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喚醒沈睡的佛 第叁章 轉世和業力▪P5

  ..續本文上一頁、外、密叁個層次。淨土是佛道,用我們平凡人的心,難以去想像,但衆生確實可以重生于淨土。爲了單純化,我們可以暫時想像是外在的身,誕生于淨土。死亡後,當你從無意識中蘇醒過來,由于你的虔敬與慈悲,你有可能重生于阿彌陀怫的淨土,他屬于五在定佛(Dhyani Buddha,又譯作「禅定佛」)中蓮花部的佛族。個體可以重生于許多不同的淨土,成爲一位菩薩,阿彌陀佛淨土只是其中的一個,淨土也有內、外、密之別。死後從暈厥中醒來,你可能以初地菩薩重生于阿彌陀怫的外淨土,只要各個條件合宜,而且你累積了足夠的美德,重生于淨土是可能的。

  若個體不能在見到第一道明光時證悟,或不能以菩薩地重生于阿彌陀佛的淨土,那麽意識就會離開身體,因爲這一世的身與心的業力關系已經結束,所以意識此刻必須離開身體,當意識離體時,個體進入中陰的第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中陰會見到第一道與第二道明光。但當第二個中陰階段開始時,就是意識離開身體,投生之前的階段了。

  現在,我們活在身體裏,我們活在自己的業力因綠所設計出的交通工具裏,也就是活在身體、感官與意識之中。我們只能用兩側的兩耳聽,用一個鼻子聞,我們只能看到前方或部份側面的景物,若想看到後方,必須要轉頭。但在此中陰的第二階段,萬物變得鮮活,刺激可以由任何方向進入,不受到外在感官耳朵的限製,我們可以聽到各方向的聲音,所有的知覺都不再受到感官的物理限製。此刻,我們的視、聽、觸、嗅、味覺需仰賴我們的五官,所以能夠知覺到的訊息有限。但在第二個中陰時,沒有這些限製,可以聽見所有的聲音,看見各種的光,一切東西似乎都變成了聲、光,就像大爆炸一樣,炸個不停。

  如經藏的《大解脫經》(〈Great Liberation Sutra》)及密績的《聞而解脫》所言,在這個階段,如果你能知道自己已經死亡,正在中陰階段,所有的聲、光、乃至于幽靈,都是屬于你的一部份,這是你的業、你的意識、你的顯現,而且你還能認得自己的佛性,或僅只是專注于某個佛或菩薩上,你都很容易在這個時刻解脫,佛陀說,僅僅認出那麽一點點,都足以在此刻解脫。

  一般而言,平凡衆生若未累積功德又未行善業,要在那一刻專注于某項思考,是非常困難的,最糟糕的情況,是此人會經驗到能想像得出來的最恐怖的經驗。要想在中陰時仍置心一處而證悟,其難度就如同由五萬英尺的高空墜下,手上有一張紙和一技毛筆,在你墜地前,你能端正的寫幅字,其難度之高可知。那些有純淨的虔誠心及慈悲心的人,面臨此刻,也會記不得該做什麽,但只要他們能憶起阿彌陀佛、或其他的諸佛、菩薩,那麽對他們會有極大的幫助。這也就是爲什麽生前的修持,爲死後的難境做准備是如此的重要了,生前精進修持的人,值遇死亡與中陰,若害怕升起,則會同時觸動他們的虔誠心與慈悲心,于是給予他們很好的機會達證悟。

  第二個中陰階段中的第二個小階段,是個體由聲、光中重現,而且會形成新的認同,稱爲中陰身體。是最接近前世的時段,充滿了前世的思想、感受、知覺。然後中間是段不清醒、模糊的時間。此段中陰的後段,前世的感覺漸漸消退,而充滿了下一世的種種,對下一世的感覺,漸漸如同剛才對前生的感覺一樣清晰。覺知前生與來世兩者的中間,是個較模糊的階段,即夾有前生又雜著來世。若某人此世是男性,下一世是女性,那麽在身體、心靈與情緒上,都會有介于兩者之間的感覺。舉個較極端的例子,如果此世是人,下一世是動物,那麽也會有中間跨越的覺受。這算是一個小中陰,這個小中陰階段,會令個體有些混淆及迷惑,但仍是另一次解脫的機會。(中譯:普遍中陰的第二個中陰的第二個小階段又可分爲此叁個小中陰。)

  在這個將生命由前生轉到來世的期間,若生友或家人以強烈的虔誠心與信心,爲死者念誦經文或行善業,那麽在中陰的這個生命體,就會依他自己的業力而獲益。在中陰的個體,就像生前聽課一樣,若根器夠好,能聽得懂,就可以在此時有相當程度的了悟。爲中陰衆生誦經,效果是良好的,因爲中陰是個清明的狀態,沒有身、語的障礙,中陰時只有心存在,伴著意識、業力及染汙,心在此時是很容易被影響的。所以,活著的人,有責任、有機會以念誦經文來利益分離者,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慈悲行。

  普遍中陰的第叁階段中陰,也是死後與轉世前的最後一期中陰。這時強烈的聲光感再度出現,正准備要進入另一個轉世,也就是要從中陰進入下一期生命的階段,這時候整個生與死的曆程會重演一遍。經典描述了此階段見到的所有景像,如寂靜本尊、忿怒本尊等,各類彩色光則表示投生到不同的六道。若個體有足夠的證量,也有機會于此時解脫。若有強烈的慈悲心、虔敬心,且心不散亂於種種中陰景像,那麽此人可以在此時自己選擇下一世要投生于何處——重點是要有強烈的慈悲心、虔誠心、認識心與了悟。否則,業風將把你吹到你的業力的歸屬處,這是中陰裏最後一次的解脫機會,然後中陰便結束了。

