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外、密三个层次。净土是佛道,用我们平凡人的心,难以去想像,但众生确实可以重生于净土。为了单纯化,我们可以暂时想像是外在的身,诞生于净土。死亡後,当你从无意识中苏醒过来,由于你的虔敬与慈悲,你有可能重生于阿弥陀怫的净土,他属于五在定佛(Dhyani Buddha,又译作「禅定佛」)中莲花部的佛族。个体可以重生于许多不同的净土,成为一位菩萨,阿弥陀佛净土只是其中的一个,净土也有内、外、密之别。死後从晕厥中醒来,你可能以初地菩萨重生于阿弥陀怫的外净土,只要各个条件合宜,而且你累积了足够的美德,重生于净土是可能的。
若个体不能在见到第一道明光时证悟,或不能以菩萨地重生于阿弥陀佛的净土,那麽意识就会离开身体,因为这一世的身与心的业力关系已经结束,所以意识此刻必须离开身体,当意识离体时,个体进入中阴的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中阴会见到第一道与第二道明光。但当第二个中阴阶段开始时,就是意识离开身体,投生之前的阶段了。
现在,我们活在身体里,我们活在自己的业力因绿所设计出的交通工具里,也就是活在身体、感官与意识之中。我们只能用两侧的两耳听,用一个鼻子闻,我们只能看到前方或部份侧面的景物,若想看到後方,必须要转头。但在此中阴的第二阶段,万物变得鲜活,刺激可以由任何方向进入,不受到外在感官耳朵的限制,我们可以听到各方向的声音,所有的知觉都不再受到感官的物理限制。此刻,我们的视、听、触、嗅、味觉需仰赖我们的五官,所以能够知觉到的讯息有限。但在第二个中阴时,没有这些限制,可以听见所有的声音,看见各种的光,一切东西似乎都变成了声、光,就像大爆炸一样,炸个不停。
如经藏的《大解脱经》(〈Great Liberation Sutra》)及密绩的《闻而解脱》所言,在这个阶段,如果你能知道自己已经死亡,正在中阴阶段,所有的声、光、乃至于幽灵,都是属于你的一部份,这是你的业、你的意识、你的显现,而且你还能认得自己的佛性,或仅只是专注于某个佛或菩萨上,你都很容易在这个时刻解脱,佛陀说,仅仅认出那麽一点点,都足以在此刻解脱。
一般而言,平凡众生若未累积功德又未行善业,要在那一刻专注于某项思考,是非常困难的,最糟糕的情况,是此人会经验到能想像得出来的最恐怖的经验。要想在中阴时仍置心一处而证悟,其难度就如同由五万英尺的高空坠下,手上有一张纸和一技毛笔,在你坠地前,你能端正的写幅字,其难度之高可知。那些有纯净的虔诚心及慈悲心的人,面临此刻,也会记不得该做什麽,但只要他们能忆起阿弥陀佛、或其他的诸佛、菩萨,那麽对他们会有极大的帮助。这也就是为什麽生前的修持,为死後的难境做准备是如此的重要了,生前精进修持的人,值遇死亡与中阴,若害怕升起,则会同时触动他们的虔诚心与慈悲心,于是给予他们很好的机会达证悟。
第二个中阴阶段中的第二个小阶段,是个体由声、光中重现,而且会形成新的认同,称为中阴身体。是最接近前世的时段,充满了前世的思想、感受、知觉。然後中间是段不清醒、模糊的时间。此段中阴的後段,前世的感觉渐渐消退,而充满了下一世的种种,对下一世的感觉,渐渐如同刚才对前生的感觉一样清晰。觉知前生与来世两者的中间,是个较模糊的阶段,即夹有前生又杂著来世。若某人此世是男性,下一世是女性,那麽在身体、心灵与情绪上,都会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感觉。举个较极端的例子,如果此世是人,下一世是动物,那麽也会有中间跨越的觉受。这算是一个小中阴,这个小中阴阶段,会令个体有些混淆及迷惑,但仍是另一次解脱的机会。(中译:普遍中阴的第二个中阴的第二个小阶段又可分为此三个小中阴。)
在这个将生命由前生转到来世的期间,若生友或家人以强烈的虔诚心与信心,为死者念诵经文或行善业,那麽在中阴的这个生命体,就会依他自己的业力而获益。在中阴的个体,就像生前听课一样,若根器够好,能听得懂,就可以在此时有相当程度的了悟。为中阴众生诵经,效果是良好的,因为中阴是个清明的状态,没有身、语的障碍,中阴时只有心存在,伴著意识、业力及染污,心在此时是很容易被影响的。所以,活著的人,有责任、有机会以念诵经文来利益分离者,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慈悲行。
普遍中阴的第三阶段中阴,也是死後与转世前的最後一期中阴。这时强烈的声光感再度出现,正准备要进入另一个转世,也就是要从中阴进入下一期生命的阶段,这时候整个生与死的历程会重演一遍。经典描述了此阶段见到的所有景像,如寂静本尊、忿怒本尊等,各类彩色光则表示投生到不同的六道。若个体有足够的证量,也有机会于此时解脱。若有强烈的慈悲心、虔敬心,且心不散乱於种种中阴景像,那麽此人可以在此时自己选择下一世要投生于何处——重点是要有强烈的慈悲心、虔诚心、认识心与了悟。否则,业风将把你吹到你的业力的归属处,这是中阴里最後一次的解脱机会,然後中阴便结束了。
普遍中阴连结了此生及来世,此中阴历程是个转世的历程,下一世的诞生,是转世历程物质面的显现。因此,这个中阴阶段非常重要,此所以佛陀总是教人要为这一刻好好的做准备。若我们此世,生前未能证悟,至少要为在此刻有机会解脱而做准备。即使个体不能在见到第一道明光时解脱,他仍有机会于来世,生在较好、较正面的环境里,当然,这必须他生前累积了足够的善业及修行。死是生的必然结果,所以,当死亡之刻来临,我们应已准备好做适当的面对。
