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共加行
洛本仁波切
一、何謂加行 對佛法有興趣,並且願意信受奉行者,這令上師著實感到欣慰。而修 行務必從基礎做起。什麼是修行的基礎呢?藏傳佛教有一套嚴謹完整 的修行方式與次第。這一套修行次第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經由 很多祖師、聖者、成就者不斷精進,最後融鑄成一套修行方法,稱爲 「四加行」。「四」就是有四種,「加行」就是准備進入佛法之流, 轉凡心向道的先前准備工作。就好像做蛋糕之前,必須要有面粉、蛋 、器具,而最重要的是必須懂得製作方法,這些都准備好了,才能做 出蛋糕,此譬喻就是「加行」的意義。
二、不共加行
藏傳佛教四個教派的不共加行,在修持上各有不同。四加行的第一個 是「皈依大禮拜」,第二「金剛薩□」,第叁「獻曼達」,第四「上 師相應法」。什麼是「皈依大禮拜」?佛教徒之所以成爲佛教徒,當 然是從皈依開始,皈依大禮拜有兩個重點:第一,藉此堅固自己對叁 寶的信心;第二,就是藉著皈依大禮拜的觀想,來清淨自己過去世累 積所造身體的惡業。當然它有很特殊的拜法。這個加行如同其他叁個 加行一樣,必須圓滿十萬遍,就是要拜十萬拜;而理論上十萬拜,其 實是六十萬拜。因爲我們金剛乘有六皈依:皈依上師、本尊、佛、法 、僧、空行與護法,六皈依文每念一句就禮拜一次,念滿六句就拜六 次,如此算一拜。所以十萬拜其實是六十萬拜!很多人在這個階段就 被淘汰出局了,當真修起來頗爲艱辛。
叁、四共加行
在進入第一個不共加行之前,必須先修「共同加行」,此乃叁乘共有 ,即小乘、大乘、金剛乘必須共同奉行的教理。如果不修四共加行, 就沒有辦法進入第一個不共加行。因此我們首先針對四個共同加行做 討論。四共加行主要目的在改變我們的想法,以糾正不正確的認知, 進而堅固學佛的信心。分別是「人身難得」、「生命無常」、「業與 因果」、「輪回是苦」。
1.人身難得
出生爲人,得到人身,是很不容易的。時下許多青少年血氣方剛,飙 車、吸毒、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甚至作奸犯科、槍下不留活口,總認 爲十八年後還是好漢一條,實在是極爲錯誤的邪見;因爲人死了之後 ,不曉得將輪回到那裏去,更沒把握來生可再爲人!社會上最近也充 斥著一種非常不正確的說法,認爲人永遠都是當人,這全是個人的妄 見與揣測。他們認爲只要我這一生爲人,表示過去世也一定是人;而 這一生是人,來生也一定可再爲人,這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的說法, 迷惑自己、自我催眠。沒錯!此論調往往根據催眠而來。由于西方物 質科學和高度文明,仍舊沒有辦法滿足窺知靈性的需求,因此各種靈 異之說紛紛出籠,特別是原來作爲精神方面、心理方面的治療方式-- 催眠--被過度濫用,以之爲了解前生今世的工具。許多被催眠的人, 可以回溯到一兩百年前的前生,而所說的每一個過去世,幾乎都是當 人。各位不要真以爲事實便是如此,也許真實的,只是其中的一個部 份。要得人身,佛曾講過,如同沾在針上的一粒沙──何其渺茫的機 率!就釋迦牟尼佛而言,佛的前世,五百世曾在上叁道、五百世曾在 下叁道,曾經爲鹿、爲馬、爲畜生,佛的前生都如此,我們的前生難 道一直都是人嗎?再者,如果我們現在爲人,就表示將來必當繼續爲 人,那麼大家就不用修善業因果了,也沒有所謂的輪回。輪回乃根據 業力因果而來,彼此息息相關,我們絕對不能執持斷見與常見。
人身已是如此難得,但就修法條件而言,尚得具足「八有暇、十圓滿 」才算是圓滿。有暇就是有閑暇聞法修持,相對于八有暇就是八無暇 ,八種沒有閑暇、不利修行的情況與地方。分別是:1.地獄道2.餓鬼 道3.畜牲道4.邊境5.天道6.外道聚集、邪見興盛處7.無叁寶處8.聾啞 殘障
<1>地獄道
千萬不要受生至地獄道,地獄道有八冷八熱種種煎熬,雖然偉大的地 藏王菩薩就在那裏度衆,並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但畢竟地獄道忍 受極端業苦尚且不及,遑論修持!再者,《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是說 給活著的人聽的,因爲世人有智慧和能力,在未來到地獄之前,就先 了解地獄的種種恐怖與痛若,進而達到遏阻人性向惡的習氣。所以人 們在世就應讀誦、思惟地藏經。然而,時下很多人一往生之後,馬上 在亡者面前誦地藏經,這千萬使不得!因爲舍報當下通常極度惶恐、 極度掙紮,往往想要逃避。雖然身體五大已經慢慢分離,可是意識還 在,這時如果誦地藏經,告訴他地獄的恐布,可能加深亡者的恐懼, 産生負面影響,而適得其反。所以如果家人、朋友往生了,絕對不要 助念地藏經,應該誦念《阿彌陀經》,爲之宣說彌陀淨土的安樂吉祥 、莊嚴殊勝,使其得到安適而免于恐懼。
<2>餓鬼道
餓鬼道的衆生腹大如鼓、咽細如針,瘦小乾癟,飽受饑渴之苦。這種 形容似乎在地球上也可以看到:依索比亞。哪裏沒有餓鬼道?饑馑難 堪,餓莩遍野之處就是!
