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瀕死經驗:上天堂的階梯?
在西方,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瀕死經驗,這是從死亡邊緣活過來的人所報導的各種經驗。人類自有曆史以來,一直都有瀕死經驗的報導,包括在所有的神秘傳統和薩滿教(Shamanic)中,以及作家和哲學家們,包括柏拉圖、教皇格雷格裏、若幹蘇菲教大師、托爾斯泰和容格。我最喜歡第八世紀英國大曆史學家貝德(Bede)神父所說的故事。
大約此時,在英國發生一個值得注意的奇迹,類似古代的奇迹。爲了喚醒活人免于精神上的死亡,一個已經死去的人又複活過來,述說了許多他見過而值得注意的事情,其中有些我認爲值得在這裏簡單引用。在諾森布裏安(Northumbrians)有一個人名教康甯漢(Cunningham),他與一家人過著虔誠的生活。後來,他生病了,病情持續惡化,終于在一個晚上的初夜時分過世。但在第二天破曉時,他又複活過來,突然坐起來, 在身邊哭泣的人大爲吃驚,紛紛跑掉;只有愛他的妻子還留下來,卻渾身顫抖恐懼萬分。這個人再叁地向她保證說:「不要怕,因爲我確實已經從死亡的掌握中回來,我獲准再度活在人間。但今後我卻不可以像過去一般地過日子,我必須過一種非常不同的生活方式。」……不久之後,他放下所有的世俗牽挂,進入梅爾羅斯(Melrose)修道院……
貝德繼續寫道:
他常常敘述的經驗是:「我的向導是一位穿著亮麗長袍的俊美男子,我們靜靜走著,似乎是往東北方向。當再往前走時,我們到達一個寬闊的深谷……他很快就領著我走出黑暗,進入一個有亮光的地方,當他領著我在亮光下前進時,我看到前面有一道巨大的牆,其長度和高度似乎往四面八方無止盡地延伸。因爲看不到大門、窗子或入口,我開始懷疑爲什麼我們要走向牆壁。當我們抵達牆壁時,一瞬間(我不知道是什麼方法)我們就到了牆壁的頂端。裏面是一片廣闊悅目的草原……由于這整個地方充滿了光,使得它似乎比白天或中午的太陽光還要亮。……
「向導說:『你現在必須回到你的肉體去,再一次活在人間;如果將來你能夠對你的所作所爲更細心,並且學習讓你的一言一行都善良而簡單,那麼當你過世時,你將像你所看到的,像這些快樂的靈魂一般住在這裏。剛才我離開你一會兒,去了解你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當他這麼告訴我的時候,我非常不願意回到我的肉體;因爲我所看到的地方,還有我在那兒所看到的同伴,是那麼舒適美麗,令我非常著迷。但我不敢質疑我的向導,同時我也不知道爲什麼,突然間我發現自己又活了過來。」
貝德繼續他的描述:
這位上帝的子民,不願意向任何冷漠或不在乎的人們討論他所看到的一切,他只向那些……願意相信他的話並增加神聖信心的人述說。
現代醫學科技對瀕死經驗增加了嶄新而令人興奮的面向;許多人從意外事件、心髒病、各種重病、手術或戰鬥的「死亡」中複活。瀕死經驗一直是科學研究和哲學思考的重要主題。根據一項一九八二年權威性的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至少有過一次瀕死經驗的美國人高達八百萬人,占總人口的的百分之五。
雖然沒有兩個人的瀕死經驗完全相同,就好象沒有兩個人的中陰經驗相同一般,但在瀕死經驗中,卻有類似模式的過程,一種如下的「核心經驗」:
1.他們經驗到一種不同的感覺,安詳而充滿幸福,沒有痛苦、身體感官的覺受或恐懼。
2.有的會覺察到嗡嗡聲或急流聲,並發現自己離開了身體。這就是所謂「離身經驗」。他們能夠看到肉體,常常是從肉體上方的某一點來看;視覺和聽覺加強了;意識清晰而非常靈敏,甚至能夠通過牆壁。
3.他們覺察到另一種實相,進入黑暗之中,在漫無涯際的空間飄浮,然後迅速通過一個隧道。
4.他們看到光,最先是遠遠的一點,而後像被磁鐵吸住一般往那一點靠近,最後被包裹在光和愛之中。這個光明亮得足以奪人眼目,而且非常美麗,但眼睛卻不受到傷害。有些人說碰到「光之生命」,這是一種光明的、似乎全知的呈現,有些人稱爲神或基督,是慈悲而有愛心的。有時候在這種呈現中,他們會回顧生命,看到他們活著時所做的一切,包括好的和壞的。他們以精神感應和那個「光之生命」溝通,發現自己處于一個永恒而快樂的面向裏,置身其中,所有的時空概念都毫無意義。即使這種經驗只持續一、二分鍾,都是多采多姿、非常豐富的。
5.有些人看到有著超自然美的內在世界,天堂般的景色和建築,還聽到天樂,他們有一體的感覺。只有很少數的人說見到恐怖的地獄景象。
6.他們也許會抵達一個不能超過的邊界;有些人碰到過世的親戚朋友,還對他們說話。他們(常常是勉強地)決定或被告知要回到肉體和這一世來,有的是負有任務和使命,有的是要保護和照顧他們的家人,有的只是爲了完成未完成的生命目的。
