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果等等,便能了解勝義的佛寶。
現此貪愛似毒林,勇士化毒如孔雀,懦夫喪命似烏鴉。
愛己何以化此毒,若還招惹余煩惱,淪失解脫如烏鴉。
這裏的“懦夫”和“烏鴉”,都是指普通的凡夫衆生。烏鴉吃了毒草是會死的,就好比普通衆生無法轉化煩惱及痛苦爲道用那樣,而菩薩就如同孔雀轉化毒藥爲甘露那樣,他們能轉化煩惱及痛苦爲道用。大乘和小乘的區別就在這裏。小乘行者不手拿金錢,是爲了避免生貪心;而大乘行者卻不怕接觸視覺、聽覺等五妙欲,因爲他們能轉化這些爲成佛的因。這些東西,對于凡夫來說是毒,可是對菩薩來說,它們都是藥、是成佛的因。譬如曆代達賴喇嘛尊者和班禅喇嘛尊者,他們好像擁有很多東西,可是他們的內心,除了對自己的袈裟外,會認爲這一切都是衆生的。出家人的戒律,不允許對身外之物生執著,唯獨袈裟除外。對于袈裟、叁衣等,我們和尚可以認爲“這是我的!”。而不和修心或戒律産生矛盾。所以,大乘的行者,並不畏懼金錢、財産等,也不會被它們染著。唯一問題是,我們必須能轉化才能不怕毒草。
密法是其中一種轉化煩惱爲道的方法。如果我們修習顯宗,需要叁大劫才能圓滿。可是,如法地修密的人,能在極短時間內成佛,這正因爲他們的菩提心和轉化煩惱和痛苦爲道的能力,猶如孔雀吃毒後不但不會死,這些毒藥反而令它更莊嚴、更健康。如果我們沒有菩提心,也無法轉化煩惱等,那麼,修密只會像烏鴉服毒那樣,下場只能是死亡。
如果我們是修菩提心的根器,那麼最好不過的就是在生起菩提心後,迅速地進入密乘,與密合修。可是,如果我們沒有菩提心,而聽別人說密法很好,就隨便地進入了密乘,結果只可能如同學孔雀服毒的烏鴉那樣。密法的原理,是轉化煩惱、執愛等,成爲修行的助緣。我們想象一棵硬木大樹,從外面我們無法輕易把它砍倒,可是蟲子就在它的內部慢慢蛀光它。密法的原理就是如此。它把我們的煩惱從裏面蛀光。問題是,正如雪山獅子能跳越的深淵,別的動物如果去仿效,下場會很慘不忍睹;同樣地,如果我們還沒到那境界,而想去轉煩惱爲道用,就如同烏鴉服毒。
是故菩薩如孔雀,諸多煩惱如毒林,身處輪回煉靈丹,甘受此毒克化之。
我們凡夫去到肮髒的地方會嫌棄,去了豪華的地方會貪圖享受,可是菩薩不會有這樣的心態。菩薩在輪回中,不論去到好的地方還是很差的地方,他們都能勇敢地面對,轉化自己的貪、嗔、癡煩惱。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爲了衆生,爲了要成佛。所以,菩薩在輪回中,就好比打雷的時候,孔雀安然地昂首在毒草園裏展翅漫步。菩薩之所以爲佛陀贊歎,而且堪受衆生的頂禮,就是這個原因。
今處輪回無自由,我執乃是魔鬼使,私欲貪樂當遠離,利他難行甘受之。
這幾句是說,輪回裏面沒有自由,輪回的原因就是我執,而我執卻是我愛執的部屬、使者,所以我們應當遠離爲自己貪圖安樂的心,而甘願爲了利益衆生而受苦。
消除我愛執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成就;去除無明我執,則乃大小乘共同的成就。小乘境界雖然能去除我執,卻還剩下我愛執尚待消除。
受業驅使習煩惱,同類衆生之苦痛,聚于貪樂之我身。
衆生被我愛執影響,造諸惡業而因之受苦,我們當願他們的痛苦都聚集在我們自己的身上,由我們來承擔。
心處貪著私欲時,己樂施衆以遮止,每當友伴曲解我,失信所報知甘受。
我們必須培養一種心態,把自己的福樂全部布施給衆生,甘願承受他們所有的苦,並以此來轉化自己的貪欲。在親友誤解我們的時候,哪怕我們對他們曾經有恩,我們也必須想,這是我以前造下的業之果報,坦然地接受、面對。
以前的宋仁波切(Kyabje Song Rinpoche)有一次被任命爲某寺院方丈,但當地政府官員對他不滿,就硬生生地運用各種方法把他撤職了。宋仁波切回到房間裏,很高興地用手指著自己自言自語地說:“好!真好!這正是我應得的教訓!這是我前世惡業的果報!這正是打擊我的我愛執的最有效開示啊!”所以,在我們遇到困難、委屈的時候,就應該如此用手指指著自己說:“此乃你前世我愛執造作惡因的結果!”以前衲的本寺大藏寺有一位巴沃裏措大師,他長年閉關,而在他的座位旁邊,放了一根棍子。每在懶惰、煩惱生起的時候,大師就用這棍子痛打自己的頭,破口大罵自己的我愛執。
寫成此《利器之輪》的作者法護大師,在他已經證得菩提心但卻還沒證得空性的階段,曾經有一次,他的鄰居一直在慘叫,大師就過去探望他,看有什麼能幫助的,老人說如果吃下一點比丘的肉,就能痊愈,大師就割下了自己的一點肉舍了給老人。到了晚上,大師痛不欲生,整晚都忍不住在呻吟。第二天早上,大師又去探望隔壁的老人,老人說:“我是好了,倒是連累您昨晚好像很苦啊!”大師覺得很痛苦,是因爲他當時還沒證得空性的境界。後來他猛力發願,觀音現身加持了他,他的傷口才痊愈了。所以,作爲凡夫的我們,目前確實無法仿效高境界的菩薩的行爲,可是,如果我們唯知道一點上述的教法,也已經會對自己的性格、修行很有幫助。對于現在這段文字,我們也應該慢慢地念誦,同時細想它的內容。以我們的程度,雖然那樣做並不見得能讓我們馬上通達菩提心,可是仍然對自己的心有很大的利益。哪怕我們無法證得真正的菩提心,這也算是種下了很好的緣起和習氣,讓我們在來世輕易證得菩提心。
