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灵甘露》大藏寺祈竹仁宝哲嘉言▪P2

  ..续本文上一页言语、 行为及念头只会带来痛苦;相反地,一个慈善的心所引导的身、语、意运作皆会 带来福乐。

  你没可能打败所有的敌人,但在你打败了心中的我执时,基本上就等同降伏 了所有仇敌。

  我执是把我们与痛苦系在一块儿的枷锁;在我执被放下时,真正的解脱自在 就在跟前。

  风雨并不能损大石之分毫;恶言及攻击并不能伤害一个"无我"的人。

  一个"无我"的人已经超越了嗔恨、愚痴、妒忌及执妄的层面。他是一个享 有真正之快乐的人,因为世上的痛苦,不可能伤害一个"无我"的生命。

  放下一点点执着,你便会有一点点自在;放下多一点执着,你会有多一点的 自在;在完全放下时,你便会体 验到完完全全的欢喜自在。

  很多国家尝试以战争来达致和平,我倒想知道这其中的逻辑性。

  以战争来争取和平,其可行性和以油去灭火一样高。

  用暴力及权势争取回来的名利地位并非什么大成就。畜生所做的也不过是如 此!

  任何以仇恨作为动机的言行,永远不可能成为化解仇恨的一种方法。

  在一场纷争中,不论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宗家庭纠纷或只是一场打架, 其实永没有对的一方,凡有参与的都是错的一份子。

  解除核武器并不会达致和平。当人在被嗔恨心支使下,即使用一块石头也可 以杀害很多生命。只有解除嗔恨才可以达致和平。

  由心开始,从心着手,净化心灵,才是达致和平的唯一有效方法。

  善心是唯一的和平之道。在没有善心的时候,你没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在连 你都与自己过不去的时候,哪有可能达致整个世界的和平呢?

  在你完全放下嗔恨的一刹那,你眼中的世界就变得和平;当每一个人都放下 嗔恨的时候,整个世界就会变得和平。

  内心与外在的世界并非两回事。当每一个人心中都再无仇恨时,世界和平就 自然地会展现在面前。

  你不一定要是英雄豪杰才能拯救这个充满暴戾的世界;你只需要以慈悲心对 待你遇到的每一个人,这个世界就已因你的存在而变得祥和了。

  要令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并不需要大声弘扬什么理念,只需要令自己成为慈 与悲的化身。当心中洋溢慈悲时,你就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周遭的人;当他们心 中的慈悲之灯被燃着时,自然会再燃亮更多的生命!

  慈悲心有点儿像感冒病----在你沾上了它时,你周围的人很难不受牵连传染。

  在弘扬慈悲精神的时候,你不需要向别人灌输什么教育;当你的心有了慈悲 之时,他们自然会察觉到,他们心中的慈悲自然会被唤醒。最有效的教育往往不 需要说话。

  当你是对的时候,你并不需要说什么;在你理亏的时候,不论你说什么也没 用!

  有人说过:"如果你是对的一方,你没必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那一方, 你没资格去发脾气。",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来自他人的言行,并不可能对你造成伤害;你之所以感到受了委曲,只因为 你对这些言行介怀。

  受到他人无理的迫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以仇恨心响应,则更加加 深了你的不幸。

  仇恨并不能伤害到被恨的人,只会伤害到自己。

  想想看:在发脾气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不太好吧!哪为什么把仇恨 带在身上呢?仇恨对你与别人都没有用处,它只是一件不论带多短的时间与旅途 都嫌太笨重的一个包袱。

  憎恨一个人是一种很费神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人,何必为他费神呢? 如果你喜欢这个人,哪又干吗要去憎恨他呢?

  在他人做了令我们不快的事时,我们往往会去憎恨他,就好象憎恨是一种报 复似的。要去恨一个人需要不少精力,而仇恨只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每一分一秒 都在伤害自己,却不会影响到被恨的对象,哪又有何意义呢?

  为什么没有人会对一块石头大吵大闹呢?因为石头的静默令挑衅生事者无从 入手。在你可以像大石般沉默时,生事者迟早会失兴致而另去他方。

  心如如不动,不理他人对你说什么或做什么,就像是安坐于有毒的刺藤丛中 一样:虽然你不能令刺藤消失,但起码不会给它刺伤自己。

  谦卑并不等于懦弱。谦逊其实是世上其中一种最大的力量。试想想:傲慢与 谦卑,哪一样较难做得到?

  骄慢并不会令你得到他人的尊敬;谦卑反而令人尊敬。

  一个真正谦卑的人不只是对他人谦卑,即使对一条虫、一朵花,也会谦卑尊 重。

  最不中听的话,往往是对你最有帮助的指引。

  对一个不明生与死的人来说,人生是一种很令人烦恼的事情。

  学习去思维生死----开始的时候这会令你不安,但当你克服了对它的恐惧时, 思维生死只会使你的生命越来越灿烂丰盛。

  提醒自己死亡随时会来临,就是策励自己不要枉过每一天。

  你认为日落是一种人生美景,我只觉得它是一个提醒我,又向死亡踏前了一 步的时计,叫我好好的善用剩下来的生命。

  死亡并不可怕。有生就必然有死;自出娘胎,我们每一分钟都在朝死亡步近。 真正可怕与可悲的是:在生与死之间没有做过什么。

  死亡本身并不是一件好的或者坏的事情,只是自然变幻的一个程序。对一个 没枉过一生的人而言,死亡的确没什么可惧的地方。

  死亡之可怕,只源于你对生命的执恋。

  对一个可以随时面对死亡而无惧无悔的人来说,生命中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伤 害到他。

