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在前世一千年以內做過和尚,發過這樣的願力吧。看樣子你的善根已經成熟了。
學佛修行一定要心存慈悲心,存有遠大的願力心,這個時候得到的宇宙的能量是源源不斷的。你在一定的能量場作用下會看到什麼什麼佛什麼什麼人,這都是你在瞬間接通了宇宙的能量,所以你能看到,但不是穩定的。
不要去加後天的思維,只有你先天的心性看到的才是真實不二的,你都不要去執著,更不能驚喜。
6、魔障的問題
答:如果你能把心放平穩,妄念就會慢慢的少,慢慢的少的時候,你再看到的風景就是真實不虛的。如果你妄想心太重、執著心太強的話,就會神經恍惚,六根就會幻化,看到了什麼什麼,這個並不是真實的,不是自性顯現出來了。如果是你自性當中顯現出來的畫面,那是非常真實的,你看到的人也好,風景也好,你都能碰上的。如果是你後天幻化執著出來的妄念,那是妄念心所形成的一種境界,這個境界會把你帶入深淵,你會拔不出來的,久而久之就會入魔道。什麼叫入魔道?就是自己心魔重,疑心重,疑心重即爲魔道。所以說要用一顆清淨的心,來觀察自己的叁心是不是可得。大家要經常讀這部《金剛經》,讀久了自然而然就會得到一種力量,我也是讀《金剛經》之後明白了很多很多的道理。也是讀《金剛經》的時候,得到了佛菩薩的灌頂。
7、活佛灌頂是有幾個層次的?
答:接法灌頂、寶瓶灌頂、結壇灌頂,每種灌頂都不一樣的,而且每一種灌頂都是很嚴格的。接法灌頂,是非常嚴密嚴格的,不是一般人想要接就能接的,必須是接法人,比如說方丈要退位了,必須是接方丈位的人,才能接受那種最殊勝最至高的灌頂。
結緣灌頂是普普通通的,比如說你見了活佛,他給你摸摸頂念念咒,這叫結緣灌頂,跟你結個法緣。傳法灌頂,上師傳你一個法,你可以去修去,這個灌頂還是非常好的
我體驗到的灌頂是頭頂上像一朵漩渦一樣,能量不斷地從百會穴一直進到體內,這是宇宙在給我灌頂。因爲我在以前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是宇宙來給我灌頂的,也可以說是佛菩薩親自來灌頂。灌頂的時候,眼皮是發沈的,這是那種能量灌頂之後的反應,就是困得挺不住,但是頭腦非常清醒。
9、傳承的事情是有的,
答:傳承主要是修藏密的,中國的天臺宗有傳承,禅宗也有。修淨土法門是沒有傳承的。
傳承無非兩個字:心和心。心心能瑜珈的話,你就得了傳承;心心不能瑜珈,你就得不了傳承。並不是說師父給了袈裟缽盂,得到了師父的法物法器,就有傳承了。真正從自性中得沒得到,只有你自己知道了,你是不是真得到了師父的傳承。
只有以心印心,就是瑜珈,瑜珈就是相應,只有心心瑜珈的時候,才能得到師父真正的傳承,也就是說你真正得到了宇宙的傳承。師父屬于一個橋梁,屬于一個媒介體。
10、誦藥師咒(略)
如果家裏有病人的話,你可以用自己自性的念力把我念的咒語,引到他的身上去。我念的咒語的能量是從宇宙中來的,用你的心力、心念、願力,把這股宇宙的能量送到病人的身上,讓這個能量在病人的身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讓他的病好。
我們祝福天下所有的病人都能好轉起來。
大家心平氣和,深深吸一口氣沈到海底,沈到丹田,沈到湧泉穴,讓自己的七經八脈暢通無阻。只有這個時候你才能更好的接收宇宙的能量。之後把氣吐掉。
我們祈請東方藥師佛。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日光菩薩。南無月光菩薩。南無藥王菩薩。南無藥上菩薩。南無十二藥叉大將。
我現在一祈請,頭頂上一種漩渦馬上下來,你要是這樣就表明你的中脈是通的,表明你的心和宇宙的心是心心相瑜珈的。
大家也隨著我的口令用心去祈請他們,你也會得到一樣的效果,嗡…嗡…嗡…念藥師咒(略)
11、學佛還生病嗎?執著成佛也是病嗎?
