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噶舉法王子 尊貴的國師嘉察仁波切開示 —— 大手印的修持
(第一天)
首先在聽聞佛法之前要發菩提心,也就是爲了要利益一切衆生,使衆生都能夠成就佛道,因此而發起菩提心。
接下來是關于大手印方面的教學。在噶舉派裏的修持方法,最主要的是大手印的禅修。爲了要成就大手印禅修,必須先對大手印的分支與一些基礎有所暸解,才能夠真正進入大手印禅修。
佛法有聲聞乘、大乘與密乘金剛乘等差異,但無論如何,整個佛法當中所有的佛弟子所要探討的主題就是「心」。在世界各地,比如像印度也好、西方也好,或是中東各個國家,我們會發現都有許多不同領域的專家,好比精通語言學的專家、精通曆算或繪畫藝術等各種專家,然而卻沒有一位精通于「心」的專家,唯一只有佛陀精通「心靈」。在佛陀的法教中所探討的都與「心」有關。聲聞乘裏,持戒最主要乃在于「心」;若要斷除煩惱,煩惱即是由心所顯現;最後證得阿羅漢果位,也是由于「心」各種的障礙消除之後才能夠證得這樣的果位。佛陀最主要所開示的,就是一切萬法都是我們的心之所現,我們說萬法唯心,而這一心念又有非常細微的分別。比如說在《阿毗達婆俱舍論》裏,就談到五遍行等各種「心」的狀況,而這每一個「心」不同的分類與細節,唯一只有佛能夠知道,其他人都無法分辨。
佛陀不僅具備能夠精通了知心的分別的智慧,並且也了知心的自性之情況爲何。雖然我們說心有六種煩惱,或者我們有時候會被自己的業跟煩惱影響,但無論如何我們心性的本質是不苦不樂、不善不惡的,同時此心性並不會造成自己成爲自己解脫的障礙,會造成我們獲得解脫的障礙是我們的煩惱,而心性本身並不會。所以,心性是中性的,而這一切也只有佛才清楚地了知。
我們心的本質可以說是中性、清淨的,不會受到影響。舉例來說,就好像釋迦牟尼佛最早的五個弟子叫五比丘,事實上五比丘在他們過去很多世當中都投生爲鬼道,投生到傷害他人的羅剎道鬼道等等,但是由于過去佛的加持跟願心,他們多生多世跟佛結下了善緣,也因此能夠在釋迦牟尼佛的時候變現爲五比丘,並且于聽聞佛法修持之後,消除各種的煩惱與障礙而得到了這樣的果位。是故,其心性清淨的本質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同樣的,比如其他許多衆生、各種不同的動物,像是蛇或鬼道的衆生、昆蟲、蚊子等等,我們說,透過了佛身舍利的加持──佛身舍利在過去佛剛圓寂時非常非常多,不過現在沒有那麼多了,但一樣非常有加持力,而同時現在還有非常多如同像佛一般的化身的上師們,像法王噶mb一樣──由于他們的加持力,讓這些所有的衆生有可能聽聞到一點咒語的聲音、修法的聲音,甚至無意之中繞著殊勝的佛塔等等,也因爲這一點點因緣,這些衆生將來都有可能成爲我們所說的,未來會有千佛出世、有可能成爲千佛攝受的弟子,就如同方才所說的五比丘的故事。過去這些鬼道的衆生或身爲羅剎甚至是蚊子,他們都有可能因爲結下法緣而最後證得果位,那麼各位就更不用說了,各位對佛法、對叁寶、對上師如此具備信心,就更不用擔心了。相信不久的將來或是未來千佛出世的時候,各位也能夠精進修持佛法,證得阿羅漢果位,甚至更高的果位。
以上就是佛教整體的一般性的介紹,接下來特別要談到大乘。大乘佛法特別提到,萬法一切的顯像都是由我們的心而展現。在大乘的法教裏談到一切唯心,也就是除了心之外,外在沒有任何的東西存在。舉例來說,就像我們所看到的日月山河大地等等一切,其實都是由我們的心展現出來的,事實上心的本質就是如此。雖然說一切唯心,但是一般人聽到的時候很難馬上就相信。爲什麼說我們沒有辦法能夠全然相信呢?這是因爲我們邪見的習氣非常重,邪見就是錯誤的認知,這種錯誤認知的習氣非常重。在這裏所謂的邪見或錯誤的認知,最主要是指什麼?就是我們誤以爲外在的世界與內在的心兩者是不同的。我們以爲外在的日月山河大地、一切物質都是真實而獨立存在的,我們的心只是一個小小的東西,它不具備什麼力量,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東西而已,盡管心是如此地重要。
這裏談到錯誤的認知或邪見,所謂「錯誤」,它也代表「不確定」的意思,因爲它是錯誤、不確定的,所以過去許多人對于「心」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人說心是透過我們脈搏的力量而産生的,或者有人說心是由眼睛而産生的,甚至在很久以前有人說心由吃飯而産生,因爲當我們有營養的時候心非常的清明,而當我們營養不足時它就會神識不清,有這麼不同的、不確定的說法。像這樣一種錯誤的認知與邪見是怎麼産生的呢?它是從我們的無明而産生的,而無明可以說是我們輪回的根本,或是造成我們解脫障礙的根本原因。
過去岡波巴大師曾經說過,所謂的無明就是對一切事物都不明了。過去,有一位弟子問岡波巴大師什麼叫「無明」?岡波巴大師當時更進一步地解釋,就好像一個人糊裏糊塗的被蒙蔽在黑暗當中一樣,不知道過去生的情況,也不知道來生的情況,甚至明天、後天的狀況都搞不清楚。這種糊裏糊塗,像是蒙蔽于黑暗中的狀況就是無明。無明的作用是什麼?它可以說就是蒙蓋住、蒙蔽住我們對過去或對來世的了知與認識。而在現在來說,無明的作用是它總是讓我們看不到事物真實的狀況,甚至讓我們把假的、不真實的當作是真實來看待。
