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梁皇寶忏 慈悲道場▪P7

  ..續本文上一頁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攝受以上人等煩惱斷除,衆苦解脫,叁障永離,具足四無量六波羅,度脫無邊衆生。

  爲十方過去比丘比丘尼禮佛第二十六

  我等至誠爲過去一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人道所有民衆,各及眷屬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攝受以上衆等遠離六道,永絕痛苦,無量福壽,修菩薩道,不休不息,成就菩提,度脫衆生。

  第九卷大意

  這一卷,主要爲叁惡道衆生等禮佛祈願。每一章節,依然是以禮佛祈願兩個部分來表述。叁惡道衆生中,有我們的親緣好友。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大家務必要用心幫他們禮佛,祈願叁途衆生早離苦難。

  爲阿鼻地獄禮佛第二十七

  爲善,則生人天勝途。作惡,則墮叁途苦趣。阿鼻地獄,位于諸地獄最底層,是八熱地獄之一,意譯無間地獄。佛經中常有講到。今日,我等至誠爲阿鼻地獄、黑暗地獄、十八寒地獄、十八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火車地獄、沸屎地獄、鍋湯地獄等一切受苦衆生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令上述衆生解脫衆苦,消滅罪障,出離地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滿十地行,成等正覺。

  爲灰河鐵丸等地獄禮佛第二十八

  我等至誠爲灰河地獄、劍林地獄、刺林地獄、銅柱地獄、鐵網地獄、鐵窟地獄、鐵丸地獄、尖石地獄等一切受苦衆生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令上述受苦衆生解除衆苦,離地獄業,發菩提心,同登正覺。這些地獄,是地獄中的分監獄。

  爲飲銅炭坑等地獄禮佛第二十九

  我等至誠爲飲銅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炭坑地獄、燒林地獄等一切受苦衆生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令上述受苦衆生罪障消滅,痛苦解除,出離地獄,修四無量,行六波羅,得涅槃道。

  爲刀兵銅釜等地獄禮佛第叁十

  我等至誠爲黑砂地獄、釘身地獄、火井地獄、石臼地獄、沸砂地獄、饑餓地獄等一切受苦衆生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令上述地獄受苦衆生,罪業永除,痛苦解脫,出離地獄,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入一乘道,同證正覺。

  爲火城刀山等地獄禮佛第叁十一

  我等至誠爲火城地獄、湯澆地獄、虎狼地獄、鐵床地獄、熱風地獄等一切受苦衆生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令上述受苦衆生,出離地獄,永斷惡因,快樂自在,精進修持,滿十地行,入佛種智,神力自在。

  爲餓鬼道禮佛第叁十二

  我等至誠爲一切餓鬼道受苦衆生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令一切餓鬼罪障消滅,離餓鬼道,甘露飽滿,身心清涼,修大乘法,如意自在,早成正覺。

  爲畜生道禮佛第叁十叁

  我等至誠爲一切畜生道受苦衆生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攝受一切畜生受苦衆生,罪障消滅,舍離惡道,身心安樂,修菩薩法,入涅槃道,成等正覺。

  爲六道發願禮佛第叁十四

  我等至誠爲一切四生六道受苦衆生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令一切六道受苦衆生,遠離煩惱痛苦,受持如來教法,不造五逆十惡,修習善業,勇猛精進,入大願海,智慧成就,功德圓滿,同登正覺。

  警念無常禮佛第叁十五

  萬事萬物,一切無常,生必有死,自然定律。父母妻子眷屬,雖愛入骨髓,但無常一到各走西東。修善者,天神扶衛,上升善趣。爲惡者,獄卒挾持,投生惡道。慈親孝子,不能相救。壽命盡時,誰也替代不了。死時肝膽寸裂,無量劇苦,猶如四馬分屍,孝子賢孫也分擔不了。

  常念無常迅速,生命僅存呼吸,一氣不接,命歸黃泉。天災人禍瀕傳,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奪走我等性命。我們必須每日都作生命是最後一日的想法,趕緊勤修善業,斷除惡法,不枉此次禮忏薰修。我等大衆“宜各至誠,等一痛切,五體投地,皈依世間大慈悲父”。願叁寶慈悲加護今日道場禮忏者,斷除一切罪因苦果,行菩薩道,具足六度,利濟衆生,成等正覺。

  爲執勞運力禮佛第叁十六

  法會成就,還需要許多同修在幕前幕後辛勤付出,如主法師、領唱師、廚房服務人員等等。現在,我們爲他們及其眷屬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忏法在禮節方面也很周到。願叁寶慈悲加護他們及其眷屬罪障消滅,痛苦解脫,壽命延長,身心安樂,發大乘心,修菩薩行,得涅槃樂。

  發回向心第叁十七

  忏文說,衆生之所以不能解脫生死,皆因自私與貪執。發廣大心,是破除自私貪執之利器。發廣大心,解脫便有了希望。第二卷有說及“發回向心”,這裏又說“發回向心”,也說明了“發回向心”在成佛道路上的重要意義。這裏的“發回向心”教我們將這次所修忏法的一切功德回向十方法界所有衆生,願他們斷惡修善,行菩薩法,廣度衆生,勇猛精進,遠離六趣,同成佛道。現爲一切衆生禮佛,“皈依世間大慈悲父”。

  第十卷大意

  最後一卷,主要講菩薩回向法、發六根願、囑咐菩薩衆等叁個部分。忏文幾次都講到回向、發願,其內容境界都相當高,統統都可以歸類爲大乘菩薩法。

  菩薩回向法第叁十八

  本章菩薩回向法,其實也是有“願”。內容概括于下:

