心,但實實在在的是[惡趣與我們之間的間隔僅在此呼吸之間],就好比一紙之隔,一戳就穿。這個道理其實很明白,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我們的呼吸是有出無進,生命是不是就結束了?這是不需要多少時間的。我們斷了呼吸就失去人身了,不能吸入氧,身體的養料就沒有了,生命也就結束了,並且不需要多少時間身體就會腐爛。活著的動物肉體不會生蛆,沒有了呼吸,沒有了新鮮氧氣進入,沒有了養料,它們肉體就會生蛆變質。我們人也是一種動物,只不過美其名曰是高等動物。所謂高等動物,不過是我們人類自己誇自己罷了。

  這裏順便說一下,人沒有呼吸只是外形死了,死還是要有一個過程。要到有情的心識完全走了,才算是走了。從哪個地方看呢?如果人的胸口完全冰冷了,才算走了;如果他的胸口還是熱的,就還沒有走完。以後我們遇到父母、長輩去世,不要認爲趁著身子軟好穿衣服,就忙著穿衣服什麼的,那是整死人啊!那時候他只不過是不能說話了,我們會把他搞得難受極了。以後大家遇到父母、長輩去世,一定不要動他的身體,讓他安安穩穩的,要一直到他胸口冷了才能動他。人走的時間有快有慢,胸口是人的心力所在的地方,那裏沒有熱氣才是心識走完了,這時再動他的身體,才不會有痛苦。這點大家要仔細。還有老年人摔了跤不要急著去拉他,哪怕倒在泥巴裏都沒關系,要到他喘過氣來、能活動了,再去扶他起來,否則急著去拉就可能將他送終了。

  [在不作觀察的情況下,我們似乎不大會擔心自己將墮入惡趣,我們常對自己說:“畢竟平時我還能持戒,也能念念經。至于罪嘛,我從未作過殺人打罵這樣的大惡。”然而這只是不善觀察的過失。]我們學佛法的人通常都會是這樣想的。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比一般世人好,大都只看到自己的優點,不仔細觀察自己的過失。如果仔細觀察、用十惡業來衡量我們的言行及思維的話,我們可能天天都在造惡業。即便是沒有身業、沒有語業,意業也不一定都幹淨,這是最起碼的。

  人們大都這樣想:“今天要去買只雞來炖湯,一定要買只新鮮的才好啊,可不要買蔫的,蔫的或許是個瘟雞。”有的甚至想去選個最沒有病的活雞來親自殺,這樣才是新鮮的。大家沒有想到這樣做的業果?你自以爲殺只雞不要緊,可沒想過以後會感得它殺你一次的果。你殺它一次,它殺你一次,不要翻倍還算好,一翻倍就不知道它要殺你好多次了。就是按不翻倍來說,你殺人家一次,人家殺你一次,也就夠了。…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改正動機與觀察所修之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