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的我愛執等。
輪回苦毒有多少,祈汝必堆我執上,煩惱五毒有多少,祈汝必堆我執上。
輪回的根就是我愛執。我們念誦到此時,必須認真地修自他交換,想著所有衆生一切痛苦都化爲弓箭、刀、劍、種種毒藥等等,從自己左邊鼻孔吸入體內,全部堆積在我們的我愛執上,這些兵器等全部紮刺在我愛執上,徹底把它消滅了。以上觀想裏,我們是觀和我們一樣的凡夫之煩惱、五毒等,而不必包括佛、菩薩,因爲他們是沒有煩惱和五毒的。
如是一切根本罪,以理無疑雖確認,若還偏袒爲辯護,祈汝摧毀執此者。
此時,我們必須認定我愛執爲一切根本罪之根源,決心不留情地把它和它的“眷屬”徹底消滅。
今諸過失歸一事,于衆有情修報恩,己心承受他不欲,善根回向衆有情。
福樂是從哪裏來的呢?它是經過執愛衆生而産生的,所以我們必須知道,福報其實來自衆生,我們千萬不能忘記這一點。我們今生能得到暇滿人身、能現在坐在此地學法,這是由于過往世珍愛衆生的結果。這一點是肯定的。如果我們前世只作惡而從來沒有行善,今天我們只會是餓鬼、畜牲或者地獄道裏的衆生,絕對不可能現在坐在這裏聽法。我們能在此聽受佛法,就肯定前世必定有一定的善業。如果我們完全放棄我愛執的習氣,而換過來改變自心,轉爲他愛執、珍愛衆生、慈愛衆生,就能累積無量資糧,來世一切快樂和福報都能得到。在《修心日光論》裏面也有提到,我們在過去,對一切的不幸,我們只會埋怨其他衆生,但其實這和他們無關,完全只是我愛執的錯而已。所以,我們從此要扭轉習氣,對有情衆生我們只修感恩,而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我愛執的過錯。
對于《利器之輪》的整部內容,如果我們無法全部修,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們必須記得此段文字的前面兩句——“今諸過失歸一事,于衆有情修報恩”。無論我們生病、不開心、不如意,皆須憶及此兩句開示。
有關後面那兩句,這裏也解釋說明一下:爲什麼我們要報恩?爲什麼我們要把善根回向衆生呢?這是因爲他們對我們有大恩。一切資糧都由衆生而來。如果沒有衆生,我們就無法得到人身。所以,我們當願一切衆生的一切痛苦、疾病、不開心的事情,全部爆發在我自己身上,他們的惡業也全部進入我們自己,我們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送給他們,以報深恩。
如是有情之叁門,叁世所爲己承受,如孔雀翎因毒生,願轉煩惱助菩提。
一般來說,煩惱是我們的障礙,就好比毒藥能把我們毒死的道理;可是修心的人,卻可以利用煩惱作爲修行的助緣,好比孔雀能服毒不死,而且反而更加健康的比喻。在這裏,我們發願要把一切有情衆生在過去、現在、未來因煩惱驅使而經過身、語、意所作惡業果報、病患、痛苦等,全部來到我的身上,由我來承擔,並轉化它們爲修菩提心的助緣,令菩提心生起,好比孔雀服毒不死反而增加其美麗一樣的比喻。
以己善根施衆生,似毒烏鴉以藥療,獻身解脫衆有情,善逝佛果願速得!
我們把衆生的痛苦吸入,而把自己所有善根布施給衆生。衆生一得到我們的布施,他們便從煩惱、業障之中得到了解脫,如同中毒的烏鴉突然服了解藥那樣,馬上便完全康複了。我們也發願所有衆生能經過解脫道,迅速地成就佛的果位。
我及爲我雙親者,未至報身佛地時,因業流轉六趣中,彼此同心願相扶。
從小乘的理解來說,本師釋迦牟尼在印度菩提樹下的金剛座成佛。如果按大乘的理解,則認爲釋迦牟尼實際上早已經在淨土成佛,然後在金剛座示相成佛之事業而已。有時候,經典裏會提到無學雙運、悲智無學雙運等名詞,皆指佛陀的無上果位。在我們還沒達到這樣的境界前,我們發願和一切衆生同行,就好像兒子帶同父母、親戚同行一樣。
縱爲利益一有情,要我遍入叁惡趣,大士行經無減損,我引彼出惡趣苦。
現今地獄之守護,知我身爲上師後,武器轉化成花雨,和平增長祈無疑!
哪怕只是爲了一位衆生之解脫,菩薩大士們亦會義無反顧地承擔責任。故此,我們也在這裏發願:“猶如母親見子墮河時,她會毫不猶豫、不假思索,馬上跳進河裏營救,我也一樣進入地獄救度衆生。願他們見我而生信,視爲上師而生起對師長的恭敬心!願地獄裏的兵器等,全部變爲花朵!願地獄變爲淨土!”
這裏的內容,呼應《入菩薩行論》裏的 “願煻煨成珍寶聚,熱鐵地基成琉璃……願熾熱鐵丸刀劍,轉成花雨缤紛降……”等章句。
惡趣亦具神咒通,得天人身生覺心,願彼以法報我恩,以我爲師善依止!
我們當願自己在叁惡道裏,爲那裏的衆生開示,而他們也以神通看到自己將得天道、人道的未來轉生,而對我有信心,很精進地修持,最後得到解脫。
也願善趣衆有情,同我深入觀無我,輪回涅槃無分別,願彼定中修平等,
願彼通達平等性!
