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他能夠爲實施權,以一佛乘分別說叁,講叁乘;其他的佛在他的國土,不一定講叁乘,不一定講《阿含經》、不一定講《方等經》《般若經》,不一定的。每一尊佛在抉擇法門的時候,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見地。很少說有一個法門會得到十方諸佛肯定的、每一尊佛都在贊歎這個法門的,非常的少。當然這當中有他的理由,蕅益大師後面會解釋說:爲什麼這個法門,不但釋迦牟尼佛在他的國土贊歎;六方諸佛都在他的本所住國,出廣長舌相,把他無量劫的功德全部現前,以他的德性來保證、來告誡衆生:「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法門的確是有它的特色,蕅益大師他後面會講出,這個法門之所以被六方諸佛共同贊歎的理由。不過這個地方的經文,照著經文的本意,他方佛的贊歎,就是「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下面應該畫個冒號,應該畫二點,以下的文是諸佛所說的。說什麼誠實言呢?「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所以這個地方要加二點,在文義上就比較容易了解。這個是講到「勸信流通」的第一個「東方」。
再看第六十四頁,「戊二、南方」跟「西方」。我們一般人在讀《阿彌陀經》,當然「正宗分」有很多的內容,講到極樂世界果地的功德、因地的修行。「流通分」的時候,好象都一再的重複──東、南、西、北、下、上;但是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它這個地方都是佛名。換句話說,我們到了「流通分」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要慎重。因爲我們內心當中所面對的,都是一個我們所歸依的境界。我們跟十方諸佛啊,結下一個善緣跟惡緣啊,就在這一念之間。所以爲什麼祖師大德在「流通分」的時候,他要你合掌,他就是提醒你:注意了,你現在面對的是一個佛的境界。你以後往生極樂世界,你親近十方諸佛,這尊佛對你産生多大的加持力,跟你晚課的在念的時候的心境有關。佛陀是沒有意見的,但是你跟一個佛結下好的緣、壞的緣,就在一念之間。所以在那個時候祖師的慈悲,打一梆磬提醒你一下,你下面要面對你所歸依的境界,你要注意了。怎麼使令我們生起恭敬心呢?合掌。因爲你下面的──都是你面對你未來,你往生極樂世界以後,你要次第的去親近這些十方的諸佛。那你在因地的時候栽培,你就有一分的恭敬、一分的善因緣,所以這個地方有這一層的意義。好,我們把南方先念一下:
戊二、南方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個地方說「南方世界」,這個「南方」指的是娑婆世界的南方。這個「佛」,有的是贊歎佛內心的功德、有的是贊歎佛外表的身相、光明,這個容易了解,或者光明、或者身相的廣大。「大焰肩佛」我們解釋一下。這個「肩」是一個肩膀,這個肩膀有荷擔的功能,我們能夠在肩膀上荷擔重物。這個地方指著佛陀的那一念心,他能夠荷擔佛法,就是贊歎佛的智慧;他也能夠荷擔衆生,贊歎佛的慈悲:所以這個「肩」有荷擔的意思。佛陀這一念心能夠以大智慧故,荷擔無量無邊的佛法;以大悲心,佛陀那一念心能夠荷擔無量無邊的衆生:這叫「大焰肩佛」,贊歎佛陀慈悲跟智慧的功德。其他的容易了解,就不解釋。好,我們再看「西方」:
戊叁、西方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個「無量壽佛」,蕅益大師有解釋:
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
┌即是導師亦可。
。然┤
└爲度衆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
「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阿彌陀佛也是有無量光、無量壽義。「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當然十方諸佛的名稱有時候會重複的,這個很正常的。或者說:「然即是導師亦可。爲度衆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或者這說這個「無量壽佛」,就是西方淨土的阿彌陀佛,也是可以。他爲了要利益有情的緣故,他也贊歎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法門,也是無妨的。這個「無量幢佛」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幢」就是所謂的「功德高顯,喻之如幢」。佛陀無量無邊所成就的功德、內心所攝持的種種叁昧陀羅尼,「功德高顯」,功德又高又明顯。這個「功德高顯」怎麼理解呢?「喻之如幢」,用幢來比喻。這個「幢」過去的叢林,把這個幢安上去,很多人就能夠看得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都能夠看到這個幢的相貌。比喻佛陀的功德高顯,喻之如幢。好,我們再看北方:
