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在前世一千年以内做过和尚,发过这样的愿力吧。看样子你的善根已经成熟了。
学佛修行一定要心存慈悲心,存有远大的愿力心,这个时候得到的宇宙的能量是源源不断的。你在一定的能量场作用下会看到什么什么佛什么什么人,这都是你在瞬间接通了宇宙的能量,所以你能看到,但不是稳定的。
不要去加后天的思维,只有你先天的心性看到的才是真实不二的,你都不要去执著,更不能惊喜。
6、魔障的问题
答:如果你能把心放平稳,妄念就会慢慢的少,慢慢的少的时候,你再看到的风景就是真实不虚的。如果你妄想心太重、执著心太强的话,就会神经恍惚,六根就会幻化,看到了什么什么,这个并不是真实的,不是自性显现出来了。如果是你自性当中显现出来的画面,那是非常真实的,你看到的人也好,风景也好,你都能碰上的。如果是你后天幻化执著出来的妄念,那是妄念心所形成的一种境界,这个境界会把你带入深渊,你会拔不出来的,久而久之就会入魔道。什么叫入魔道?就是自己心魔重,疑心重,疑心重即为魔道。所以说要用一颗清净的心,来观察自己的三心是不是可得。大家要经常读这部《金刚经》,读久了自然而然就会得到一种力量,我也是读《金刚经》之后明白了很多很多的道理。也是读《金刚经》的时候,得到了佛菩萨的灌顶。
7、活佛灌顶是有几个层次的?
答:接法灌顶、宝瓶灌顶、结坛灌顶,每种灌顶都不一样的,而且每一种灌顶都是很严格的。接法灌顶,是非常严密严格的,不是一般人想要接就能接的,必须是接法人,比如说方丈要退位了,必须是接方丈位的人,才能接受那种最殊胜最至高的灌顶。
结缘灌顶是普普通通的,比如说你见了活佛,他给你摸摸顶念念咒,这叫结缘灌顶,跟你结个法缘。传法灌顶,上师传你一个法,你可以去修去,这个灌顶还是非常好的
我体验到的灌顶是头顶上像一朵漩涡一样,能量不断地从百会穴一直进到体内,这是宇宙在给我灌顶。因为我在以前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是宇宙来给我灌顶的,也可以说是佛菩萨亲自来灌顶。灌顶的时候,眼皮是发沉的,这是那种能量灌顶之后的反应,就是困得挺不住,但是头脑非常清醒。
9、传承的事情是有的,
答:传承主要是修藏密的,中国的天台宗有传承,禅宗也有。修净土法门是没有传承的。
传承无非两个字:心和心。心心能瑜珈的话,你就得了传承;心心不能瑜珈,你就得不了传承。并不是说师父给了袈裟钵盂,得到了师父的法物法器,就有传承了。真正从自性中得没得到,只有你自己知道了,你是不是真得到了师父的传承。
只有以心印心,就是瑜珈,瑜珈就是相应,只有心心瑜珈的时候,才能得到师父真正的传承,也就是说你真正得到了宇宙的传承。师父属于一个桥梁,属于一个媒介体。
10、诵药师咒(略)
如果家里有病人的话,你可以用自己自性的念力把我念的咒语,引到他的身上去。我念的咒语的能量是从宇宙中来的,用你的心力、心念、愿力,把这股宇宙的能量送到病人的身上,让这个能量在病人的身上起到一定的作用,让他的病好。
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病人都能好转起来。
大家心平气和,深深吸一口气沉到海底,沉到丹田,沉到涌泉穴,让自己的七经八脉畅通无阻。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更好的接收宇宙的能量。之后把气吐掉。
我们祈请东方药师佛。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日光菩萨。南无月光菩萨。南无药王菩萨。南无药上菩萨。南无十二药叉大将。
我现在一祈请,头顶上一种漩涡马上下来,你要是这样就表明你的中脉是通的,表明你的心和宇宙的心是心心相瑜珈的。
大家也随着我的口令用心去祈请他们,你也会得到一样的效果,嗡…嗡…嗡…念药师咒(略)
11、学佛还生病吗?执著成佛也是病吗?
