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講解 第一講

  《金剛經》講解

  釋法界法師

  第一講

   大家晚上好!今天在“天堂之旅”聊天室裏,我們一起學習《金剛經》,這部經是般若經裏的精華,或者說是叁藏十二部所有經裏的精華,也是打開我們智慧的一把鑰匙。《金剛經》是非常殊勝的,不管是出家僧衆也好,在家居士也好,聽聞《金剛經》開悟的人非常非常多。六祖慧能是因《金剛經》裏的一句話而開悟,這個典故大家都很清楚的,因爲他的故事傳遍了天下。

   我今天是用自己修證的體悟來講這部經,也是和大家一起來共同探討,講的好與壞,大家先不要評論,首先要用心來鑽研。

   前天晚上我說要在網上講《金剛經》的,昨天就來了很多佛菩薩加持我,直到現在還沒有困意,佛菩薩非常慈悲啊,知道我講得不好給我的加持力很大,渾身發燙,不想睡覺,滿腦子裏都是《金剛經》的經文。

   下面我們來祈請,在我祈請的時候,大家也要用心祈請。在家裏有香案的點上香,沒有香案的就心香九柱。

   大家用心祈請、用心來聽這部《金剛經》的時候,就會體驗到宇宙的能量加持在自己身上,也就是佛力加持,其實佛就是宇宙虛空的能量。

  祈請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祈請南無阿彌陀佛!

  祈請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

  祈請十方諸佛菩薩摩诃薩、一切天龍護法!

  還要祈請六祖慧能。因爲他是阿彌陀佛再來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無叁滿多。母馱喃(tuó 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薩婆诃。

  唵。誐誐曩(ě ě nǎnɡ)。叁婆瓦。韈(wà)日喇斛( lā h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奉請青除災金剛。奉請辟毒金剛。奉請黃隨求金剛。奉請白淨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奉請定持災金剛。奉請紫賢金剛。奉請大神金剛。

  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金剛索菩薩。奉請金剛愛菩薩。奉請金剛語菩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是在講經之前的祈請。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唐朝女皇帝武則天的話。她在天上就極度的信佛,下到凡塵當了皇帝之後,還是非常信佛,別人反對的時候,她來推廣佛法,所以說她的智慧非常大。她非常信服釋迦佛和老子的經文。老子在東方叫天尊,在西方叫佛,雖然東西方的語言不一樣,但都是表達一個意思。

  佛是覺悟了的人,以覺悟者的大小來劃分依次有佛、菩薩、羅漢、賢人。

  【無上甚深微妙法】“無上”是至高無上的,就是沒有比佛法再高的了。世間法是無常法(有爲法),有爲法是生滅法,所以不能稱“無上”。只有佛法是恒常不變的,不會增也不會減,所以稱“無上法”。

  甚深的“甚”字用的非常好,用的非常妙,上面是一個“其”,下面是一個“口”字去掉一半。“甚深”就是在我們心中最底最深的地方才能稱爲甚深,這是從色身來說。

  從身外來說,其大無邊,其小無底,才能稱爲甚深。微妙法是非常殊勝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妙不可言,所以佛經常說不可說不可說,就是這個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百千萬劫是一個時間概念。十二萬年爲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爲一個中劫,二十個中劫爲一個大劫,二十個大劫爲一千。所以說百千萬劫用人類的語言與計算方法,是無法說得清楚的。

  這句話是說在百千萬劫這麼遠久的時間裏,是很難碰上這麼殊勝的法啊,就是釋迦佛所說的叁藏十二部總經典。

  【我今見聞得受持】我是指武則天,是個小我的概念。大我的概念,是無我,是真我,也就是中國道家所說的無位真人,佛家講的本性、佛心。今,就是此時。我武則天此時正在聽聞釋迦佛的經典。

  釋迦佛離武則天已經非常遠了,只能是看或者聽別人講釋迦佛的經文。武則天此時聽聞大師講釋迦佛的經典的妙義,就像親自聽釋迦佛講法一樣的親切,得到了佛的加持。加持也叫受持,還有另一層的意思就是受持所有的經典,哪怕一句一偈,都叫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表達的是心願。心悅誠服的來聽大師講解釋迦佛的經典,希望自己能悟解如來真實不二的法義,也就是真正的宇宙真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幾個詞組成了這部經的總名稱。

  金剛。在世間法上是用堅固鋒利的寶劍來比喻金剛,世間的七寶都不如金剛結實、堅固、鋒利。

  般若。是梵文,翻譯成中文是智慧。

  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

  經。有兩層意思:一是經文,就是佛所說的言語稱爲經,教育後來人,成爲言教;二是路徑,道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意思就是:用無比堅固鋒利的大智慧寶劍破除我們千年的黑暗,到達光明彼岸的道路。千年的黑暗是指無明,就是後天的思維以及貪嗔癡慢疑見似黑暗的烏雲遮住了自己的性光,用大智慧照破黑暗,就是光明的彼岸。

