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言語、 行爲及念頭只會帶來痛苦;相反地,一個慈善的心所引導的身、語、意運作皆會 帶來福樂。
你沒可能打敗所有的敵人,但在你打敗了心中的我執時,基本上就等同降伏 了所有仇敵。
我執是把我們與痛苦系在一塊兒的枷鎖;在我執被放下時,真正的解脫自在 就在跟前。
風雨並不能損大石之分毫;惡言及攻擊並不能傷害一個"無我"的人。
一個"無我"的人已經超越了嗔恨、愚癡、妒忌及執妄的層面。他是一個享 有真正之快樂的人,因爲世上的痛苦,不可能傷害一個"無我"的生命。
放下一點點執著,你便會有一點點自在;放下多一點執著,你會有多一點的 自在;在完全放下時,你便會體 驗到完完全全的歡喜自在。
很多國家嘗試以戰爭來達致和平,我倒想知道這其中的邏輯性。
以戰爭來爭取和平,其可行性和以油去滅火一樣高。
用暴力及權勢爭取回來的名利地位並非什麼大成就。畜生所做的也不過是如 此!
任何以仇恨作爲動機的言行,永遠不可能成爲化解仇恨的一種方法。
在一場紛爭中,不論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一宗家庭糾紛或只是一場打架, 其實永沒有對的一方,凡有參與的都是錯的一份子。
解除核武器並不會達致和平。當人在被嗔恨心支使下,即使用一塊石頭也可 以殺害很多生命。只有解除嗔恨才可以達致和平。
由心開始,從心著手,淨化心靈,才是達致和平的唯一有效方法。
善心是唯一的和平之道。在沒有善心的時候,你沒可能有內心的平和;在連 你都與自己過不去的時候,哪有可能達致整個世界的和平呢?
在你完全放下嗔恨的一刹那,你眼中的世界就變得和平;當每一個人都放下 嗔恨的時候,整個世界就會變得和平。
內心與外在的世界並非兩回事。當每一個人心中都再無仇恨時,世界和平就 自然地會展現在面前。
你不一定要是英雄豪傑才能拯救這個充滿暴戾的世界;你只需要以慈悲心對 待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這個世界就已因你的存在而變得祥和了。
要令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並不需要大聲弘揚什麼理念,只需要令自己成爲慈 與悲的化身。當心中洋溢慈悲時,你就象一盞明燈,照亮了周遭的人;當他們心 中的慈悲之燈被燃著時,自然會再燃亮更多的生命!
慈悲心有點兒像感冒病----在你沾上了它時,你周圍的人很難不受牽連傳染。
在弘揚慈悲精神的時候,你不需要向別人灌輸什麼教育;當你的心有了慈悲 之時,他們自然會察覺到,他們心中的慈悲自然會被喚醒。最有效的教育往往不 需要說話。
當你是對的時候,你並不需要說什麼;在你理虧的時候,不論你說什麼也沒 用!
有人說過:"如果你是對的一方,你沒必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那一方, 你沒資格去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來自他人的言行,並不可能對你造成傷害;你之所以感到受了委曲,只因爲 你對這些言行介懷。
受到他人無理的迫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以仇恨心響應,則更加加 深了你的不幸。
仇恨並不能傷害到被恨的人,只會傷害到自己。
想想看:在發脾氣的時候,你的感受是怎樣的?不太好吧!哪爲什麼把仇恨 帶在身上呢?仇恨對你與別人都沒有用處,它只是一件不論帶多短的時間與旅途 都嫌太笨重的一個包袱。
憎恨一個人是一種很費神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歡這個人,何必爲他費神呢? 如果你喜歡這個人,哪又幹嗎要去憎恨他呢?
在他人做了令我們不快的事時,我們往往會去憎恨他,就好象憎恨是一種報 複似的。要去恨一個人需要不少精力,而仇恨只是一個沈重的包袱,每一分一秒 都在傷害自己,卻不會影響到被恨的對象,哪又有何意義呢?
爲什麼沒有人會對一塊石頭大吵大鬧呢?因爲石頭的靜默令挑釁生事者無從 入手。在你可以像大石般沈默時,生事者遲早會失興致而另去他方。
心如如不動,不理他人對你說什麼或做什麼,就像是安坐于有毒的刺藤叢中 一樣:雖然你不能令刺藤消失,但起碼不會給它刺傷自己。
謙卑並不等于懦弱。謙遜其實是世上其中一種最大的力量。試想想:傲慢與 謙卑,哪一樣較難做得到?
驕慢並不會令你得到他人的尊敬;謙卑反而令人尊敬。
一個真正謙卑的人不只是對他人謙卑,即使對一條蟲、一朵花,也會謙卑尊 重。
最不中聽的話,往往是對你最有幫助的指引。
對一個不明生與死的人來說,人生是一種很令人煩惱的事情。
學習去思維生死----開始的時候這會令你不安,但當你克服了對它的恐懼時, 思維生死只會使你的生命越來越燦爛豐盛。
提醒自己死亡隨時會來臨,就是策勵自己不要枉過每一天。
你認爲日落是一種人生美景,我只覺得它是一個提醒我,又向死亡踏前了一 步的時計,叫我好好的善用剩下來的生命。
死亡並不可怕。有生就必然有死;自出娘胎,我們每一分鍾都在朝死亡步近。 真正可怕與可悲的是:在生與死之間沒有做過什麼。
死亡本身並不是一件好的或者壞的事情,只是自然變幻的一個程序。對一個 沒枉過一生的人而言,死亡的確沒什麼可懼的地方。
死亡之可怕,只源于你對生命的執戀。
對一個可以隨時面對死亡而無懼無悔的人來說,生命中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傷 害到他。
與其抱怨不能令自己長生不死,倒不如好好令生命之旅程不枉一走。
萬事萬物無不在變幻當中。把生命與快樂寄望于事物的常久不變上,無疑只 會令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面對失望。
萬事萬物均依因緣而自然發展:先是産生,然後維持狀況一回兒,最終就改 變消失。盡管你大哭大鬧,它們還是一樣會變幻消失,這只是自然的規序,並非 好的或壞的一件事。在你明白並接受了這個自然法則後,你的生命就會好過得多 了。
在欣賞電影的時候,我們會投入其中,全神貫注,甚至因受到劇情牽引情緒 而大哭大笑。但想想電影是什麼?不外乎紅、藍及綠色的變幻光束投射于白布上, 再配上些聲音而已,卻令觀衆信以爲真,把劇情發展視作最重要的大事。同樣的, 生命中之苦與樂也不過只是一系列的變幻景況,維持並不太久,只是當事人困在 局中,才感到是天大的事情而已。我們當然要盡生命中之責任,卻毋需過于介懷 成果;生命也不外乎是另一場電影而已!