答:人吃五谷雜糧怎麼能沒有哪。難道修佛就不吃飯了,覺也不用睡了?班也不用上了?錢也不用掙了?還是凡夫,還沒有成功,沒成功什麼事都可能會發生,我們還都是凡夫身,還不是佛身,還不是法身,釋迦佛有余涅槃了,他還照樣是有病。
因爲我們修行修佛都是在凡夫地起步的,就跟我們學開車一樣,都是從不懂到懂,然後才可以上路,之後才可以上繁華的街面上去跑車。大家不能把修行當作一個很執著的事情去做,應該是順理成章的去做,這個時候你心裏的負擔不多。一旦心裏産生了負擔,就會執著某一種境界,況且這種境界也不是真實的。
放下後天的妄念、妄心、雜心,放下貪嗔癡慢疑見以及恐怖的心,這個時候你的真心啓動了,才可以大踏步的前進。否則看過再多的經典,也是白費。釋迦佛身邊有個善行菩薩的,叁藏十二部倒背如流,最後到地獄去了。
大家修行一定要放下包袱,所知障和煩惱障是兩大障礙。只有放下,腳踏實地的心行,才會有所收獲。收獲但不能執著,一旦執著住相,就又成了一種修行的病。
世間執著的事情已經非常多了,再執著一個修行的病,只能說是病上加病。爲了修行成佛,從表面上看,好像是非常不錯,如果細分析執著成佛,也是一個病,這個病還非常大,更加糟糕了。
往生淨土也是執著,你想成佛更是執著。只有在放下執著的時候去修行,是沒有負擔的修行,才可以往生淨土。因爲執著本身就是病,你加籌碼的時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了,因爲你怕去不了,心中有驚怖。《金剛經》裏講“不驚不怖不畏”,是放下自我。你給自己加一個那麼大的籌碼,心裏有負擔,有牽挂,只會往下墮,不會往上升的。所以說想往生淨土、想成佛,都是一種執著,都是一種病態。
真正往生的人,心裏根本就沒有想到去往生西天。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有師徒倆過河,過河的時候正好碰上一個女子也要過河,古時候男女授受不親的,師父就讓小徒弟背那個女施主過河。徒弟說守著清規戒律,男女授受不親。小和尚心裏有挂礙,挂礙著他有個戒律。師父看徒弟不背,只好自己背。二話沒說擄胳膊挽袖子,一口氣把小女子背到了河的對岸,過了河就把她放下了。然後師徒倆繼續往前走。徒弟在屁股後面跟著,嘴撅著能挂上兩個酒瓶子了。
走了十來裏之後,他說師父犯戒了。師父說我犯什麼戒了?你犯淫戒。我怎麼犯淫戒了?你背那個女子過河了,你犯淫戒。師父哈哈一笑,我都放下了,你怎麼走了十來裏還在裝著她。很多時候,只有你心中無我的時候,你才可以達到法無我。
