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略講觀修叁寶功德及其意義 第叁、皈依叁寶的建立▪P5

  ..續本文上一頁由怖畏故,將自奉普賢”。這是從皈依叁寶體性門,以身語意業的叁皈依,其所相(事相)者如以身頂禮等。

  從皈依叁寶勝劣門有下中上叁士之差別。下士爲自己解脫惡趣苦故而皈依叁寶;中士爲自己解脫生死輪回苦故而皈依叁寶;上士爲解脫一切有情生死苦故而皈依叁寶。從界限門分,有因時的皈依及果時的皈依二種。初因時的皈依,如有情身心中的皈依;次果時的皈依,如佛地的皈依。從粗細門分亦有二種,粗分謂從諸語言所表生起的皈依;細分謂由法性力所得的皈依。又粗分如由其他和尚阿阇黎等說法受持的皈依;細分如由過去生中皈依宿業的習慣勢力忽然現起所生的皈依;及由通達法性色之力所生的皈依。

  ④皈依的功德利益。皈依具有特別殊勝利益,謂能摧毀一切罪墮;能圓滿廣大福智二種資糧;能救護一切災害;能新得別解脫戒等功德;及已得不失壞並能令增長;能令種姓醒覺;能速得無上菩提等功德利益故。如《攝般若波羅蜜多論》雲“皈依福有色,叁(千)界器猶狹,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測量”。

  ⑤皈依後所學之次第。皈依後所學之次第分二:一別所學,二共所學。初別所學又分遮所學及修所學二種。初遮所學者,如《涅槃經》雲:“若皈依叁寶,是謂正近事,終不應皈依,諸余天神等。皈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皈依于僧伽,不共外道住”。二修所學,如龍樹菩薩《親友書》雲:“隨工巧拙木造等,智者應供善逝像”。二共所學者,應學恒常憶念、愛惜、護持叁寶比自己生命更爲重要;並及應當恭敬、頂禮、供養叁寶等。不信的心僅一刹那頃亦不應生,如是所作當成爲一切樂善的基礎故。如宗喀巴大師說:“衆生怖畏生死險,孤獨無伴遍漂遊,因無叁寶皈依處,是故至心而皈依”。

  (譯自極尊卻吉堅贊著的《現觀莊嚴論釋·總義遊戲海》)

  四、結語

  以上所引經論,已將皈依叁寶說竟。這裏再講叁個問題,以作皈依結束語。

  

  • 皈依的意義:

皈依有兩重含義:(1)是皈向,即皈向如來的智慧法身。如《華

  

嚴經·如來出現品》雲:“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衆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永離妄想執著,于自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是說一切衆生本具如來智慧法性。又如《涅槃經》卷六說:“一切衆生悉有佛性”,具有叁寶性,若能斷除客塵煩惱,“則見佛性,成無上道”。所以皈向即是回過頭來認識自己身中具有的佛性以爲正因,而趣向自性清淨的涅槃,成就如來自性清淨法身以爲究竟勝果。(2)是皈救,或依護、依托、依仗及其救護等義。一切衆生雖有佛性、法性和僧性,具有如來智慧,但這只是本具的因性,要圓滿成就如來清淨法身功德以爲究竟歸宿,還是經過皈依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斷除妄想執著,斷盡客塵煩惱,才能證得,猶如金礦要經陶冶鍛煉,乃成純金。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必須依仗如來救護威力,依靠四聖谛等諸法之力,依護賢聖僧寶教導接引之力,乃能到達涅槃彼岸,成就菩提聖果。

  2.皈依的軌則:

  皈依叁寶與不皈依叁寶,是區分佛弟子與非佛弟子的根本原則。真正的佛弟子必須至心皈依叁寶,必須承認佛陀是自己的大師,必須依止佛陀所說應止應行的一切教法而修行,必須尊重依止賢聖僧以爲良師善友,將自己的身心依托于叁寶,求叁寶救護,才是真皈依叁寶,是趣入聖教之初門。“佛法僧叁寶,天上第一尊”。(《涅槃經》所說)皈依叁寶後,不能再皈依其他一切天神外道,否則就失去皈依之體,不得再稱是叁寶弟子。如《涅槃經》雲:“歸依于佛者,真名優婆塞,終不更皈依,其余諸天神。歸依于法者,則離于殺害。歸依聖僧者,不求于外道。如是歸叁寶,則得無所畏”。皈依後,應行的學處詳見《菩提道次第廣論》。如果只承認二寶或一寶,而皈依一寶或二寶者,就不是佛弟子,因爲違背佛陀所說叁寶教義的根本原則,故依佛法教義,不能承認他們爲佛教徒。

  皈依叁寶一定要依止比丘僧受皈依。有比丘僧的地方,比丘尼不能授他人皈依。沙彌及在家男女二衆居士,更不能爲他人授皈依,因爲他們不屬于僧寶所攝。要比丘五人以上或比丘尼五人以上的僧團,才能稱僧寶。一比丘僧是代表僧寶而授皈依;歸授的皈依弟子,亦屬叁寶,不能屬爲己有。受的意義,一爲表示自己對叁寶的信心,二爲乞求叁寶力加持救護,乞求叁寶救離一切生死痛苦,懷著真誠的清淨信心,祈請叁寶慈悲容受作爲依靠,如是發心皈依即成皈依之體。

  3.皈依發心:

  皈依爲入聖教之門,發菩提心爲入大乘之門,發出離心爲入解脫之門,此爲入行叁門。是說,皈依叁寶爲叁乘人共同修行的所依境(從皈依爲因,直至成佛爲果,在未成佛的中間應永遠皈依叁寶),發大乘心者依靠叁寶修行而成佛法身,發出離心者依靠叁寶修行而得解脫涅槃。若只求人天安樂,依靠叁寶救護而修善法,定得人天安樂。若依如來的究竟本意,是願一切衆生都發大乘菩提心,住持聖教,利益有情,令叁寶種不斷,圓滿無上正等菩提。

  

  

《略講觀修叁寶功德及其意義 第叁、皈依叁寶的建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