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爾巴的根本上師是梅紀巴。馬爾巴在他叁度至印度求法的二十一年期間,跟隨了許多偉大的上師。在這二十一年中,其中十六年七個月的時間,他跟隨上師們領受許多口傳及灌頂。馬爾巴有許多上師,而他最主要的上師則爲那若巴及梅紀巴。從那若巴祖師哪裏,馬爾巴領受噶舉傳承法教,意思是口傳法教,被稱爲噶悉舉巴。四個主要口傳法教中,其中一個是大手印的法教。從梅紀巴祖師,馬爾巴也領受許多法教傳承,他視梅紀巴特別爲他的大手印教法金剛上師。帝洛巴及那若巴也屬于此傳承的一部份。他們也在虛空當中,在這裏及那裏。帝洛巴在這邊,那若巴在這邊,並沒有位在佛金剛總持及上師金剛總持其間的傳承上師之列,而是在上方的虛空中,帝洛巴,那若巴。在馬爾巴的衆多上師中,其中有一個上師是康卓瑪米汝吉間建,意指以人骨爲嚴飾之空行母。她也是馬爾巴的大手印上師,但她不在皈依境中。當然大手印教法是佛的教法,經由偉大上師如帝洛巴、那若巴、梅紀巴等一直延續下來。梅紀巴的法教被稱爲黃金念珠傳承。此唐卡中所要觀修上師的順序是最正確且更新過的版本,我想第十六世DB法王已經在裏面。因此這個唐卡是最新最完整的版本。在前面的主枝幹是本尊。在唐卡中,上樂金剛及金剛亥母是合而爲一的雙身相。其周圍所圍繞的是我們主要的本尊們。事實上我們傳承中的主要本尊是金剛亥母。雖然上樂金剛是國王,而金剛亥母是皇後。金剛亥母所代表的是智慧,而上樂金剛所代表的則是方便。在我們的傳承中代表智慧的金剛亥母爲主要本尊,原因是因爲,方便是爲了什麼呢?方便是爲了獲得智慧,方便可喚醒我們的俱生智。所有衆生的本質就是俱生智。完全的了悟俱生智就能證悟,因此之故,金剛亥母是我們傳承的本尊。在皈依樹右邊,也就是右邊的枝幹,意指皈依樹的右邊,不是你的右邊。皈依樹的右邊在這邊,你的右邊在那邊。在皈依樹的右方,面對你的是佛,是化身佛的代表。佛的法身、報身、化身、及叁身合一的法界體性身,則是位在傳承皈依樹的正上方。而化身佛-釋迦牟尼佛,則位于皈依樹右邊枝幹的正中間。環繞在釋迦牟尼佛周圍者,則是十方叁世一切佛。在後方的枝幹,是佛陀的法教,所有佛陀法教的法本,經、律、論、密續及所有佛陀開示的法教,則是以法本爲其象征,位在皈依樹後面。在唐卡裏面無法畫出來,所以是象征性表示,在左、右方各有一些經文架。我們用法本的的形式來象征佛陀一切教法。不然在後方的枝幹是無法描繪的。在皈依樹的左方也就是在你自己的右方,皈依樹的左方。在皈依樹的左方枝幹上是僧寶的代表,聖僧排列在上層,一般僧衆則列于下方。當然聖僧及一般僧衆的差別是:如觀世音菩薩及文殊菩薩等被尊爲聖僧,而阿羅漢等次于祂們;阿羅漢們也是聖僧,非常非常的殊勝。位于僧寶的代表枝幹中間爲觀世音菩薩,周圍所環繞的是其它的七大菩薩,這些菩薩們即爲衆所皆知的八大菩薩。唐卡上所描繪的叁個主要阿羅漢分別爲阿難,在阿難的右方爲舍利弗,阿難的左方爲目犍連。故八大菩薩爲所有菩薩的代表,而他們叁位則是所有阿羅漢的代表。現在,在你前面的皈依樹,主要枝幹下方的枝幹是所有護法的代表。二臂瑪哈嘎拉在正中間,瑪哈嘎拉身旁所圍繞的是傳承中其它的護法。二臂瑪哈嘎拉是我們傳承的主要護法。在上方虛空中,是所有傳承的所有上師,所有上座部、大乘及金剛乘,所有偉大的上師們。如雲海般,整個虛空都爲之所充滿。
大禮拜
在所有上師前,你站立著並對著他們做大禮拜,同時念誦皈依文。做第一個大禮拜時,你可以念誦完整的皈依文,做第一個大禮拜時,念全文。我指的是在每一座大禮拜開始時,做第一個大禮拜時,都得把整個皈依文念過一遍。然後你就開始念「真建紮哇倘居巴皆貝巴滇喇嘛 …… 」或是「巴滇喇嘛 …… 」兩種念誦方式都可以。大部分的人會從「巴滇喇嘛 …… 」這裏開始,因爲比較短些。當然,一開始你會念的很慢,非常慢,你做大禮拜的速度很慢,念皈依文也會慢,因爲你不熟悉。一旦你熟悉後,念誦皈依文的速度及做大禮拜的速度就會很快。如果你真的固定一天兩個小時實修,大概一個禮拜或十天後,你就會熟悉了。除非你平常有固定做運動,否則,大禮拜做幾天後,就會感到疼痛無比。每一塊肌肉都會痛。如果你年紀稍大些,則你的關節可能也會跟著痛。但關節的疼痛比肌肉疼痛爲嚴重。肌肉的疼痛,只要你繼續並把筋骨伸展開來就會消失。有些人甚至會抽筋。一段時間後,你就可以念誦得很快,要輕松地念誦,念得非常順暢且快速。許多人會喜歡這樣做:慢慢念祈請文但大禮拜做得很快,盡可能做快一點,然後他們累的時候,就坐下來休息,同時再念誦更多的祈請文。然後站起來,再繼續做大禮拜,直到累時,坐下來再念誦祈請文,如此交替。很多人喜歡這樣,這種做法也不錯。身體好比小孩一樣。你可以寵壞它,或你也可以訓練它。