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點話。我說,我尊敬耶稣基督的法教,雖然我所知不多。但十誡聽起來是很好的,似乎像十善業。他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聽起來很不錯。但拿耶稣基督與菩薩相較,或是拿耶稣基督與菩薩相較,對我而言,這是沒有意義的事。耶稣基督就是耶稣基督,他是好的,我認爲這樣已經足夠了。爲了要確定耶稣基督是否是菩薩,你必須知道他是否受了菩薩戒,從哪一位佛那兒受了菩薩戒。也許他受了菩薩戒,也許,但我們如何得知?也許他並沒有受菩薩戒。而且,我們如果要確認他是不是佛,我們必須知道他是否真的希望爲利衆生成佛而成佛?他有嗎?我們如何知道?也許他是如此。所以最後,我設法勉強地說服了他們,至少在我的面前。但離開我的房間之後,我並不知道他們是否仍在爭論。但在我的面前,我說服他們接受這樣的爭論其實是不必要的。耶稣基督就是耶稣基督,他是好的,他的教法是基督教。且基督教就是基督教,本質上一個好的宗教。基督教是佛教,或是佛教是基督教,這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答案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的,除非我們成佛。這就是我試圖要澄清的,當我用神(天人)這個字的時候,它與每個人所說的神(天人)是相同的。我不想有任何的混淆不清,所以在此說明。這並不是了義海大手印的內容,所以我不應該在此混入了義海大手印。但我必須做此澄清。否則,你知道的,宗教的不和諧是我能想象最爲可怕的事。而宗教的和諧是我能想象最爲美好的事。世上大多數的問題透過宗教的和諧均能迎刃而解;而世上大多數的問題是來自于宗教的不和諧。你們身爲一個佛教徒,我不想讓你們對于神有任何疑慮,或是任何錯誤的見解。這是有關神的一些說明。
第六個無暇是邪見,錯誤的認知,這是一種短處。如果我們錯誤的認知,如同那些對牲口做出殘忍行爲的人,這就是邪見。對那些人而言,他們只想牲口放入卡車,只需折斷他們的腿然後裝置好,然後卸下再安置好。就像這樣,這是邪見,這是不正確的,不是正見。這是邪見非常簡單的說明。然而更爲嚴重的邪見,是我們 ( 不知道 )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佛的完美無瑕、深刻、俱生俱生、且無限的潛能。我們自己就是佛的殿堂。如果我們認爲自己一無事處、可怕的、卑劣的,這就是嚴重的邪見。今生來自于前生,來生源自于今生。怎麼可能你有今天卻沒有昨天,有今天而沒有明天?所有的事是由過去延續到現在,延續到未來;你怎麼可能有果而沒有因,怎麼可能有因而沒有緣?對這一點有邪見是一個短處。我們具有正見:我們知道今天是昨天的延續,也將延續到明天。當我們死亡時,我們的軀體將死亡,但我們的心識並不會死亡。因爲死屍看不見,但活的軀體可以看,可以說話。死屍會腐爛,但活的軀體不會腐爛。當然,死屍不會做出可怕的事,但活的軀體會;死屍也不會做出美好的事,但活的軀體可以。由此清楚可知,除了軀體之外,有某些東西存在于我們的內在,且我們的心識是無限的。我能夠從負面的角度很簡單地證明給你。如果你自己不決定已經滿足了的話,你貪婪的胃口將不可能得到滿足。如果我具備使你成爲地球之王的能力,我保證,在一周之內,你會要求我使你成爲太陽系之王。如果我讓你成爲太陽系之王,我向你保證,在一周之內,你會要求我使你成整個宇宙之王,其中包含了數億個太陽系。一旦你真的達到了,屆時你一定會要求建造旅行銀河系間的宇宙飛船並裝載許多武器,用以攻占其它的銀河系,我肯定你會這麼做。到那個時候,你就不需要我了;我不認爲那時你還需要我。屆時你不會再向我提出要求,因爲你可以自己達成了。這可以證明我們的潛力是無窮的,從負面的角度來看。但從正面的角度來看,當我們所有的潛能得以完全開展時,我們就是佛~具有無限的自由、無限地解脫。而這只有在有無限的目標時才會發生。你不可能因爲自己而成佛;你成佛是爲利衆生成佛;無量的果始自無量的因與願力;且無量的果是無量的因與願的最終成果,從所有的面向來看,它都是無限的。因此,我們沒有邪見,這在八個塔瓦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七個是,如果沒有人在我們所在的地球證悟時,那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短處,因爲我們將沒有傳承。在這個星球,在授記的佛中已經有七位在這個地球證悟成佛。還有未授記的佛,亦有無量的衆生證悟成佛。當然其它宇宙的其它預言並不包含在此之中。已經有無量的衆生在此證悟成佛,因此我們並沒有這項短處。
