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變成了高山。以前的太平洋可能是高山,因爲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太平洋底下是有原始人的城堡。
你心不去執著于外相萬事萬物的時候,就沒有壽者相。它生它滅跟你有什麼關系啊。
另外一個無壽者相,就是說我們本來清淨的心。《心經》裏講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沒有壽相啊。有生有滅才會有壽相。我們本來清淨的自性、真我,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所以說無壽者相。
佛是永恒的,有常就爲永恒。無常是爲生滅,有生就有滅,瞬間就變化了,就叫無常。
7、什麼叫佛法?
答:佛法就是自然的規律,相當于中國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它是性空的,就是沒有自主的,也沒有誰去造就它,原本如是的這種規律叫佛法。
佛是覺悟的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是他發現了宇宙的規律,就像我們發現春夏秋冬一樣,冬天是要穿棉衣,夏天是要穿單衣,這種規律是自然的,自然的就爲佛法。是覺悟的人發現了這個自然規律、自然法則,簡稱爲佛法。
8、如何理解佛法有常?
答:佛法有常,這個有常你不能按照有無去理解。有常是永恒,佛法是永恒的,就是本來如是的、真實不二的法。但它不參與咱們人的思維過程,也不參與咱們人的喜怒哀樂。
佛法裏面也會有變化,因爲佛法裏也包括世間法則,世間和出世間結合起來才能爲真正圓滿的法。世間的佛法是有生是有滅,就像地球上北極的冰已經以百分之四十的速度是在融化,南極可能以百分之五的速度是在融化。在99年我就跟朋友說,兩極會慢慢融化掉的,在十五年或是叁十年之間,很多沿海國家或者城市就會湮滅,這個是自然規律,屬于我們叁界內的變化。
這又跟衆生的心有關聯,是因爲衆生非常浮躁的心會産生一定的熱能,散發到宇宙當中。由于是處于無明狀態,所以它這個心波的能量又沖不出去地球層,也就是沖不出去地球保護圈。這個能量不斷的積累之後,向地球四外擴散,所以說它會影響到一些植物動物、一些冰山、海水啊,它都會影響到。所以才産生了兩極冰川的融化,很多動物消失,植物也開始消失。
如果從佛法上來講就是這樣,因爲狂熱的心發出的無明的能量波,這種能量波是以波力的形式散發在宇宙當中。如果你是修行的人,這個波力就會成一條直線,它是清淨的,不是散亂的,具有穿透性,會沖出地球保護圈,沖出太陽保護圈,沖出銀河系保護圈,直達宇宙深處,可以和諸佛菩薩相應相合相融。
不管地球如何變化,銀河系如何變化等等,是爆炸是毀滅也好,但是佛法不會變。不管天下雨也好,地球爆炸也好,這都屬于佛法裏面的變化,但佛法沒有變。什麼叫佛法沒有變?它該爆炸就爆炸,它該出生就出生,變的是物質的變化。佛法也可以說成是時間,也可以說成是空間。宇和宙是兩個概念,宙是時間是能量,宇是空間是虛空。時間如如不動,是爲真如本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虛空是無邊無際的,這是不會變的。
《易經》裏乾坤二卦,乾爲天,爲宇宙,無邊無際,乾卦裏頭有個用九,坤卦裏頭也有個用六。九爲吉數,六爲生數。地是要用六,厚德載物。所以說大家能看明白《易經》,佛法絕對會懂;看不懂《易經》,學佛法比較困難,除非真的是善根深厚,學佛法非常快。
佛法變化和釋迦佛講的法無定法不是一個概念。
大家也要通過實修佛法,明白釋迦佛說的這個理,首先要從理上入門,然後在從行法上入門。理和行合一,理事圓融,一切無礙,就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法。
9、佛法一直在變化?
答:這個話是錯的,變化的是方法,佛法一直如如不動,就像春夏秋冬一樣是法爾如是的,是真實不虛的,是宇宙的運行規律,不管是地球生也好太陽滅也好,這都是佛法的妙用,此生彼滅,但佛法沒有變動。變動的是什麼?是我們的心態。
10、什麼叫法無定法?
答:是釋迦佛因機而講法,因人而講法。他不會對小乘人說什麼大乘、對修大乘法門說小乘的,他是根據每個人的根性來講法,所以叫法無定法。
11、因果律是宇宙大規律?