  我們了解了題目,下面開始契入正題。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聞】釋迦佛所有的經文都是以“如是我聞”四個字來開頭的。這四個字的來由有個故事:佛在涅槃前告訴大家要走了,阿難正在外面講法布道,聽說佛要走了,就從另外一個城市急急忙忙趕了回來,看見佛側臥在那兒,他就大哭起來。在他哭得昏天黑地的時候,一個師兄就來告訴他:阿難,你不要哭了,佛要走了,在佛沒走之前,我們要問他一些事情。阿難說:哎喲,是呀,我差點把真正的事情忘了。然後就問他的師兄,應該問些什麼事情。師兄就告訴他問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佛滅度之後,我們結經以什麼爲開頭哪?

  第二個事情:佛在世的時候我們是以佛爲師,如果佛涅槃之後我們又以誰爲師哪?

  第叁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我們是依佛而住,佛涅槃之後我們又依誰而住呢?

  第四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惡性比丘由佛來調伏,佛涅槃之後這些惡性比丘又由誰來調伏哪?

  阿難一種失魂落魄的樣子,走到了佛的面前,合掌恭敬而跪,哭著說佛呀!您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我們的問題都由您來處理,如果您老人家走了之後,我們怎麼辦呢?佛就問他有什麼問題。

  阿難說:您老人家住世的時候,說法四十九年,談經叁百余會,將來結集經典的時候,我們每一部經前面用什麼文字來開頭呢?佛慈祥平和的告訴他,在將來你們結集經典的時候,經典前面要和外道區分開,不要談有也不要說無,就用四個字:“如是我聞”。如,是真實,是我阿難聽來的,以後所有的經典前面都要加“如是我聞”,以和外道區分開。

  阿難歡喜了,接著請問第二個問題:您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我們所有的比丘都以佛爲師,那您老人家涅槃之後,我們又以誰爲師呢?佛鄭重的告訴他:我入涅槃之後啊,你們所有的比丘都要“以戒爲師”,誰能受持我的戒律,就和我住世是一個樣子的。

  阿難心開意解,又接著請問第叁個問題:現在我們依佛而住,佛涅槃之後,我們又以誰爲住呢?佛答複他:我涅槃之後,所有的比丘都依“四念處”而住,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你們以四念處而住的時候,四念處爲你們的參照。

  阿難有些不太明了,繼續請問什麼叫四念處?

  第一、觀身不淨。觀看自己的身體是由四大和合而成,而且身體裏的血肉以及糞便都是不幹淨的,觀自己的身體不淨,看破了身體,才會不留戀這個身體,這是身念處。

  第二、觀受是苦。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根源,不管是好的感受也好,還是壞的感受也好,都是苦的根源,這是受念處。

  第叁、觀心無常。我們心中的妄念、煩惱都是霎那生滅無常的,如夢幻泡影,這是心念處。

  第四、觀法無我。所有的大道之法都是無我之法,是無爲法,這是法念處。

  阿難聽明白佛講的四念處之後,又接著說:佛呀,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您在世的時候,這些惡性比丘由您老人家調伏,您涅槃之後,這些惡性比丘又由誰來調伏呢?請佛慈悲開示于我們啊!

  佛就和藹的告訴他,將來遇到惡性比丘就默而摒之。摒之就是不要跟他說話,不要和他爭吵,不理不睬,時間長了,沒人去理睬他的時候,他也就無趣了,也就不會再跟你們爭鬥了。

  阿難問完這四個問題之後,心又處于悲傷之中。佛馬上就要走了,他雖然問了四個問題,也明白了如何來處理這些問題了,但他此時的心情非常沈痛,因爲他剛剛證得了初果阿羅漢,還沒有達到四果阿羅漢的地步,所以就非常悲傷,大哭不已。釋迦佛看著阿難就勸慰他:阿難啊,不要哭了,我並沒有走,我還在你的身邊。

  我現在也可以肯定的說,釋迦佛沒有離開我們,沒有離開我們每個人半步,就在咫尺之間,就在我們的心田方寸之中。釋迦佛永不死,永不生,也永不滅。

  “如是我聞”,從字面上講是我阿難聽來的 ,從自性上講是我如如不動的本靈聽來的真實義。剛才武則天的話裏也有一個我,也都是一個大我和小我的關系。

  【一時佛在舍衛國】經文上經常有“一時”,爲什麼用“一時”?因爲佛講法是面向九法界衆生,所以不能確定一個具體的時間。在這個時候佛正好在舍衛國。是舍衛國裏的哪兒呢?

  【祗樹給孤獨園】這裏還有一個典故:“祗”是舍衛國的一個太子,單名祗。“給孤獨”是一個長者,是舍衛國的一個很有錢很有德行的人,在印度有德行、歲數又大的就稱爲長者。

  在釋迦佛…

《金剛經講解 第一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