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讲解 第一讲

  《金刚经》讲解

  释法界法师

  第一讲

   大家晚上好!今天在“天堂之旅”聊天室里,我们一起学习《金刚经》,这部经是般若经里的精华,或者说是三藏十二部所有经里的精华,也是打开我们智慧的一把钥匙。《金刚经》是非常殊胜的,不管是出家僧众也好,在家居士也好,听闻《金刚经》开悟的人非常非常多。六祖慧能是因《金刚经》里的一句话而开悟,这个典故大家都很清楚的,因为他的故事传遍了天下。

   我今天是用自己修证的体悟来讲这部经,也是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讲的好与坏,大家先不要评论,首先要用心来钻研。

   前天晚上我说要在网上讲《金刚经》的,昨天就来了很多佛菩萨加持我,直到现在还没有困意,佛菩萨非常慈悲啊,知道我讲得不好给我的加持力很大,浑身发烫,不想睡觉,满脑子里都是《金刚经》的经文。

   下面我们来祈请,在我祈请的时候,大家也要用心祈请。在家里有香案的点上香,没有香案的就心香九柱。

   大家用心祈请、用心来听这部《金刚经》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宇宙的能量加持在自己身上,也就是佛力加持,其实佛就是宇宙虚空的能量。

  祈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请南无阿弥陀佛!

  祈请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

  祈请十方诸佛菩萨摩诃萨、一切天龙护法!

  还要祈请六祖慧能。因为他是阿弥陀佛再来啊!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唵。修多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诃。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tuó nán)。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

  唵。誐誐曩(ě ě nǎnɡ)。三婆瓦。韈(wà)日喇斛( lā hú)。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金刚眷菩萨 奉请金刚索菩萨。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是在讲经之前的祈请。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唐朝女皇帝武则天的话。她在天上就极度的信佛,下到凡尘当了皇帝之后,还是非常信佛,别人反对的时候,她来推广佛法,所以说她的智慧非常大。她非常信服释迦佛和老子的经文。老子在东方叫天尊,在西方叫佛,虽然东西方的语言不一样,但都是表达一个意思。

  佛是觉悟了的人,以觉悟者的大小来划分依次有佛、菩萨、罗汉、贤人。

  【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是至高无上的,就是没有比佛法再高的了。世间法是无常法(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所以不能称“无上”。只有佛法是恒常不变的,不会增也不会减,所以称“无上法”。

  甚深的“甚”字用的非常好,用的非常妙,上面是一个“其”,下面是一个“口”字去掉一半。“甚深”就是在我们心中最底最深的地方才能称为甚深,这是从色身来说。

  从身外来说,其大无边,其小无底,才能称为甚深。微妙法是非常殊胜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妙不可言,所以佛经常说不可说不可说,就是这个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是一个时间概念。十二万年为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二十个中劫为一个大劫,二十个大劫为一千。所以说百千万劫用人类的语言与计算方法,是无法说得清楚的。

  这句话是说在百千万劫这么远久的时间里,是很难碰上这么殊胜的法啊,就是释迦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总经典。

  【我今见闻得受持】我是指武则天,是个小我的概念。大我的概念,是无我,是真我,也就是中国道家所说的无位真人,佛家讲的本性、佛心。今,就是此时。我武则天此时正在听闻释迦佛的经典。

  释迦佛离武则天已经非常远了,只能是看或者听别人讲释迦佛的经文。武则天此时听闻大师讲释迦佛的经典的妙义,就像亲自听释迦佛讲法一样的亲切,得到了佛的加持。加持也叫受持,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就是受持所有的经典,哪怕一句一偈,都叫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句话表达的是心愿。心悦诚服的来听大师讲解释迦佛的经典,希望自己能悟解如来真实不二的法义,也就是真正的宇宙真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几个词组成了这部经的总名称。

  金刚。在世间法上是用坚固锋利的宝剑来比喻金刚,世间的七宝都不如金刚结实、坚固、锋利。

  般若。是梵文,翻译成中文是智慧。

  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

  经。有两层意思:一是经文,就是佛所说的言语称为经,教育后来人,成为言教;二是路径,道路。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意思就是:用无比坚固锋利的大智慧宝剑破除我们千年的黑暗,到达光明彼岸的道路。千年的黑暗是指无明,就是后天的思维以及贪嗔痴慢疑见似黑暗的乌云遮住了自己的性光,用大智慧照破黑暗,就是光明的彼岸。

  我们了解了题目,下面开始契入正题。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释迦佛所有的经文都是以“如是我闻”四个字来开头的。这四个字的来由有个故事:佛在涅槃前告诉大家要走了,阿难正在外面讲法布道,听说佛要走了,就从另外一个城市急急忙忙赶了回来,看见佛侧卧在那儿,他就大哭起来。在他哭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一个师兄就来告诉他:阿难,你不要哭了,佛要走了,在佛没走之前,我们要问他一些事情。阿难说:哎哟,是呀,我差点把真正的事情忘了。然后就问他的师兄,应该问些什么事情。师兄就告诉他问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佛灭度之后,我们结经以什么为开头哪?