答:人吃五谷杂粮怎么能没有哪。难道修佛就不吃饭了,觉也不用睡了?班也不用上了?钱也不用挣了?还是凡夫,还没有成功,没成功什么事都可能会发生,我们还都是凡夫身,还不是佛身,还不是法身,释迦佛有余涅槃了,他还照样是有病。
因为我们修行修佛都是在凡夫地起步的,就跟我们学开车一样,都是从不懂到懂,然后才可以上路,之后才可以上繁华的街面上去跑车。大家不能把修行当作一个很执著的事情去做,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去做,这个时候你心里的负担不多。一旦心里产生了负担,就会执著某一种境界,况且这种境界也不是真实的。
放下后天的妄念、妄心、杂心,放下贪嗔痴慢疑见以及恐怖的心,这个时候你的真心启动了,才可以大踏步的前进。否则看过再多的经典,也是白费。释迦佛身边有个善行菩萨的,三藏十二部倒背如流,最后到地狱去了。
大家修行一定要放下包袱,所知障和烦恼障是两大障碍。只有放下,脚踏实地的心行,才会有所收获。收获但不能执著,一旦执著住相,就又成了一种修行的病。
世间执著的事情已经非常多了,再执著一个修行的病,只能说是病上加病。为了修行成佛,从表面上看,好像是非常不错,如果细分析执著成佛,也是一个病,这个病还非常大,更加糟糕了。
往生净土也是执著,你想成佛更是执著。只有在放下执著的时候去修行,是没有负担的修行,才可以往生净土。因为执著本身就是病,你加筹码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病态了,因为你怕去不了,心中有惊怖。《金刚经》里讲“不惊不怖不畏”,是放下自我。你给自己加一个那么大的筹码,心里有负担,有牵挂,只会往下堕,不会往上升的。所以说想往生净土、想成佛,都是一种执著,都是一种病态。
真正往生的人,心里根本就没有想到去往生西天。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有师徒俩过河,过河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个女子也要过河,古时候男女授受不亲的,师父就让小徒弟背那个女施主过河。徒弟说守着清规戒律,男女授受不亲。小和尚心里有挂碍,挂碍着他有个戒律。师父看徒弟不背,只好自己背。二话没说掳胳膊挽袖子,一口气把小女子背到了河的对岸,过了河就把她放下了。然后师徒俩继续往前走。徒弟在屁股后面跟着,嘴撅着能挂上两个酒瓶子了。
走了十来里之后,他说师父犯戒了。师父说我犯什么戒了?你犯淫戒。我怎么犯淫戒了?你背那个女子过河了,你犯淫戒。师父哈哈一笑,我都放下了,你怎么走了十来里还在装着她。很多时候,只有你心中无我的时候,你才可以达到法无我。
师父背过去了,背过岸就放下了。师父说我过河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走了十来里心中还在装着呢?这就好比我们往生西方极乐国是一个道理,你心中装着的时候,你就有了负担,就有了条条框框。如果你真的人无我法无我的时候,别说是西方极乐国,任何一个佛国你都可以来去自如。如果只限定一个西方极乐国,那说明你的愿力也非常小嘛。西方极乐国在佛教里叫幼儿园学习班,从初品莲到九品莲,还得来个倒驾慈航,回到娑婆国来度化别人。
多读经典的人,明了是非了,是不会去执著法上的事情的;不明白经典的人,不明白释迦佛所说的话的人,往往执著于经典上什么戒啊、律啊、论啊、这部经那部经啊。
我曾经碰上这么一个人,让我帮他挑一部经。我说释迦佛讲的三藏十二部,部部经都是第一的,你让我给你怎么挑。从外相上挑《金刚经》也是第一,《楞严经》也是第一,释迦佛都说了都是第一的。经都是从自性中反应出来的宇宙事实观。你明白了宇宙事实观的时候,三藏十二部已经不需要了看了。
释迦佛没有看过三藏十二部,为什么他能说出三藏十二部来,是一个智慧的问题。六祖慧能更是大字不识半个,连他自己的名字都不一定能写的完整,他就听了那么一两句就开悟了,成佛做了祖了,马祖道一好像读书也不多,他成了禅宗很有名望很有地位的禅师。
修行不要死板板,看经要活看,要会看。不会看,不活看,你就死在经文里,永远出不来,就是经的傀儡、经的奴隶。你要能把这个法华转了,才为高人。所以说修行要从心性上下功夫,从心地上下功夫。
放下包袱,修行起来非常快乐。你背起包袱,修行起来非常累的。修行千万千万不要有包袱,一定要放下包袱,放下包袱的时候,就是《心经》里说的心无挂碍了,这个时候任你自性遨游十方法界。
听经背咒不是包袱,但是你为了执著去听经去背咒,就变成了一种包袱。随顺自己心意的时候,就不叫包袱。为了修完这一百万遍得到什么什么样的果,你加了这样一个筹码的时候,就叫包袱。
只是听经,为了开自己的自性智慧,但没有执著开启自己智慧,没有筹码的去听经去背咒,去看书,是随顺心性,这个时候是没有包袱的。现在是不想听经非得逼着自己去听经,这就有了包袱。不想念这个咒语,但是又没有办法,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就是包袱。修行里面包括修咒语、打坐、参禅、念经、拜忏,这个都是修行的方法。如果你真的是一听就开悟了,心就开悟了,听不听经背不背咒都是次要的。
慧能没有听经,也没有背咒,马祖也没有听经也没有背咒,牛头禅也没有听经,也没有背咒,很多祖师大德都没有听经。他并不是不让你去听经,他是不让你去执著听经,一旦你执著了,就成为病态,执著成病了。执著成病的时候,你就给自己加了一个筹码,反而变得不自在,不自在就是有包袱,心有挂碍,不听经我没有智慧,我要听经。刚开始可以,但听着听着是随顺你的心性,听的自己法喜充满,愿意听这个经,愿意修这个咒语,愿意拜这个忏,越拜越欢喜,没有负担了,越拜越轻松,OK,这个时候叫随顺自己的心性,随顺如来,才会产生智慧,才叫放下包袱,才叫法喜充满。
12、念佛号心里想佛,是执著吗?
