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對自己畜養的貓狗,也不無理打罵,就不會産生這類的果報。
在這裏,和修前面段落的方法一樣,我們忏罪、發願承擔衆生的此類痛苦等等。
耳聞毀謗言詞時,因昔離間語過失,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當責諸失言。
如果遭遇別人毀謗,這是因爲過往自己曾作同樣的因。我們要想,從此我不再做這樣的惡業,現在的果報是自己招來了,我們樂于接受,並願所有衆生被無故毀謗的痛苦都轉到我自己的身上來。
生諸不淨地域時,因昔久習不淨相,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只修清淨相。
如果我們生活在窮鄉僻壤,那是因爲過去沒有對自己所處地方視爲淨土的原因,所以我們從此必須轉凡俗見爲淨土觀,視所處地點爲清淨的世界,不要看衆生的缺點,而視他們爲菩薩、聖人。同時,我們發願承擔衆生住于不淨之地的痛苦。
在佛教修行裏,我們觀想所處大地平坦,猶如淨土,其上衆生皆爲聖衆,這是爲了要種下以後生于美好的地方和佛陀淨土。若能常常保持這樣的淨相觀,便無時無刻不在造作很多生于淨土的因,很迅速地就能成就淨土。
遠離親愛益友時,因昔勾引他伴侶,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他友不離間。
在我們失去朋友,或者面臨離婚的時候,我們會痛苦莫名。同樣地,我們推己及人,在過往,我們離間朋友、勾引別人的伴侶時,不是也爲別人帶來了同樣的痛苦嗎?現在我們所遭遇的,不過是業力輪轉回來我們自己的頭上而已。既然現在我們知道了這種痛苦,我們忏悔以前曾經造作導致這樣的結果之因,決心從此不會再如此,而且發心讓衆生所有這種痛苦都轉到我身上來。
衆聖于我不喜時,因昔棄之依惡友,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當舍諸惡友。
如果我們找不到明師,或者拜師的時候師父們不接受我們,這是因爲過往對師父生起邪見的果報成熟了的緣故。在爲大家授皈依的時候,衲曾經說過,因皈依故,從此我們必須舍諸惡友。在現在這段落裏,“惡友”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爲我愛執。
遭他誣蔑入罪時,因昔譏毀諸聖衆,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于他不誣蔑。
從前有個比丘,有一天他爲袈裟染色,突然間無緣無故地,他手上的衣袍化爲了牛皮,別人都認定他殺了他人的牛,所以把比丘關進牢獄裏了。後來,聖者說明了其因果,比丘的前世曾經冤枉別人殺牛、偷皮,所以得到了這麼奇怪的果報(注:見于《雜寶藏經》)。由此可見,冤枉、誣蔑別人是會有很嚴重果報的。如果我們受到冤枉,就該知道這是過去自己妄語、誣蔑聖人的結果。
我們要想,從此我不再做這樣的惡業,現在的果報是自己招來了,我們樂于接受,並願所有衆生被無故誣蔑的痛苦都轉到我自己的身上來。
所需物品耗盡時,因昔輕藐他所需,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置辦他所需。
在過往,我們曾經因爲要利益自己,而不顧別人的需要,所以感得現在缺乏所需。從此,衆生所需要的東西,我們都要樂于給予。凡是美好的東西我們都布施,任何不好的事情由我來承擔。
心不清明憂惱時,因昔令他造諸罪,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當斷其罪緣。
我們在修行時,有時候無論我們修什麼,我們的心都無法清明。我們可能會認爲這是什麼魔障、非人幹擾,甚至抱怨護法沒有爲我們提供保護。其實,上述原因雖然也確實存在,但它們只不過是外緣而已,真正的原因還是自己過往出于我愛執而導致他人行惡業。今後,我們必須斷除這種惡心。
所修不成心亂時,因昔阻撓聖道行,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當斷諸阻撓。
這段落主要和出家人相關,譬如說他們沒辦法修行,或者受了戒卻無法清淨地守持,不過也包括商人做生意不成功等情況,這都是過往受法不修、得戒而不守的緣故,同時也是過往阻止別人行善的果報。故此,從此我們發願,要好好地依止師父,好好地修所得到的法和戒。
所作上師不喜時,因昔于法表裏異,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表裏當一致。
無論我們怎樣做,師父似乎都不滿意,是因爲過往曾經對自己師父的開示陽奉陰違,在師父的面前我們是一套,在他們的背後我們是另外一個樣子。這種情況,主要是針對出家人而說的。
龍樹大師曾經說過,修行人有許多種類,有內外都不像樣的,有內心不錯但外在來說不很好的,也有外在看來很好但內在不怎麼樣的,也有內外都很好的。在這裏“內在”是指修行的心和符合戒律的心,“外在”是指其表面行爲。在這四種人裏面,以內外都好的爲上品修行人,最差的就是內心實際上充滿了世俗八心,卻喜歡演戲,常常表露爲好像很努力修行那種人。我們作爲修心的行者,必須做到表裏如一。
