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淨界法師)▪P25

  ..續本文上一頁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歸集》」,他老人家把經論當中講到「念佛」的「十種功德」。十種功德,前面的九個是約「現世」的「功德」,第十個是約來世的功德,可以說是究竟的功德。

  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並諸眷屬,隱形守護。

  這個名號它是總持阿彌陀佛所有功德,有這種威德力,所以我們佛號在心中操作的時候,這個時候諸天大力鬼神,他在旁邊擁護我們,一方面主要是護這個法。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有二十五個大菩薩。我們過去的看法,總是覺得說:平常的時候是念佛,破除災難得時候是持大悲咒。但是看這個意思,「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這個佛號的威德也是不可思議,有二十五位菩薩來守護這個念佛的人。

  叁、常爲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你念阿彌陀佛,諸佛念念之間的護念,這個護念簡單的說,就是得到諸佛的加持,乃至「阿彌陀佛放光」能夠照我們。這《觀經》上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這個光明幹什麼呢?「遍照十方念佛衆生,攝取不舍」,去攝持這些憶念他名號的衆生,就有這樣的一種力量。

  四、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龍,悉不能害。

  前面有十方諸佛菩薩,及大力鬼神的攝持,那一般的惡鬼、夜叉、羅剎,都不能夠傷害的,乃至毒蛇、毒龍都不敢傷害的。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讀這個經典,像《金剛經》《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講到「流通分」時候,有很多的佛菩薩,《法華經》裏面很多很多的鬼神、羅剎來護這個法。當然這個鬼神的心情也是各式各樣,有些鬼神:你讀這部經,我就護持你。你誦《金剛經》我就護持你,不管你是凡夫、是聖人,護法。有些人他歡喜護持持咒:你讀什麼經我沒有意見,但是你持這個咒,我就護持你。(哈)但是有些人專門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是有的。這世間的護法,他的思想是各式各樣的,有些人他歡喜護這個法,有些歡喜護那個法。基本上從永明大師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念這句佛號的時候,我們一念清淨的信心,去憶念彌陀的名號,有二十五大菩薩,還有諸天、大力鬼神,冥冥當中隱形守護,他護著這種無量光、無量壽的法寶。這是, 指一種外在的功德,再看我們內在的功德,看第五至第九。

  五、一切火難、水難、怨賊、刀箭,牢獄、杻械、橫死、枉死、悉皆不受。

  前面在念佛的時候,基本上,還不一定有栽培什麼樣的念力,可能是在緊急的情況,我們提佛號,這個時候護法神現前,本來要傷害我們的這些鬼神、夜叉都不敢傷害了。前面的念佛主要是一種信心。但是要達到第五至第九,那完全信心還不夠,要能夠滅除罪障,那你一定要有一點念力。我們講「念佛方能消宿業」,這個時候你要能夠斷除你惡念的相續,改造命運,就不完全只是信心而已,要有一點念力,要能夠念到你本來應該有「火難」,或者你應該被火燒死的;或者「水難」,被水漂;或者「怨賊、刀箭」等各式各樣的災難,這個算命先生說你今年會有災難,結果你專心的念佛以後,「心若滅時罪亦亡」,你那個惡念的力量被佛號給破壞掉了,這個時候,這些災難「悉皆不受」,有這種情況。

  六、先所作罪,皆悉消滅,所殺怨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我們過去所造的罪業都消失了,我們過去所殺的這些衆生,因爲我們念佛的因緣都解脫了,「更無執對」。我看臺中蓮社寫的《念佛感應見聞錄》,它說:有一個老婦人,她念佛念的很虔誠,有一晚上做夢,夢到二十五個小孩子非常的凶,有些人抓她的頭、有些人抓她的手、有些人抓她的身體,就把她給捉住了,又是打、又是罵的。那這個婦人說:你們這是怎麼回事,對我這種境界呢?他說:你前生很喜歡殺貓,一看到貓就恨,你殺了二十五只貓,然後把貓丟到基隆河裏面去了。這個基隆河是過去的名稱,她講的情況講得非常真實。那現在怎麼辦呢?他說:因爲你念佛的因緣,我們現在把你打一頓就算了。(哈──)從此以後,這個冤孽就消失掉了。這個也蠻特別的。所以說,我們過去所遭遇到的災難,當然我們這個佛號一念的時候,我們是有資糧、有功德的。這一個人若有功德,什麼事情都好講。你說你這個人欠我十萬塊元,我身上只有叁萬塊,這樣你很難跟他講話。你說你欠他一百萬,我是王永慶,一百萬算什麼,我給你二百萬,他就很高興了。所以我們修行有資糧力的時候,要消業障就比較容易,你對你過去的冤親債主在溝通的時候,就會很好溝通。你如果完全沒有資糧力,這就會有困難。所以我們今天能夠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給對方,使令他能夠得到安樂解脫,他自然能夠對過去的事情不再追究了,這也是合理的。