如果你訓練它,你可以做很多很多事。一遇到一點點的困難就停下來,一遇到一點點問題就休息,是不行的。但你也不必做功夫式的大禮拜。我看見過很多人做功夫式的大禮拜。大部分的人很用力磕頭;做大禮拜久了,他們的額頭會永遠腫一個包。我不知道爲什麼,或許他們只要想表現,我不懂,或許只是個人的習慣。當我教講授時,我很嚴格,一絲不茍。這是我個人的習慣。同樣道理,或許他們很用力地做大禮拜是一種習慣。所以我要給你幾個非常簡單的建議。用四方形對象如毛巾之類的東西,墊在手掌下面,來做大禮拜的滑動動作。但最好是厚棉布手套,能把張開手紙的那種,能張叁個指頭的那種是最好的選擇。你就不用找墊布,因爲它因易位了。能張開手指的手套,你可以比較容易數念珠。手套本身質料要厚一些,多准備幾雙,以防他們被磨損。地面以木質及大理石的地板爲最佳選擇;但夾板材質的木板就不是很好的選擇。有時候夾板木板磨損後,可能會有小刺刺傷你的皮膚。那你會忙著拔刺,好幾天不能做大禮拜,你得敷藥。當然不用我多說,但有時某些人不知道。如果你要鋪硬的木板做大禮拜,要鋪跟身體同一個方向,而非不同的方向。如果我不說,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那些過慣好日子的人,大部分的你們應該都是。你們可能需要墊一個毯子或是大毛巾在身體跟地板之間,用以保護膝蓋跟肋骨。但如果你們夠年輕夠健壯,也不嬌嫩,或許你們不需要這層保護,那麼木質地板就已經是很好的選擇。當你做大禮拜時,雙手合十,這表示全然地奉獻、恭敬及虔誠。雙手合掌置于額間,表示你忏悔並淨化無始以來身的惡業,及無始以來由身所造作的業。你祈請佛、法、僧、上師、本尊、護法加持你的身。同樣地,雙手合十置于喉間及心間時,也是做同樣如此的觀想。只有身口意叁門,一在額間、二在喉間、叁在心間。我看過有些人有像這樣奇怪的動作。一、、叁就這叁處,非常簡單,不是一直上下。然後你彎下身,完全地五體投地,身體整個舒展開。這表示你對叁寶及叁根本,全然地奉獻及虔誠恭敬,以淨化惡業及祈求加持,也爲了所有衆生的利益而要成就佛果。
結行與回向
就這樣。當你想要結束這座大禮拜,你就坐下。然後你念誦菩薩戒文,也就是念誦發菩提心文。菩薩戒皈依文的內容:直至證悟前,我都會皈依佛、法、僧叁寶。在此你念誦:如同過去十方叁世諸佛菩薩所發菩提心及實修菩提心般,我發菩提心並修持菩提心”。這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意指是我願爲了成就利益衆生解脫達到佛果而願成就佛果。這就是菩提心。菩薩有分好幾種層次,有些是,直至所有衆生解脫成佛前,他們不求自己解脫達到佛果。有些是自己先解脫成佛,以幫助所有衆生達到佛果。不同的菩薩願力;他們都是菩薩。念誦皈依及發菩提心祈請文時,要重複叁遍。接著有叁個偈誦文是有關菩薩,菩薩戒。第一個是自歡喜,第二個是實現諾言,第叁個是他歡喜。第一個你所念誦的是,我自今起,發了菩提心成爲佛的弟子,詳細內容已經翻譯了。第二個你要念誦,你將盡一切所能效法菩薩修持菩提心,決不讓菩薩的傳承蒙上任何汙點。第叁個偈誦文,你將邀請所有衆生一同隨喜你的福德及智慧資糧,因爲你把一切功德回向給每一個衆生。這就是他歡喜。這個念誦文只要念一遍就可以。接下來,還有一些祈請文,希望未發菩提心的衆生都能升起菩提心;祈願已發菩提心者能更加堅固。同時祈願所有佛菩薩的願力能圓滿實現。也祈願佛行事業廣爲宏揚興盛,以利益一切有衆生。這是菩薩願力的祈請文,包含了幾個偈誦。這些偈誦只要念誦一次。最後一個祈請文你要念誦的,就是四無量心偈誦文。無止境的悲心,是願所有衆生都能遠離苦痛及苦痛的因。第二個四無量心是慈無量。哦!對不起,第一個是慈無量。就是願一切有情皆具樂及樂因。這是四無量心的第一個。我搞混了,強巴策美。第二個四無量心是悲無量。願一切有情皆離苦及苦因。第叁個四無量心是喜無量。也就是願衆生安于不離無苦之妙樂並具此樂因,也不受苦果。第四個是無止境的無私-舍無量。也就是對所有衆生都能産生無私的慈無量、悲無量及喜無量。念誦四無量心文時,不需要額外的觀想;只有前面當你皈依及發菩提心時,你要觀想由佛、菩薩、叁寶, 及叁根本處領受之,而祂們本來就是皈依境的一部份。只有這部分的觀想,沒有其它的觀想。四無量心文要念叁遍。接下來是大禮拜實修的結尾。在此所有你所觀想的,在皈依境上的皈依對境,叁寶及叁根本,包含皈依境,一切將融入上師金剛總持,而接著上師金剛總持化光融于你,就像這樣。然後,你與上師金剛總持,祂是爲叁寶、叁…
《了義海大手印前行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