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師供養法廣解——開顯密要耳傳教授寶藏(雍增•耶喜堅贊著 緣宗譯)▪P22

  ..續本文上一頁要知道要斬斷輪回的根本,就要收融能催動分別心的風息,通過截斷這種風息的流動,從而使我們能證得一切智的風息得以成辦,及由彼力成就大樂法身的道理等。

  這些道理爲一切續部桂冠上的明珠,爲吉祥密集根本及注釋的心法,爲六邊四理隱含的奧義,爲究竟的精華。因此,我們要想領悟這個最極秘密處,就要對一切無上續部,尤其對密集根本及注釋的內容,非常熟悉。

  觀上師爲法身,不僅在密乘中,即在《般若經》中也是這樣宣說的,如前面所引的《金剛經》文,就非常清楚。而且,這種說法亦見于多部經典中。

  大成就者溫薩巴父子再再稱“法身上師”、“了義上師”,並非是師心自用,隨欲杜撰的,而是依據如來在顯密經典所說的意趣。

  如《般若經》中說:“須菩提,當觀般若波羅蜜多爲諸菩薩摩诃薩之善知識;須菩提,當觀六波羅蜜多爲諸菩薩摩诃薩之善知識。何以故?六波羅蜜多者爲導師;六波羅蜜多者爲大道;六波羅蜜多者爲光明;六波羅蜜多者爲燈炬;六波羅蜜多者爲光芒;六波羅蜜多者爲救怙;六波羅蜜多者爲修行;六波羅蜜多者爲處所;六波羅蜜多者爲善友;六波羅蜜多者爲洲嶼;六波羅蜜多者爲慈母;六波羅蜜多者爲尊父;六波羅蜜多者,爲令了知、證悟無上正等正覺而住世。”

  《般若經》付囑品中說:“總之,阿難,正如吾爲汝之導師,般若波羅蜜多亦爲導師。”如是等等廣爲開示。

  我們不僅把果位般若波羅蜜多——一切種智觀爲上師,即使道位時的六波羅蜜多也應觀爲我們的上師、導師。如各種般若論典中普遍稱它們爲“內在的總持經師”。而且“了義上師”、“了義本尊”等的說法,隨處可見于《吉祥密集根本續》及其注釋的六邊釋裏。

  言“俱生大樂智是一切情非情世間的主尊”,或言“俱生大樂智周遍一切情非情世間”等語,我們是極難窺其堂奧的。但我們若沒有領悟,又極難以登堂入室,對于無上部的道命,永遠看不到它的廬山真面目。反之,我們若能領悟,則有著無比重大的意義。由于這是續部究竟的心要義,非常需要作一下清楚明了地解說,以便遣執蕩疑,可是象我這樣一個愚鈍之人,在此稍微所作的解釋,也只不過是跟隨上師的言語,鹦鹉學舌而已,光靠我個人的力量,豈能分辯此中的秘密處呢?因此,權爲抛磚引玉,希望那些洞悉續部奧義的高僧大德們,進一步詳細地分析闡述這些金剛詞句。

  如此秘密之處,我們若僅依靠引用幾部經典,或思辨理路的善巧是無法略知一二的,唯由依賴上師的恩德才能了知。如《二觀察續》中說:

  “俱生非他诠,何處亦不得,

  由依上師尊,我由福了知。”

  金剛持善慧法幢也說:

  “俱生大樂非他诠,何處亦未曾獲得,

  由依師足聽尊言,現前了知恩無比!

  至尊善慧法幢我,誠心憶念大恩惠,

  叁門淨信勤祈請:離障俱生空樂智,

  加持令我速生起!”

