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師供養法廣解——開顯密要耳傳教授寶藏(雍增•耶喜堅贊著 緣宗譯)▪P3

  ..續本文上一頁應允,並說:“在某某時候來珠穆神山[15],”遂飄然離去。

  溫薩巴大師遵照大成就者的話,准時到達珠穆神山,在山麓“嘎瑪”法堡中,朝拜到法金剛大師,盡己所有供養會供及曼則,殷切地祈請教授,法金剛大師把一切顯密法,尤其宗喀巴大師的耳傳全圓教授及《大幻變經函》傳授給他。

  這位溫薩巴大師夙具慧根,他曾說從幼年時起,釋迦佛、宗喀巴大師就常常現身加持,其中有一天晚上,宗喀巴大師把自己的帽子戴到他頭上,加持他成爲耳傳教主。八歲時的一天晚上,夢到“賽熱”山頂升起一輪皎潔圓滿的月亮,自己身佩白緞、珍寶飾品,手持鈴杵坐在月亮上,搖動鈴子,美妙悅耳的聲音充布環宇。

  這顯然是這位大師將來能發揚光大宗喀巴大師的耳傳教授,令清淨的修行者遍滿雪域的吉祥征兆。

  溫薩巴大師遵奉師尊的教敕,輾轉棲身于許多寂靜的山林,通過上師佛瑜伽法,修煉圓滿的共不共道次第,最終獲得殊勝證悟,無礙通曉自他百千萬生世的情況,任運顯示多種多樣的稀世神變,自然地能用梵語流利地念誦《八千頌》等不可思議的奇迹,成爲弘揚宗喀巴大師耳傳的一代教主。

  如溫薩巴大師本人也說:“過去的米拉日巴,現在的善慧義成,這二位除了苟延生命的卑陋衣食外,緊緊地守持那樣多的財物對他們又有什麼用呢?爲了即身成佛,安貧樂道,在遠離貪嗔喧囂的寂靜處,努力地令暇滿之身受取心要!”

  “雪域中具有勝緣的人們,善慧義成也是修習了這個殊勝道才即身成佛的。”

  “文殊子中尊,善慧名稱師,

  心要耳傳人,今舍我其誰

  ”

  溫薩巴大師把上師瑜伽作爲修習的中心,如說:“虔誠頂禮能仁金剛持體性的善慧名稱及其幻化的根本傳承上師海衆,複至心祈禱普攝一切佛智的能仁金剛持體性的善慧名稱及其幻化的根本傳承上師海衆:我所理解的清淨教法如意寶鬘是這樣的,最初頂戴許多上師佛陀的足蓮,獲得許多法語中的精要教授,從而精進善行。在一段時間裏,感到要使這個殊勝暇滿之身更具有意義,應當速疾地趣入佛地,這就需要對一切顯密經教的心要勝教授——上師法語甘露的心中心法,心志專一地修習,並且要生起一種殊勝的定解覺受。領悟到此,更至心祈禱金剛持體性的善慧名稱及其幻化的上師衆……。”

  “一心祈禱上師本尊:心中任何顯現皆轉爲修行的助緣,以似乎瘋癫的行爲速疾成佛,是我的風格。”

  “一心祈禱上師本尊:任生何緣皆現爲善行的助伴,外面顯出瘋瘋癫癫的樣子,獨自棲息在寂靜的山林,這就是我的風範。”

  總之大師爲了讓大家了解到,以上師瑜伽作爲道命,于一座上修習顯密二種全圓道體之理,並且他本人唯專修宗喀巴大師耳傳的情況,這樣寫道:

  “南無法王宗喀巴大師,祈願一切世中以大悲憫心攝受不舍!頂禮文殊上師足蓮:如是最初淨修共同道,後若適合密續的修習,先要令上師歡喜,從師處受取清淨灌頂,則堪能修習甚深道,隨後受誓言、戒律,並要珍重在各個時段所受的叁種律儀,以如理守護作爲修道的基礎。以四座瑜伽修第一次第,成熟在將來生起殊勝圓滿次第證悟的善根。然後依次生起殊勝圓滿次第,證得雙運身。這樣一切顯密經典扼要,皆可轉爲一位補特伽羅成佛的助緣,對此獲得決定解後,自己則能主持圓滿的能仁教法,並向他人傳播。這是法金剛大師的法語甘露,由善慧錄爲文字。”

  由此可見,溫薩巴大師即是爲了弘揚宗喀巴大師的耳傳教法,而如願應化到這個世界來的大士。

  溫薩巴大師把耳傳教授傳給了許多有緣的人,尤其全部托付給善巧成就者佛智大師。

  佛智大師把上師瑜伽作爲修行的心要,在它的修持上面,使之具備了一切顯密道的扼要。

  佛智大師的言語中,對上師瑜伽獲得堅固定解的話語也屢見不鮮,其中廣泛地開示了一切善行要在上師瑜伽上來做的道理。若一一列舉如何開示的論據,實恐繁多,應從佛智大師文集中了解。

  佛智大師把圓滿的耳傳教授賜給班禅一切智•善慧法幢,班禅大金剛持•善慧法幢把宗喀巴大師的耳傳教授傳播到雪域的一切方所,尤其編著了圓滿顯密道體的《上師供養法》,授給無量無邊的有緣者,從西方的“紮蘭達熱”到東方的大海之濱,乃至海中的小島洲嶼,如是廣袤無垠的大地上,無不被此殊勝的教授遍布覆蓋,這一切都是大師的恩德呀!

  善慧法幢大師有許多獲得成就自在的首要弟子,然其中受命弘揚這個教授事業的大師,則是金剛持寶幢大師。寶幢大師一方面專修這一教授,另一方面向他人廣爲傳播,尤其把此全圓教授傳授給我的堪布班禅一切智•洛桑耶喜。

  這位大師同樣一面把它做爲修行的心要,一面賜給無量有緣者,其中受命發揚這一事業的是金剛持洛桑柔卓。金剛持洛桑柔卓同樣自修利他並重。

  無等恩澤的至尊上師、大成就自在者善慧尊勝大師,雖在班禅一切智前聽受了無邊顯密法,尤其是上師瑜伽法,但只是在金剛持洛桑柔卓尊前,才親聆到具備全圓道體的上師瑜伽,包括它的覺受引導、口訣及親訓。

  大自在者善慧尊勝守志奉道、專心致志地修習全圓道體的上師瑜伽,依此到達很高的道位。我多次在這位上師尊前獲此法乳深恩。

  因此,如善慧法幢大師說:“有著顯密經續的堅強後盾,對于教授又融彙貫通,加持的傳承又沒有間斷,象這樣,具相至尊上師的教法實在令人惬意。願追求解脫、有著殊勝善緣的你們,要想親見法性的本來面目,應當全心依附美譽普聞的至尊,他不是空言的說家,也不是少聞的盲修。願你們從中猛勵地長期積資淨障!”

  所以說,從能仁金剛持經過曆代大師們的依次相傳,輾轉而來的這個具有圓滿道體的教授,有著令人信服的依據,是無比難見難聞的。因此,殷切地期盼那些欲趣入佛陀歡喜大道的聰慧之人,應隨學曆代甘丹耳傳上師們的賢德懿行。

  甲二、講解教授的殊勝性:

  如儀軌中說:欲求解脫者一切圓滿的基礎、無余善聚的生源、無量勝共悉地的根本、含攝一切勝乘瑜伽士修習的教授扼要,即是依賴于如理依止向自己開示無謬正道的善知識。如《藍色手冊》中說:“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舍離善知識;普生信心菩提心,一切功德寶源藏。”

  宗喀巴大師也說:“善爲安排盡所有現後世的善樂,其緣起的根本,即是意樂加行兩方面精勤地如理依止示道知識。看到這一點,即使爲了珍貴的生命,也不舍棄善知識,歡喜地依教奉行以令師尊歡喜,瑜伽士我是這樣修持的,也希望欲求解脫的你這樣去作!”