接著,最後一個,如果我們耳聾或瘖啞,對于我們學習佛法將是非常困難。現代很好的一件事就是聾啞之人也可以學習,雖然需要投入許多的努力,但至少可以學習。有各種方法、手語、點字書籍幫助盲人,聾啞之人學習。聾啞之人能夠閱讀書籍是非常好的事。如果我們是聾啞之人,我們必須學習其它的技能以克服這項短處,而你們並不是。同樣地,其它的六項,六項因爲八有暇中的第七個,已經有佛在此證悟,因此我們已經具足此有暇。其它的六項,如果我們短缺其中的任何一項,我們必須試圖克服以具備。就像如果我們聾啞時,我們藉由學習如何閱讀、如何溝通、如何學習等來克服這項短處。對于聾啞之人,佛法錄像帶是非常好的工具。以上就是暇滿人身十八種特質中的八有暇。
另外十個特質,五個是與自身相關的(自圓滿),五個是在自身之外的(他圓滿)。首先與自身相關的五項特質是這就是與自身相關的五項條件。五項自圓滿條件中的第一項是:我們已生而爲人。五項條件中的第二項是悟傑。悟傑,意指生在中土。在佛陀的時代,中土意指佛陀的法教已建立並宏揚的地區。因此優悟指的是地區。優,指的是地區、地方;悟,指的是中心;這是用以描述特定城市是中土的邊緣,而中心則是指法教的中心。但現今,我們必須了解其意義。過去佛陀時代所定義的,那些被認爲是中心,是佛陀的法教建立的地方,且佛法是衆所周知的。相對于這些中心以外的地方,佛法不爲人知,對人們而言是一個新的事物,並不熟悉,不具備基本的認識。這是我們現在必須了解的。那些不是中土的地區不是優悟,我們稱之爲優塔寇。塔寇,意指相對于中心,這些地方佛法未曾被聽聞、未曾被了解。現今,世上的每個地方,某些方面是優悟,某些方面則是塔寇,因爲現在的情況已經與兩千五百年前不相同了。現在到處都有一小群人是熟悉佛法的,知道每個人都具有佛性,知道一切都是無常的。知道所有今生所經曆的事,都是我們過去生所造做的果,諸如此類。熟悉這些概念的地方就稱之爲優悟;不熟悉這些概念的地方就稱之爲塔寇。塔寇指人的時候,可以稱之爲蠻荒之人,但是地方不能稱之爲蠻荒之地,我不知道你們如何稱呼。在印度,我們使用一個非常簡單的英語詞彙,稱之爲「落後地區」,但落後地區有許多不同的意涵。有些地方可能沒有電力、沒有自來水,我們稱之爲落後地區;但居住在那兒的人可能很有智慧,一點也不落後!所以我不知道塔寇正確的翻譯;不過似乎也非必要,我們不需要爲每個人貼上卷標,除非是好卷標。我們不需要有壞標簽,對于不好的事不知如何正確翻譯,這是好現象。我們體會並珍惜佛法,且我們也都了解佛法,因此我們皆生于中土,就是這樣。有時候人有人來告訴我說,他們想要修學佛法,但他們的環境並不利于佛法的學習。人們不了解,他們感到孤單,得不到修學佛法的支持。他們對于成爲比丘或比丘尼,或修學佛法,或持念珠等諸如此類的事,都感到有點奇怪。這就有點像是身處在塔寇。但這只是表象上的,這些人的頭腦中到底想些什麼,你是不會真正知道的。所以不需要在意,你珍惜佛法,你了解佛法,這才是重點。這是第二個自圓滿。我認爲我們可以說我們已經具足這個條件。我有這個條件。所有我周遭的事都促使我修學佛法。
第叁項是我們五根具足,如眼、耳等等功能正常,沒有失去任何一項,這是第叁個自圓滿。我認爲在座所有的人皆具足五根。我們知道其它地方有些人不具足其中一項或兩項,當然他們可以透過例如學習手語等方法來克服他們的不足。當然他們也能夠修學佛法,只是與我們相較之下,他們較爲辛苦,因爲我們五根具足。我們的眼睛是多麼地珍貴,我們的耳朵是多麼地珍貴,我們具足五根是多麼地珍貴。你不會知道它有多麼地珍貴直到我們失去其中之一。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但對于那些未具足五根者而言,並不表示他們不能修學佛法,只是比較困難。因爲他們首先必須先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我們已經具足學習的工具,而他們必須額外學習學習的方法,是一項額外的工作。
接著第四項是業果的條件,也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爲是否與佛法相違。如果我們的工作是殺、盜、說謊、造謠毀謗,這將非常不利于佛法的修學。我們並沒有,我們並沒有這類的工作。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活動、我們業的展現是依于佛法、有益于佛法的修學。
接著第五個與自身相關的條件是:你尊敬並贊賞正確的事。你對佛、法、僧、上師、本尊、護法有虔敬心並且珍惜。對上,你有虔敬心,對下你有慈悲心,慈愛每個人。這就是自圓滿的第五個條件。你一定具足這五項條件,我們稱之爲壤炯雅。壤,意指你自己;炯巴,意指擁有、獲得;雅,意指五。
接著是賢炯雅,另外五個是賢炯雅,也是五項他圓滿。賢炯雅的第一項,是在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證悟成佛,這是第一項。第二項他圓滿是,佛將教法廣爲宏揚。佛能證悟成佛,但若衆生不具功德,佛法將無法開展。佛在證悟後…
《了義海大手印前行教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