答:錯了,因果律不是宇宙的大規律啊。九法界內有這個因果律,一真法界是沒有的。因果律是在叁界內外的九法界形成一定的規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不到。法術能改變某一個人的因果,這也是在某一定時期內,因爲你花錢了,中國有句古語:花錢免災。《地藏經》裏光目女爲了救她媽媽,她把家産全部變賣,來做佛事,救她媽媽出地獄,這是花錢買災難。錢在宇宙當中也是能量的一種表現方式,所以說法術確實能改變某人的因果,這個是不定業,改變的是不定業。如果是定業,就改變不了。釋迦佛有大法術,都改變不了釋迦族的滅亡,何況小法術也。
12、通過修行可以不受因果律的控製嗎?
答:這個話不是百分之百對。比如說釋迦佛已經成佛了,已經證到了無余涅槃,但爲什麼改變不了釋迦族的滅亡呢?那是定業,定業不可改。不定業可以改,法術能改變某人的因果,是因爲他做的惡不大。
通過修行可以轉化一定的因果,比如說那些不定業真的可以改變,因爲你修功德回向給這些人了,你的因果律就慢慢改,但定業是改不了的。
菩薩怕因,不怕果。果受報完就完事了,一旦造了因,這個因是時時跟隨著。所以說菩薩怕因。
衆生怕果,不怕因。衆生造因的時候不害怕,比如說貪汙犯法的時候從來不害怕,一旦抓到把柄要判刑或者上刑場槍斃的時候,他就要怕了。
佛家講:菩薩怕因,衆生怕果。不要造那個因就不害怕那個果,前世造的因,今生受的就是果報。今生造的因,來世受的就是果報。今生你布施,來生你就有錢花。今生你修法,來生你就會覺悟。因果是不爽的。
佛教裏有句話:諸惡莫做,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教的真實本意。止惡心生善,善良的心自然就會去做善事,做善事自然而然會有福報。有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來幫自己。心淨了,自然而然的生智慧。不斷做惡事的人,不斷的損自己的福報,其智慧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亡的。
佛事對于小的事情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一兩個惡緣很好處理,做佛事就能度的。如果是已經無可挽回的定業,佛事起不到作用了。因爲定業是大家共同造就出來的,一個人的力量是挽回不了大家的願力啊。
在整個大範圍圈裏,有些佛事是起不到太多的作用,但也能多多少少會起到一些變化,就是通過這些善因去轉化,去默默地教化開導隱態的生靈放棄仇恨。
13、佛曾經說過叁不能?
答:佛能成萬法的智慧,卻不能消滅定受生死苦果的原因;佛知衆生有解脫痛苦的本性,而不能導化無緣之人;佛可以普度無數的生靈,卻不能讓一切衆生都入佛地。
通過這叁句話就懂得,佛有神通也沒有神通。如果執著于神通的時候,就沒有神通,因爲執著的時候就有牽挂,有牽有挂的時候,神通就不會自在,所以佛有神通也沒有神通。
他在發心度化衆生的時候,爲了方便善巧,而心又無所著的時候,神通才顯現。
我們大家學佛要無心通達一切,無心乃是真心,你真正達到了叁花聚頂的時候,一切真的是沒有障礙了,但是佛法裏頭又不注重神通。神通是伴隨著你的修行而給你的附加品。這個附加品又不能讓你時時的去顯露,因爲你顯露多了會影響到世間人,擾亂世間的規律。佛或中國的那些祖師大德、還有皇帝都不讓顯露神通。只有在萬不得已需要顯露神通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露一下,平時是不讓露的。
14、無意無念無妄是一句還是叁句?
答:禅宗裏有個故事,有個禅師問另外一個禅師,無意無念無妄是一句還是叁句,另外一個禅師就答他:無意叫戒,無念叫定,無妄叫慧。
無意就是心念只相應一個地方,比如說念阿彌陀佛,只相應阿彌陀佛,這個就是心想一處,心直是道,心想一點的時候自然就會定住了。定住就是無念了,一心只想到阿彌陀佛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有雜亂的妄想,自然定了。沒有妄想雜念,內心清淨了,智慧自然從內心流出。
15、什麼叫不生不滅呢?
答:就是說我們這顆本來清淨的心對外觀世界不起妄念,是爲不生。妄念不生了,也就沒有滅了。心不粘附,心無挂礙了,也就沒有什麼東西能束縛住自己的心,當然也就隨時隨處解脫自在。
只有真正明了宇宙與人生之間微妙的變化,才能真正從八種苦(生老病死、愛離別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中解脫出來了。
大家學《金剛經》,都是爲了自己的心性開悟,禅宗是以《金剛經》是爲底蘊,還有一個《楞伽經》也是禅宗的底蘊,這些大家都應該明白的。
《金剛經講解 第叁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