  普遍中陰連結了此生及來世,此中陰曆程是個轉世的曆程,下一世的誕生,是轉世曆程物質面的顯現。因此,這個中陰階段非常重要,此所以佛陀總是教人要爲這一刻好好的做准備。若我們此世,生前未能證悟,至少要爲在此刻有機會解脫而做准備。即使個體不能在見到第一道明光時解脫,他仍有機會于來世,生在較好、較正面的環境裏,當然,這必須他生前累積了足夠的善業及修行。死是生的必然結果,所以,當死亡之刻來臨,我們應已准備好做適當的面對。

  對于想要爲中陰做准備的修行者,我想提醒一些事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常常記得無常。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何時會死,醫生也許會給我們一個預測,但我們仍是不能確定,所以,連死亡都是不可預期的,了解無常,對我們准備臨終有莫大的幫助。了解無常,可使死亡來臨時,不那麽的震驚、害怕或憤恨。若我們深解無常,則負面的情緒將不會産生,因爲我們已了解死亡在該來時就會來,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它就是來了,抱怨它是毫無用處的。最好是接受它,那麽你還可以平和正確的處理它,不要沮喪,更不可讓沮喪幹擾你這個關鍵的時刻。所以,要時時記得無常。

  有些人認爲常念著無常,會使他方寸大亂,生意失敗,這種想法其實並不正確。若我們能以正確的態度來看待無常,我們反而能成爲更好的企業家,有許多應對突發事件的方案,總是比較好的。

  另一個重點,是不要輕視任何一個行善、避惡的機會。重視這些機會是好的,因爲生命結束時,它們會變得很重要。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有能力做某件好事,但我們忘了去做,或是不願去做,那麽我們就平白喪失了一次機會;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可以避免去做某件壞事,但是因爲我們懶惰,或因爲我們不以爲意,讓事情發生,或是我們就耽于其中,那麽我們又造了一件不必要的惡業。最好能認真地看待善業與惡業,盡可能的不造作惡業,而且盡可能的去做善業。如果在街上有人向你要錢,你有五毛錢,你就給他,因爲五毛錢對你而言不算什麽,但如果你給了他而他用了這五毛錢,你就行了一個善業。如果有只蒼蠅飛到你的杯子裏面,不要捉住它,倒入水槽,把蒼蠅淹死。在把杯中的水倒入水槽之前,捉起蒼蠅把它扔到窗外便是了。這樣做很容易,不必耗費你大多力氣,也不會使你成爲一個盲信者。也許有人會想:「我吃肉,那麽救只蒼蠅的命何用?]當然,我們可以吃肉,但我們同時也可以救蒼蠅一命。這樣做,總比什麽善事都不做要好。有些人,爲他們所吃的衆生念禱文,這是很好的修持。

  睡夢的修持,對于中陰的准備也是很有助益的,因爲中陰與夢境有點相似。當然,短暫的夢境幻相,不能跟險惡的中陰匹敵,但是因爲它們有點相關,所以修持睡夢仍是有用的。當我們睡覺及作夢的時候,我們應努力使自己保持在某種覺察的狀態,使我們足以認識到自己正在作夢。這樣的練習並不會幹擾到我們的休息,它甚至可以幫忙我們在夢中作更好的休息,因爲,如果有只老虎在夢裏追我們,我們知道那是夢,我們就不會緊張,醒來時也就不會覺得好累。相對的,我們還可以觀察那只老虎在幹什麽,它可能又跳、又咬,但我們不會受傷。這只老虎可能跟我們談話,也有可能我們自己變成了老虎,或是這只老虎也睡著了。培養對作夢的覺察力,將有助于我們對普遍中陰的准備。

  做一些「波瓦法],即遷識的練習,或是得到「波瓦]的加持,都是有助益的,接受到一些與中陰有關的灌頂也是好的。每種佛法的修持都是有益的。任何善思、善念、助人的善行都是好的。若你能以心靈的本質做禅修,深刻思維與體驗心靈的本質,那麽獲益將更龐大。事實上,認識自己本具的佛性是禅修中最重要的部份,即使是驚鴻一瞥的認知到佛性,都是相當值得的。

  以上都是關于中陰的准備方法,如果你還能仔細閱讀《西藏度亡經》(或譯作《中有聞教得度法〉)並好好思維,將是很好的輔助——不是著魔似的去讀,而是靜靜的、有理解的讀完它,並思維它的內容。此書告訴你,中陰時可能發生的事,及預期會發生的事,你現在學到的,對于你日後會有幫助。

  最後一點,現在,我們可以做個微細的練習,運用我們現有的感官,去體驗我們在中陰時會經驗的宇宙,這個練習法門叫做「聆聽自然之音]。這需要在平靜的時刻,周圍環境很安靜的時候練習。時間之流,充滿了各種的聲音,但因爲我們總是在思考、談天、忙碌,所以不曾聽到這些聲音。當我們保持安靜時,我們可以聽到一點點。集中注意的去聽聲音,平靜的保持住這個聲音,至少在家休息時可以做到保持。這種練習,助益極大,因爲它就是我們在中陰時聽到的聲音之一。

  了解轉世、轉世的原因及轉世的曆程,是了解佛法的重要基礎。一般人看待死亡是很負面的,總是帶著害怕及嫌惡。其實死亡並不是負面的,它是引導衆生獲致完全證悟的一個重要曆程。此刻,我們活著,我們所能做的最有用的事情之一,就是學習如何自然地死亡、有意義的死亡。若我們知道死的正確方法,我們可以直接走向解脫。

  

《喚醒沈睡的佛 第叁章 轉世和業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