衆人群起反對時,因昔輕藐少慚愧,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謹防不溫良。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一種情況,譬如說他的學問很好,但不知道爲什麼就是沒有人尊重他,甚至都看不順眼,老挑毛病。那是因爲過往冒犯別人等的業力。
我們遭遇這樣的情況時,必須明白這是自己自作自受,決定從此再不犯同樣的錯,而樂意承擔衆生的這種痛苦。
友聚立即生怨時,因昔到處使壞心,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任誰當善待。
今世的朋友無法忍受我們,是因爲我們過往的惡習。從此,我們應當改改脾氣,無論是對什麼人,我們都必須善待。
所有親族爲敵時,因昔心中存惡念,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陷诳當收斂。
今世的親友成爲我們的仇敵,是因爲我們過往對衆生有惡念。所謂的“惡念”,並不限于想殺死對方那種,而包含懷恨在心等等心態。所以,我們從此別再做這樣的事。
身患涎病水腫時,因昔犯戒侵信財,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不再奪他財。
爲什麼我們會患癌症等絕症呢?癌症等的業因有很多,包括前世吃了叁寶之財、寺院之物等,此主要乃出家人可能犯的錯誤。
叁寶之財、寺院之物等,不是不能接受,可是它們很難“消化”,受者必須好好修行、持戒才能承受得起。文裏提到的“信財”,是指別人以大信心供養的財物,這類財物涉及的業很重,修行人、出家人必須很謹慎對待。如果財物供養來自菩薩,對受、授雙方都會有利,沒有這樣的危險。除了這類例外,一般來說,信財的業很重,不容易承擔,就好比鐵彈那樣不好吞服。哪怕是戒律相對來說比較清淨的出家人,對別人以大信心供養的財物,仍然還是不容易承擔,所以我們有特別針對這類信財的忏罪法。有時候,我們會聽到或者看到很多小蟲長期咬吃一只大昆蟲的情況,隨意空吃別人信財的人,很可能以後就會落得這樣的轉生下場。在紮什倫布寺後山有一些山洞。在以前,曾經有一位高僧,他帶著弟子去後山找,就找到了一只大蠍子,它的旁邊圍繞著很多小蠍子,不斷地在咬吃它。高僧就開始念經超度,每發一個音節,就不見了一只小蠍子,最後,小蠍子都被超度了,可是大蠍子還在。高僧對徒弟說:“這只蠍子的前世是一位師父,小蠍子都是他當時的徒弟。這位師父接受了無數信財,可是無德堪以承受,所以感得如此轉生。爲師無能力度它,你們把它帶去山下某某屠夫處,他實際上是菩薩化身,唯他才有此能力……”弟子們下山找到了那個屠夫。這位屠夫實際上是一位境界很高的聖者化身,但他的行徑很不可思議。屠夫看到蠍子就說:“噢,怎麼是他啊?”,然後把蠍子塞進一顆羊心裏,把整顆羊心直接吞下肚子裏,以這種很奇怪的方式超度了蠍子。此外,《掌中解脫論》裏也提到在紮什倫布寺和拉薩之間的一個湖裏,有一頭湖怪,有很多寄生的動物依附在此湖怪的身上不斷咬吃。湖怪受著非常的痛苦,所以每到夜裏,湖怪就會發出很淒厲的嚎叫。以上這些都是妄名爲“大師”者濫受信財的可怕果報。
和信財相關的業確實很難承受。如果對方只是以布施的心態給予財物,就沒那麼嚴重。前面說過,假設供養者是高僧,或是菩薩化身等,則受、授雙方皆會得益,所以也不必擔心。又或者說,如果你是一個境界很高的修行人、密法行者,就堪能承受別人以信心所給的供養,而且對方更能得到無量的功德。除此之外,我們接受別人以大信心所給的供養,特別是與往生者相關的財物,而我們沒有好好地持戒、修行,或者沒有認真地去爲往生者修超度法,果報是我們不堪想象的。
如果我們不幸患了癌症等病,當知此乃過往世自己所作惡業的果報,現在我們應該慶幸業力成熟了,修心者應該心想:“這是我自己作業的報應,以後我再也不會濫受信財了。現在既然我的業爆發了,讓我索性連衆生所有癌症等之苦也一並承擔,讓我代他們受此痛苦,一了百了,讓我來解決這一切痛苦吧!”我們想象衆生的絕症等痛苦全部吸入體內,進入自己的心裏的我愛執上,毀滅了我們的我愛執。我們如此地修自他交換。
說到這裏,我們自己問問自己“我能做到嗎?”這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我們沒有出離心,恐怕會很害怕,根本無法如此地修心。
突遭頭痛襲擊時,因昔違犯叁昧耶,利器回報己惡行,今後當斷不善行。
本論是屬于顯宗的範圍,所以和密法沒有直接關系,但這一段涉及密法裏的叁昧耶戒,而本論裏別的部分又一再提及叁昧耶戒的嚴重性。
“叁昧耶”是密法裏金剛上師和弟子之間的誓約,其中也含攝顯宗的戒律,如皈依學處等。叁昧耶是很嚴重的事。如果我們破了叁昧耶戒,果報十分嚴重,這是所有惡業裏最嚴重的一類,沒有比它更嚴重的罪業了。如果我們毀謗自己的金剛上師,由于業報極重,根本不必等到來世,其業在今世就會開始成熟,譬如突然遭遇無緣無故的急病等、諸事不順,而且不論我們怎麼精進修行,也無法順利生出出離心或菩提心。如果我們破了叁昧耶戒,譬如毀謗了自己的金剛上師,任何修行都會很難成功,猶如電線被剪斷了的電燈,不論你怎麼修理,它根本就不可能發亮。衲的根本上師是赤江金剛持大師。假設…
《《修心劍輪》噶登派修心論著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