我們要如何來對治無明?或者說對治無明的方法是什麼?事實上,整個佛法都是對治無明的方法。不同的教法中談到的所有方法都是爲了對治無明,但由于佛陀事業的展現力量的不同,或說衆生的因緣不同,所以對治的方法、力量也會有所不同。而在這個時代,對治無明最殊勝、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大手印」。
要修持大手印,首先要具備的就是「萬法唯心」,或者說「一切顯像唯心」。在這裏我們談到所謂的顯像,它可以包括一切的顔色、物體,一切的聲、香、味、觸等等,然而在這一切的顯像中,範圍最廣大或最堅固、堅實的是什麼?就是形、色這些物質。爲什麼說它非常地堅固廣大?因爲像是聲音,它是會變的,但是所謂的形、色、法這些都是非常堅固的。
這裏談到一切形、色的相都是由我們的心顯現出來的,或者說由于我們的心所見、所喜怒的。舉例來說,就好像鏡子當中所顯現出來的形象一樣,而這一切都是由我們的心而展現,如果沒有心,這一切都無法顯現出來。然而,如果一個人不具備這種看見色的心識,好比說一個盲人,由于他沒有辦法感受到各種物體的顔色、大小等等,就像眼前這個麥克風,因此他可能不知道這個東西的顔色,但是他還是具備這個身體能夠觸受到,這種識仍能感受得到。然而一般人還是能夠看到各種色法形相,舉例來說,我們能夠一起看到這是一棟房子,或是這動棟房子的顔色,那是因爲我們都共同具備了相同的一種習氣。雖然我們都具備了一種共同的業或習氣,但是還是會有一些各自的相是不同的。就像可能有的人身體不舒服,但有的人不會感覺到不舒服的狀況;有的人心情非常愉快,但是有的人可能有點不太開心,每個人心理狀況都有所不同。這一切相的不同的産生是因爲我們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業,尤于不同的業而造成不同的習氣,所以這些習氣會展現出不同的相貌來。
我們再說一切唯心的證明是什麼?比如說大家都共同住在同一個城市裏,但是因爲每個人心的不同,所以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比較喜歡這個城市的人會覺得這裏真是一個美好的地方,但對于一個向往山林寂靜的人來說,城市就會讓他受不了,他會覺得這個地方不好;對一個年輕的孩子來說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可以讓他遊玩之處,然而對成年人來說,這裏應該是他要工作賺錢的地方。雖然處在同一個環境,但因爲每個人心的不同,于是在同一地方所産生的感受與展現的相態也就不一樣了。就像有些西方人喜歡住在船上,他們覺得住在船上是最好的,但有些人就認爲住在屋子裏比較好。無論如何,這全都是我們心的不同展現。
在西方人來說,過去會認爲城堡是一個很好的居住場所,住屋應該要建蓋成那個樣子,現代則認爲高樓大廈這種新式建築可能會更好;過去認爲著古服很好,現代則認爲流行服飾很好。我們可以這樣想,百年之後一切又會有不同的改變,這都是因爲我們心的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的相貌。
所以,若一個東西或一個物體本身具有某種本質,那麼它應該就不會被改變,也就是說如果它的本質是會讓人快樂的,那麼它應該永遠就會讓人感到快樂,若一個東西讓我們不開心、不歡喜,或是某件事本身就有這種不好的本質存在的話,那麼它應該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第二天)
首先我們要發起菩提心,要爲了一切衆生都能成就佛道來聽聞佛法。這一次主要是講解大手印的修持。首先要知道一切顯相唯心,這部份昨天已經做過簡略的開示。在過去印度的大成就者曾經說過,輪回是因爲妄念和貪著而形成,也就是由妄念、分別念造作而成;由于我們的貪著和執著,這一切山河大地就形成。而這種貪著的妄念,或者這種貪著的分別念頭,由于它本身就有各種不同的種類,也因此會産生各種的顯相,産生各種的色法,也可以說輪回的外相就展現出來。
對一位大菩薩來說,在這世間當中,他不需要消除苦痛,就可以直接承受並且面對這些苦痛而不感到害怕。原因是什麼呢?因爲他知道輪回的苦、輪回的相,都是由自性所生,所以他不用害怕自己的心。但是對一個凡夫來講,我們不知道這一點,我們以爲心是一個東西,而各種痛苦的顯相也是由心所現的一個東西,所以我們會感到害怕,那是因爲我們的無知而感到害怕。而以上的這些必須通過實際修持大手印的禅修,讓我們的證悟慢慢地增長,如此我們才能知道剛剛說的這些道理。對于一個比較有智慧的人,比較聰明的人來說,…
《大手印的修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