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太大,你必須先練舉重才行的。太大,很困難的。我到西藏時,我看見有些寺院他們獻曼達,兩個人擡著曼達盤,一個人進行獻曼達,真的,太大了,兩個人像這樣擡著曼達盤。這兩個曼達盤,如果兩個是同樣材質、同樣大小,那麼使用哪一個作爲壇城曼達,哪一個作爲獻曼達並沒有關系的。如果兩者在材質與大小上有差別時,使用材質較好者爲壇城曼達,另一個作爲你獻曼達之用。
接著,壇城曼達代表皈依境,但獻曼達時並沒有皈依境,而是皈依宮殿。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宮殿有四個門。而此四個門意指內部的五個區域-中、前、右;左、後觀想與皈依境的觀想完全相同,只是沒有皈依樹而是皈依宮殿。唯一的不同是所有的護法是位在五個區域之間,在區域與區域之間如守護者一般;他們-所有的護法,位在宮殿之內,五個區域之間如守護者一般。在宮殿之外,在虛空之中,就如皈依樹一般,充滿所有的諸佛、菩薩、以及傳承上師、所有的阿羅漢;他們充滿于虛空之中,如同星、雲一般。
獻曼達最好的材料是寶石。其次是來自水中的母珍珠以及小小的美麗的貝殼,再次者爲可食用的谷物。一般我們使用的是大麥、小麥、米及玉米。玉米是非常珍貴的,或許是真的或許不是,但在西藏的文化中,我們認爲玉米是非常珍貴的,因爲它不需要如種植其它作物一般犁地。其它的作物,我們必須犁地因而殺害許多昆蟲,需要澆水以致殺害許多昆蟲,就像這樣。但種植玉米,你不需要這麼作,你只需要挖個小洞,放進一個玉米,蓋起來,它就會生長了。這就是他們所說的,我不確定這是否爲真,但這是西藏人所相信的。因爲西藏大多數的地方不産玉米,只有極少數的地方在西藏東南角,雲南境內有産玉米,其它地方並沒有出産玉米。所以我們稱瑪缪貝露豆;露豆,意指作物;瑪缪巴,意指,不需要犁地;不需要犁地的作物有較少的惡業。當我們使用作物獻曼達時,我們會使用藏紅花,他們稱之爲西藏紅花。但實際上,它並不産自西藏,它生長于克什米爾,但你們稱它爲西藏,藏紅花。它並非産自西藏,它來自克什米爾。我想,現在西班牙也有出産,但它最初是否生長于西班牙,我並不知道。我們相信有一位阿羅漢,名爲甯瑪鞏巴,他藉由他的神通力,用他的藏紅色僧袍覆蓋整個克什米爾,由于他的加持,使得藏紅花在那兒生長;因此,對我們而言,藏紅花非常非常地殊勝,因爲它有加持力。如果藏紅花生長于西班牙,也是另一位阿羅漢將藏紅色僧袍覆蓋在那兒。藏紅花會使谷物變成黃色,並有非常好的味道,它也會使谷物變得殊勝,因爲藏紅花本身是殊勝的。每一朵藏紅花裏面只有叁片。最好的藏紅花是這叁片中中央的那一片上的花粉,那是最好的,最好的藏紅花。藏紅花的味道類似佛的味道。
如果你使用這類的谷物來實修獻曼達時,你必須適時更換。你可以使用一至兩周後,更換並製作新的谷物曼達,然後再繼續使用,然後更換。你不要從頭到尾使用沒有更換谷物曼達,不要將谷物耗盡;當你更換時,你不要自己食用。你應該將更換下來的谷物放到幹淨的地方,將它放在幹淨的地方,可供鳥類或其它動物食用;你不能把更換下來的谷物放到垃圾桶中。如果你使用貝殼與母珍珠等獻曼達,當曼達供養物逐漸變成碎片及粉末時,必須更換新的、幹淨的曼達供養物。如果你使用寶石或半寶石等珍貴曼達供養物時,我想你會使用到獻曼達結束。我不認爲你會每隔一段時間更換。有些人喜歡把所有的材料混合,那就會變得有點複雜,因爲必須更換谷物。所以每隔叁至四周,你必須很辛苦地將谷物分離出來。但有個方法很簡單,你只要把曼達供養物放到水中,你就可以輕松地分來寶石與谷物了。如果你用手來分,那會非常困難,要花很長的時間。
曼達盤不能是完全平坦的,它應該在中間的地方略爲高起,四周略爲低下;太高則所有的曼達供養物會掉落,在中間的地方略爲高起。曼達盤應該有足夠的盤緣方能持握。首先你要布置壇城,然後准備壇城曼達。首先你持誦一次百字明咒,並清淨壇城曼達。然後,你在壇城曼達盤上灑上藏紅花水,接著你放置五堆曼達供養物在壇城曼達上:中央的最大,接著是一、二、叁、四,然後將之擺放于壇城之上。壇城是高于你的位置。接著你進行獻曼達。在壇城曼達之前,你可以擺設供品,供杯及油燈。這很簡單的,從左到右,從壇城的右邊到左邊,也就是你的左邊到右邊。你擺設供杯的順序是:水、水、谷物、谷物、水、谷物、谷物。所以你說:水、水、谷物、谷物、水、谷物、谷物,七供。然後你擺放油燈,這與先前的順序不同,你單獨擺放油燈。先前的順序爲:水、水、谷物、谷物、水、谷物、谷物。因此是在水、水、谷物、谷物之後、你擺放油燈,不是放在供杯之上,而是單獨擺放油燈在盤上或其它。你准備七個供杯,而非八個,你只需要七個,然後在加上一個油燈,單獨的。依據不同的密續儀軌,會有不同的擺設方式,但這是最爲一般性的。