  戊四、通過安橛祈禱,受取四種叁摩地灌頂的作法:

  叁次殷切祈禱:

  汝是上師,汝是本尊,汝是明妃護法尊,

  從今爲始,乃至菩提,終不舍師求余依,

  今生中有,乃至未來,願以悲鈎恒攝受,

  度二怖畏,賜諸悉地,作畢竟友護障礙。

  此時觀法者,我們觀具足叁恩的根本上師爲攝集無余叁寶的體性,再無其它的寄托處,全身心地投入祈禱。

  據說,這時我們可觀想自己緊緊地抓住上師的腳,放在我們的頭頂上而祈禱。如是懷著淒切至誠的心祈禱道:

  “具足叁恩的根本上師啊!您攝集了十方一切諸佛的大智大悲爲一體。您爲了救拔可憐的我,脫離輪回、惡趣的險怖深淵,並把我引導到解脫、一切種智的康莊大道上,隨機化現爲上師的形象,出現在我的面前。從今以後,乃至未證菩提之間,除了您,我再也沒有其它的寄托處了,祈願上師您一路引導,直至令我到達究竟的佛地。

  您的本來面目爲叁寶的體性,只是權現爲上師的相貌,因此祈願您速速地救護我,遠離一切輪回、寂滅的兩種怖畏。

  您攝集了一切本尊的體性,因此祈願您速速地賜與我,殊勝共通的一切悉地。

  叁處一切的勇士、空行,亦無不是上師金剛持您大樂智慧的幻化。您是空行的主持,攝集了一切空行的體性。因此祈願您在我未證菩提之間,作我速速進修聖道的善友。

  八大寒林、二十四境的男女護法,亦是上師金剛持您善巧方便事業的幻化,您攝集了一切護法的體性。因此祈願您在我未證菩提之間,守護內外的一切違緣障礙。

  總之,不管在今生,還是在來世、中陰界的一切時處,我再無其它的寄托處,更勝于上師金剛持您了,祈願您用悲憫的鋼鈎牢牢地抓住我,加持我永不舍離上師您的攝受。”

  這樣叁次至誠安橛祈禱後,受取四種叁摩地灌頂之法者:

  以此叁返至誠祈請力,從于上師身口意叁處,

  甘露叁種光明白紅藍,次第及依頓時入我身,

  我身叁處漸次及頓浸,四障滌除清淨四灌頂,

  成就四身化出師第二,歡喜宛若融會求加持。

  觀修情況者:我們叁次淒切至誠地祈禱後,上師能仁金剛持深生歡喜,從頂端嗡字降下白色甘露流進入我們的頂部,由我們的身門所積的一切罪障,尤其平庸顯現的貪著心得以淨化,我們獲得寶瓶灌頂,並勝解我們擁有了成就化身的力量。

  從上師頸部阿字降下紅色甘露流進入我們的頸部,由我們的語門所積的一切罪障,尤其執著風咒異體的貪著心得以淨化,我們獲得秘密灌頂,並勝解擁有了成就報身的力量。

  從上師心間吽字降下藍色甘露流進入我們的心間,由我們的意門所積的一切罪障,尤其障礙任何顯現皆爲空樂的垢染得以淨化,我們獲得智慧灌頂,並勝解擁有了成就法身的力量。

  從上師的叁處叁字同時降下白紅藍甘露流進入我們的叁處,淨化我們叁門共同的一切罪障,我們獲得詞句灌頂,並堅固勝解擁有了成就雙運果位的力量。

  若簡略言之,可如上所述。

  若爲了明了四種灌頂各自的含義,稍微廣作的話,如前叁次殷切祈禱後,我們應想到,我們若希望由趣入密乘道速獲雙運身,定應祈請四種殊勝灌頂以成熟雙運身。

  尤其觀想,我們內心殷切地祈請寶瓶灌頂時,從上師能仁金剛持心間發出光明遍照十方,迎請十方一切佛父佛母降臨面前虛空。當上師能仁金剛持示意作灌頂時,安住虛空的慧眼母等明妃,在我們自己的上空,撐持傘幢,輕歌曼舞,絲竹箜篌,天樂齊鳴,芬芳天花,降若雨下,她們傾斜地持著白色寶瓶,瓶內盈滿菩提心甘露,進行灌頂。色金剛女等唱誦起吉祥的歌曲,忿怒明王守護在四方四隅,驅趕各種妖魔。並誦咒曰:

  “嗡薩瓦達塔嘎達阿布克嘎達薩瑪雅喜耶吽。”

  水從我們頂部彙流而入進行灌頂,甘露充滿身體,從無始生世以來,身門所積的殺生、偷盜、不淨行等一切罪障,尤其執著身體爲凡庸的顯現貪著方面的一切垢染得以淨化,身體成爲晶瑩剔透的光明體,並且非常清晰地顯爲本尊身。剩下的水從頂端溢出來,形成以上師爲體性的不動佛,作爲頂嚴。

  由此,我們獲得寶瓶灌頂,最主要的是淨化了我們過去所積的叁種身業垢染,並使我們生起以後再也不作的防護心;還洗滌了我們總是執著身體爲凡庸的貪著垢染,從而淨化了身金剛;並且使我們有了自在修持生起次第以其支分的權力;擁有了成就果位化身的特殊力量。

  我們這樣觀想後,最後勝解灌頂天亦融入我們的身體裏,加持我們的內心。

  然後,我們再次向上師能仁金剛持,懷著強烈的勝解恭敬心作意祈禱爲我們作秘密灌頂。由此,從上師金剛持與金剛界自在母的和合處及心間發光,遍照十方,迎請十方的佛父佛母,從上師頂部進入,融化成菩提心,從上師金剛持雙尊和合處降下無量白紅甘露,從一切身分中降下甘露流,融入我們的身體,身體被甘露充滿。尤其無量白紅甘露進入我們的頸部,由此無始以來語門所積的妄語、離間、惡語、绮語等一切罪障,特別是顯現風、咒爲異體的貪著垢染得以淨化,身體成爲晶瑩透明的光明體,尤其通過加持氣、脈、明點,我們有了自在修持淨不淨兩種幻身的權力,擁有了成就果位圓滿報身的特殊力量,得到秘密灌頂。如是思惟修習歡喜心。

  然後,我們向上師能仁金剛持,以殷切的勝解恭敬心作意祈禱爲我們作智慧灌頂,由此從上師金剛持的佛母金剛界自在母身中現出同樣的第二尊佛母,融入我們自己所現雙尊中的佛母中,與其等持而住,漸次獲得喜、勝喜、殊喜、俱生喜[42]。在俱生喜時,遮止了分別心及能動的風息,專心等住于息滅一切戲論的真如空性中,堅固勝解我們現證了大樂光明法身。

  能于一心上修成色、法二身的無上不共道,即世成就雙運的殊勝近取因,即是大樂光明。因此,宗喀巴大師曾說,修習此道時,若能生起俱生喜最好;次者,若能生起生起次第的溶樂,亦可在此基礎上修習;如果還不能,至少也要在文字理解的基礎上,産生內心變動的覺受,對于甚深密乘道盡力熏染賢善的習氣。

  如是,我們獲得了智慧灌頂,由此無始以來,我們意門所積的貪、嗔、邪見等一切罪障,尤其障礙任何顯現爲空樂的垢染得以淨化,有了自在修習光明道的權力,還擁有了成就果位大樂法身的特殊力量。如是思惟修歡喜心。

  然後,我們向上師能仁金剛持,以強烈的勝解恭敬心作意祈請爲我們作第四詞句灌頂。這時上師能仁金剛持爲我們介紹第四灌頂雙運的含義說:

  “你在獲得第叁灌頂時,自身顯現爲本尊的同時,又有著內心俱生喜對于真如義的定解,二者共同存在。由串修這種境界,最終現證身心二者體性無二無別的智慧雙運位。何種身心二者雙運呢?一者爲由風心成就的智慧圓滿報身與其所現的明妃共相和合的身體;二者爲俱生喜與空性趣入一味的一切空性光明心。智慧雙運位就是實際意義上要得…

《上師供養法廣解——開顯密要耳傳教授寶藏(雍增•耶喜堅贊著 緣宗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