師父背過去了,背過岸就放下了。師父說我過河就把她放下了,你怎麼走了十來裏心中還在裝著呢?這就好比我們往生西方極樂國是一個道理,你心中裝著的時候,你就有了負擔,就有了條條框框。如果你真的人無我法無我的時候,別說是西方極樂國,任何一個佛國你都可以來去自如。如果只限定一個西方極樂國,那說明你的願力也非常小嘛。西方極樂國在佛教裏叫幼兒園學習班,從初品蓮到九品蓮,還得來個倒駕慈航,回到娑婆國來度化別人。
多讀經典的人,明了是非了,是不會去執著法上的事情的;不明白經典的人,不明白釋迦佛所說的話的人,往往執著于經典上什麼戒啊、律啊、論啊、這部經那部經啊。
我曾經碰上這麼一個人,讓我幫他挑一部經。我說釋迦佛講的叁藏十二部,部部經都是第一的,你讓我給你怎麼挑。從外相上挑《金剛經》也是第一,《楞嚴經》也是第一,釋迦佛都說了都是第一的。經都是從自性中反應出來的宇宙事實觀。你明白了宇宙事實觀的時候,叁藏十二部已經不需要了看了。
釋迦佛沒有看過叁藏十二部,爲什麼他能說出叁藏十二部來,是一個智慧的問題。六祖慧能更是大字不識半個,連他自己的名字都不一定能寫的完整,他就聽了那麼一兩句就開悟了,成佛做了祖了,馬祖道一好像讀書也不多,他成了禅宗很有名望很有地位的禅師。
修行不要死板板,看經要活看,要會看。不會看,不活看,你就死在經文裏,永遠出不來,就是經的傀儡、經的奴隸。你要能把這個法華轉了,才爲高人。所以說修行要從心性上下功夫,從心地上下功夫。
放下包袱,修行起來非常快樂。你背起包袱,修行起來非常累的。修行千萬千萬不要有包袱,一定要放下包袱,放下包袱的時候,就是《心經》裏說的心無挂礙了,這個時候任你自性遨遊十方法界。
聽經背咒不是包袱,但是你爲了執著去聽經去背咒,就變成了一種包袱。隨順自己心意的時候,就不叫包袱。爲了修完這一百萬遍得到什麼什麼樣的果,你加了這樣一個籌碼的時候,就叫包袱。
只是聽經,爲了開自己的自性智慧,但沒有執著開啓自己智慧,沒有籌碼的去聽經去背咒,去看書,是隨順心性,這個時候是沒有包袱的。現在是不想聽經非得逼著自己去聽經,這就有了包袱。不想念這個咒語,但是又沒有辦法,爲了完成這個任務,這個就是包袱。修行裏面包括修咒語、打坐、參禅、念經、拜忏,這個都是修行的方法。如果你真的是一聽就開悟了,心就開悟了,聽不聽經背不背咒都是次要的。
慧能沒有聽經,也沒有背咒,馬祖也沒有聽經也沒有背咒,牛頭禅也沒有聽經,也沒有背咒,很多祖師大德都沒有聽經。他並不是不讓你去聽經,他是不讓你去執著聽經,一旦你執著了,就成爲病態,執著成病了。執著成病的時候,你就給自己加了一個籌碼,反而變得不自在,不自在就是有包袱,心有挂礙,不聽經我沒有智慧,我要聽經。剛開始可以,但聽著聽著是隨順你的心性,聽的自己法喜充滿,願意聽這個經,願意修這個咒語,願意拜這個忏,越拜越歡喜,沒有負擔了,越拜越輕松,OK,這個時候叫隨順自己的心性,隨順如來,才會産生智慧,才叫放下包袱,才叫法喜充滿。
12、念佛號心裏想佛,是執著嗎?
