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太過警覺,到後來心不往下沈,反而往上高亢,掉舉是上上下下浮浮沈沈,這時你又要用正知去察覺它,我的心不是往下沈反而是太過亢奮了,這時你用的正知力量比較純熟了,可以把高舉毛病察覺到,察覺到再用另外方式讓它稍微安定一下。
(7)寂靜心。在第四住心時,粗分的昏沈、掉舉都已經消除了,心可以放在所緣境上不散亂,但會有昏沈、掉舉等禅修毛病。在第五、第六住心就是對治昏沈、掉舉,一直對治對治的話,下面你的心就可以去除昏沈、掉舉毛病的層次,但這層次還不穩定,接著你要依靠力是精進力。精進力就是說之前用正念開始再加上正知的警覺性,正知修持到可以察覺任何昏沈、掉舉毛病,但因串習還不夠,所以當時還不穩定,爲了讓現在的串習更加強,所以用精進力,指一種非常歡喜的心持續現在的觀修,這才叫精進。精進含蓋的意義是樂修善法,在第七和第八住心就是以精進力延續之前的正念、正知的修持,如同正念、正知都有初期與圓滿一樣,精進亦同,剛開始還不是很純熟,練習到純熟就是第七住心。
(8)專注心。第八住心是以圓滿的精進力;
(9)等住心。以力來講是運用第六的完全串習力或圓滿串習力。在第八住心時,心可以說幾乎說想要安住所緣境時,不會有任何問題及昏沈、掉舉,持續力量可以達到很安定狀態,但這時還要靠自己努力,心中告訴自己我還要繼續努力。但在第九階段,你不需這種好像還要繼續努力的想法,在這階段你也似乎可以隨心所欲,想安住在任何所緣境上,你要定多久就可定多久。在這階段,我們用的是串習的力量,很努力很純熟自然而然可與心念融合,心念只要想定在那地方就可定在那地方,之前還稍微用點力用功,但第九住心不用了,它與我們的心完全結合的話,想定的話就可定在那地方,定在那所緣境就是不會動,這就是第九住心,用的就是完全串習力。
到第九住心時,還沒得到奢摩他,我們心可完全定在所緣境上,但這時候還要持續修持到引生身心的輕安爲止,要先生起心的輕安,再引生身輕安,慢慢心身輕安穩定時,才是真正得到奢摩他。它會有樂的過程,身心輕安樂的過程樂慢慢變平靜,它會持續但變平靜,才會生起真正的奢摩他。這是關于修持奢摩他方法大略的講說,但沒辦法講真正的如何修持。毘婆舍那所講的是如何修持空性,但沒時間教授。“寂止勝觀以及雙運道”,雙運指止觀雙運。“迅速心續生起祈加持”,能迅速生起止觀雙運的了悟。
到此爲止,事先已修持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並且修持菩薩行,接著依止止觀在修持,到止觀雙運爲止,就可以說是以共道淨治將心轉爲修持密乘的法器。“共道淨治令轉成法器”,在止觀雙運以前都叫做共道,共道修持就把我們自己的心轉成可以修持密乘的法器後,再來“諸乘中之最勝金剛乘,彼爲有福衆生聖門徑。”因爲所有一切教法中最殊勝就是金剛乘,這是很少數有福有緣衆生的修持門徑而已。“無難順利得入祈加持。”祈求讓我們沒有任何艱難進入密宗修持當中,這指的就是圓滿受持密宗的灌頂。
一般修持密宗有叁個次第,首先受持灌頂,在修持密宗那一派都是一樣的尊稱,所以經文中“共道淨治令轉成法器”,所述內涵就是首先要去受灌頂,接下來“彼時成就二悉地之基”,指要清淨守護誓言戒律,“爾後密續心要二次第”,這一段指我們受完灌頂清淨守護誓言以後,在修行上面以四座瑜伽,一天中分四次的四座瑜伽去修生起和圓滿次第。
“彼時成就二悉地之基”,是指我們想要獲得二成就(指共通和不共通的成就)。在密宗的修持有寶劍、甘露、飛天、神足等的成就,總共有八種,有些是共通的有些是不共通的,總共是十六種,如果想獲這些成就,其基礎佛告訴我們要清淨守護誓言和戒律,當聽到這句話,真正從心裏産生定解,定解是要無造作的,就是自然而然很堅固的信念,相信我要好好守護誓言才有辦法獲得成就。了解這事後,心中不論何種情況下,縱使遇到有人用性命威脅你,都不舍棄,故言“縱舍命故守護祈加持”。佛在經典中說,如果好好清淨守護誓言,即使沒有修持,最久在十六世當中,也勢必能成就佛果。密宗的殊勝在于能清淨守護戒律。
“爾後密續心要二次第”,“爾後”所講的是好好修持誓言戒律以後,同樣只有在好好守護誓言戒律的基礎之上,要講到修持,什麼都有可能可以辦到,所以要守護戒律和誓言是最重要的。好好守護後,接著要修持的話,對密宗的教法要去學習。
密宗教法最主要是生起和圓滿次第(無上密續),想說要修密宗而不懂如何修持,你也沒辦法修持。因此,如果在善守護誓言後要修持的話,首先要通達生起、圓滿二次第的修習方法,故言“如理通達要義而精勤”,努力學習習生、圓二次第的觀修要領,通達後則精進的“行持四座瑜伽不散亂”。
學習佛法中,聽聞是十分重要的,真正了解如何修持這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因你想要修持佛法,首先一定要有正確的思維,對它有正確了解,而此必須透過聽聞佛法,才有辦法做出正確的思維。因此,在《經莊嚴論》中,彌勒菩薩說:“起初依止聽聞(聞),爾後如理作意(思)生,如理作意思維,爾後正義法理生。”到這爲止,我們從一開始在修行時依止善知識法,到最後如何以大乘的密宗去修持,由這樣法門獲得無學雙運金剛持果位的道次第,可說整體綱要都說了。接下來是回向發願,經文說:“開示如此善道善知識,如理修持法友皆長壽,內與外之種種道障等,唯願完全息止祈加持。”對于能引導我們修持菩提道的善道上的善知識、上師們及在修持可以幫助我們的友伴,願他們都可無病長壽;不只如此,我們在修持上面內外的種種障礙也祈願能完全消除。
《功德之本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