  (一)我所修善根,全部回向衆生遠離叁惡道,解脫無量痛苦。

  (二)願爲衆生作大宅,有所住處;爲衆生作皈依,有所依靠;作衆生大救護,令除苦惱;作衆生大明燈,令破癡暗;作衆生大導師,令得智慧。

  (叁)願對一切衆生,入平等觀,等無差別,無怨親想,慈悲一切。

  (四)如果衆生對菩薩懷怨起惡心,菩薩願爲調伏,爲說深法,化解怨恨。菩薩猶如大海,一切衆毒皆不能壞。

  (五)菩薩不以衆生難以調伏,而放棄救濟。

  (六)願在叁惡道中,救脫衆生苦惱,“成就淨業”,具足菩薩行門,究竟解脫。永不以度脫衆生爲苦爲麻煩而舍離衆生,無有窮盡度化一切衆生。

  發願第叁十九

  在第二卷中已講過發願,在第七卷中也有總發願,在上一章中也有回向心的發願,這裏又是發願。可以見得“發願”是很重要,內容非常廣大,用幾句話是很難表達清楚的。

  忏文說,“衆惡所起,皆緣六根,是知六根衆禍之本。雖爲禍本,亦能招致無量福業。”六根造作罪惡,但也能締造善業。爲善爲惡,上天堂下地獄跟它都有關系。眼、耳、鼻、舌、身、意,稱六根,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因“識”而産生作用。這裏以六根名義發願。

  (一)發眼根願

  願一切衆生,此時開始,眼不見不好的不善的不吉祥的人和事,常見諸佛菩薩辟支羅漢,常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修智慧等等,令人愉快、向善、策勉精進。

  (二)發耳根願

  願一切衆生,從此開始,耳不聞啼哭悲泣哀鳴怨歎割裂鞭撻雷轟槍炮倒塌碰撞等,令人恐懼、苦惱、傷亡、墮落的不吉祥音聲。常聽聞說法聲、苦空無常無我聲、衆生修善斷惡消息、衆生皈依叁寶法訊、衆生助人爲樂聲、快樂贊歎聲、策勉鼓勵聲,乃至衆生證羅漢辟支、成佛的訊息。

  (叁)發鼻根願

  願一切衆生,從今開始,鼻不聞殺生血腥味、傷殺衆生彈藥味、燒害衆生焦燃味、腐朽黴爛等一切毒氣臭氣。願常聞旃檀香、花草香、菜根香、和諧香、戒定香、解脫香……

  (四)發舌根願

  願一切衆生,自此開始,不吃衆生肉、不貪吃不偏食、不吃香煙酒精毒品興奮劑等不健康食物。願吃隨緣飽滿安樂、吃清淨衛生健康安全食物、天然飲食、甘露法食、禅悅爲食等。

  (五)發身根願

  願一切衆生,自此以往,身不殺盜淫、沒有地獄餓鬼畜生苦、沒有生老病死苦、沒有酷熱嚴寒苦、沒有淩辱加害饑渴缺衣等一切苦。願得金剛不壞身、清淨無垢身、著諸天妙衣,神足飛行,具八自在,與諸佛同。

  (六)發意根願

  願一切衆生,自此以後,知道十惡過患,知道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逆是無間地獄因,知道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知道善惡因果報應原理,知道修五戒十善得人天勝果,知道外道邪說害人慧命,知道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知道佛法爲衆生離苦得樂之良藥,知道修四聖谛證阿羅漢果,知道發四弘願修六度成菩薩,知道圓滿菩薩行則成佛,知道佛道無上、功德圓滿、究竟安樂。

  (七)發口願

  本來,舌根包括口。現在忏文將舌根專指“吃”方面,因此又加一門指講話方面的“發口願”。願一切衆生,從此時起,口不毀謗叁寶及弘揚佛法之人,不說沒有善惡因果報應,不說人死後沒有來生,不說損害他人的話,不說外道邪法,不教人信奉邪師鬼神,不教人作惡,不說惡語妄語绮語兩舌語等。願常贊歎叁寶及弘法人,示人善惡因果報應,說利益衆生語言,教人孝養父母斷惡修善,勸人皈依叁寶受持五戒十善,教人救濟窮苦急難,教人發菩提心取證佛果,教人弘法利生說法不倦。

  囑累第四十

  大凡佛經結尾都有流通分,本忏也仿效佛經在最後來個“囑累”。囑累,就是囑咐。由于囑咐太多“忠言”,又過于“逆耳”,聽者大都不願意聽,嫌啰嗦嫌煩,所以,作者就先說明曰“累”。

  忏法“囑累”些什麼呢?忏法有些特殊,是以衆生的名義囑咐菩薩要作些什麼。忏文說:“以衆生付囑諸大菩薩。”被點名受咐托的菩薩有,無生法身菩薩、無漏色身菩薩、發心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常不離世菩薩等32位菩薩,以及還有“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菩薩。”

  囑咐菩薩的話很多,概括起來有:(一)願菩薩以慈悲力,不舍一切衆生;(二)令一切衆生皈依叁寶,一心向佛,供養叁寶,種植福田,修諸善根,斷除惡業,遠離叁途,得大福報;(叁)願一切衆生聞佛正法,依法修行,離二乘願,行菩薩道,慈悲布施,具深智慧,得大神力,行化自在,往來一切佛國,得無上解脫;(四)願一切衆生知菩薩恩,親近供養,報菩薩恩。等等。

  最後,還有一段“咒願”章節,願願宏大。總願一條,就是:諸佛菩薩誓願不可窮盡,我願亦不可…

《梁皇寶忏 慈悲道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有錢之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