答:念佛號心裏想佛,當然可以了。剛開始修行一定要有個目標,不管你是拜忏也好,還是念佛號也好,還是念經典也好,都要有一個目標,也就是說有個參照物,等這個參照物你已經熟能生巧的時候,就不用籌碼了,不再用執著心去念佛了,就是隨順心性而念。想念,心中自然就會出來南無阿彌陀佛,不想念的時候逼著自己去念,反而收不到好的效果。你想如來佛的時候,想大日如來佛的時候,你念他的名號的時候,不用去執著他是什麼形象,因爲他本身就是無相無形的,遍虛空無所不在的。
初學者一定要執著,也就是說你要有個目標。首先要發願力,之後有個目標開始實施,實施一段時間之後,你就熟能生巧了的時候,就不要再有什麼籌碼,要把執著放下,把包袱完全放下。因爲你已經順口成章了,就跟背經典似的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書都可以不用看了。這個時候不需要執著,不需要有什麼籌碼再放到天平秤上,是隨順自性如來去念佛了。
口念佛號,但心中還在妄想多多,這個叫口念心不念。妄想漸漸的消失,最後達到清淨無爲的時候,是心念口不念,照樣往生西方。如果口出聲念,心中也清淨無爲的念,這叫般若波羅密法。
現在很多人是口念心不念了,就是他心中還在想著,兒子還沒下班,一會兒還得做點吃的,南無阿彌陀佛,做點什麼吃的呢,南無阿彌陀佛,下點面條吧,簡單!南無阿彌陀佛。如果這麼念,幹脆就不用念了。什麼叫清淨無爲?就是現在一塵不染,一心不亂,不要去想別的事情,就想著我現在就念一分鍾的南無阿彌陀佛,我就要清清淨淨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你還想著雜七雜八的事情,口中念,心不念了,這個就叫口念心不念。
念而無念是隨順自性如來念,不念而念,叫自性如來念。整個虛空,都在念南無阿彌陀佛,是心念佛號與佛相通,不是口念佛號與佛相通。口念佛號是有一個參照物,能使你的記憶力不那麼散亂,加強你的集中力,加強你的心的意念力。如果你真能達到了金剛念的時候,口就不用出聲了,不用南無阿彌陀佛了,不用數那個珠子了,數珠子就是爲了你的心念能集中在一點上,一念清淨心。
只有自己的心與佛心,心心相應的時候,整個虛空都是自性如來念,叫念而無念,不念而念,這才是真正的念佛法門。現在很多的念佛法門,都已經失去了最原始的那種念法了。口念佛號不是爲了與佛相通啊,是爲了增加自己的心念力,也就是我們上學要集中精力,心力集中在一點上。剛開始口念佛號,不叫與佛相通。最後達到金剛念,這個時候你的心力已經非常強大,能量已經具足了,才能說與佛相通。
13、修佛需要善根福德因緣啊
答:不管修哪個法,都要把善根種好。沒有善根的種子何談發芽啊。發芽還得有因緣,比如說有陽光有溫度還有水,還得有人來培養培育。善根種好了,這一世不能成佛,下一世有可能成佛。還得根據下一世做人的智慧怎麼樣,精不精進也有關系。
如果說以前從來沒有種過善根,從來沒有聽過佛法,這一世修大悲咒修《金剛經》就能成佛,還沒有看過這樣的人。慧能聽聞佛法就開悟,那是阿彌陀佛再來,達摩是觀音再來,人家善根種了無數劫了。
我們想一世就成佛,那得看看以前種的善根夠不夠。如果夠了,這一世因緣巧合開花結果,成佛沒有問題。
這裏有個故事:有個老漢想來聽釋迦佛講法,羅漢不讓進,說他沒有聽法的善根。釋迦佛就讓這個羅漢觀一下這個老漢的因緣。羅漢觀這個老漢五百世沒有做過一件善事啊,是不能成佛的,也不能來聽聞佛法。釋迦佛就告訴他再往前觀,然後觀八萬劫,八萬劫之內也沒做一件好事,也沒種過一個善根,也就是說沒聽過一次佛法。這個羅漢說觀到八萬劫了,這個人一點好事都沒有做過。釋迦佛就說再往前觀,再往前觀他就觀不了了,因爲羅漢的眼目也就到八萬劫。然後釋迦佛說,他在八萬劫之前的某一個世裏頭,他曾經在一次無意之間念過一次南無佛,就念過那麼一次。雖然他很窮很破舊,但是他有那一世的善根,你們就應該放他進來,後來這些羅漢沒有辦法,就把這個人放了進來。所以說成佛不成佛,是根據你以前種沒種過善根。
《金剛經講解 第九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