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有的。擁有的時候怕失去,沒有的時候就想要,永無止盡。法本很善巧的做了個總結。
輪回苦痛之總結
我把它念出來,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正確的翻譯,但很接近。這個是很嚴肅的,我不能完全肯定你們都可以徹底接受,但知識上你可以的。事實上,你們都深陷于輪回之中,要從根斷除並不容易。所以不要太難過。但這個我不能把它變得輕松,我必須忠實的把它念出來。有些人可能還沒完全准備好,也許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五,或許百分之九十准備好,但慢慢的,你應該祈願接受。你應當祈願能夠完全接受它;但你要能接受自己的短處。因此,我會照著法本念。也許你的了解已經成熟了,能夠面對了,但可能有些責任阻止你。如果這樣,是絕對沒問題的,但你要完全地聽清楚。這個輪回,我慢慢念然後你翻譯,從最高到最低界的衆生,都脫離不了痛苦。輪回之處伴隨著財富,名望,一切,就像要被處決的人的盛宴。你要被槍決以前,會吃到好的一餐,就像那樣。要視輪回如火坑,如無門無窗的地牢。人們稱之爲中古世紀的監獄,在地下。了解之後,要生起脫離輪回獲得解脫的願。解脫是指從輪回中出離。並且獲得全然的了悟,指的是佛果。要徹底生起達成這目標的願。我盡力依法本的意思。現在,要怎麼思惟呢?這個輕松的多,有很多的故事和例子。這裏寫著,森林大火時,野生動物們會怎樣?它們會盡全力逃跑出森林。湖水結冰時,天鵝們,不對,我是說水上的那些鳥。鴨子,天鵝等所有的鳥,它們會怎樣呢?它們會飛走。如果有個船員不小心把船靠在食人島上,那船員會做什麼?他會跑回船上去。如果有人坐在一艘小船上要渡很湍急的河,他會怎麼握槳呢?那塊木板用來劃的叫什麼?槳,他會怎麼握槳呢?小心翼翼的。同樣的,想要從輪回痛苦中出離的人,就要像動物逃離失火的森林一樣的舍棄輪回。森林是它們的家,它們的食物,它們的巢,一切都在裏面。但如果森林著火它們還不逃走,就會被活活燒死,烤焦。如果那些棲在湖上的鳥在湖水結冰的時候不飛走的話,它們會被凍在湖裏,它們的羽毛,腳都會結成冰。如果那個船員不逃走的話,就會成爲晚餐。如果坐在小船上的那個人不把槳握緊的話,如果他失掉槳的話,就完了,說得更清楚一些,他很可能會死。再一個例子,法本當然是很久以前寫的,那時並沒有飛機。做生意的人要到很遠的地方去,要准備各種的食物,補給,放在動物上,做生意的人要准備各種東西,否則根本不可能做生意。根本到不了要買賣的地方,在沙漠之中就餓死了。如果要從西藏經過戈壁沙漠到俄國,你得准備各種東西。否則你會成爲戈壁沙漠中的一堆白骨,賺不了錢,死了。同樣的,我們要從輪回痛苦中解脫,我們要盡可能舍棄現在可以舍棄的一切。你可以舍棄很多東西。輪回之中有許多東西,你可以舍棄其中很多東西。舍棄酒醉,非常容易。如果你不喝醉酒的話,頭腦會比較清楚,身體也會比較好;臉也會比較好看,臉不會像火山岩。你也可以舍棄賭博,你可以不要想平白拿走別人的錢,也不會平白損失了積蓄。你可以舍棄許多東西,即使是讓你世俗生活變好。你會更平靜,你會有更多時間,身體更健康,家庭更和諧,很好的。對于那些首先你認識它們,然後祈願將來可以舍棄它們。任何輪回中的責任,世俗的責任,以正面的態度完成。視它們爲責任,而非遊戲。某些社會很奇怪。小孩被當作比賽的工具,父母對待小孩像玩具,寵物。養小孩是一種責任,很大的責任。你的小孩長大變成什麼樣的人是你的責任。他當然有自己的業力。你不能改變他很大的業力,但小的業力,你可以改變很多。人類的未來就靠你的咕叽咕叽。如果你不把小孩教育成個好人,頭腦清楚,有謀生能力,仁慈、成熟的話,這個世界會變得很可怕。因爲五十年後,這個世界到處都是他們存在,他們會是五十歲,比我現在小一歲。正是盛年。把小孩當作是責任,也是佛法。我不是說你們都應該要有小孩。但你們當中很多人已經有了小孩,我指的是這些。所以,任何你現在無法舍棄的東西,你祈願將來能夠舍棄。沒有什麼是不好的,看我們用正確或錯誤的方法去面對。很不幸的,我們以貪、忌妒、瞋、慢、悭吝來處理事情。那是錯的。因爲那會爲我們帶來痛苦,爲所有人帶來痛苦,現在,將來,永遠。沒有任何事是不好的。舍棄的意思是說,我們將對待事情的負面方法舍棄。試著以正面的方法對待。輪回苦痛及其克服之道是非常重要的題目。坐在小船上要渡過湍急河流的那個人所握的槳是道德,道德是非常重要的。道德上的紀律-戒律,要如同珍貴的槳一般小心緊握,這樣便能過河。如果沒有道德紀律,即使你的動機良善,事情也會變得一團糟。功德也絕對重要。如同漫長旅途所需的糧食。沒有功德,即使你有善念,也不會成功。很多人會說,我真的很想修行,可是沒有時間。這是什麼意思?爲什麼沒有時間?這就是功德。我想修持佛法,可是我有這個問題,那個問題,有這個狀況,那個狀況,所以沒辦法,爲什麼會這樣?當你想做壞事的時候,所有的條件都具足了。