戊四、北方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北方」的佛,我們解釋幾個。第一個「難沮佛」,這個「難沮」這個「沮」字就是破壞,就是佛陀的功德,「佛德堅固,不可破壞」。我們凡夫成就一個功德是很容易破壞的,所以我現在發心要修行,我有一念的精進心;但是我遇到逆境,我不修行了:這個精進的功德,很容易破壞。因爲我們凡夫的心,是一個意識分別心、是一個有所得的心,很容易被外在環境的變化,一下子就破壞了。但是佛的那一念心,是一個不生滅心相應,他不與一切萬法爲伴侶的。所以佛陀他內心所表現的功德,「佛德堅固」,佛陀的功德特別的堅固,是不可以破壞的。「難沮佛」,就是佛的功德是不可破壞的。「日生佛」,這個「日生佛」是說:佛陀的那一念心,「佛光普遍,如日東升」。佛陀的智慧光明啊,他能夠普遍,普遍的情況就像太陽剛剛生起的時候,「如日東升」,太陽剛剛生起的光明,照衆生,但是它不刺眼,佛陀的那一念慈悲、智慧的心,就像太陽剛剛生起的一個情況,這個「日生佛」,太陽剛剛生起的那一種境界。「網明佛」,「網明佛」這個「網」,古德有二層解釋,我先講第一層。「智如寶網,遍照衆生。」佛陀的智慧,就像這個寶網,種種珠寶所串成的一個羅網,光光互攝、重重無盡。贊歎佛陀的智慧是無量無邊的,他攝受無量無邊的衆生、施設無量無邊的法門,這「智如寶網,遍照衆生」,這「網明佛」。其次,這個「網」它是個譬喻,說這個魚網能夠網起水中的魚,這個地方是譬喻佛陀有種種的方便,能夠在生死大海當中呢,網取衆生,使令他達到涅槃的彼岸。這個衆生在生死大海當中沈沒了,佛陀用這個魚網把他網起來,用這個法門把他網起來,然後把他輸送到涅槃的彼岸去。這個「網」呢是贊歎佛陀的方便力,佛陀有這種方便力,能夠網取生死大海的衆生,叫做「網明佛」。這以下講「下方」:
戊五、下方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看蕅祖的注解:
┌水輪┐
│ │之下,復有下界,非非想天等,
┌此界┼金輪┼
│ │ │乃至重重無盡也。
│ └風輪┘
│
└達磨─此雲法。
衆生的業力無邊,果報體就無邊,這很正常的。「達磨」,講這個「達磨佛」。這個「達磨」翻成「法」,就是說「佛爲法王,以法自在」。佛陀對于一切的世間法、出世間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爲「達磨佛」,表示佛陀對于法門的通達無礙。再看「上方」:
戊六、上方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略明上界
這個是「上方」,指的是:
┌風輪─┐
此界,非非想天│ │
┼金輪等├重重無盡也。
之上,復有上界│ │
└及叁界┘
這個是上方,指的是「此界」的上方,「此」者娑婆世界,娑婆的上方。這個地方我們解釋幾個佛。「宿王佛」,這個「宿」是天上的星星。天上的星星當中,月亮是星星之王,這叫「宿王」,因爲月亮爲衆星之所圍繞,比喻佛爲九界衆生之所歸依,所以以月亮被一切星星所圍繞的情況,來贊歎佛爲九界衆生的導師、爲九界衆生所歸依,這叫「宿王佛」。再解釋這個「香光佛」,這個「香」是一種斷德、這個「光」是一個智德。佛陀的內心當中,他能夠散發出香,香能夠斷除這種臭氣,就是表示佛陀這一念心,有斷除煩惱的能力,就像這個香,我們到汙穢的地方,能夠點上一個上好的旃檀香,這個臭穢的氣就消滅掉,贊歎佛的那一念心有斷除煩惱的能力。其次,佛陀的那一念心有光明的能力,破除黑暗,佛陀的智德。「雜色寶華嚴身佛」,這個地方是因果雙舉。這個「雜色寶華」指的是佛陀的因地,佛陀的因地有六波羅蜜種種的萬善,有各式各樣的寶華、各式各樣的顔色,這個華能夠結果,所以華叫因,佛陀的因地有各式各樣顔色的寶華。「嚴身」,指的是佛陀的果德。無量無邊的因地幹什麼呢?莊嚴佛陀的叁身,法身、報身、化身,這「雜色寶華嚴身佛」,是贊歎佛陀的因跟果的殊勝。「娑羅樹王佛」,這個是以娑羅樹這種高大的樹,來贊歎佛色身的高大。「見一切義佛」,佛陀那一念心能夠照見一切的義理而沒有障礙。這個是講到上方諸佛的情況,先到這個地方。我們休息十分鍾。
第叁…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淨界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