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光大師文鈔》選讀(淨界法師)▪P12

  ..續本文上一頁,儲存在你的心中,已作地獄業,雲何安穩住?你敢這樣子安穩住,好不容易得到一個人身,你今生有機會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把這個叁界的生死解決的,但是你這樣子空過,你看看!這件事很嚴重的!已作地獄業,雲何安穩住?不應該安穩住的,這個是我們觀察,我們有可能到地獄去的一種境界。

  「縱出地獄,複墮餓鬼」。好不容易把這個地獄的罪業給消滅,消滅以後,第二個重的罪業又得果報了,得什麼果報呢?得一個餓鬼道的果報,餓鬼道是什麼果報呢?「腹大如海,咽細如針」,這個是他的身相,這個餓鬼道過去悭貪的業力,就是腹部很大,肚子凸出來,喉嚨像針一樣的細,這個是講身形。他內心的感受是怎麼回事呢?「長劫饑虛,喉中火然」。他得不到飲食,所以饑渴虛弱,他也得不到水,所以喉中火然,這個喉嚨就像火一樣,長時間燃燒。

  我過去曾經有斷食的經驗,有過一天、叁天乃至于七天,最多的是七天,畢竟我們有時候以種種的苦行爲助道,來訓練自己的意志力。這個七天的斷食,第一天過去了,第二天也過去了,到第叁天的時候,你那個饑餓的境界就不得了!它累積。所以我們有時候飯都吃的飽飽的,好像思惟苦谛,我們對身心的苦,一點感覺都沒有,但是因緣所生法,你這個飲食的因緣一結束以後,你的心就會變化,那個苦的感受就會出現,就是「長劫饑虛,喉中火然」。

  我過去讀這個「度日如年」,沒什麼感覺,但是你要能夠斷食幾天以後,你會發覺這一天是很難過的,好像這個時間,一秒鍾要過去都很難,是這種境界。但是我有時候想,我就斷食七天,餓鬼道幾劫的時間沒有吃飯、沒有喝水。尤其是這個水,我們沒有吃飯,能夠維持很久;這個水,你要叁十六個小時不喝水,你身體就受不了,我就斷過叁十六小時的水。你斷過叁十六個小時都不喝水,你的喉嚨馬上腫起來,就像有一顆小球塞住喉嚨一樣,而且是發紅的,就有點這種境界,「喉中火然」,你感覺到好像有什麼東西在燒你的喉嚨,叁十六個小時,一天半就這種境界了。所以我們要能夠斷食幾天,你要來放大蒙山,你內心會很認真,你知道這個餓鬼道是個苦惱的境界,爲什麼呢?因爲他是他業力的支持,他不死亡,他五蘊的果報「色受想行識」,有他強大的悭貪業力在支持他不死。但是他那個饑餓是累積的,他今天沒吃飯,明天又沒吃飯;今天沒喝水,明天也沒喝水,這種需求飲食的心是不斷增加的。

  所以我過去在福嚴佛學院,有同學要跟我學蒙山,我規定他們:你先斷食一天,我再教你蒙山。因爲你斷食一天以後,你學蒙山的心情就不同,你會對這個餓鬼道衆生起大悲心,你會很認真。這當然是我們思惟自己,我們過去有無量的罪業,我今生不

  了生死,這個罪業會引導我到餓鬼道得果報。餓鬼道是什麼境界呢?「長劫饑虛,喉中火然,不聞漿水之名,難得暫時之飽。」不要說吃到這個漿水,連這個水的名稱都聽不到,難得暫時之飽,的確是苦惱的境界。

  「從餓鬼出,複爲畜生,或供人騎乘,或充人庖廚」。餓鬼道的罪業,經過幾劫以後消失掉了。消失掉以後,第叁個重的罪業,就使令我們在畜生道得果報。畜生道呢,「供人騎乘」,就是被人家騎過來、騎過去的,生命當中一點都沒有自由,主人要到哪裏,你就跟著到哪裏,這還好一點;再差一點呢,「充人庖廚」,這個庖即是廚,就是把牠宰割,把牠煮來吃了。我們現在在殺畜生,有時候是很殘忍的,那個吃法爲了貪圖口欲,有時候是活生生的拿來煎的,不是先把牠殺死的,所以這個也是很嚴重,現在畜生的罪比過去的罪重。這是講畜生道,得不到自由,而且有殺身之禍,這個是畜生道。

  「縱得爲人,愚癡無知,以造業爲德能,以修善爲桎梏,不數十年,又複墮落」。好不容易,次第的把叁惡道的罪業都消失了。消失以後,好不容易我們在過去的那一生當中,有栽培一個五戒、十善的業力,它起現行了,做人。但是愚癡無知,到叁惡道去不但是受苦,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你在叁惡道當中,你不能夠遇到叁寶。不遇到叁寶,在佛法來說,這件事情是很嚴重的,就是愚癡無知,你不會有智慧,這個智慧不會自己生出來的,不是說你受苦就能夠出生智慧,沒有這回事情。出生智慧有叁種因緣: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要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才能夠生起智慧。所以你在叁惡道當中,你受大那麼的苦,結果白白受苦了。譬如說我們修行也是很苦,叁點半起床,但是就不同,我們這種苦,它在苦當中不斷的忏除罪障,積集資糧,福德資糧、智能資糧,那個功德力不斷增勝。這個吃苦是能夠了