<3>畜牲道
有人說:將來當鳥也不錯啊,可以任意翺翔。竟然還有人跟 仁波切 說,他要當螞蟻。實在不曉得這些人的想法到底是怎麼回事!當畜生 看起來是很逍遙,沒有我們現在所承受的屬于人的煩惱;但是畜牲非 常愚癡,沒有如人分辨一切的能力,更缺乏敏銳的自覺。我們在開車 時往往最討厭跟在載滿豬只的卡車後面,因爲糞便味道迎面襲來,令 人不悅。可是每次我碰到這些,內心不是討厭而是難過,難過這些豬 要被送到屠宰場了還這麼高興。就是小鳥自在飛翔,也不知道有人正 拿著槍或彈弓正要打它。經常看見小鳥飛進室內,飛不出去,一直撞 玻璃,門開著它不飛,非得去撞玻璃不可,這是什麼?愚昧啊!這難 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寺裏養了一些動物,有人不解:「仁波切啊! 一般道場從沒有像這裏又是養狗、養貓、養鳥的?怎麼你特別喜歡養 這些東西呢?」它們難道不是衆生嗎?這裏養動物可不是當寵物玩, 而是時時刻刻給自己一個警惕,稍一不慎,來世就有可能當這些。而 一旦不幸墮爲畜牲,就難以修法了。
<4>邊境
邊境一般指蠻荒無文明之處,或佛法傳揚不及的地方。迦薩走廊可說 是最具體的代表。雖然它是回教、基督教的聖地,然而戰火綿延,腥 風血雨,從未停息。
<5>天道
學道教的人很喜歡受生天道;但對佛教而言,天道仍未出離輪回,是 不究竟的。天道分叁個階層:即「欲界天」、「色界」、「無色界」
欲界天有叁十叁天,叁十叁天不是像蛋糕似的叁十叁層。所謂的叁十 叁天是叁十叁個地方,其中共有九位帝釋。帝釋就是掌管叁十叁天的 最高主宰,道教所尊奉的最高神只玉皇上帝也是其中之一。但就佛教 而言,玉皇上帝只是一個天神而己,帝釋曾受命于釋迦牟尼佛,佛陀 曾爲之授叁昧耶戒,囑咐保護欲界衆生,所以我們還是要尊敬他。欲 界的叁十叁天稱爲天人居處。天人從何而來?天人從凡夫生,凡人如 果不造惡業,行諸善業,積聚衆多福德,將來可受生天道,享受天人 福報。享受天人福報不是很好嗎?非也!首先,在享受天人福報的同 時,絕對不會想到修行;其次,福報享盡,五衰現前。皮膚開始老化 、天衣腐爛、身體發臭,最後墮入輪回。通常由天道再入輪回的,很 少再獲人身,很多是直下地獄道。
色界沒有欲界這個身體。色界和無色界有很多長壽天神,特別是無色 界。無色界的衆生幾乎一直處在禅定之中,壽命很長,所以也稱爲長 壽天。可是他們就跟石頭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不過受生于此 也是一種福報,福報享盡還是重墮輪回。
<6> 外道聚集,邪見興盛處。
外道聚集之處,像是回教徒聚集的地方,不利佛法修行;此外,支持 邪見的地方亦然。哪裏是支持邪見的地方?在臺灣最容易見到的就是 外道神壇。
<7>無叁寶處
就我們所處的地球,沒有叁寶所生處,極不利修行。像南、北極哪裏 會有佛?那裏不信仰佛教,佛法傳不到那裏去。
<8>聾啞殘障
聾啞殘障者之所以聾啞,並不是父母故意把他們生成這樣子,而是他 自己的業力所感召。失聰者聽不到法音;暗啞的無法持誦咒語;高度 殘障者亦無法修大禮拜。
以上是障礙修持的八無暇。「十圓滿」暫且略而不談。各位都具足八 有暇十圓滿,今天方能在此聞法修行,但是如果沒有人爲你宣說圓滿 人身之難得珍貴,就不懂得珍惜。因此若不好好珍惜、善加修行,而 將寶貴人身用來追求名利物欲,貪圖世間享受,這種人身也就沒有什 麼珍貴可言了!每當我看到一些長者,年紀都己經那麼大了,對于俗 事還是那麼熱衷;要不就是白發蒼蒼還得爲生活拾荒撿破爛。目睹這 種情景,心中不禁生起無限憐憫──這些人實在太可憐了,獲得這麼 寶貴的身體,卻沒有辦法好好的利用它來修持佛法,不是還在爲兒女 的事情操心,就是還在爲財産操心,爲什麼就不能想想生死無常,爲 解脫做打算呢?
2.生命無常
通常我們對生命的認識,就是活生生的,有身體可以講話、思考、呼 吸。然而廣義的生命不僅指公認的生命現象,應可涵蓋一切萬物。例 如一面鼓,當它被製成形的時候可擊出聲音,就是有生命!但只要拿 出美工刀在鼓面上一劃,再也擊不出聲音,這鼓的生命也就消失了。 所以一切萬物,或可資利用者,都可以賦予它生命;而我們所認識的 生命可說是一種現象。現象就是利用感官可以覺察其存在者,例如陽 光經水氣折射而形成彩虹,便是一種現象。凡是現象,必隨因緣聚散 而生滅,因此無常非永恒。
衆生輪回亦然。各種條件、因緣聚合的時候,便投胎受生。不管是豬 是狗是人,都具有生命現象。實際上,中陰,即前一…
《四共加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