对于想要为中阴做准备的修行者,我想提醒一些事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常常记得无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何时会死,医生也许会给我们一个预测,但我们仍是不能确定,所以,连死亡都是不可预期的,了解无常,对我们准备临终有莫大的帮助。了解无常,可使死亡来临时,不那麽的震惊、害怕或愤恨。若我们深解无常,则负面的情绪将不会产生,因为我们已了解死亡在该来时就会来,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它就是来了,抱怨它是毫无用处的。最好是接受它,那麽你还可以平和正确的处理它,不要沮丧,更不可让沮丧干扰你这个关键的时刻。所以,要时时记得无常。
有些人认为常念著无常,会使他方寸大乱,生意失败,这种想法其实并不正确。若我们能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无常,我们反而能成为更好的企业家,有许多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总是比较好的。
另一个重点,是不要轻视任何一个行善、避恶的机会。重视这些机会是好的,因为生命结束时,它们会变得很重要。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有能力做某件好事,但我们忘了去做,或是不愿去做,那麽我们就平白丧失了一次机会;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可以避免去做某件坏事,但是因为我们懒惰,或因为我们不以为意,让事情发生,或是我们就耽于其中,那麽我们又造了一件不必要的恶业。最好能认真地看待善业与恶业,尽可能的不造作恶业,而且尽可能的去做善业。如果在街上有人向你要钱,你有五毛钱,你就给他,因为五毛钱对你而言不算什麽,但如果你给了他而他用了这五毛钱,你就行了一个善业。如果有只苍蝇飞到你的杯子里面,不要捉住它,倒入水槽,把苍蝇淹死。在把杯中的水倒入水槽之前,捉起苍蝇把它扔到窗外便是了。这样做很容易,不必耗费你大多力气,也不会使你成为一个盲信者。也许有人会想:「我吃肉,那麽救只苍蝇的命何用?]当然,我们可以吃肉,但我们同时也可以救苍蝇一命。这样做,总比什麽善事都不做要好。有些人,为他们所吃的众生念祷文,这是很好的修持。
睡梦的修持,对于中阴的准备也是很有助益的,因为中阴与梦境有点相似。当然,短暂的梦境幻相,不能跟险恶的中阴匹敌,但是因为它们有点相关,所以修持睡梦仍是有用的。当我们睡觉及作梦的时候,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保持在某种觉察的状态,使我们足以认识到自己正在作梦。这样的练习并不会干扰到我们的休息,它甚至可以帮忙我们在梦中作更好的休息,因为,如果有只老虎在梦里追我们,我们知道那是梦,我们就不会紧张,醒来时也就不会觉得好累。相对的,我们还可以观察那只老虎在干什麽,它可能又跳、又咬,但我们不会受伤。这只老虎可能跟我们谈话,也有可能我们自己变成了老虎,或是这只老虎也睡著了。培养对作梦的觉察力,将有助于我们对普遍中阴的准备。
做一些「波瓦法],即迁识的练习,或是得到「波瓦]的加持,都是有助益的,接受到一些与中阴有关的灌顶也是好的。每种佛法的修持都是有益的。任何善思、善念、助人的善行都是好的。若你能以心灵的本质做禅修,深刻思维与体验心灵的本质,那麽获益将更庞大。事实上,认识自己本具的佛性是禅修中最重要的部份,即使是惊鸿一瞥的认知到佛性,都是相当值得的。
以上都是关于中阴的准备方法,如果你还能仔细阅读《西藏度亡经》(或译作《中有闻教得度法〉)并好好思维,将是很好的辅助——不是著魔似的去读,而是静静的、有理解的读完它,并思维它的内容。此书告诉你,中阴时可能发生的事,及预期会发生的事,你现在学到的,对于你日後会有帮助。
最後一点,现在,我们可以做个微细的练习,运用我们现有的感官,去体验我们在中阴时会经验的宇宙,这个练习法门叫做「聆听自然之音]。这需要在平静的时刻,周围环境很安静的时候练习。时间之流,充满了各种的声音,但因为我们总是在思考、谈天、忙碌,所以不曾听到这些声音。当我们保持安静时,我们可以听到一点点。集中注意的去听声音,平静的保持住这个声音,至少在家休息时可以做到保持。这种练习,助益极大,因为它就是我们在中阴时听到的声音之一。
了解转世、转世的原因及转世的历程,是了解佛法的重要基础。一般人看待死亡是很负面的,总是带著害怕及嫌恶。其实死亡并不是负面的,它是引导众生获致完全证悟的一个重要历程。此刻,我们活著,我们所能做的最有用的事情之一,就是学习如何自然地死亡、有意义的死亡。若我们知道死的正确方法,我们可以直接走向解脱。
《唤醒沉睡的佛 第三章 转世和业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