  苦,這種苦是能夠了苦,這個有代價的。但是在叁惡道的苦,白白受大的苦。結果出來以後,智慧不但不增長,長時間離開叁寶,所以從畜生道出來的人,看起來就是特別愚癡,你跟他講因果,他不相信,第六意識特別暗鈍。因爲他長時間受苦,使令第六意識特別暗鈍。所以「以造業爲德能,以修善爲桎梏」,你要他造惡業,他很自然、他很習慣;你要他修一點善法,他感到很勉強。桎梏,桎者手铐,梏者腳鐐,扣住手跟扣住腳的,你要他布施、持戒,要他來道場裏面拜拜佛,他好像是要他的命一樣,很困難、很困難的。因爲他在長時間沒有跟佛法栽培善根,離開佛法太遠了。所以說這種情況再相續下去,「不數十年,又複墮落」!糟糕,得到人身以後,他又去造業;造業以後,又到叁惡道去了。

  「經塵點劫,輪回六道,雖欲出離,末由也已!」這個生命就是這樣子的,得一個人身,人身當中呢,愚癡。這個人身,世間人就是:我要我今生得到最高的享受,什麼事都能幹,他也不看看過去,也不看未來的,實時行樂就好。實時行樂的思想,使令他今生爲了自己得到很大快樂,就造很大罪業。得到罪業以後,就到叁惡道去了。這就像輪子輪胎一樣,就是這樣子不斷的輪回。想要出離,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因緣就是這樣。因爲你沒有創造一個出離的因緣,沒有這種因緣,當然沒有這種事情出現。

  所以印祖告訴我們,「能如是念,如上所求,當下成辦」。這個智慧,你這一念心要好好運用它,就是我們當然主要是念佛,念完佛以後,你想一想「多癡衆生因緣觀」,想想過去所造的罪業,都蘊藏在我這一念的第八識的心中。這個罪業它是怎麼樣呢?集者,招感性也,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在我們這一念心。已作地獄業,雲何安穩住?我這一念心隨時發動出來,不得了!到地獄去、到餓鬼去、到畜生道去了。你這樣子想一想,你就會下定決心,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

  身。你會下定決心,今生要了生死,你會精進,因爲這件事情不處理是很嚴重的!這個地方是蕅益大師講的痛念生死的苦,發菩提心。當然這個要重複的思惟,你思惟的越多次,印象越深刻。

  我們修行人眼光放遠一點,把生命看遠一點,我們不是今生有生命的,我們過去有生命、現在有生命、未來有生命,你不是你今生沒事就好,你下輩子怎麼辦呢?這件事情誰能幫我們處理呢?你自己要處理的,所以這件事情我們想一想,這件事情的確是生死事大,你自然就能夠勇猛精進,發起菩提心。這是講思惟苦谛的一個辦法。我們再看第二段。丁二、痛念無常。前面的是對于叁界的生死果報的一種思惟,這個是就著今生生命的一種思惟,就是我們應該精進,我們也確認:已作地獄業,雲何安穩住?應該要精進。應該什麼時候才精進呢?這件事情就是要靠「無常」來思惟,我們先把印祖的開示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丁二、痛念無常

  光陰迅速,時序更遷;剎那剎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廣長舌,普爲爾我一切衆生,說人命無常,榮華不久,急尋歸路,免受沈淪之無上妙法耳! — 示某比丘尼 —

  這段印祖的文不多,但是義理非常的深遠,我們分兩段。第一段是表現出「無常」的相狀。

  「光陰迅速,時序更遷;剎那剎那,一念不住」。這個無常相,它有粗的相狀跟細的相狀,先看粗的相狀。我們看我們這一期生命「光陰迅速」,時間不是停止下來的,它是怎麼情況呢,很迅速的流動,像水一樣,「時序更遷」這個時間,序就是順著前後的次序,不斷的更動,不斷的遷流,就是一天一天的過去,

  時間過去就永遠不再回來,你過了一天,「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你過去五戒、十善的業力所支持的果報就少一天,你能夠利用的時間就少一天了,而這一天永遠不再回來,你再大的財富都買不回來。「時序更遷」,這一天過去,永遠過去了,這是一種粗的相狀。

  「剎那剎那,一念不住」。這是更微細,我們這個念頭也是剎那剎那的,剎那生、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這是看到一種更微細的生滅,這種生滅的遷流相。從這個粗跟細的觀察,我們做出一個總結。

  「此殆造物出廣長舌,普爲爾我一切衆生,說人命無常,榮華不久,急尋歸路,免受沈淪之無上妙法耳!」我們觀察我們這一期的生命,一天一天的消失,觀察我們就在這一剎那當中,一念一念的消失,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因果的法則,它在爲我們出廣長舌。這「廣長舌」是表示這個人生生世世不打妄語,表示說這是一種真實不虛的相狀,真實不虛叫廣長舌。什麼事情真實不虛呢?普爲爾我一切的顛倒衆生說:衆生,你要知道,人命無常,我們生命不是經常不變的,剎那剎那在改變。榮華不久,沒錯!你現在有福報,身體健康,心情愉快,財富、眷屬、聲名都有,但是榮華不久,這件事情不是恒常這樣子的,是可破壞的。那怎麼辦呢?「急尋歸路,免受沈淪」,你要趕快利用這個短暫的人生,你不要在這個虛幻的可樂果報當中有所著,浪費你的生命,你要利用這個短暫的生命,找一個歸路,找一個你的歸依處,哪一個地方是我們的歸依處?你想一想下輩子要去哪裏?這件事情要解決…

《《印光大師文鈔》選讀(淨界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