  第二个事情: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是以佛为师,如果佛涅槃之后我们又以谁为师哪?

  第三个问题: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是依佛而住,佛涅槃之后我们又依谁而住呢?

  第四个问题:佛在世的时候,恶性比丘由佛来调伏,佛涅槃之后这些恶性比丘又由谁来调伏哪?

  阿难一种失魂落魄的样子,走到了佛的面前,合掌恭敬而跪,哭着说佛呀!您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我们的问题都由您来处理,如果您老人家走了之后,我们怎么办呢?佛就问他有什么问题。

  阿难说:您老人家住世的时候,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将来结集经典的时候,我们每一部经前面用什么文字来开头呢?佛慈祥平和的告诉他,在将来你们结集经典的时候,经典前面要和外道区分开,不要谈有也不要说无,就用四个字:“如是我闻”。如,是真实,是我阿难听来的,以后所有的经典前面都要加“如是我闻”,以和外道区分开。

  阿难欢喜了,接着请问第二个问题:您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比丘都以佛为师,那您老人家涅槃之后,我们又以谁为师呢?佛郑重的告诉他:我入涅槃之后啊,你们所有的比丘都要“以戒为师”,谁能受持我的戒律,就和我住世是一个样子的。

  阿难心开意解,又接着请问第三个问题:现在我们依佛而住,佛涅槃之后,我们又以谁为住呢?佛答复他:我涅槃之后,所有的比丘都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你们以四念处而住的时候,四念处为你们的参照。

  阿难有些不太明了,继续请问什么叫四念处?

  第一、观身不净。观看自己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成,而且身体里的血肉以及粪便都是不干净的,观自己的身体不净,看破了身体,才会不留恋这个身体,这是身念处。

  第二、观受是苦。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根源,不管是好的感受也好,还是坏的感受也好,都是苦的根源,这是受念处。

  第三、观心无常。我们心中的妄念、烦恼都是霎那生灭无常的,如梦幻泡影,这是心念处。

  第四、观法无我。所有的大道之法都是无我之法,是无为法,这是法念处。

  阿难听明白佛讲的四念处之后,又接着说:佛呀,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您在世的时候,这些恶性比丘由您老人家调伏,您涅槃之后,这些恶性比丘又由谁来调伏呢?请佛慈悲开示于我们啊!

  佛就和蔼的告诉他,将来遇到恶性比丘就默而摒之。摒之就是不要跟他说话,不要和他争吵,不理不睬,时间长了,没人去理睬他的时候,他也就无趣了,也就不会再跟你们争斗了。

  阿难问完这四个问题之后,心又处于悲伤之中。佛马上就要走了,他虽然问了四个问题,也明白了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了,但他此时的心情非常沉痛,因为他刚刚证得了初果阿罗汉,还没有达到四果阿罗汉的地步,所以就非常悲伤,大哭不已。释迦佛看着阿难就劝慰他:阿难啊,不要哭了,我并没有走,我还在你的身边。

  我现在也可以肯定的说,释迦佛没有离开我们,没有离开我们每个人半步,就在咫尺之间,就在我们的心田方寸之中。释迦佛永不死,永不生,也永不灭。

  “如是我闻”,从字面上讲是我阿难听来的 ,从自性上讲是我如如不动的本灵听来的真实义。刚才武则天的话里也有一个我,也都是一个大我和小我的关系。

  【一时佛在舍卫国】经文上经常有“一时”,为什么用“一时”?因为佛讲法是面向九法界众生,所以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在这个时候佛正好在舍卫国。是舍卫国里的哪儿呢?

  【祗树给孤独园】这里还有一个典故:“祗”是舍卫国的一个太子,单名祗。“给孤独”是一个长者,是舍卫国的一个很有钱很有德行的人,在印度有德行、岁数又大的就称为长者。

  在释迦佛…

《金刚经讲解 第一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