衆生因爲沒有證空,所以陷于輪回之中,所以,我們當願他們能和我們一樣悟得無我智而達到涅磐的境界。
如是以後此敵滅,如是行後分別滅,無分別智修無我,佛身因果何不得?
我愛執確實是很可惡的一種障礙,所以《上師供》裏說:“偏愛自己難除之痼疾,轉成苦聚不樂之見生;偏愛衆生攝持安樂意,無邊功德生門應見知”。要滅絕真正的“敵人”—— 我愛執,必須采用以上的方法,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而且,我們還必須具備、證得無分別之無我智慧,以此兩者雙運,才能成就佛身。
喂!一切皆緣起,了悟緣起無自主,變彼變此假幻現,如旋火炬現輪像。
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認清了我執和我愛執,可是,它們的根仍然來自緣起。我們必須明白,一切現象皆無自性、是空性,其現象自性空。這並非說它們不存在或者 “無”。一切現象之自性空,是指其無自性,所以它們並非永恒不變的。一切依賴緣起而成立,故要明空首先必須明白緣起法。一切現象乃緣起而生,我們明白這點,就容易明白空性了。所謂的“空”,是指唯名有、唯依靠緣起産生、唯賴安名而存在,並非獨立存在,可是卻不是指“無”。如果我們說一切有自性,那麼就等于是說它們永遠不能被改變,可是事實確實它們分分秒秒都在改變,所以這顯然並不能成立。如果說一切皆無,這就是說因果善惡果報也不存在,這是明顯不正確的斷見。正確的見解,是指一切有緣起而假名安立,譬如說衲面前這塊桌布,本來它只是內地某城市生産的一些線,這些線被組合在一起了,成爲一塊東西,然後我們把它放在桌子上,它才被稱爲“桌布”。如果我們不把它放桌子上,這些內地某城市生産的線組成的這塊東西還在,可是“桌布”卻不見了。所以,“桌布”的存在,其實就是一些條件、因緣的組合,然後我們給它一個名字——“桌布”,它才能存在,而從來沒有一塊單獨存在的桌布。我們不能說一切有自性,但必須更謹慎不要錯以爲一切不存在。所以,龍樹祖師爺說過,正確的見必須是緣起和空性互爲助伴才能建立的。如果了悟正確的空見,我們會對業、因果更爲深信。
我執和我愛執,它們本身也是沒有自性的,因此它們能被改變、毀滅。從無始以來,它們便存在于我們心裏,導致我們每天有時快樂有時痛苦,不斷在輪回裏旋轉不停。如果一天不除掉它們,我們便一天不能自在,仍將繼續痛苦下去,甚至說,如果我們持我執和我愛執而修廣大的曼達供,把曼達視爲自性有,那樣修的功德也是很有限的。不懂空性者,一切都如同實有,而如果我們能明白一點點空性的道理,便會很容易知道一切的來龍去脈,很容易能看破。
命如芭蕉無時新,壽如水泡無實心,如霧近觀散逸去,如陽焰般遠觀美,
如鏡中影視似真,如雲煙霧見若穩。
這段開示和無常相關。這段是在說明生命如同芭蕉樹那樣沒有實心、隨時可以倒下;也好比水泡那麼脆弱;好比煙霧和早上在平地上看到的陽焰現象;也好比鏡子裏面的倒影那麼似真卻假。
《利器之輪》和阿底峽祖師所著《菩提道燈論》或宗喀巴祖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題綱不同,所以此段有關無常的開示說在全論的後部,而不是在按道次第科判排列的前面部分,所以我們在參修的時候必須自己調整先後次第。
我執敵如劊子手,看似實有不曾存,看似真實無實處,看似明顯超增損。
我愛執這個敵人,其實並沒有自性,我們看著它,以爲它有自性,其實這只是暫時好象存在而已。輪回的根源在于我執和我愛執,它們導致衆生好象小孩在玩轉輪一樣,在輪回中不斷轉來轉去,永不休止。佛陀開示了空性的道理,讓我們依此除掉我執和我愛執,令我們得到解脫乃至佛果。
業輪如彼諸性質,如此同樣無自性,猶如月影現水面,業果諸種顯虛假,
雖只表象當取舍。
我們在無波無浪的湖水上,就能看到月亮的倒影。爲何我們能看到月亮的倒影呢?這必須依賴緣起具足,譬如無風的晚上、平靜的湖水等等。我們不能說倒影不存在,但它的存在端賴各種條件的同時具備才能顯現。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必須把空性和緣起兩邊的因素融合而修,通曉它們兩者不對立、不矛盾、不沖突,在明白業果性空之同時,當知對善惡、黑白當作取舍,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才是正確的中觀見。
夢中劫火燃燒時,雖無自性猶懼熱,地獄諸界無自性,因懼煉火應當斷。
我們雖說一切並無自性,但卻不是在聲稱它們不存在。譬如說,我們在夢中置身火災之中,這雖然並非真實,可是我們所體驗的痛苦卻很真實。再舉一個例子:地獄確實是無自性的,可是因爲我們有業的緣故,我們仍然會體驗到實實在在的大苦,一點不虛。
妄想發時雖無暗,如于深穴漫遊走,縱使無明無自性,應以叁慧除錯亂。
人在生怪病的時候,譬如說我們發高燒的時候,可能會精神錯亂,覺得到處一片黑暗,哪怕你把病人帶…
《《修心劍輪》噶登派修心論著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