誠如文獻中一再報導的,有瀕死經驗的人,常常因而完全轉化了生命的態度和人際關系。他們也許仍然害怕臨終的痛苦,但卻不再對死亡本身産生恐懼;他們變得比較寬容和有愛心,對精神價值或智慧之道也變得比較感興趣,而且通常是對共通的精神價值,而非任何一種宗教的教條感興趣。
然而,瀕死經驗應該如何诠釋呢?有些讀過《中陰聞教得度》這本書的西方人,認爲這些經驗就是西藏傳統中所談的中陰經驗。乍看之下,兩者之間似乎相當雷同,但瀕死經驗的細節與中陰教法所說的有多少關聯?我覺得需要做特別研究,並非本書所能涵蓋的,但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的確有不少相似和相異點
黑暗與隧道
你應該還記得,臨終中陰最後一個階段的分解過程是:「完全證得」的黑暗經驗降臨,「就像虛空籠罩在全然的黑暗中」。在這個時候,中陰教法提到一個喜悅和幸福的時刻。瀕死經驗有一個主要特色就是:記得「以極快的速度」移動和「感覺輕飄飄地」通過黑暗的空間,「一種全然的、安詳的、美妙的黑暗」,走進一條「漫長、黑暗的隧道」。
一位女士告訴肯尼斯·瑞林:「這就好象一個虛無,空無一物,但感覺非常安詳、愉悅,讓你持續前進。它是一種全然的黑暗,一點覺受都沒有,毫無感覺……就像黑暗的隧道。只是飄浮,就像在半空中。」
另一位女士告訴他:
我記得的第一件事,就是巨大的急流聲,非常巨大……我很難找到適當的字眼來描述它。我最可能聯想得到的,可能就是飓風聲――一種巨大的強風,幾乎把我拉走。我從廣闊的地方被拉進狹窄的一點。
一位女士告訴瑪格·葛雷(Margot Grey):
感覺就像在外太空,黑漆漆的一片;然後我被拉向一個出口,就像在隧道的尾端。我察覺這一點,因爲我可以看到尾端的光;我知道它絕不是夢,因爲夢不是那種樣子。我從來沒有想象過它是夢。
光
在死亡的刹那,地光明或明光燦爛地出現。《中陰聞教得度》說:「啊!覺悟家族的兒女……你的本覺是不可分離的光明和空,它以非常寬廣的光呈現;事實上,它是超越生死的常寂光佛。」
對兒童瀕死經驗有專門研究的墨文·摩斯(Melvin Morse)說:「幾乎每個兒童和四分之一成人的瀕死經驗都見到光。他們都說,光出現在瀕死經驗的最後階段,在他們的離身經驗或走完隧道之後。」
有關接近光的最佳描述來自瑪格·葛雷:
然後你漸漸了解那條路,在遠方,距離遠得無可測度,好象在隧道的尾端,可以看到白色的光,但它離得很遠,我只能把它比喻爲如同仰望天空,遠遠地看到一顆孤星一般。但在視覺上,必須記住,你是透過隧道在看,而這個光充滿著隧道的尾端。你專注在這個光點上,因爲當你被往前推時,你期待著抵達這個光。
漸漸的,當你以極快速度向它移動時,它變得越來越大。整個過程似乎只花一分鍾左右。當你漸漸接近這個異常明亮的光時,並沒有突然到達隧道尾端的感覺,而比較是直接溶入這個光。現在,隧道已經在你背後,而這個莊嚴、美麗的藍白色光就在你前面。光非常明亮,比起瞬間就可以讓你瞎眼的光還要亮,但它絕對不會傷害你。
許多瀕死經驗如此描述光:
我對于光的描述――它不是光,而是完完全全沒有黑暗――當你想到光,你會想象強光照在事物上,形成影子那種樣子。這個光確實沒有黑暗。我們不習慣那種觀念,因爲有光就會有影子,除非光是在我們的四周圍。但這個光是如此完整,你不能看見光,你就在光之中。
有一個人告訴肯尼斯·瑞林:「它並不亮,像一盞有燈罩的燈,但它不是那種你從燈所得到的光。你知道它像什麼嗎?它像有人用罩子罩住太陽一般,使我覺得非常安詳。我不再恐懼,一切都很好。」
一位女士告訴瑪格·葛雷:「這個光比你所能想象的還要亮,沒有語言可以描述。我是如此高興,簡直無法說明。那是一種如此甯靜、棒極了的感覺、在一般情況下,這麼亮的光會讓你瞎眼,但它卻一點也不會傷害到眼睛。」
其他人提到他們不僅見到光,而且直接進入光,他們感覺到:「我不覺得有另一個實體,我就是光,光就是我。」
在兩天內動過兩次手術的一位女士告訴瑪格·葛雷:「我只感覺到我的本質。時間不再重要,而空間充滿喜樂。我沐浴在強光之中,沈浸在彩虹的光暈之中。一切都融合在一起。聲音有新的秩序,和諧的、無名的(現在我稱它爲音樂)。」
另一個男士經驗到進入光,他如此描述:
下面一連串的事件,似乎都是同時發生的,但在描述時,我必須分開說明。感覺是有某種生命,更像是能量,不像是另一個人,而是可以與它溝通的一種智慧。再者,就大小而言,它涵蓋你前面的整個視線。它整個包含一切,你覺得被包裹起來。
在刹那之間的感應中,光立刻與你溝通,不管你使用那種語言,你的念波很快被了…
《西藏生死書·第二十章 瀕死經驗:上天堂的階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