我愛執是什麼呢?我們希求一切好的東西,和衆生成爲對立,這就是我愛執。我們一天還有此心,便一天無法成就菩提心。衆生的我愛執強弱程度各自不同,有些人會有強烈的我愛執,有些人的我愛執比較輕微。有強烈我愛執的人痛苦最大。譬如說,有一個人從我們門口經過,有強烈我愛執的人就會馬上懷疑:“是不是有強盜來了?他是不是想圖謀我的什麼?”對于自己的小至一針一線,我們就會看得很大,引發強烈的貪、嗔、癡、疑、慢。有強烈我愛執的人就是如此,所以他們所受的痛苦很大。
身患難忍重疾時,因昔傷害衆生身,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疾病皆甘受。
這幾句是說,在我們患病時,我們必須去想,這是自己過往傷害過衆生的果報,所以我們應當甘心承擔。
我們在生病的時候,往往會埋怨外在的因素,譬如說我們可能會認爲這是因爲吃了不幹淨的食物等等,而從來不會想,這是我自己的錯,是因爲我在過去曾經傷害別的生命,譬如說我們虐待畜牲等等。其實,吃錯東西只是一種外在的緣而已,真正的導因是我們的業,這才是我們肚子疼的主要導致因素。所以,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導因。這就好像是被自己做的刀砍傷了自己的比喻一樣。此時,我們應該對叁寶忏悔,心裏發願從此不再傷害衆生。這樣地,我們慢慢地忏罪,慢慢地減低乃至消除自己的我愛執。
文裏面的“甘受”一詞,是呼應和自他交換修心法門結合。在生病時,我們想著其他衆生也有同樣的苦,我發願讓他們的苦都由我一人承擔,觀想他們的病苦等都變爲黑光,在我們吸氣的時候從鼻孔而進入我們自己身體,進入了我們的心裏的我愛執上。在我們呼氣時,要觀想我自己的善業、快樂、福報都變爲白色的光呼出來了,布施給衆生。對于下面的文字裏的內容,也是以同樣的方式進行修心。
心中愁苦生起時,因昔搗亂他人心,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痛苦皆甘受。
我們有愁苦,譬如說我們坐立不安,情緒很不穩定,甚至有自殺的念頭,就好似鬼上身似的,這就是因爲過往曾經擾亂別人的心。
在這裏,衲必須提醒大家,衆生作爲我們的對境,也分爲輕重區別。某些對境,譬如父母等,由于他們對我們的恩德,任何行爲的業力都會變得很嚴重,其果報也很大。所以,對于自己的父母,不論他們有沒有錢、有沒有地位、是不是什麼大人物,我們都必須很謹慎,千萬不要去擾亂他們的心。
修心的人應該想,現在我的心亂和愁苦,是因爲過往擾亂他人的心之業力所致,從此我不再會這樣做,而現在我甘心承受自己的果報,也願衆生的同類痛苦全都轉到我的身上來,有我一己來代他們承受。與此相關的觀想,也如前所教地去進行。
猛烈饑渴折磨時,因昔欺竊並悭吝,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饑渴皆甘受。
這一段和我們的饑渴相關,譬如說我們生在餓鬼道,或者生在很貧窮的國家,或者雖然生在富裕的地域,卻因爲自己的病而還是經曆饑渴的痛苦等等。爲何我們會經曆饑渴之苦呢?那是因爲過往曾經偷、搶別人的東西,或者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冷眼旁觀拒絕布施。所以,我們現在忏悔這些罪業,並發願承擔一切衆生所有饑渴的痛苦。
在以前衲經曆過的某個年代,有這樣的規矩,老百姓必須定期填表格,檢討自己的思想錯誤。只要自我檢討、自我批評了,就不會有人來找麻煩。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如法地忏罪,譬如說我們進行八關齋戒、大乘長淨或者爲期兩天不吃不喝的觀音齋戒(nyungne)等,都是很有效的。在忏罪的時候,我們感謝叁寶讓我們明白了因果的道理,現在我們對過往的罪業一一坦白,並發願不再這樣做。我們遇到痛苦,是因爲我們過往的業因。所以,我們必須依靠叁寶裏面的法寶,才能有救。否則的話,哪怕佛陀或者什麼神仙下凡,爲你以甘露沐浴,或者摸你的頭加持,也不會有真正的大效果。最主要的度我們之苦的,是按照佛法來規範自己,其他無論什麼都作用不大。
無力爲他逼使時,因昔奴役嗔下人,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身命爲他用。
爲什麼我們老被老板等勞役、責罵呢?爲什麼我們不論幹什麼,別人都看不順眼呢?我們往往會認爲這是別人的不是、命運、社會的不公,甚至抱怨蒼天鬼神沒有保佑我們,其實問題是我們自己過去的業。如果我們哪怕…
《《修心劍輪》噶登派修心論著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