壇城曼達
接下來,我將開始講解儀軌,獻曼達的儀軌。當然,如同皈依大禮拜,每一個加行一樣,我們從皈依、發菩提心、然後四無量心等等,然後念誦到到獻曼達時,我們第一次開始的時候,我們必須擺設壇城曼達,那時你先念誦百字明咒淨化曼達盤。接著在曼達盤上擺放五堆曼達供養物,並觀想一個仲。仲轉化爲一個美麗的宮殿,宮殿有四個們,一個朝這個方向,一個朝那個方向,一個在後,一個朝那個方向。這個美麗的宮殿有美麗的屋頂。宮殿很高。這是第一次時你必須准備的。然後你將壇城曼達擺放著,直到你完成獻曼達,或是直到你要遷移到別的地方。如果你必須遷移到別的地方,那麼你必須重新重頭擺設。否則,如果你一直在同一個地方,你可以一直將壇城曼達擺放著,不需要每天重複擺設。
實修獻曼達
觀想,我已經講授完了。接下來,在前方,你不需要自身觀想,你就是你。有兩種方式進行觀修:一種是你與一切的有情衆生,就像皈依大禮拜一樣,一起實修獻曼達;或是,你化現無量,代表無量的有情衆生同時修持獻曼達。但我認爲,大多數的時候,我們修持如同皈依大禮拜一樣。你,周繞一切有情衆生,如海般的有情衆生,由你引領一起獻曼達。這是大多數時候的修持方式,因此我認爲你維持這樣的修持方式。觀想你自身是容易的,但你先前已經如那樣修持了,所以我認爲,既然已經開始了,就維持同樣的觀樣方式。
你握住你的曼達盤,就像這樣,上面沒有米。然後你手持曼達供養物;你必須有一塊布,方形的布,將你用來獻曼達的你的寶石及所有的曼達供養物置于其中,並將你的曼達盤也置于其中一起包好,放置于壇城的旁邊。然後,當你坐下來准備修持獻曼達時,你將它放在你的腿上,然後打開它,然後你手握曼達盤。這塊方巾應該要很大,因爲如果曼達供養物掉落時,你可以很容易地收回來;如果曼達供養物掉落在地板上時,那麼你就必須丟棄它,不能再使用。
接著你握一把曼達供養物,然後用你手的這個部分來清淨曼達盤。就像這樣,持誦百字明咒,順時針方向叁次,然後逆時針方向一次。在一個小容器之內,容器內有水,你放置藏紅花入內。然後你用個東西,或是你的手指頭沾紅花水于曼達盤上一次,在你清淨曼達盤之後。然後你念誦(儀軌)。當你念誦(儀軌)時,視你所使用的曼達供養物來決定你手持曼達供養物的高度。如果你使用的曼達供養物是珍寶之類,那高度要相當低,不然會掉得到處都是。但如果你是使用谷物,那你可以高度高一些;然後是大地。你慢慢的放下曼達供養物,使它可以覆蓋整個曼達盤。那是地基,我們稱之爲黃金地基。之後,你再握起一把曼達供養物,然後念誦(儀軌):這個是指每個太陽系都有圍牆,圍牆使太陽系所有的星球聚集在一起。它並不是指實體的圍牆,而是有個圍牆使太陽系的星球聚集在一起;否則所有的星球會到處散落。所以有個界線,使所有的星球聚集在一起,繞著一個太陽運轉,因此有一個那樣的圍牆。你造一個圍牆,你手持曼達供養物慢慢地放下,非常接近曼達盤,就像這樣,近距離的,就像這樣造起一個圍牆。你必須采逆時鍾方向,而非順時鍾方向。
接下來,你念誦(儀軌):在中央,在須彌山的位置,你放置一把曼達供養物,就像一個大堆擺置于中央。接下來是東方,前方永遠是東方,它與太陽從何方升起無關。當你在實修,當你在觀想時,當你說東方意指前方,南方在右方,西方在後方,然後北方在左方。你現在是獻供養予宮殿中的叁寶及叁根本,現以壇城曼達表示,因此你面向壇城曼達。因此壇城曼達是面向你,你是面向壇城曼達,你向壇城曼達獻供養,所以東方在那邊。接下來是每個星球的衛星,因此就像這樣放置。
剩下的非常簡單,就像這樣,就像這樣,四個方向,四個角落。這所有的組合在這本書上寫得非常清楚。在這裏,這裏內有數字。叁十七堆,慢慢地構築上來,它就像,你知道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塔嗎?有點像那個樣子,一層疊上一層,再疊上一層,最後一層在中央,就像這樣,叁十七堆。當然,婆羅浮屠塔是佛塔不是獻曼達;它是方型的,不是圓形的。參考書在這裏,我將接著念誦儀軌文。
在完成叁十七堆曼達之後,接手你用雙手捧持曼達,因爲現在你已經完成了叁十七堆曼達,所以用雙…
《了義海大手印前行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