  “不管世間或出世間,所有善樂功德的根本都是具恩的上師!”

  《上師五十頌》中說“當了知到,金剛持說一切悉地都是依隨阿阇黎時,願盡自己的一切財物供養,令師尊歡喜。”

  《攝功德寶》中說:“恭敬上師的賢善弟子,應常時依止善巧的上師。爲什麼這樣說呢?只因爲具備所有勝妙功德的佛陀說,智者的功德由此出生,教誡般若波羅蜜多,一切佛法依靠善知識”。

  因此,金剛阿阇黎是弟子積資淨障的殊勝福田,超過一切佛。

  《戒源》中說:

  “真實薄伽梵,最上天中天,

  然由親授故,師恩較彼殊。”

  由此看來,修習具備道要的上師瑜伽,是令暇滿人身受取心要的最勝方便,應如是修習。

  這些都比較淺顯易懂,就不一一詳加解釋了,否則會過于贅述。

  總之,其中是說從輪回中微細的有漏之樂,乃至無上解脫的清淨大樂,這中間盡所有的安樂,以及一切地道果位功德,都是由依止、供養上師的威力産生的。

  如是,不僅一切功德從如理依止上師中來,而且即在這個教授中,還開示了圓滿的顯密兩種道體。因此在《菩提道次第》中,所宣示的從依止善知識理開始乃至止觀間的所有道要,亦無不在這個教授裏。那麼《菩提道次第》中的四大殊勝點,即通達一切教法無違殊勝、一切教法顯爲教授殊勝、輕易獲得勝者密意殊勝、重大罪行自然消滅殊勝,自然也可以說是這個教授的殊勝之處。

  同理,由于此中又具備《修心七義論》中一切關鍵內容,所以此中也具有修心的殊勝處,如《修心七義論》所說的修心殊勝處:

  “甘露藏教授,從金洲傳來。

  應知諸教義,如金剛日樹,

  五濁[16]橫流時,轉成菩提道。”

  這個教授又具備兩種道次第的諸種扼要,那麼此中也同樣擁有其中所談到的無上二次第的殊勝,以及所有功德。

  因此,希望善待自己、有智慧分辨善惡,並且希願速疾速疾趣入勝乘正道的人們,理所當然地應精勤于這樣的甚深教授。

  若念:“修持如此甚深的教授,需要什麼樣的自身因素呢?”

  先以共通道善淨相續後,應獲得諸如勝樂、密集、大威德金剛,其中任何一尊圓滿的四種無上灌頂。這是因爲修持上師瑜伽時,其中開示了勝解自己爲天身的瑜伽,勝解情器世間爲清淨的所依能依;明晰觀想資量田主尊爲含攝上師、能仁、金剛持叁層勇識的身壇城天衆,眷屬爲四續部壇城;供獻無上部中所說的內、外、秘密、真如供等極秘供養;以及修習兩種道次第情況。

  是故,聞思修這樣無上究竟的密法,定需要獲得清淨四灌頂[17]。因經中說未得灌頂,即使密咒道細微的支分也不可顯示,如進入壇城時,這樣說:

  “現在,諸佛將加持于你,你亦不可向未入壇城者談及諸佛甚秘壇城,對不信之人也不可提及。”

  “現在你已入諸佛種姓,因此我會令你生起金剛智慧,由此智慧將獲得一切如來成就,更遑論其它成就。你不可在未見壇城者前言說此事,否則會毀犯你的誓言。這是你的誓言金剛,如果隨便向任何人宣說此理,會使你頭顱碎裂。”

  向未獲灌頂者,連壇城的形相,即使僅僅顯示一下都不可以的話,更不要說向其開示咒中究竟…

《上師供養法廣解——開顯密要耳傳教授寶藏(雍增•耶喜堅贊著 緣宗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