如果你想說謊,想偷竊,什麼條件都有。如果你想說人閑話,想要毀謗,所有的條件都有。但當你要修持佛法時,就沒了條件。我不是說每個人都如此,我指的是那些有這種感覺的人。答案就是,累積功德。這樣的人缺少的是功德,不是理解或願力,而是缺少功德。有一件東西能生起功德。就是沒有條件,不可動搖的決心。但要生起這種決心有時也需要功德。很有趣,有時有人請我占蔔。而他們的問題很有趣。他們問,我有個兒子,應不應該讓他出家。我怎麼能對這種事占蔔,不能。我說,我不做這種占蔔,如果你想讓你的兒子出家,那就做。我不爲這樣的事占蔔。我怎麼能說你的兒子不該出家?然後那個人又問了另一個奇怪的問題,萬一他將來決定不出家怎麼辦?我告訴他們,那是他的決定,時間到了他會自己決定。現在時間未到,所以你決定,二十歲以前是不許受比丘戒的。如果你讓他出家,那是你的心願。你是他的父親,母親,你盡力爲小孩好,所以讓他出家。小孩到了二十歲的時候,他自己會決定要不要成爲比丘或比丘尼,讓他自己決定。即使父母有時也缺乏替孩子做決定的決心。爲孩子做的決定和爲自己做的決定是一樣的。對孩子負的責任和對自己負的責任是一樣的。不多不少。等孩子到了一定年紀,他們自己會決定。父母就沒有責任了。只有決心能彌補缺少功德的過失。但很不幸的,如果沒有下定決心的功德,也會缺少決心。
四共加行思惟之總結
學習過輪回苦痛後,前行思惟就算結束了。這堂課過後,我就教完了四個共同思惟。功課進度表我已經寫好,月底課程結束的時候會發給你們。你們修持的時候,要完全按照這個順序。首先,人身難得。我們要知道自己有了什麼,珍惜暇滿人身。一旦我們認識到暇滿人身難得,並且確信後,就要了解寶貴人身的無常。一切都是無常的,包括我們暇滿的人身,所以,死亡無常是第二個思惟。了解了死亡無常以後,我們要認識業力因果,因爲無常的人生之後是什麼呢?依著我們的業力,會有下一生,因爲如此,我們要學習業力因果。之後我們要學習輪回苦痛,即使我們累積了善業,我們還是在輪回。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累積善業,要超越它,輪回苦痛是我們要克服的,我們要超越善業。超越和輪回有關的一切。因此,輪回苦痛是第四個也是最後一項思惟。這個順序非常重要,你們要依序修持。這個順序的重要性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事實說明。一般而言,人們不太珍惜已經擁有的,而且看不到自己已經擁有的,但卻很容易看到自己沒有的。暇滿人身我們已經有了,了解到這點很重要。了解了以後,我們自然會變得很快樂,忘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因此,了解無常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我們知道要善加利用已經有的,否則有一天會失去它,這是常識。我認識一些人,他們的身體很健康,但他們不知道自己身體很健康。所以也沒有好好照顧身體,等到生了重病才了解問題嚴重。肺要開刀切除,肝要換,這一類的事。當然不能把整個肺切掉,一部分;他們抽煙,喝酒,不照顧身體。所以一旦你了解自己有了什麼,要知道如何利用,如何照顧它。暇滿人身難得,死亡無常,接著是業。知道業力帶我們到這裏而且將來會帶我們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是很重要的。昨天業力帶我們到這裏,又會把我們帶向明天。這點我們要知道,否則暇滿人身難得,死亡無常以後就沒了,這沒道理。我們以暇滿人身爲傲,而死亡無常幫助我們很容易了解到,如果有了什麼問題,很容易就結束了,沒什麼大不了。了解業力因果,我們便知道這一生的終點並不是結束。因爲這一生不是開始,這一生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你射箭,從這裏到目標,目標就是佛果,每個經過的原子就是一生。相連不斷,但在輪回裏,射的不是箭,是回力飛镖。澳洲人用的那種,澳洲原住民用木頭做,它長得像這樣,丟出去以後,它會這樣飛,然後回來。然後再丟,不像只箭,像回力飛镖,只繞圈圈。因此業力因果後我們要學習輪回苦痛。我覺得回力飛镖很神奇,是很聰明的工具。無論如何,了解了輪回苦痛以後,福德與智慧資糧的累積才是真正健康的。否則,我們會變得做什麼事都很膽小。我們做好事,是爲得到回報,並畏懼某些事情而做。我們修持佛法,是因爲畏懼某些事情;或者修持佛法爲了在輪回中得到些什麼。要運氣好,要下輩子更有錢,更健康。即使這一生也刻意做一些事,我自己也是。你們看這棟建築,這邊有門,那邊有門,可是那裏沒有門。那邊有門,另外一邊沒有,我把舍利塔安置在那裏而不是那裏。實際上,門應該在…
《了義海大手印前行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