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地、安靜地修行利他的,卻在不知不覺間,變成是世間八法,這都是我愛執在作怪。
我們一直以來的生存方式,都是要去爭取一切美好的東西給自己享受,而此法的要求卻正好相反,所以這是很難的一回事。對我們來說,要切斷我愛執,確實不是輕易能辦到的事。在這裏,法護大師是指我們必須顯出大威猛相,對付深藏之我愛執,把它降伏。
召他召他閻魔敵,打他打他刺敵心,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召他召他閻魔敵”一句,是比喻大威德金剛勾召我愛執前來。“打他打他刺敵心”,是指好像警察對付強盜那樣撲倒、抓著對方,然後把對方壓在地上,用繩子捆綁起來,然後對其拳打腳踢。我們用什麼來打我愛執呢?我們是用世俗和勝義菩提心來刺它、打它。最後兩句,是指必須對其准確地重擊,要對准我愛執刺插、拼個你死我活。
吽吽本尊化神變,咤咤緊緊抓此敵,呸呸障礙祈盡除,唏唏愛結祈盡斷。
兩個“吽”字代表世俗和勝義菩提心,這是形容它們化爲特殊的、對治我愛執的本尊。“咤咤”是指發誓把我愛執緊緊抓著,不再讓它胡作非爲。“呸呸”是形容把敵人的頭砍掉。“唏唏”是形容以世俗和勝義菩提心,那我執和我愛執的束縛切斷。
降臨怒尊閻魔敵,輪回業力陷泥沼,煩惱痛苦此皮囊,斷然立即祈被毀。
人生中有許多問題,譬如空氣汙染、瘟疫等等,但它們並不是最可怕的。這些禍害,頂多只能害我們一生。我們最嚴重的也不過就是死亡,而它們是無法在我們身後繼續危害的。所以,更可怕的是煩惱和業。譬如貪、嗔、疑、妒等等心態。這些煩惱,生生世世在危害著我們。欲對治此五大煩惱,唯獨世俗及勝義菩提心能起到作用。在此段中,我們祈請大威德金剛來臨,加持我們切斷煩惱和業。
叁惡道苦已加之,不知怖畏速造因,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因爲我愛執的作怪,我們不知道輪回的痛苦及可怕之處,所以,我們對此可惡的我愛執怒吼,誓願把它滅絕。
心極貪樂未積因,克苦極少貪欲大,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有些人開始修行的時候很有心,但修到一半的時候,他們又想改修別的法門了。在寺院中,我們也常看到這類的和尚,他們先進入辯經院學習法義,然後又改變主意去修密法,然後他們又想嘗試閉關,或者改變主意要當經忏僧,或者最後決定要去做生意,這樣的人很多。這種情況的原因,還是我愛執,所以我們必須對它怒吼,誓願把它滅絕。
急欲完成少精進,所爲雖多無貫徹,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有些人不努力學修,卻希望自己在寺院裏名成利就。到了該畢業的時候,他們什麼都不懂,所以無法利益別人。爲什麼他們會這樣呢?這是因爲他們貪樂地位和名氣,此乃我愛執在作怪。也有些人,他們確實很刻苦學習,可是在內心中,他們充滿世間動機,只是因爲希望能當個大方丈才刻苦學習,而根本不是基于佛法的動機,這也是我愛執在作怪。所以,我們必須把我愛執抓著,對它怒吼,誓願把它滅絕。
新交衆多情愧短,貪食心強尋賊勤,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由于我愛執的作怪,有些人開始時對師長、朋友都很好,可是轉過頭來他們就毀謗;還有些人並不相信業報,而刻意經營,一切都想得到最好的享受。此乃我愛執的過患,所以我們必須把我愛執抓著,把它滅掉。
奉承善贊失望大,勞苦聚積悭吝縛,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這一段是針對出家人而說的。出家人必須謹慎避免五種邪命。什麼是“邪命”呢?這是指不恰當的謀利。譬如說,我們爲了要得到施主的幫助而刻意奉承;或者我們刻意把供品放得很莊嚴,自己也假裝修行很好,而爲了得到施主的幫助;或者我們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對施主說:“你最好舉辦某某法會,這樣對你家裏的先人有利益……”等等;或者我們說:“去年您給我的禮物真幫上大忙了”,而暗示、提醒施主再次供養;或者說你本來在午睡,然後你知道施主要來了,你就馬上坐起來假裝自己一直都在打坐那樣,這些都屬于“邪命”的範圍。尤其在現在的年代,出家人必須很謹慎。在西方國家,很多佛教道場都售賣佛像、佛經。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判斷是不是如法,而必須看動機。如果他們的動機是絕對清淨的,譬如說這樣做是爲了寺院或者衆生的好處,或許就不算是“邪命”的範圍,否則的話就是“邪命”的範圍。總之,凡涉及名利,就一定不利于我們修行。我們需要的是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以這樣的心而所作的一切,都會是功德,所以是快樂的泉源,一切辛苦也都是值得的,絕對不會白辛苦了,因爲我們爲自己種下了好的因。反過來說,如果基于世間八法的心態,或者我們去進行五種邪命,那麼到頭來只會是白忙了,而不會得到什麼實在的利益。所以,我們在進行此類活動的時候,必須小心觀察自己的內心是不是由我愛執所驅使。如果是的話,我們必須把它抓起來對付。
