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ign="left">「一、平等流類,絲毫不爽。」這是講到因果的等流性,就像水流一樣。你看上遊的水流是髒的,流到後面的水是髒的。上遊的水是幹淨的,流到後面的水是幹淨的。這叫平等流類。這種軌則是絲毫不爽的。不爽就是不差錯,沒有任何差錯。以下分成兩段,第一段是總相。第二段是別相。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們現在想要知道,前世造了什麼業因?怎麼知道呢?今生受者是。我們冷靜下來,觀察一下今生的果報。我今生是個人,至少我過去生有五戒的善法。我是貧窮或者是富貴,莊嚴或者是醜陋,這種差別相,我們也能判斷過去是造了什麼業,那一個業比較重,你可以判斷出來。就是說,從今生的果報體,可以知道前世造了什麼業。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爲我們想知道來生是受什麼果報,你也可以知道,不用去問算命先生。你可以靜下來,看看你一生當中,造的善業、惡業,那一個業最重,你也可以知道你來生的果報是什麼。前面講到業果自性。我們說恒轉如暴流,生命就像一個水流一樣,從無始劫來流到現在,從現在又流到無始劫以後。這個水流,我們可以以今生作一個標准來觀察。蕅益大師說,只是現前一剎那法,望前明果,望後明因。所以依我們現前這一念的身心世界,觀察過去的水流,我們現在是個果報。現在的水是幹淨、是髒,這不是上帝創造的。前面的水你就搞髒了,當然後面就髒了。望前明果。對望過去,我們現前這一念身心世界是一個果報體,承擔過去的業力。我們今生任何的造作,對望的未來,它又是個因地。說你下輩子的水,是不是繼續的髒下去,或者更髒,或者把它弄幹淨。你下輩子的水是幹淨是髒,看你今生的造作。今生作者是。所以說生命的本質,有兩個。第一個承受果報。對望的過去來說,我們現在是承擔過去的業力,沒有任何一句話,逆來順受,心甘情願,一切都是自己造作的。但是你現在所作所爲,又爲你下一期的果報在積集一個因地。望後明因,你要小心。你現在的身口意,又會影響你來生的果報。所以說我們今生的生命,它一方面是受果報,一方面又是創造來生的因地,也是果,也是因。這是我們對因果的第一個認識,他是平等流類,自作自受。
「富貴從布施中來,貧窮從悭貪中來。」
一個人一生當中,衣食無缺,資具很豐富,怎麼回事呢?他因地歡喜布施。富貴也有差別。說這個人的富貴得來輕松容易,這個人的富貴得來很辛苦,他一天工作八小時,又加班,又得到別人很多的責備,很多的波折,才得到富貴,到晚年才得到富貴。這事有什麼差別呢?有些人在造善業的時候,這個人發心去作典作,作大寮,心甘情願,逆來順受。他在造善業的時候,完全不起煩惱,歡喜心來造業。他的因地在造善的時候,完全起歡喜心,他得果報的時候,非常順利,他一下子就生在一個大富長者家裏,什麼事也沒作,繼承了大富長者財産。有些人他也到大寮去發心,但是心不甘情也不願,勉勉強強的,發了很多的牢騷,但是他還是把它做了,未來要得果報的時候,很多很多的波折,很多很多的障礙,很多很多的辛勞,才能夠得到這個果報。宗喀巴大師講布施波羅蜜,他提醒我們,在布施的時候,盡量起歡喜心。起歡喜心,得果報的時候不會有障礙,這個也是一個差別相。「富貴從布施中來,貧窮從悭貪中來。」這個人很貧窮,雖然很努力的工作,還是一樣非常的貧窮,過去生中有悭貪的業力,悭貪太厲害的人,很容易到餓鬼道去,一輩子吃不到飲食,穿不到衣服。
「長壽從慈悲中來,短命從殺生中來。」
這個人健康長壽,這個人有慈悲心,栽培慈悲心栽培的夠。短命從殺生中來。一生短命多病,看了很多醫生也看不好,這跟殺業有關系。一個人的病痛跟性格有關系,經論上說,一個人個性比較慈悲,衆生稍微觸惱你,你能夠包容他,你這個人不容易生病。就算生病的話,這個病毒在你身上,跟在別人身上,慈悲心強的人,病毒在你身心當中活動,它的勢力不會太大,慈悲的力量能夠化解病毒的暴力之情。這個人個性刻薄,瞋恨心,他也得到這個病毒。病毒到他身體上,不得了,勢力很強大。經常修慈悲觀的人,就算大家都感冒了,你也感冒,我也感冒,把感冒傳染給我。同樣一種感冒的病毒,在他身上發起那麼大,到你身上沒有很嚴重,就是慈悲的力量。所以我們經常應該修慈悲觀,律己宜帶秋氣,處事宜帶春風。我們要求自己的行爲要嚴格,呵責自己,不能作要他作,不能斷要他斷。但是你對衆生放逸的舉動,要鼓勵包容,不要用自己的標准來衡量別人,給衆生多一分的寬容,讓他慢慢進步。人總是剛開始修學佛法,都像小孩子跌跌撞撞的,多用鼓勵的口氣,多用包容的口氣。這個跟我們的身體是有關。當然慈悲的功德不只這樣子,這個是現世的果報。