  七、夜夢正直,或複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身。

  我們經常念佛的人,慢慢慢慢佛號的力量強大,妄想的勢力薄弱,就不會做那些顛顛倒倒的殺、盜、淫、妄的夢了,甚至于有可能夢到「阿彌陀佛勝妙色身」,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色身。要夢到阿彌陀佛的色身是不容易的,這個要念到淨業成就的。一個人要燒出舍利子,還不是很困難,要能夠念到聞到香就更困難,乃至要能念到見阿彌陀佛那就更困難了。所以我們說這個人燒出舍利子,其實這不是很困難;但是聞到香氣、見到佛相的光明,這就不容易了。

  八、心常歡喜,顔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我們經常跟佛號接觸,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是則明曰香光莊嚴。我們經常用這個萬德洪名來熏習我們這一念散亂、雜亂的心,诶,我們這個心也會有變化。內心一變的時候,色法也會變化,「顔色光澤」相貌改變,「氣力」也會「充盛」,那「所作吉利」,這就是你命運改變了。一個人相貌會改變,就是你的命運改變了。

  九、常爲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禮拜,猶如敬佛。

  就是你慢慢慢慢有一些威德,人家看到你的時候,很自然的想要去恭敬你、供養你、禮拜你,就像供養佛陀一樣。當然這是因爲我們仰仗佛力的關系,不是說我們是聖人,只是我們這個佛號念到一定的功夫以後,這個佛號功德的加持,是有這種情況。前面九個都是屬于現世的功德;這第十個就是來世的,這第十是最重要的:

  十、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聖衆,手持金臺,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前面的念佛,主要是一種信心跟念力;但是要達到第十個,還要有一種往生的願力才可以。你真正願意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再加上一點願力,臨命終的時候,我們因爲心中有佛號,心中經常跟佛在一起,心中有佛,這個時候沒有「怖畏」,「正念現前」。臨命終的時候,「彌陀」乘著他的本願力,現在其前;還有諸大菩薩、清淨大海衆菩薩,「手持金臺,接引」我們的神識「往生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這個是講到究竟的功德。永明大師他提出了十點,就是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有這十種的功德。

  好,我們回到《講義》第十一頁,這一段是說明「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這是講到念佛的第一個殊勝,最後蕅益大師作一個總結:

  │  ┌清  珠┐

  │  ┌┤  ├濁水不得不清。

  │  │└投于濁水┘

  └故雲┤

  │┌佛  號┐

  └┤  ├亂心不得不佛也。

  └投于亂心┘

  第一段是譬喻,第二段是合法,先看譬喻。古時候有一個寶物叫「清」水「珠」,這個「珠」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如果有汙濁的水,你把這個「珠」投到汙濁水,入水一尺,水清一尺;你這個珠再往下沈,入水一丈,水清一丈,這一丈的水全部都幹淨了,它這個寶珠有這麼大的力量。這是譬喻什麼呢?我們看合法。「清珠」比喻我們心中的佛號,這萬德洪名。這個佛號在我們心中操作的時候,「佛號投于亂心」,我們這一念雜亂的心,把佛號現出的時候,「亂心不得不佛」,能夠把我們這個雜亂的心給清淨了,念念跟阿彌陀佛的功德感應道交。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在消業障、增福慧,這個修行的二大方向,一個是忏悔業障,第二個是積集資糧。這當中有二個方法:第一個是自力的法門。就是說這個汙濁的水,要讓它清淨有二個方法:第一個你什麼東西都不要加,就放著不要動它,诶,慢慢慢慢這個汙濁的水,它會慢慢沈澱,它也能夠澄清,這是自力的法門,完全不靠誰的幫助,完全靠內心的戒定慧,這是一個方法。其次,你就是仰仗清水珠,說讓它慢慢澄清太慢了。這怎麼辦呢?你丟一個清水珠下去,你一丟下去,清水珠入水一尺,水清以尺;入水一丈,水清一丈,一下子就把這水清淨了,這就是他力法門。換句話說,我們修行,這個淨罪集資,你完全靠自力的法門,用這個戒定慧,當然主要是靠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消滅我們心中的汙垢,這是一個自力法門。其次,你仰仗佛力,對名號信心歸依,然後栽培這種念力,這個「佛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也是一個方法。這是講到持名的妙行,最後我們作一個總結:

  結歸因果

  這個「結歸因果」是本經宗旨的一個總結,這個「因果」當然不是普通的人天果報,也不是二乘的因果,這是一佛乘的因果,這殊勝的因果。我們看《講義》:

  ┌信─┐爲

  ┌信願持名─以爲一乘真因┐舉因則果必│  │經

  ┌┤   ├  ┼願─┼

  │└四種淨土─以爲一乘妙果┘隨之,故以│  │正

  │    └持名┘宗

  │

  │其四種淨土┌《妙宗鈔》──┐玆不具述,俟後釋依

  └  ┤  ├

  之相,詳在└及《梵網玄義》┘正文…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淨界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