所爲雖小吹噓大,己無財力貪求強,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我們在幫助寺院、僧人、他人時,是我們自己在培福、自己在消業積德,沒有必要到處對別人宣傳。有些人只做了一點點的貢獻,卻重複宣傳,我們必須識破這就是我愛執在作怪。只要我們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寺院和僧人,我們就能百分之百肯定能得到功德,我們在將來必定會得到很圓滿的果報。如果我們邊做貢獻邊宣傳自己的功勞,那麼最後只會落得個白忙,而不可能有很大的好果報。在我們捐獻寺院的時候,我們也不要爲了想出名而刻碑,也不必到處宣說。我們對寺院、叁寶做了貢獻,業力自然會知道,佛和菩薩自然會看見,不必我們到處重複大聲宣傳。
在這點上,衲覺得東方人比較理解積福之道。據衲的觀察,普遍來說,西方人主要把這種行爲視爲施舍而已,而東方人在供養的時候,往往懂得發願,和以很大的信心供養,所以這樣的功德會很大。這就是修行的方法。我們必須配合清淨的、純潔的心,才能累積很大的功德。這十多年來,衲覺得自己的學生在這點上做得很不錯,大家這麼多年來都很有恒心地每天念誦功課,又默默地盡力護持寺院建設,師徒間相處從年輕到現在大家頭發都白了,大家知己知彼也很多年了,師徒一起走了很多年、走了很長的路,相信最後我們也會如此不變地師徒一起老去、死去。
總之,不論在我們供養師長或者供養寺院的時候,如果我們有世俗名利的心態,就必須把它抓起來,對其迎頭痛擊。
師長雖多守戒少,弟子雖多惠時短,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這一段講及師徒關系。從弟子的方面來說,我們可以把弟子分爲叁等,上等者哪怕有叁百位師長也能視師爲佛,毫無問題;中等者如果多了幾位師父,就開始無法承受,所以他們只適宜依止叁、兩位師長學習;下等者,哪怕只有一位師長,也很難把師徒關系處理妥當。曆史上,祖師的師長數目不同,譬如說阿底峽大師就有一百五十多位上師,而松頓巴則只有五位師父。可是,不論是阿底峽對他的一百五十多位上師,還是松頓巴對他的五位師父,他們都能視師爲佛,對任何一位師長他們都能具有無比的虔敬心。如果我們自知是下等的弟子,就必須很謹慎了,不宜到處趕灌頂場子,否則後來若無法對所有師長生起虔敬的心,就會得不償失了。從師父的角度來說,當師父的人必須懂得教育弟子。有的師長不是爲了好的動機,而是爲了希望很多學生、自己名氣很大的動機來收徒;也有些師長自己不懂佛法,卻到處收徒,就好像做生意似的。對于這些情況,我們都必須識破其爲我愛執在作怪,對其怒吼、打擊。
承諾雖多施惠少,鬼神若察高譽愧,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這一段是在說,我們在受法的當時,承諾了很多的誓言,接受居士戒、菩薩戒、沙彌戒、比丘戒等許多戒律,實際上卻不修、不守持,讓本尊、世間鬼神看到了都會覺得很訝異。這不是指他們會加害我們,而是指他們也在想“怎麼能這樣呢?”,他們可能會覺得,根本不必加害我們,因爲我們已經不可以比現在這樣更糟糕了,這樣的“修行人”根本就害無可害。爲何我們會變得這樣呢?這是因爲我愛執的不良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對我愛執怒吼、痛擊。
少聞空談言誇大,少習經教假學博,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作爲比丘的人,傳法時必須肯定自己傳的是正法,不要吹噓神通、誇張自己的功德,也千萬不要自創什麼東西。
有的師父學問不多,卻喜歡談奇述異,譬如他們會說:“昨晚我夢到某某菩薩……”等等奇怪的話。我們該開示的內容我們不學、不懂,不該說的卻常常到處宣傳,這都是由于我愛執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對我愛執怒吼、痛擊。
親仆雖多可靠無,主人雖多依怙無,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有的人雖然當官,或者很富有,或者是很成功的商人,下面有很多爲他工作的人,可是卻無法找到一個可以信賴的助手,爲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爲以前我愛執導致的業的果報。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們必須對我愛執怒吼、痛擊。
位高功德比鬼少,貴爲上師惡甚魔,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有些人身居高位,譬如說高官等,或者他們是出名的法師,但卻沒有時間和機會好好地修行;也有些人其實很聰明,也很有學問,但卻無法把智慧、學問用在修行的事上面,此亦爲我愛執之害,故此我們必須知此而對我愛執怒吼、痛擊。
見高行經不如狗,厚德根基風吹走,怒吼禍首分別心,重擊殺手怨敵心。
有些人老追求“最高的見”,而對其他的法他都毀謗,或者他們自己修密、修空性,然後認爲其他共通的根基譬如業因果等法都是不重要的,很看不起,其行爲連畜牲都比不上。這樣情況的…
《《修心劍輪》噶登派修心論著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