  与其抱怨不能令自己长生不死,倒不如好好令生命之旅程不枉一走。

  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幻当中。把生命与快乐寄望于事物的常久不变上,无疑只 会令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面对失望。

  万事万物均依因缘而自然发展:先是产生,然后维持状况一回儿,最终就改 变消失。尽管你大哭大闹,它们还是一样会变幻消失,这只是自然的规序,并非 好的或坏的一件事。在你明白并接受了这个自然法则后,你的生命就会好过得多 了。

  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我们会投入其中,全神贯注,甚至因受到剧情牵引情绪 而大哭大笑。但想想电影是什么?不外乎红、蓝及绿色的变幻光束投射于白布上, 再配上些声音而已,却令观众信以为真,把剧情发展视作最重要的大事。同样的, 生命中之苦与乐也不过只是一系列的变幻景况,维持并不太久,只是当事人困在 局中,才感到是天大的事情而已。我们当然要尽生命中之责任,却毋需过于介怀 成果;生命也不外乎是另一场电影而已!

  快乐之道其实很简单----生活顺景时,要知道福乐并非永恒;生活不遂意时, 视困境为过眼烟云。不要把这些体验看得太认真,要知道苦与乐来来去去,变幻 不定。在看透这一点时,你就可以自在地旁观,世事翻腾反复而不扬一条眉毛。

  在你能把宇宙万事万物皆视为梦幻泡影时,你将永不会再感受到痛苦与束缚。

  小鸟在唱,小狗在吠。小鸟只不过鸣唱,小狗也只不过在哮吠。这些只是声 音,不多不少,不好不坏!但你的心却在批述:"呀!这鸟鸣实在悦耳!", "那狗吠声真令人心烦!"。引致你兴奋或厌烦的并不是鸟声或狗声,问题出在 你自己的心上!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你只需知道:"这是小鸟的鸣声,那是小狗 的吼声!"就足够了。

  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们;这些心态就像锁链 一样,把我们与恒久的内心痛苦连在一起。只有在超越它们时,我们才可能体验 到自在与快乐。

  你的心不停在说:"我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不要理会它的要求。你早 已拥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但你却永没可能得到所有你所想要的。而我可以向你保 证,即使没有它们,你的生命也一样可以很自在快乐。

  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快乐的秘密不过如此而已。

  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快乐的生命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两种材料:一个简单的 生活方式和一颗满足感恩的心。

  与其对不能得到的欲求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

  人生最大的财产是健康,最大的财富是心足,最大的胜利是无嗔,最大的成 就莫过于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悠然自得。

  要令自己在生命中永不失望,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对人对事有所希求;在心中 没有欲求的时候,生命就不会再有失落。

  欲望与执恋是令我们感到痛苦的原素。在消除了此二者时,我们几乎没可能 会不快乐自在。

  人总以为拥有的愈多就会愈快乐;事实是要求的愈少才会愈快乐。

  还未"拥有"的人为了争取而受苦,早已"拥有"的人为了不想失去而痛苦, 你看:"有"与"没有"和快乐与否并无直接关系。但世人都穷一生去追求欲望, 这其实是不是有点傻?

  快乐与拥有多少物产并无关系。在你缺乏财富时。你日思夜念要得到它们。 在你拥有财富时,你会日夜担心怕失去它们。你见过一个快乐的富翁吗?他们其 实与穷人一般痛苦。要寻找快乐,你必须找对地方----自己的心。

  人们总以为财富与名气等于快乐。如果你心里已充满了快乐,你根本不需要 名利;如果你心里没有快乐,纵管坐拥全世界的财富与名利也都没有什么意思。

  如果你只懂得终日劳碌于争取更多的金钱及保护你已有的财富的话,它们对 你其实就已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处了。

  如果你真的想常常快乐,就不要把快乐建基于你所拥有或所缺少的事物上; 视你的财富、你的房子及车子都是向别人借来的,好好利用它们,但不要执恋它 们;哪你自然会享受一个简单但快乐的一生。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做的,但往往是在我们放弃刻意追求 快乐而做种种事情时,它才会悄悄来临。

  一个火把可以点燃更多的火把而不失本身之火焰。快乐就如火焰一样,你可 以不断施予别人快乐,却不会因此而牺牲自己的快乐。

  快乐就像一盏油灯。当灯被点亮时,它不需要向黑暗说:"让我来照亮你 吧!",它不再需要做其它的什么,房中的黑暗角落自然就会被照亮起来。同样 的,当你的心中充满快乐时,你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么,你周遭的生命也自然会 被照亮。

  他人的话----不论说的人如何伟大,对你都没什么真正的益处,除非你把他 的智慧变为你自己的智慧。

  先弄清楚慈悲与智慧的种种,然后仔细地思维内里的深义,最后把它们用在 你的生活中。你越运用它们,你就越会感到它们是达致快乐的路向。在最后,你 自己变成了智慧与慈悲,你的举手投足都就是悲智的表现。

  我所说的对你并没有一点用处,除非你把它刻在你的心上,而不是单单记在 脑袋中。在你能做到这一点时,你的所有心念、行为及谈吐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反 映它们,你的每一句话,甚至你的举手投足都成为对整个世界的开示。这个世界 将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得益!

  全文完

  

《《心灵甘露》大藏寺祈竹仁宝哲嘉言》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