答:念佛号心里想佛,当然可以了。刚开始修行一定要有个目标,不管你是拜忏也好,还是念佛号也好,还是念经典也好,都要有一个目标,也就是说有个参照物,等这个参照物你已经熟能生巧的时候,就不用筹码了,不再用执著心去念佛了,就是随顺心性而念。想念,心中自然就会出来南无阿弥陀佛,不想念的时候逼着自己去念,反而收不到好的效果。你想如来佛的时候,想大日如来佛的时候,你念他的名号的时候,不用去执著他是什么形象,因为他本身就是无相无形的,遍虚空无所不在的。
初学者一定要执著,也就是说你要有个目标。首先要发愿力,之后有个目标开始实施,实施一段时间之后,你就熟能生巧了的时候,就不要再有什么筹码,要把执著放下,把包袱完全放下。因为你已经顺口成章了,就跟背经典似的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书都可以不用看了。这个时候不需要执著,不需要有什么筹码再放到天平秤上,是随顺自性如来去念佛了。
口念佛号,但心中还在妄想多多,这个叫口念心不念。妄想渐渐的消失,最后达到清净无为的时候,是心念口不念,照样往生西方。如果口出声念,心中也清净无为的念,这叫般若波罗密法。
现在很多人是口念心不念了,就是他心中还在想着,儿子还没下班,一会儿还得做点吃的,南无阿弥陀佛,做点什么吃的呢,南无阿弥陀佛,下点面条吧,简单!南无阿弥陀佛。如果这么念,干脆就不用念了。什么叫清净无为?就是现在一尘不染,一心不乱,不要去想别的事情,就想着我现在就念一分钟的南无阿弥陀佛,我就要清清净净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还想着杂七杂八的事情,口中念,心不念了,这个就叫口念心不念。
念而无念是随顺自性如来念,不念而念,叫自性如来念。整个虚空,都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心念佛号与佛相通,不是口念佛号与佛相通。口念佛号是有一个参照物,能使你的记忆力不那么散乱,加强你的集中力,加强你的心的意念力。如果你真能达到了金刚念的时候,口就不用出声了,不用南无阿弥陀佛了,不用数那个珠子了,数珠子就是为了你的心念能集中在一点上,一念清净心。
只有自己的心与佛心,心心相应的时候,整个虚空都是自性如来念,叫念而无念,不念而念,这才是真正的念佛法门。现在很多的念佛法门,都已经失去了最原始的那种念法了。口念佛号不是为了与佛相通啊,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心念力,也就是我们上学要集中精力,心力集中在一点上。刚开始口念佛号,不叫与佛相通。最后达到金刚念,这个时候你的心力已经非常强大,能量已经具足了,才能说与佛相通。
13、修佛需要善根福德因缘啊
答:不管修哪个法,都要把善根种好。没有善根的种子何谈发芽啊。发芽还得有因缘,比如说有阳光有温度还有水,还得有人来培养培育。善根种好了,这一世不能成佛,下一世有可能成佛。还得根据下一世做人的智慧怎么样,精不精进也有关系。
如果说以前从来没有种过善根,从来没有听过佛法,这一世修大悲咒修《金刚经》就能成佛,还没有看过这样的人。慧能听闻佛法就开悟,那是阿弥陀佛再来,达摩是观音再来,人家善根种了无数劫了。
我们想一世就成佛,那得看看以前种的善根够不够。如果够了,这一世因缘巧合开花结果,成佛没有问题。
这里有个故事:有个老汉想来听释迦佛讲法,罗汉不让进,说他没有听法的善根。释迦佛就让这个罗汉观一下这个老汉的因缘。罗汉观这个老汉五百世没有做过一件善事啊,是不能成佛的,也不能来听闻佛法。释迦佛就告诉他再往前观,然后观八万劫,八万劫之内也没做一件好事,也没种过一个善根,也就是说没听过一次佛法。这个罗汉说观到八万劫了,这个人一点好事都没有做过。释迦佛就说再往前观,再往前观他就观不了了,因为罗汉的眼目也就到八万劫。然后释迦佛说,他在八万劫之前的某一个世里头,他曾经在一次无意之间念过一次南无佛,就念过那么一次。虽然他很穷很破旧,但是他有那一世的善根,你们就应该放他进来,后来这些罗汉没有办法,就把这个人放了进来。所以说成佛不成佛,是根据你以前种没种过善根。
《金刚经讲解 第九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