快樂之道其實很簡單----生活順景時,要知道福樂並非永恒;生活不遂意時, 視困境爲過眼煙雲。不要把這些體驗看得太認真,要知道苦與樂來來去去,變幻 不定。在看透這一點時,你就可以自在地旁觀,世事翻騰反複而不揚一條眉毛。
在你能把宇宙萬事萬物皆視爲夢幻泡影時,你將永不會再感受到痛苦與束縛。
小鳥在唱,小狗在吠。小鳥只不過鳴唱,小狗也只不過在哮吠。這些只是聲 音,不多不少,不好不壞!但你的心卻在批述:"呀!這鳥鳴實在悅耳!", "那狗吠聲真令人心煩!"。引致你興奮或厭煩的並不是鳥聲或狗聲,問題出在 你自己的心上!要做一個快樂的人,你只需知道:"這是小鳥的鳴聲,那是小狗 的吼聲!"就足夠了。
樂聽贊美,不喜他人的批評;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們;這些心態就像鎖鏈 一樣,把我們與恒久的內心痛苦連在一起。只有在超越它們時,我們才可能體驗 到自在與快樂。
你的心不停在說:"我需要這個!我需要那個!"不要理會它的要求。你早 已擁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但你卻永沒可能得到所有你所想要的。而我可以向你保 證,即使沒有它們,你的生命也一樣可以很自在快樂。
過一種簡簡單單的生活,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快樂的秘密不過如此而已。
要爲自己創造一個快樂的生命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兩種材料:一個簡單的 生活方式和一顆滿足感恩的心。
與其對不能得到的欲求耿耿于懷,倒不如對你已經擁有的滿足感恩。
人生最大的財産是健康,最大的財富是心足,最大的勝利是無嗔,最大的成 就莫過于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能悠然自得。
要令自己在生命中永不失望,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對人對事有所希求;在心中 沒有欲求的時候,生命就不會再有失落。
欲望與執戀是令我們感到痛苦的原素。在消除了此二者時,我們幾乎沒可能 會不快樂自在。
人總以爲擁有的愈多就會愈快樂;事實是要求的愈少才會愈快樂。
還未"擁有"的人爲了爭取而受苦,早已"擁有"的人爲了不想失去而痛苦, 你看:"有"與"沒有"和快樂與否並無直接關系。但世人都窮一生去追求欲望, 這其實是不是有點傻?
快樂與擁有多少物産並無關系。在你缺乏財富時。你日思夜念要得到它們。 在你擁有財富時,你會日夜擔心怕失去它們。你見過一個快樂的富翁嗎?他們其 實與窮人一般痛苦。要尋找快樂,你必須找對地方----自己的心。
人們總以爲財富與名氣等于快樂。如果你心裏已充滿了快樂,你根本不需要 名利;如果你心裏沒有快樂,縱管坐擁全世界的財富與名利也都沒有什麼意思。
如果你只懂得終日勞碌于爭取更多的金錢及保護你已有的財富的話,它們對 你其實就已沒有什麼真正的好處了。
如果你真的想常常快樂,就不要把快樂建基于你所擁有或所缺少的事物上; 視你的財富、你的房子及車子都是向別人借來的,好好利用它們,但不要執戀它 們;哪你自然會享受一個簡單但快樂的一生。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追求快樂而做的,但往往是在我們放棄刻意追求 快樂而做種種事情時,它才會悄悄來臨。
一個火把可以點燃更多的火把而不失本身之火焰。快樂就如火焰一樣,你可 以不斷施予別人快樂,卻不會因此而犧牲自己的快樂。
快樂就像一盞油燈。當燈被點亮時,它不需要向黑暗說:"讓我來照亮你 吧!",它不再需要做其它的什麼,房中的黑暗角落自然就會被照亮起來。同樣 的,當你的心中充滿快樂時,你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麼,你周遭的生命也自然會 被照亮。
他人的話----不論說的人如何偉大,對你都沒什麼真正的益處,除非你把他 的智慧變爲你自己的智慧。
先弄清楚慈悲與智慧的種種,然後仔細地思維內裏的深義,最後把它們用在 你的生活中。你越運用它們,你就越會感到它們是達致快樂的路向。在最後,你 自己變成了智慧與慈悲,你的舉手投足都就是悲智的表現。
我所說的對你並沒有一點用處,除非你把它刻在你的心上,而不是單單記在 腦袋中。在你能做到這一點時,你的所有心念、行爲及談吐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反 映它們,你的每一句話,甚至你的舉手投足都成爲對整個世界的開示。這個世界 將會因爲你的存在而得益!
全文完
《《心靈甘露》大藏寺祈竹仁寶哲嘉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