「莊嚴從持戒中來,醜陋從破戒中來。」
這個人的身相特別的莊嚴,高貴莊嚴。這個人歡喜持戒,不管是重戒輕戒都等持,身相容易莊嚴。醜陋從破戒中來。一個人要五官不正,或者四肢有所殘缺,多數都跟破戒有關系,破根本重戒有關系。身相特別醜陋,不端正。
「高位從恭敬中來,卑劣從憍慢中來。」
這個人很謙卑,看到別人頭都是低低的。謙謙君子,卑以自穆。他很可能就有高貴的地位,他到僧團,到那一個團體,他就是居在高位。爲什麼呢?他內心當中有謙卑恭敬的功德。他容易去召感這個崇高的地位。卑劣從憍慢中來。有些人就是到那裏去,別人都看不起他,卑賤的種性。這個就是這個人憍慢。憍慢容易召感卑劣的果報。如是因,如是果。平等流類,絲毫不爽。水流,這個水流流到那個方向去,那個水流就流到那個方向去,因果是絲毫不爽,不能抵銷的。造了殺罪,用錢去布施孤兒院,布施叁寶,不能抵銷的。布施是成就富貴的果報,殺生有殺生的罪業。因果是不能夠互相抵銷的。因果要消滅只有靠忏悔,你要在叁寶面前請一個忏悔主,呵責自己的罪業,立定誓願,斷相續性,然後拜忏。只有忏悔能夠改變,不是說能夠抵銷的。因果的觀念,它是平等流類,它是等流性的,它不能有差錯的,它是有相對的等流性。
「二、因果同時,借緣顯現。」
因指的是我們身口意叁業的現形。這裏的果不是指異熟果報,指的是種子。你在造業的時候,你同時就熏習一個種子。因跟果,跟種子是同時存在的。我們看算命先生,這個人罪業很重,本來算定生命什麼時候結束的。他積集一個大的陰德,結果他的命運改變了。算命先生爲什麼知道你的命運改變了呢?你一定在你內心,身口意當中,你雖然是造了一個很大的陰德。這個陰德當然諸行無常,剎那剎那過去了。奇怪,我昨天洗廁所的時候,是半夜起來洗廁所,沒有人知道。爲什麼算命先生知道,我最近作了一個大功德呢?因爲你在造善業的時候,有一個熏習的功能,它能夠把你內心當中善法的功能加強。假設我們內心當中的功能沒有改變,沒有把這樣的善法紀錄下來,誰也不知道。雖然我們正式的果報是在來生,但是事實上果報的累積是在當下,你造業的當下,你這個功德就同時累積了。你造罪業的時候,你的罪過也同時累積,只是等到臨命終在顯現而已。因果同時,借緣顯現。佛陀成道七年左右,他回到他的故鄉,迦毘羅衛國,度了八王子出家。他的堂兄弟,當中值得一提是他的親弟弟,難陀尊者,同父的親弟弟。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另外一個父親所生的。難陀的出家,是他那一天啊在跟他太太畫眉毛,因爲難陀尊者娶了迦毘羅衛國最美貌的女子作太太。那天畫眉毛的時候,佛陀去扥缽。他看到他哥哥去扥缽,就親自盛了飯去追佛陀,佛陀越走越快,他就跟佛陀到了精舍去。佛陀就強迫舍利弗尊者把他給剃度了。難陀就說,我是拿飯供養我哥哥,怎麼來到這個地方,被強迫剃度了?但是佛陀畢竟有威德,強迫他不准回去。就隨衆作息,在僧團裏面,整天作早晚課,修止修觀。但是因爲他根本就不想出家,身雖出家,心不在道,內心當中還是思念他過去的太太。佛陀大智慧的境界就知道了,有一天以神通力,帶他到忉利天去,忉利天去呀過著快樂的境界,當然天上的人,那還得了,身相也莊嚴,身體健康,很多人在遊樂。其中有一個宮殿,很多人在布置那個宮殿,很多的女人在莊嚴那裏,在布置那個宮殿。佛陀就問難陀尊者說:你看天女跟你太太比起來怎麼樣?他說:我太太跟天女比起來就像猴子一樣,天上的女人多漂亮。他說你問問看,其它的宮殿都有男人,爲什麼這個宮殿還在布置,沒有男人?你去問問看。難陀尊者就問了。他說:你們這個宮殿爲什麼沒有男人?天女說:我們這個男人是人世間的難陀尊者,他因爲出家持戒的功德,他死了以後,作我們的丈夫,我們來伺候他。他說:我就是難陀尊者。不可以,你現在是人的果報,等到死了以後,得到天的果報,那時才能受用。難陀尊者很高興,來生到天上去,很高興。佛陀同時帶他到地獄去,地獄去很多的苦,刀山油鍋。每一個油鍋都有人在炸,只有一個油鍋正在起火。佛陀說:你去問問看,爲什麼這個油鍋沒有人在炸,才剛開始起火。獄主說:人世間有一個難陀比丘,他因爲持戒的…
《佛法修學概要 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